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伦理道德代表了我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运行模式的话,那么经济学就是在向我们描述这个社会到底是如何运行的。
作为经济类书籍中推荐的最后一本书,《魔鬼经济学》没有涉及到复杂的理论,只有一个个浅显的案例,第一次看的时候就被深深地吸引,我大概花了一周的时间读完了全套4本书,最大的感触就是思维的颠覆,不但可以从更多面更深层次的看待问题,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包容别人,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和你抬杠的这个人到底是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他有可能是为了五毛钱、有可能是真的蠢、也有可能是你自己根本一无所知!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理解和找到触发人们行为的动机是解决各种谜团的关键。传统观念常常漏洞百出,轰动性事件常常起因于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小事。学者、专家甚至是房产中介,常常利用信息优势说假话谋私利。当然,知道这些,仅仅能让我们做个不怎么容易被坑蒙拐骗的好人。但魔鬼式的思考者,会充分认识到人是复杂的动物,私下和公开场合的动机会有微妙差别,一旦你深刻洞察了动机怎么起作用,就可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有效诱导别人。永远不要臆测人会因为“正确”去做一件事。总会有人想尽一切办法钻系统的空子。为他们喝彩,而不要咒骂他们贪婪。这是一套在欧美国家倍受追捧的讲述生活中的经济学知识的丛书,该书年4月在美国上市,仅1个月就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曾连续8周占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2名位置;在美国上市2个月后,销售量突破20万册;该书从年4月上市至今,一直占据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前列;该书的版权已被20多个国家和地区购买.他教会我们如何用数据分析看到的世界,告诉我们真实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的.书中的每一个案例都是对传统知识的颠覆,他们许多发现被认为是惊世骇俗,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一本让人眼界一开的书。
生活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人,但凡瞥一眼晚间新闻或日报,就会心生毛骨悚然之感,美国任何城市的犯罪率曲线图都呈直线上升的态势,故意或过失枪杀案司空见惯,劫车、贩毒、抢劫、强奸同样屡见不鲜,暴力犯罪成了人们生活中挥之不去的恐怖阴影。权威专家无一不是的预测到未来会更加糟糕。年,犯罪学家詹姆斯·艾伦·福克斯为美国司法部长撰写了一篇报告,称青少年杀人案将急剧上升,乐观的话,青少年杀人案在10年内会上升15%,悲观的话,则会翻一番以上,下一轮犯罪高峰期将来势汹汹,其他犯罪学家、政治学家及同样博学多识的预测专家都对未来做出了同样惨淡的预测,连克林顿总统也不例外,犯罪的蔓延似乎在所难免!
然而接下来,犯罪率并没有继续攀升,反而开始下降,持续不断地下降。犯罪率的下降有点不寻常:这是一次全面的下降,全美各地各种类别的犯罪都在减少;这是一次持续的下降,下降幅度逐年加大,这次形势逆转之迅猛令人震惊,犯罪率在5年内下降了50%,至年,美国的总体凶杀案发率已经降至35年来最低。斗殴、汽车盗窃等几乎各类犯罪的案发率同样如此。虽然各类专家没能料到犯罪率下降,但此时他们却开始争先恐后地对这种现象做出解释。他们提出的理论多数听起来头头是道:一说是因为90年代欣欣向荣的经济形势、一说是因为《枪支管制法》的普及、还有一说是因为纽约市所施行的新型治安策略。这些理论不仅头头是道,还很振奋人心。但有一个问题:这些理论并不正确。
