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优秀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展示经济学原理
TUhjnbcbe - 2024/10/27 16:06:00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中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本文分享了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物流学》,供各位老师学习借鉴。

1、课程和案例的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经济学原理

授课对象:经济管理学院级全体本科生

课程性质:大类基础课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为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学科基础课程之一,也是人才培养体系的理论基石。本课程作为经济学分层教学的初级课程,致力于使学生掌握并学会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思维方法与分析工具,从而为所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打下坚实的经济学基础。本课程由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部分构成。微观经济学部分主要讲授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消费者选择理论,企业的生产和成本分析、完全竞争市场与不完全竞争市场厂商行为,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宏观经济学部分主要讲授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AD-AS模型,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政策协调等。

案例简介:

本案例处于经济学原理中宏观经济学关于经济政策的学习阶段。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本案例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政策目的,识别政策条件,运用政策手段。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建设过程充分利用了宏观经济理论中的宏观政策手段,经历了应用这些手段从不成熟到成熟,从单一政策到政策组合,从对经济的影响波动剧烈到逐渐走向平稳。将这些具体实践用视频播放、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小组专题研究报告等方式加以体现,强调西方国家与中国在政策制定与使用上的不同前提条件、政策目标、政策效果,尤其是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等特点,使学生立足我国国情,理解政府政策初衷,激发学习兴趣,带领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在新时代宏观调控体系发生了哪些变化,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西方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不同作用机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大局观,进一步完善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2、案例蕴含的思政元素分析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实践背景下对案例进行思政内化,努力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疫情严重时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为5.5%左右,这一目标的设定充分考量了近年来宏观经济运行和统筹兼顾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宏观经济政策的手段使用及政策组合尤为重要。案例分析了年亚洲金融危机、年世界金融危机中我国政府通过宏观经济政策一方面解决自身的经济增长问题,一方面也体现大国担当的鲜活事实,使学生理解年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方向、作用空间及可能遇到的挑战。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创新点:通过应用现实宏观经济数据及政策手段,体现我国政府科学务实的社会责任和国际担当。

3、案例教学整体设计

(一)教学设计

1.总体理念和思路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课程组教师自觉将宏观经济政策在我国的实践融入课程教学中,使课程与思想教育同向同行,实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双提高。

2.总体教学设计

从宏观经济数据入手,介绍主要事件发生的背景及事实,分析实施相关宏观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及政策效果。

(二)教学实践

1.教学内容

宏观经济政策将讲授五个模块的内容。(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包括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体系、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抉择。(2)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工具、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以及财政政策效应。(3)货币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工具、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和货币供给、货币政策效应以及“相机抉择”和“规则”之争。(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政策组合),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的必要性及IS-LM模型分析。(5)宏观经济政策的局限性及借鉴,包括财政政策的局限性、货币政策的局限性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借鉴。

2.教学方法

本案例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讲授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强调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过程提高学生的辨析思维能力,逐渐提高对问题的判断和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以理论教学为主,通过课堂讲授、学生个人作业和团队专题研究报告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3.教学过程

视频播放:年亚洲金融危机;年世界金融危机;政府工作报告节选(宏观经济政策方面)。

问题导入:面对上述情况,能否用IS-LM模型分析我国的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政策组合?

知识学习: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精讲与泛讲相结合,学习5个模块的内容,穿插与现实相关的政策实践。有板书、提问、讨论、角色扮演等。

4.课程思政的落实和开展

案例讨论与分析源于宏观经济中的热点问题。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经济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了解世界及我国的社会经济现实,提高学生应用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1)年亚洲金融危机

面对年下半年由泰国引发的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中国的外贸出口受到很大的影响,而那些年我国经济的增长有相当大的比重来之于外贸出口,进而也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国民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把宏观政策的定位转为扩大内需方面。针对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等问题,我国政府实施了以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增长目标实现为目的的“双松”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了取消贷款限额控制,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连续5次下调存贷款利率,逐步扩大公开市场业务,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等一系列措施。在财政政策方面,大力发行国债,大规模地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投资力度,大幅度提高职工的工资,开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扩大转移支付,实施财政赤字政策。这些政策措施提高了有效需求,部分解决了通货紧缩问题。同时向亚洲国家承诺人民币不贬值,用一部分增长损失帮助亚洲国家平稳渡过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体现了大国担当。

(2)年全球金融危机

此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在于信贷市场,尤其是次级抵押贷款的流动性风险,背后是金融衍生工具的滥用。面对这场由美国导致的金融危机,美联储实行了放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其结果是,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大幅增加之后,曾在大萧条期间遭遇重创的货币供应量M2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迅猛上升。由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给全世界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挑战。根据金融危机中的经济现状分析,我国政府将扩大内需、保增长作为当时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因此宏观经济政策也进行了重大的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最为明显的是以年底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为代表,中国以超常规经济刺激计划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作为当时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我国经济的恢复与增长,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活力;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相关数据见图1~3)

图~我国GDP及增长速度

图年~年主要国家GDP

图~主要国家GDP增长率

(三)教学反思

此案例带来的教学效果十分明显,通过视频播放、专业学习、课堂讨论、课外学习内容的扩展以及小组专题研究报告,学生们既掌握了有关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又理解了这些政策手段的实际应用。特别是通过两个事件,使同学体会到了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及我国政府的智慧政策与国际担当,教师的凝聚力、自豪感有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了进一步提高,课间及课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探讨社会经济问题越来越多,教学适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1.存在的实际问题

首先,本课程为经济学系列课程的初级层次,教学对象的年级较低,课程思政案例引入需要“内生化”,直接引入会略显突兀。其次,授课教师对于思政元素的把握还不够精准,不够明确。最后,由于课堂时数及获取相关国家资料的限制,有些内容不能得到深刻探索。

2.改进思路

首先,了解学生前期学习特点(有些学生已经对经济学中的某些内容有所涉猎),通过翻转课堂、雨课堂、教学平台、

1
查看完整版本: 优秀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展示经济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