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下午,高考落下帷幕。今年高考有哪些特点和新趋势?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邀请郑州外国语学校专家对各科目考题进行解析。
稳字当头立德树人贴近生活交际应用
点评人:郑州外国语新枫杨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长张志全
本套试卷以“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植根于立德树人、把握时代精神、适应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紧密契合新课程标准,全面考查学生的信息处理、审美鉴赏、语言表达等关键能力。整套试卷特色鲜明。
结构稳字当头内容变化细微
今年的高考试卷坚持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内”的原则。试卷结构稳定,完全延续了年高考的试卷结构。
考查知识覆盖面广,但内容又紧贴高中教学。如小说考查的知识无外乎人物、情节、环境、主旨和艺术手法;又如名篇名句默写题,无一超出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背诵篇目范围。
相较于年高考试卷,细微处又有所调整变化:实用类文本材料没有延续文字和图表结合的模式,只选用了文字材料;小说题材料选择了以往不选的外国小说;第19题不再是考衔接连贯,而是考查了标点知识中破折号的用法;作文的材料避开了热点时事,选择了传统文化故事;作文的文体不再是演讲稿,而是发言稿。
弘扬传统文化植根立德树人
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的“家庭伦理与‘孝’”、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篆刻艺术发展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
作文题在熟悉的历史故事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人格智慧、合作共赢的心态、开放包容的格局。
在正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这些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提高学生自觉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树立良好品德、努力成人成才具有积极作用。
贴近现实生活厚植家国情怀
全国Ⅰ卷论述类文本“‘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紧贴学生个人成长,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新时期的“孝”,健康成长。
实用类文本则聚焦国家当下的“新基建”,引导学生从多个文本中全面获取这项政策的出台背景、基本内涵、发展前景和国际反响等相关信息,展现了国家在疫情影响下发展经济的决心和抗疫行动所显示出来的制度优势、综合国力,引导学生增强制度认同、制度自信和制度自豪感。
文言文阅读材料《宋史·苏轼传》中可贵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对学生潜移默化熏陶渐染。
巧设试题情境凸显应用能力
今年高考语文试题很多题目以情境任务为试题载体,重点选择既能体现语文学科特色,又与国家发展、科技进步、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引导考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来呈现学生的学科素养。
语言文字运用的词语运用、语病修改、标点符号运用也延续了年设置情境综合考查的形式;篆刻艺术的文字情境让以往孤立、简单、静态的考查变成了动态的语言交际运用。
作文要求学生写一篇发言稿,凸显应用性考查要求,不但引导学生重视实践,学以致用,同时还有效落实了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完成了“四翼”的考查要求。
综观今年高考全国十套试卷,全国Ⅰ卷试题平实,试卷结构稳定,有很好的延续性,既紧贴时代,又巧妙的回避了模拟试题已经考滥了的社会热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好地完成疫情特殊时期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任务。
整体稳中有变突出核心素养
点评人: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数学备课组长王正
年高考数学试题体现了高考数学的科学选拔和育人导向作用。”紧密联系社会实际,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很好把握了稳定与创新,对引导中学数学教学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整体保持稳定
1.所考查的题型是近几年高考考过的、学生平时见过的类型,没有学生感觉很不熟系的题目。
2.回归原来的数学高考模式,没有在概率统计题上进行再创新,各种题型的顺序与年及之前的高考题基本保持一致,没有像、年那样进行较大幅度的改革。
加强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
1.试题难度分布明显,考生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每道题的难度,能不能很好的完成试卷主要取决于个人的数学核心素养。
2.加强了运算求解能力的考查,17、18、19题运算量都比以前略大,第20题解析几何运算能力要求比往年高,但是像19题可以通过分析避免复杂的讨论,所以也不是单纯地考查运算能力,还要求具有很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压轴题重视能力考查如理科第12题不仅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算能力、推理判断能力与灵活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4.体现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如文科、理科第3题以世界建筑奇迹古埃及胡夫金字塔为背景,设计了正四棱锥的计算问题,将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与世界文化遗产有机结合。
体现出我们的文化更开放、自信
1.以前数学文化的考查多以中国传统数学文化为载体,这次以金字塔为背景,体现了我们的文化更加开放、包容与自信。
2.概率统计问题往年以统计问题考查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今年是以概率计算为主,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文科试题整体难度高于往年,体现了数学将来不分文理的改革趋势。
4.加强了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
试题稳中有变契合评价体系
点评人: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英语备课组组长杨子