真实的原因是什么呢?它涉及一位名叫诺尔马·麦科维的年轻女子,与正如众所周知的“蝴蝶效应”一样,诺尔马·麦科维也在无意中猛然扭转了历史进程,而她的初衷只是想堕胎而已。年,她年仅21岁,是一个穷困潦倒、酗酒吸毒的女子。此前她已经把自己的两个孩子送给了别人收养,但这时她发现,自己又怀孕了。然而,得克萨斯州和当时美国的多数州一样,规定堕胎是违法的,最终麦科维得到了地位远超于她的权势人物的关照,他们为实现堕胎合法化,让她作为主要原告,发起了一场集体诉讼,被告则是达拉斯郡检察官亨利·韦德,这件案子最终上诉到了美国最高法院。年1月22日,法庭判罗女士胜诉,允许美国全境进行合法堕胎。那么,“罗诉韦德案”如何在历经一代人之后,导致了有史以来最大幅度的犯罪率下跌呢?仅就犯罪而言,并非人人生而平等,甚至可以说是天差地别。几十年来的研究表明,出生于不幸家庭的儿童走上犯罪道路的概率要远高于其他儿童。而在“罗诉韦德案”之后,很可能有数百万女性选择了堕胎,这些穷困潦倒、未婚先孕、承担不起非法堕胎或没有门路的未成年妈妈常常是不幸的代名词。正是这些母亲腹中的孩子,一旦降生,走上犯罪之路的概率会远高于平均水平,但由于“罗诉韦德案”,这些孩子并未出世。这一颇具影响力的事件随后产生了一个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多年后,这些未出世的孩子本应步入壮年,在犯罪界大展拳脚的时候,犯罪率开始骤降。所以,美国犯罪高峰没有如期到来,并非得益于枪支管制、经济繁荣或新型的治安策略,而是因为潜在罪犯的数目大幅减少,以及其他一些因素。那么,那些犯罪率下降论专家(曾经的犯罪灭国论者)在媒体上信口开河,其中又有多少次提到了堕胎合法化也是原因之一呢?一次也没有。
是不是听起来和那句“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一样有道理,这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大道至简,很多事情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复杂,但是发现这个简单的原因,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的,因为涉及到太多的信息并且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这就是大数据,可以想一下这些年的公众事件,都是经过网络曝光最终都可以推动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海的那边有一个推特治国的老头,至少从书中的逻辑来看,这样的方式应该算一种很高级的方式,毕竟他知道最热的最关心的到底是什么!整套书籍没有深奥的经济学理论,只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案例来发现背后的关联.同时,作者也展示了千方百计搜集来的各种数据----学校的考试成绩、日本著名相扑手的秘密证据、房地产经纪人的买卖记录,甚至还有黑社会卧底的秘密日记…下面,我们就从选取4本书中几个典型的故事与大家分享下,文末会附上4本书所有的内容章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按需购买。
一.为何三K党和房地产中介是一路货色?
臭名远扬的美国种族主义迫害组织3K党是怎么制造民众恐惧从而树立自己权威的?答案是利用“信息不对称”;房屋中介是怎么样赚取不合理差价的?答案还是利用了“信息不对称”。今天处在信息透明度高度发展的社会中,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是幸运的,我们通过网络大大增强了我们有限资金的购买性价比,规避了不合理的商品差价,让以此谋生的黑心商人滚到一边去。同时,也是因为网络,别有用心的人更加高效的散布着很多空穴来风的信息、恐惧、谣言、思维陷阱,从而达到为己谋利的目的,也是在利用了民众的“信息不对称”,民众,往往只在乎于通过他人精心编织出的“事实”,以主观的爱恨情仇、功过是非判定其性质、同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导向。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不久,6名退伍的联邦老兵在田纳西州普拉斯基创立了三K党,据传,他们最初的活动只是一些无伤大雅的深夜恶作剧——如身披白色床单、头戴枕套改成的头罩,骑马穿过乡村。但不久之后,三K党便发展成了州际恐怖组织,其宗旨就是恐吓和残杀获得自由的奴隶。年,尤利塞斯·S.格兰特总统向众议院解释了三K党的真实意图:“依靠武力和恐吓,阻止一切与其成员政见不符的政治行动,剥夺有色公民携带武器的权利和自由投票权,打击接收有色儿童的学校,并让有色人种沦落到与被奴役无异的境地。”
