北京看白癜风疗效最好专科 http://www.txbyjgh.com/前天在B站上看到一则吐槽畅销书的视频。UP主吐槽了4本书:《断舍离》,薛兆丰的《薛兆丰经济学讲义》,庞勒的《乌合之众》,柴静的《看见》。反常的操作,得到了大量好评。视频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吐槽《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这本书在豆瓣的评分8.3,而且在此之前我所接触的人几乎都在说它好。UP主吐槽它一文不值的重磅理由有2个:有经济学错误,雷人的观点。并直指薛兆丰是个“没人性”的经济学者,因为书中所提出一些观点,都在隐射一个极度精致利己的价值观,即:没能力的人就该什么都得不到。比如要解决春节火车票难买、黄牛多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票价,让票价对人群进行筛选,愿意花费高价的人回家,不愿意的人就换个时间回家。up主的这番观点,引起了我对薛兆丰的好奇,以及如何再审视《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知乎上逛了一圈,综合各路大神的观点,和我的一些切身感受,我发现这件事细追下去还挺有意思。先声明,我不是给薛兆丰洗地,而是就事论事的说说这件事,以及一个有趣的结论。观点逻辑性重要,还是观点实操性重要?up主吐槽薛兆丰的经济学知识有错误,比如关于效率的认知。薛兆丰在书中认为效率是高于一切的,无所谓公平,无所谓平等。他倡导市场自由是解决一切矛盾根源的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有完全正确的经济学理念吗?答案是没有,经济学也分流派,个流派之间也经常吵架,因为观点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也就是说,经济学家提出自己的观点是根据符合逻辑的推理得出的。从这个层面来看,薛兆丰提出那些所谓的“极度精致利己观点”似乎有了源头。因为当你沿着他的逻辑去剖析他的观点,你会发现他的逻辑是对的,但他的结论放在现实生活中却让人不敢恭维。比如,春节火车票难买、黄牛多,按照他的逻辑:票价高到一定程度,就会筛除一部分人不愿意花这个钱回家过年,然后票的供应和市场需求符合,票好买了,黄牛也消失了,国库的收入也提高了。你看,薛兆丰的逻辑是对的。价格就是个筛选器,它筛掉了买不起票、不愿意买高价票的人,让愿意付出的人拿到了回家的车票。但如果真的把他这个结论运行于实际中,可能会被很多人给骂死。因为这意味着穷人的幸福被剥夺,被迫向世界妥协,变相的被有钱人奴役。这就是UP主吐槽薛兆丰的地方。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观点逻辑性重要呢,还是观点实操性重要?答案是,专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来说后者重要,而对于想要多一个角度看问题的人来说前者重要。吴军吴军有个观点:科学的结论正确与否,不是看谁说的,而是要看怎么得到的。也就是说,只要方法合理、逻辑通畅得出的结论,其实都是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那么薛兆丰那些符合逻辑推理的结论,对于大多数需要一个经济学角度看世界的人来说,还是挺有启发意义的。而对于那些经济学领域的大牛来说,这样一本学术不严谨、结论雷人的经济学书籍,真的就一文不值了。最关键的是,正如知乎上一些评论所说的一样,这本书的知识等同于大学一二年级的内容,而且薛兆丰用了一种近乎通俗到要犯错的方式进行了解读。这些评价是真实的,但这能够作为否认这本书的充足力证吗?不一定。中国历史上的很多大师,他们其实都不是某种学术派系的开创者,而是文化知识的普及者。比如孔子讲周礼,朱熹讲十三经注疏,本质上是对前人知识的口语化。近代的大拿胡适,也只是把西方的研究方法介绍到中国来,而他自己的水平不见得有多高。再比如,易中天讲三国演义,于丹讲孔学,罗振宇吹嘘各类知识,他们对于文化知识的贡献能有多大呢?但是这又怎样。作为知识的传递者,他们能让更多人拓宽认知边界,点亮更多人心中的一盏灯,其实就已经很不错了。薛兆丰的《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的确有很多雷人的观点,有不少倍受质疑的经济学知识,但是它也曾点燃了多少人对经济学的火苗。当然也有人对把它当做经济学入门书籍,会不会产生负效果,毕竟它有些观点跟主流经济学出入很大,并举了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一个和真巧克力外表上没有任何区别的屎,如果你选择它做为人生中第一次吃的巧克力,那你以后再吃到真的巧克力时,就会怀疑这是假的,认为第一吃的屎才是真巧克力。但问题是,薛兆丰的书,真的全是屎吗?不见得。其他的经济书籍就全是巧克力吗?也不见得。毕竟作为一个至今依然各大流派争论不休的领域,经济学貌似从没达成过一致的理念。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也就是说,某个经济学流派再推崇备至的真巧克力,在另一个学派看来也是屎一样的东西。综上,《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这本经济学知识受质疑,学术不够严谨,观点有些雷人,但通俗易懂,给人以新角度看世界的书,优缺兼备。你若是把它当做经济学入门书籍,完全没问题;若你要换个经济学的角度看世界,读它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若你是要研究更深的经济学专业知识,看经典的大部头也许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