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演讲:基本的、普世的智慧是什么?
掌握多种思维模型
如果你们只记得一些孤立的事物,那么你无法真正的理解任何事物,如果这些东西不在一个理论框架中相互联系,它们就无法真正的排上用场。
你们必须在头脑中有一些思维模型,并且依靠这些思维模型来安排你的生活。
这些模型必须来自不同的学科,因为你不可能在一个体系里面发现人生全部的智慧。
幸运的是,这并没有那么难,也没有那么多:因为掌握10个左右的模型,差不多就能让你拥有普世的智慧,而在这10个里面,非常重要的只有几个。
首先是要掌握数学,你必须能够处理数字和数量的问题。
除了复利原理之外,一个非常有用的思维模型是基本的排列组合愿意。
要掌握排列组合原理并不困难,真正困难的是在你日常的生活中习惯每天去应用它。
人们并不能自然的做到这一点:大脑的神经系统是经过长时间的基因和文化演化而来的,它使用的是非常粗略而便捷的估算。
如果你没有把这个基本的,但有那么一些不自然的基础数学概率方法变成自己人生的一部分,那么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你就像是一个跛行者一样,缓慢而迟钝。
显然,你也应该掌握会计学,会计是从事商业活动的语言。
你还必须学会一个规矩:你如果你要讲一件事情,必须学会说明五个方面:
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这么做?在什么时间做的?在哪里做的?
这是很重要的,如果你能够将一堆模式的知识组合起来,回答一个又一个为什么,你就能够更好的思考:
如果你告诉人们事情的时候,总是告诉他们原因,他们就能更深刻的理解你所说的话,就会更加重视你所说的话,也会更加倾向于听从你所说的话,即便是他们不理解你所说的理由,也会更加倾向于听你的话。
哪些思维模型最可靠?
硬科学和工程学的思维模型
答案很明显,那些来自于硬科学和工程学的思维模型是地球上最可靠的思维模型。
而工程学中的质量控制论,也是很重要的部分,其基础恰好是费马和帕斯卡的基础数学理论。
一项工程的成本这么高,如果你已经付出了这么多的成本,就不会希望它垮掉。
并不需要做到精通,虽然我不能准确的说出高斯分布的细节,不过我知道它的分布形态,也知道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事件和现象是按照这个模型分布的。
这已经够用了,你们必须像我一样,至少能粗略的理解那道曲线。
当然,工程学中的后备系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思想,临界点理论也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思维模型。
所有的这些理论都能在生活中排上用场。
所有的这些成本、收益分析都只是高中的代数知识而已,只不过是被吓唬人的术语打扮了一番罢了。
生物学和心理学
我认为第二种思维模型来自于生物学、心理学,因为我们大家毕竟在基因的构造方面都是相同的。
如果你想要任何普世的智慧,心理学是太过重要的了。
原因在于:人类的感知器官有时候对短路,大脑的神经线路并不总是畅通无阻的,也不拥有无穷多的线路。
所以那些懂得利用这种缺点,让大脑以某种错误的方式运转的人能够看到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这又涉及到认知功能,它和感知功能不相同。人们的认知功能同样容易受到误导。
一个使用工具的人应该了解它的机制和局限。同样的道理,一个使用认知工具的人也应该了解它的局限。
这种知识甚至可以用来控制和激励别人。
人类的头脑是宇宙中的荣光,也是宇宙中代耻辱。
——帕斯卡
微观经济学的思维模型
接下来我要谈的是另外一种不那么可靠的人类智慧:微观经济学。
我发现把自由市场当作生态系统,是很有用的思维方式。
跟生态系统中的情况一样,有狭窄专长的人能够在某些狭窄的领域做的特别好。
动物适合在能够生长的地方繁衍。同样地,那些在商业世界中专注于某个领域,并且因为专注而变得特别的优秀的人,往往能够得到他们无法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良好经济报酬。
一旦开始谈微观经济学,我们就会遇到规模优势这个概念,现在我们更为接近投资分析:因为规模优势在商业的成败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规模优势理论的本质是,你生产的商品越多,你就能更好的生产这种商品。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它跟商业的胜败有很大的关系。
另外一种规模优势是心理学。心理学家使用的术语是「社会认同」:我们会潜意识的受到其他人的影响。
因此,如果大家都在买一种东西,我们会认为这件东西很好。
但是大规模也有一定的弊端:它会导致庞大,笨拙的官僚机构,它们的激励制度真的很差。
所以人们就开始找对策,他们设立了分散的小单位以及很棒的激励制度和培训计划。
官僚制度真的很可怕……随着企业变的有影响力,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失控的行为。
所以企业面临的一个困境就是这两种力量无休无止的对着干,一边是获得上面所提到的那些规模优势,另外一边是像美国的农业部门那样严重的官僚制度,什么也不干。我不清楚他们都做了什么,但我可以确定他们没有做出几件有用的事情。
就规模优势这个话题而言,我觉得连锁店非常的有趣。
连锁点的概念是一个迷人的发明。
巨大的采购能力意味着能够降低商品的成本。
沃尔玛的历史很有意思,它最初只有一家店,他用了一生的时间完成了这项伟业,实际上,他只用了半生的时间,因为它开出第一家商店的时候,他已经有了一定的年纪了……
连锁店这个游戏,他玩的比谁都努力,玩的比谁都好。实际上沃尔玛并没有做什么创新,他只是照搬别人做过的所有聪明事,但是更为狂热的去做这件事情。更有效的管理员工,所以他能够打败其他的对手。
他在早期采取了一种非常有趣的竞争策略,就像是一个为奖牌而奋斗的拳手,想弄到一份辉煌的战绩,以便跻身于决赛,成为电视的焦点。
精明的沃尔顿基本打败了早期美国小镇的其他零售商。虽然他的效率很高,摧毁了小镇所有的零售商,却他无法给那些大商店当头一棒。可是等到他规模变大之后,他开始摧毁那些大的零售商。
沃尔玛这个有趣的模式,让我们看到当规模和狂热结合起来能够产生多大的威力。
我们以前做过纺织品生意,那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无特性的商品行业,我们当时生产的是低端的防止品,那是无特性的商品。
有一天,有人对沃伦说道:「有人发明到了新的纺织技术,它的效率是旧纺织机的两倍」
沃伦是怎么想的呢?
他的想法是:这是一个很糟糕的生意,我们的利润率很低,我们之所以开着这个工厂,是为了照顾那些年纪大的人。但我们不会再投入巨大的资本给一家糟糕的企业了。
他知道,更好的机器能极大的提高生产力,但最终受益的人是那些购买纺织品的人,厂家什么好处也得不到。
这个道理很浅显,有些发明虽然很棒,但他们会让你花冤枉钱,你们的企业就算是采用了这些新技术也改变不了江河日下的命运。因为钱都不会流到你手里,改善生产所有的好处都流向了消费者。
总之,那些推销机器的人,甚至企业内部那些催促你购买设备的员工,会告诉你新技术为你节省多少成本,然而,他们并没有第二步分析,也就是弄清楚多少钱会落多你手里,多少钱会流向消费者。
沃伦和我都不觉得自己在高科技企业拥有任何优势,实际上,我们很难理解软件、电脑芯片等科技行业发展的实质。所以我们尽量避免这些东西,正视我们的知识缺陷。。
这同样是一个非常有用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要扩大那个能力圈非常困难。
所以人们必须清楚自己有什么本领,如果你们打算玩那么别人玩的很好,而自己一窍不通的游戏,那么你们主动会一败涂地。那么必定无疑的事情。你们必须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必须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内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