早期三K党所采用的手段包括散发宣传册、私用绞刑、枪杀、纵火、宫刑、枪柄袭击等上千种恐吓方式,袭击目标为获得自由的奴隶及所有支持黑人获得投票权、购买土地权或受教育权的人士。但在仅仅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三K党便被一网打尽,这主要归功于华盛顿方面的立法及出军干预。三K党沉寂了一段时间,直到年才再度抬头。当年,D.W.格里菲思的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原名《帮派之人》)成了其东山再起的导火索。格里菲思将三K党描述为捍卫白人文明的斗士和美国历史上最崇高的力量之一,电影引用了某知名历史学家的著作《美国人史》中的一句名言:“为保护美国南方,伟大的三K党,一个名副其实的南方帝国,终于诞生了。”至20世纪20年代,死灰复燃的三K党已经拥有了万名门徒。这一次,其势力不再仅限于南方,而是遍及全国。这一次,其所打击的对象也不再仅仅是黑人,还包括天主教徒、犹太人、共产主义者、工会成员、移民、煽动分子等破坏现有秩序的人。
为了推翻三K党,一位名叫肯尼迪的年轻人开始搜集情报,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他采访三K党头目和拥趸,有时会利用自己的家世和血统,谎称自己和他们同属一个阵营,他还参加过三K党的公共活动。他事后曾写道,他甚至打算打入三K党亚特兰大支部的内部,肯尼迪将勇闯三K党内部的经历写成了回忆录《揭秘三K党》,他揭发了他在三K党每周集会上的所见所闻:三K党地方和大区头目的身份、近期计划以及三K党的通用仪式、暗号和内部用语。例如,三K党习惯将许多单词的词头改为Kl。三K党的秘密握手方式为,左手相握,手腕下垂,像鱼儿一样左右摆动。假如外出旅行的三K党成员想在外乡结识同党,他会问起“阿亚克先生”——阿亚克(Ayak),即“你是三K党成员吗?”(AreYouaKlansman?)的暗号。他所期望得到的回答是:“是的,我还知道阿凯先生(Mr.Akai)。”——“我是三K党成员”(AKlansmanAmI)的暗号。肯尼迪还发现,三K党还是一门狡猾的敛财生意,至少机构内的上层人员是可以坐收渔利的。三K党头目有着滚滚财源:数千名缴纳会费的普通成员、雇用三K党吓退工会或缴纳保护费的企业老板、募集巨额捐款的三K党集会,甚至还有军火走私和私酒贩运生意。尽管三K党并非人们普遍以为的那样残杀无辜,但它仍是一个相当暴力的组织,而且或许更糟糕的是,它对政界影响力还有更大的图谋。
肯尼迪的多数行动效果都不尽人意,三K党根深蒂固,有着广泛的基础,肯尼迪自己也觉得是在以卵击石:即便他能设法摧毁亚特兰大的三K党势力,然而遍布全国的数百个支部仍会毫发无伤。肯尼迪沮丧至极,但沮丧之余,他想出了新的对策。何不将三K党的暗号和其他所有机密信息交到全国各地的儿童及其父母手中?将所有机密信息公之于众,难道不是瓦解秘密协会的最佳方式吗?与其徒劳地对三K党进行外部攻坚,何不想方设法将三K党每周例会搜集的机密内幕全部公之于众?肯尼迪掌握的三K党秘密之多,很可能连普通的三K党成员都望尘莫及。于是,肯尼迪选择了彼时最具影响力的大众媒体——广播。他开始向记者德鲁·皮尔森的节目《华盛顿旋转木马》进行广播,每晚有数百万儿童收听该档节目,他向他们解释了阿亚克先生和阿凯先生,把三K党圣经中的过激段落交给他们过目,三K党的圣经叫作《K兰经》。(肯尼迪永远也想不通,一个白人基督徒至上主义组织的圣经所取的名称为何要模仿伊斯兰教的经典),他详细解说了三K党从地方到国家的等级制度:高贵的独眼巨人及其十二恐怖护卫、伟大巨人及其十二狂怒护卫、大龙头及其九大九头蛇护卫、皇家巫师及其五大魔仆。随着广播节目继续播出,肯尼迪将三K党机密源源不断地爆料给其他广播和报纸媒体,怪事发生了:参加三K党会议的人数开始下降,申请加入三K党的新会员人数也开始减少。肯尼迪为了对抗种族偏见,煞费苦心,在这一次的出击中显然获得了绝妙的效果。他将三K党的机密信息公之于众,令其身陷重围,此前为人珍视的机要信息也成为了供人讥讽的笑料。此前思想倾向于反对三K党的美国人,也由于现在手上有了充足的详细信息,更是加大火力,猛烈抨击三K党,舆论风向开始转变。此前思想倾向于支持三K党的美国人,也遭到各方警告,切勿一错再错。这一切能成功都是因为肯尼迪洞悉信息所蕴含的强大力量。因为三K党——同政客、房地产中介或股票经纪人一样——这样的组织,权力主要源自信息的积累。一旦这些信息落入敌方之手,其优势便会丧失殆尽。
信息可以是指路明灯,可以是制胜武器,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可以威慑天下,全看信息掌握在何人手里以及作何用场。由于信息拥有巨大的威力,即便是在某种信息实际并不存在的情况下,误以为掌握了这种信息也会造成不容乐观的影响。交易双方中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于另一方,这是常有之事,用经济学家的话来说,这种现象叫作信息不对称。我们认为,有人(通常是专家)懂得多,有人(通常是消费者)懂得少,这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大真理。但实际上,各行各业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都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大为减少。信息就是互联网的货币。作为一种媒介,互联网行之有效地将信息从占有方转移到需求方。
