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正在紧张备战中,不知道各位同学学习的如何?一定要劳逸结合,才能有更好的结果。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上财经济学考研经验分享来了!具体内容如下:
上财经济学考研经验分享
在开始之前,我想请各位读者注意,本篇文章并不涉及具体的考研规划和书籍/课程推荐,而是将篇幅更多聚焦于考研过程中和的学习方法。
无论你是初次考研还是已备考多次,想必都已在网络上搜罗了许多考研经验贴,涉及院校选择和学习安排。但不知各位读者有何感想,但回忆我当时看完各路经验贴之后,仍感一头雾水,这包括在院校/专业、教材/课程之间的抉择。我确定每个考研人都会经历一段迷茫期,我也深知这段时期只能完全靠自己度过。
以下内容将划分为:一、学习中思考的重要性;二、怎么将知识输出;三、建议总结。这其中会穿插我的一些学习经历予以佐证观点,各位也可直接跳转第三部分,但我仍建议花几分钟以此阅读。
一、学习中思考的重要性
从选院校/专业,到正式投入备考,我认为多数同学没有学会怎样独立思考。
院校/专业选择时,越来越少的人选择真正感兴趣的专业。以我所在的经管大类为例,很多人仅凭网上一句“清北复交以下无金融”,就投身进金融考研大军中,殊不知每年落榜人中的大有人在。我身边一位研友,在报考时还没有确定专业,仅想着选择一个竞争力小的方向,考上就成了。我归结这类人为,大环境下就业压力把读研逐渐塑造成一种逃避选择的方式。所以我想忠告各位,。不要顾虑外界的压力,从一开始就思考/选择一个自己热衷的专业,把读研当作人生中第一次出自内心的选择。
备考/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少有人
所以,试着多花些时间领会。例如经济学中,每个想法的提出都是为了解决前人的遗留问题,或是解决当时社会问题,如凯恩斯开创宏观经济学的早期观点就是为了探索大萧条时经济低迷的原因,而后又有一批批学者进一步发展或是批判,衍生出了我们所知的经济学观点。知识的发展好比阶梯,不仅要看清每个台阶,眼中也要有装得下真个阶梯。
至于如何思考,我认为多数人仅限于看书和刷题,却忽略了知识的环节。
二、怎么将知识输出
包括我和众多身边研友都得出一个结论:考研内容相比高考简单,但很难坚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认为是缺少了学习中的输出环节。
请各位回忆高三时,有和老师/同学的交流、定期有阶段性考试。但回到考研时,学习方法大多限于自学,并身边少有研友时常交流,更没有同专业竞争者的横向比较。这就导致了,书/网课看了一遍又一遍,笔记做了一本又一本,但做题时仍脑中一片空白、回忆不起反复看了多次的知识点。我想从做笔记、讲故事和找人讨论三个方面,讲讲如何输出知识。
1、做的笔记
想必很多人都明白做笔记绝不是抄书,但最终还是不禁写成一本笔记,最后复习时仍无法做到看笔记回忆起全部知识。在这里分享我总结的一种做笔记方法(见段末),它不用记录过多内容,但做笔记时的思考过程比简单抄书更费精力,换来的是复习后期能快速靠前后逻辑回忆知识。这种方法靠“标题-逻辑箭头-关键知识”构成,不需要记录书上琐碎的作者大段观点,在做笔记时就要做到提炼核心论点,并把握前后关联,这便是。
2、根据笔记
我很不推荐把书本反复阅读,除了效率低以外,在复习后期还会消磨极大的耐心值。因此,我极力推荐如下方法:看一遍书、做第一遍笔记、根据笔记复述书本并逐渐改进,最后能做到。这种方法会在第一遍阅读和做笔记时耗费大量时间,因为将陌生的知识点提炼并整理这一过程,相交简单抄书更加困难。但在复习后期,按逻辑、以讲故事的逻辑摸清知识脉络后,会获得极大成就感,且记忆深刻,这便是。
3、把握闲暇时间,多和研友讨论
很多人将学习和休息时段划清界限,在闲暇时不愿再多思考一下。请各位回忆从初中到大学那些成绩优异的同学,他们大多在课间或闲暇时也时常和同学讨论,甚至争执不下。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凝结成令人信服的观点,这便是。但考研的同学大多孤军奋战,身边缺少同专业研友及时交流,那可以退而求其次和寝室舍友、甚至父母分享你新学的知识。
以我为例,我在暑假后来到了,这是一所在经管类考研极富经验的考研机构,有一流的师资随时交流,也提供线下自习室,在这你可以找到志同道合和研友随时交流。更关键的是,有班主任为你提供学习规划(点名韩贝贝老师,人美声甜),适合那些自制力差的同学。
三、建议总结
1、认真思考自己所热衷的专业,把读研当成发自内心的一次选择。
2、思考知识间的逻辑脉络,及时输出。
3、做逻辑脉络为主、关键知识为辅的笔记。
4、根据笔记讲故事。
5、把握闲暇时间,多和研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