年高考英语全国Ⅰ卷试题题目难度适中,命题类型稳定,试题内容和选材与高考评价体系所提出的“一核四层四翼”高度契合,突出了核心价值导向,学科素养要求,落实考生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的考查。同时,试卷各题型主题依旧紧扣并全面覆盖《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三大主题。
一阅读理解综述
阅读理解各类型题目命题难度和数量与往年高度吻合,如下图:
近三年高考全国卷I阅读理解技能考查分布
近三年全国I卷阅读理解文体统计表
A篇为应用文,主题为澳大利亚铁路网运行服务查询,属于人与社会主题。通过阅读列车服务详情,考查考生对于生活英语的应用能力。B篇为小品文,以读书为话题,讨论了重读旧书与不断认识自我的关系,深度体现了课标人与自我的话题要求,也表明了对考生思维品质的期待。C、D两篇均为说明文--C篇介绍的是竞走运动的利弊及运动须知,引导学生积极运动,体现了德智体美劳育人目标中对于体育运动的倡导;D篇介绍了运用高科技改造绿色植物从而节能减排的科学探索,是人类在谋求与自然和谐发展过程中所做的尝试。七选五教给考生如何在生活中接纳自己,欣赏自己,这也是现代社会中认识自我的必备过程。
二完形填空综述
完形填空仍然是一篇夹叙夹议的小文章,篇幅小但话题不小。作者在反观自己为了不让孩子不断要求开门出去而将门谎称作窗的行为,加之门常被隐喻为机遇,反思自己的谎言是否会抹杀了孩子未来人生总拥抱新机会所需的心灵成长。在讨论谎言与真相之间,告诉考生真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弘扬正能量的积极意义。其中不乏44、48、50、52、57等贯穿在主题上的设题,也有像58这样体现生活化语言知识的题目。
三语法填空、短文改错综述
语法填空是介绍嫦娥四号探测器的短文,以科技为主题引导考生注重英语语言在综合创新领域的应用。其中有提示词7空,无提示词3空,词类考查稳定的基础上谓语动词设题3处。短文改错通过继续初次烹饪的经历体现了劳动的主题,在各词类稳定考察的基础上,非谓语动词设题3处。
四书面表达综述
今年试题变化较大的部分是书面表达。体裁不再是李华的一封信,话题也不再是建议信或介绍信等,而是要求写身边值得尊敬和爱戴的人。虽然变化较大,但话题是考生较为熟悉的,体现了积极的社会价值,所需语言也与高中课程语言标准吻合。
年高考英语全国Ⅰ卷题文选源依然均来自外媒,包括澳大利亚运输联线网络Translink网页内容,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ationalPublicRadio,NPR),纽约时报相关博客,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ableNewsNetwork,CNN)等。高考英语科目一以贯之的使用原文媒体作为题文的想法,即是用行动表明了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知识与能力并重情怀与素养同行
点评人:郑州外国语学校政治教研组长高三政治备课组长李琼
年高考全国Ⅰ卷政治试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考评价体系为引领,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倡导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加强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等品质的考查和引导,注重能力和素养考查并重,彰显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素质教育导向作用。
试卷题型结构稳定,难度适中
年高考全国Ⅰ卷政治试题紧紧围绕高中政治学科主干知识,以时政热点为背景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以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立意,考查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1.试卷题型结构稳定,难度适中。
年高考全国Ⅰ卷政治试题依然保持了12道选择题、3道主观题的设置。其中,选择题部分:经济4道、政治3道、文化2道、哲学3道;主观题部分:38题考查经济学,39题考查政治生活,40题以哲学和文化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查。试题紧扣考试大纲,风格稳健,难度适中,没有出现偏、难、怪的现象。主观题中的“进博会”、“村民自治”、“中医药与抗疫”等素材都是学生熟悉的话题,试卷于学生有一定亲和度,利于学生心态平稳,正常发挥。
2.试卷内容注重主干知识,重视关键能力,突出对思维品质和学科素养的考查。
选择题:经济部分考查了企业经营、财政作用、人民币国际化、生产要素等;政治部分考查了政府、人大和监察部门、国际关系等;文化部分考查了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标准、文化多样性等;哲学部分考查了联系观、价值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等。
主观题:38题考查了消费对生产的影响。39题考查村民自治机制的创新及其意义。40题以中医药在抗疫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为材料背景考查认识论中“认识的发展”以及文化方面的“弘扬中医药文化对坚定文化自信的作用”。试题考查侧重主干知识,强调基础,重视解题能力与思维品质。
充分发挥政治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
1.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激发强国之志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自古以来,爱国精神就流淌在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繁荣发展而不懈奋斗。文科综合全国Ⅰ卷第12题以企业“跨界”生产抗疫物资为材料背景,体现了企业经营者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和浓厚的家国情怀。
2.引导学生加强品德修养,强化价值引领
立德为先,修身为本。教育不仅要传播知识、传播真理,更要塑造学生的品德修养、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文科综合全国Ⅰ卷第22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材料背景,强调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向上向善。
3.引导学生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文科综合全国I卷第40题第(2)问,以中医药为抗疫做贡献为素材,引导学生认识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中的价值和魅力,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4.引导学生聚焦生态保护,践行绿色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文科综合全国Ⅰ卷第23题讲述广西某山村建设观鸟基地,积极引导村民“爱鸟、护鸟”的事迹,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5.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