互联网就像一块巨大的马蹄形磁铁,将沉入大海的绣花针一根一根收集起来。互联网有一项成就,就连最热心积极的消费者保护团体也望尘莫及,它大幅缩小了专家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差。互联网尽管有着摧枯拉朽的力量,却难以根除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以21世纪初的企业丑闻为例,安然公司的罪名包括隐瞒合伙人、隐瞒债务和操纵能源市场。美林证券的亨利·布洛杰特和所罗门美邦公司的杰克·格鲁伯曼在调查报告中将明知是垃圾股的公司吹得天花乱坠。世通公司和环球电讯为了抬高股价,谎报了数十亿美元的收入。虽然形式各异,但这些罪行都有一个共同点:均为信息罪。信息罪多数都会牵涉到一名或多名专家,他们或是鼓吹虚假信息,或是隐瞒真实信息。
{!--PGC_COLUMN--}无论何种情况,这些专家都在费尽心机地拉大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如果你以为许多专家利用手中的信息加害于你,那么你想得没错:专家手中有你所不知的信息,这是他们赖以为生的东西;或者他们的行当太过高深,你一头雾水,就算有这些信息也无所适从;或者你钦佩他们的学识,不敢妄加质疑。
做生意的专家所制造的恐惧,或许难与三K党这类恐怖分子制造的恐慌相匹敌,但道理是相通的。以一种表面看来不会引起太多恐惧的交易为例,比如卖房子。卖房子有什么好害怕的呢?卖房子通常是你一辈子最大的一笔买卖,你在房地产行业大概毫无经验,而且你或许还对房子有着很深厚的感情。除了这三点之外,至少还有两点让你心有所忌:最终售价远远低于房子的实际价值,以及房子卖不出去。由于第一点,你害怕房子定价太低;由于第二点,你害怕定价太高。当然,找出最合理的价位是房地产中介的职责。她才是消息灵通的人:同类房产目录、近期销售走势、房贷市场的波动,她甚至可能认识某个有意的买家。在这门千头万绪的生意里,能有这样一名神通广大的专家为你出谋划策,你自然觉得万分庆幸。可惜她不这么看,房地产中介的目的可能并不是为你出谋划策,而是为自己增加业绩。
一项调查对比了中介私有房产及其客户房产的销售差价。调查发现,为等待更高的报价,中介私有房产在市场上挂牌销售的时间比客户房产平均多出10天,售价则高出3%以上,即市价美元的房子,其售价要高出美元。这美元进了她的腰包,却没有进你的腰包。她凭着对信息的操纵和对行情的洞悉,巧妙地赚了一笔。中介的主要武器就是化信息为恐惧。以一件真人真事为例,事件讲述者为年在斯坦福大学教书的法学教授约翰·多诺霍:“我当时想在斯坦福的校园内买一栋房子,”他回忆道,“卖方中介不厌其烦地跟我说,这笔买卖多么划算,因为房价马上就要大涨了。我刚签了购房合同,他就问我卖斯坦福的旧房子要不要中介,我告诉他,我准备不请中介自己卖,他回答说:‘约翰,这在正常情况下或许行得通,但现在房市不景气,你肯定需要中介帮忙。’”然而不到5分钟,房价大涨就变成了房市不景气。你看,为了招揽生意,中介是可以多么得信口雌黄。这么看来,房地产中介的主要工作就是一面劝房主调低心理底价,一面告诉有意向的买家报价可以低于房子标价。当然,这话可以用很委婉迂回的方式说出来,而不一定要直言不讳,指使买家报低价。
房地产中介的信息优势也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日渐消减。毕竟,任何卖房子的人如今都可以上网搜集有关销售走势、房产目录和房贷利率的信息。信息已经变得公开化,近期的销售数据便说明了结果。房地产中介私有房产的售价仍然高于客户所有的同类房产,但由于房地产网站的不断涌现,二者之间的差价缩减了1/3。若是单单以为人类只有处于专家或生意中介的位置上才会操纵信息,那就太天真了。毕竟,中介和专家也是凡人——这说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可能会操纵信息,或是隐瞒真实信息,或是把说出口的信息润色一番。
二.为何毒贩还在与母亲同住?
传统观念平白浅显、便于理解、说辞悦耳、抚慰人心,却不一定合乎事实,找出传统观念的错误之处——抑或找出草率马虎或狭隘自私的思维所留下的痕迹——是提问题的一个良好出发点。以美国近年来的无家可归问题为例,20世纪80年代初,一位名叫米奇·斯奈德的无家可归者权益保护分子宣称,美国约有万无家可归者,立时引来人们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