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聚集”的理论主要有哪些?产业集聚现象又是如何形成的?总的来说,产业聚集理论指的是产业的发育历程里,属于某一种既定的行业中的某一类企业或者机构,这类企业具有相似性或者可以互补,因此这一类企业可以联合协作,共同形成一系列紧密联系的产业集群,这类产业在位置上较为集中,功能上相互支持,这就是产业集聚现象。产业集聚现象的形成又与以下几种理论密不可分。
一、产业集聚理论(一)外部性理论
几乎所有的经济流派都认为产业集聚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经济的外部性,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引入了经济外部性和产业集聚的概念,并具体分析了产业集聚形成的原因。马歇尔认为内部经济是指某企业的某经济活动给社会的其他成员带来的好处;
内部经济指的是企业内部的某些要素所导致的企业生产成本降低。经济外部性是形成产业集聚的主要原因,但每个产业对外部性的需求程度不一样,所以形成集聚的原因也不一样。比如,劳动力市场的外部性更容易促成劳动密集,技术外部性更容易促成知识密集,中间产品外部性更容易促成资本—技术密集。马歇尔在该书中将形成产业集聚的因素分成三类:
第一个是认为在集聚过程中可以产生更加完善的服务以及专业化输入;
第二个是在集聚时由于地理位置的集中,劳动力较为集中,使劳动分工更加细化且具有针对性,减少失业率;
第三是在产业集聚的同时会形成资源的溢出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马歇尔认为,在同种产业中同一地理位置集聚更多的同类企业就会产生更多的资源来促进企业的发展,这些资源包括劳动、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在这些资源投入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使企业更加高效而具有竞争能力。这就是经济的外部性。
(二)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这个概念也是马歇尔最先提出的,他认为规模经济可以划为两类: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是指某一企业进行了内部扩张导致自身规模变大,此时,该企业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升;而外部规模经济可以细分为两个类型,
一是区域化经济,
二是城市化经济。
前者是指在某一行业中产生了规模经济,单个企业并没有发生改变,但行业融入了新的血液,从而引起了每一个企业都产生了规模经济;另一个种情况是企业自身也没有发生改变,而整个城市的规模产生了扩张,这也引起了企业产生了规模经济。这两种外部规模经济也就是产业集聚的两种情况。
有学者认为,区域化经济的发展更容易引起某一小城市专业化程度提高,该城市借助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的资源集中生产某种产品,形成行业内的集聚。而城市化经济的发展更容易引起大都市的产业集聚,大都市在依赖于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协调处于大都市的各种产业。因此,城市的规模和结构不同对规模经济形式的需求也不同。
(三)运输成本理论
运输成本在研究产业集聚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同流派对运输成本理论的看法也有一定差异。有学者提出新经济地理学派产生的一大要素就是把运输成本理论引入了数理模型。规模经济所引起的产业集聚会引起运输成本的降低和收益的增加。
有学者建立了空间经济学,其主要也是将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两大理论纳入了该学派的主要研究框架。产业集聚程度及产业集聚地理位置的确定都与运输成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他条件既定时,运输成本高,离心力相对较大,不容易形成产业集聚;运输成本越低,向心力相对较大,更加容易形成产业集聚。有学者建立了数理模型,系统的研究了运输成本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
在运输成本极大或者极小时,产业集聚是很难形成的,当运输成本在中间位置时,产业集聚才会形成。也就是说产业集聚和运输成本之间的关系是呈“倒U型”的。运输成本极大时,对应上述理论,离心力较大,所以很难形成产业集聚;但是当运输成本极小,小到突破了一个合理水平之后,外围区域的优势提高,经济活动开始转移,逐渐向周边扩散,产业集聚水平下降。
二、区域科技创新理论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理论,在这之后,一直到现在,世界各国的学者都将创新看成经济进步的最主要的驱动因素,在诸多学者不断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技术创新理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区域科技创新理论。
区域科技创新理论是由技术创新理论以及国家创新理论衍生出来的理论,产生相对较晚。区域科技创新系统起源于国家创新系统,属于国家创新系统的一部分。相比之下国家创新系统包含了更多的方面,其中既涵盖了技术创新及科学创新,也包含了组织、政策、制度以及管理创新。在研究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时,主要从下面三个模块进行探究:
(一)区域创新潜在能力分析。从各区域的内部组成、资源禀赋、创新结构来分析比较,判断该区域创新能力的潜力。
(二)区域创新实力的分析。对已存在的创新成果对比研究,将创新成果定量分析,来判断该区域的创新实力。如劳森和罗伦兹对明尼拿波利斯和剑桥地区的实证研究。
(三)区域创新对区域发展影响研究。主要研究该区域创新水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判断该区域的经济增长水平以及区域创新在提升经济增长中起到的作用。
三、产业集聚推动技术扩散技术创新在企业经济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拥有较多资源的产业集群给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产业集群中较为容易形成文化创新,是因为产业集群中有利于创新文化的应用和推广,这时就产生了两个非常显著的经济特征:
一是知识的普及和应用,创新文化的进步离不开知识的奠基,对于知识的吸收能力强弱决定了该区域的创新能力,因此产业模式需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换。
二是经济的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每个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已经随着交通、信息的快速流通紧紧的密切的联系在一起。
上述两个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征,从根本上影响了经济活动的发展,较为传统的经济模式是将自然资源作为为发展经济的基础,但如今这模式已逐步淡出,转变为用知识上的竞争取而代之。无国界性、无限供应性、扩散性和非独占性等特点是知识所独有的,这些特点促使区域之间想要获得更优质的资源必须不断创新,为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做好准备。企业在产业集群中会具有更高的学习与创新效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集群内的各个企业之间有着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竞争关系激励着集聚中的企业加速提高创新水平,也增强了整个集聚内的创新意识。
(二)由于在地理位置上的接近,集群内部的各个企业有着更加紧密的联系,一旦集群内的某企业研发了创新成果,创新结果就会在企业之间以一个难以想象的速度进行扩散,从而被更多的企业学习、吸收和再创造,这样对于整个区域内的产业集群的自身创新能力就有了一个正向促进。
(三)产业集群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资源对于创新主体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而在产业集群中,资源较为集中,对于资源的获得十分便捷,如各种设施、硬件、人才以及资金等。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产品创新是一个拥有很多环节步骤的过程,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
所以,对于费用方面来说,也是非常昂贵的,单独的一个企业很难持续支持自己的创新,而在产业集群中,为相关企业的合作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各企业相互融合、资源共享、共同进步,既可以保证技术创新的速度,又可以减少单一企业因为创新而产生的风险。产业集群为提高创新效率、创造创新环境、完善创新结构等方面提供了各种优势,因此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联合成为了创新的中坚力量,引领整个产业集群,推进集群内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