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同学还在问择校问题,专业课也还没开始复习,炳哥真的有点担忧呀。
我不止一次强调专业课的重要性,专业课90和专业课的差别决定你是否上岸。
考研总分分,专业课和数学占到分。可以说,得专业课和数学者得天下。在考研竞争中,专业课对于考生的影响也远大于任何一门公共课,原因有三点:
01专业课是拉分利器
考研终究是一个差额选拔性考试,这就意味着其中有残酷的淘汰,每一分的差距都代表着几名甚至十几名考生的落榜。
一般来说,考研英语能够考到75分就算优秀,政治考到80分为优异,而一般院校的英语、政治复试分数线都为60分。
也就表示,即使是高分同学,也就能和刚过复试线的同学拉开30分的差距。但是专业课一般院校的复试分数线是90-分左右,一般考到分以上就算高分,那么意味着高分考生可以和刚过复试线的同学拉开40-60分的差距。
02专业课更容易提分
只要考生在平时复习过程中,扎扎实实将参考书和笔记上的东西记忆下去,专业课考取高分从来不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梦想。反观公共课中的英语,则涉及到大量词汇记忆、语法推导、句式掌握,短时间想要提高分数十分困难。
很多同学殚精竭虑准备考研英语,也就祈求能过60分左右的复试线。公共课中的政治,其实和专业课复习类似,记忆东西较多,但由于总分只有分,相比分每门的专业课,在提分的高度上无疑也要逊色许多。
03导师更注重专业课成绩
考研选拔的是什么,是有一定科研潜力的学术新人。对于经济学考研的同学来说,如果不能在专业课答题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学科素养、思维能力、知识厚度,又如何能赢得导师的信赖?
进入复试之后,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考察的80%内容都是专业方面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务必重视专业课的复习。
而对于跨专业考生而言,专业课成绩是你向导师证明能力的有力证据。
那么专业课应该如何复习呢?
准备阶段(年1月-2月)
1.结合自己兴趣、学科基础、就业意向确定报考专业和学校。
2.了解考试大纲、考试内容。查阅去年此院校此专业的考试大纲,全面系统地了解教材结构、内容,形成初步知识框架。
3.信息收集。找齐参考书目以及其他所需的各种资料,搜集有用信息。
如果现在还没确定院校,可以参考之前的推文确定院校
基础阶段(年3月-6月)
跨专业:吃透参考书,地毯式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本专业:指定参考书为主,兼顾笔记,第一轮复习。理解为主,不纠缠细节,不懂的知识点做标记。
这阶段的主要目标是看教材,掌握基本的知识点概念,知识点重在理解,除了核心概念和公式外,不必刻意记忆。实在不理解的知识点标记下来,后面通过相关的辅导或者查阅解决。
建议参考教材看1-2遍,基础讲义至少过一遍,基础课视频看1遍,做到基本题目自己能搞定。
强化阶段(年7月-8月)
复习第二遍,达到掌握整体,难点、重点集中攻破。以新大纲指定参考书为主,解决第一遍遗留同时,加强知识前后联系,建整体框架结构,重难点掌握。
阶段重点: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抓住重点、掌握重点,强化拔高,建立知识点脉络。如果是考人大、北大等名校,现在要开始复习中级教材,如范里安、曼昆等教材。
这时候抓住重点的方法,一是要分析试题;二是要专业化辅导;三是内部资料,如出题老师的论文、讲义、当前学术热点等。
对核心概念、基础概念、重要知识点、要点、常见公式一定要地毯式全面记忆,并反复强化,达到永久记忆。
建议参考教材看2-3遍,强化讲义看2-3遍,强化视频看2-3遍,达到有难度的题能搞定。
这时候如果专业课有政治经济学,建议开始复习政治经济学了。
提升阶段(年9月-10月)
开始第三轮复习,着重复习重点、难点,练习真题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知识点掌握的零散,不利于统筹答题思路,影响答题发挥,尤其是做大题的时候。
必须要按照参考书的章节架构或者通过总结专题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对参考书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总结参考书各章节之间的联系,能在这一阶段帮助广大考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吃透各个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现在可以开始背诵这些对应题型,因为经济学毕竟属于文科,背诵内容很多是肯定的
建议这时候结合上轮笔记提纲有重点,系统理解和记忆,不留死角。定向讲义至少过三遍,定向课视频看2遍,院校真题全搞定,透彻研究考研真题!
冲刺阶段(年11月-12月)
针对重点内容复习,查漏补缺,达到攻克所有困难、完成全程复习目的。
同时搞定经济学热点,完成各项背诵资料,做押题卷!
这时候参考教材大致过一遍,考前全真模考2-3次,热点押题看2遍,院校真题全部搞定!
这大概是专业课的全年复习规划,同学们按照这样的节奏来做,上岸的几率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