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宏观经济学mpc是指什么
TUhjnbcbe - 2024/12/23 15:43:00
山东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

在宏观经济学中,MPC指边际消费倾向,英文全称Marginalpropensitytoconsume,消费变动额和收入变动额之间的比率,也就是每变动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变动额。

MPC是宏观经济学凯恩斯消费理论之一,它代表的意义是: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弓

起的消费变化。

MPS

英文全称Marginalpropensitytosave),边际储蓄倾向:增加的储蓄和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储蓄部分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MPC=dS/dY。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

全部收入可以分为消费与储蓄,全部收入增量可以分为消费增量与储蓄增量,所以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即:MPC+MPS=1。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的关系是,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MPS)之和为1,即MPC+MPS=1。选择ABD,MPC+MPS=1;MPS=1-MPC;MPC=1-MPS。

因为收入要么用于消费,要么用于储蓄,因此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的和是1,即MPC+MPS=1。

边际储蓄倾向一般为正数值,但小于1,即0MPS1,不过,随着收入增加,边际储蓄倾向呈递增的趋势。

例如,有一个家庭的收入增长了1,美元,并且他们打算把其中的美元存到银行,那么其边际储蓄倾向就是MPS=/1,=0.3,即30%。边际支出趋势总体上大于0,低于1。

拓展资料

消费者对商品的消费与其收入的增长和下降相对应,边际消费趋向是积极的。

当消费者消费的商品数量与其收入的变动方向相反时,其边际消费倾向为负值。

在消费者对某一商品的消费量不变的情况下,不管其收入如何变动,其边际消费趋势不会发生变化。

宏观经济学中其他简称及全称

GDP:国内生产总值.

GNP:国民生产总值

NDP:国内生产净值(NDP=GDP-折旧)

NNP:国民生产净值(NNP=GNP-折旧)

NI:国民收入(亦可用Y表示)

PI:个人收入

DPI:个人可支配收入

C:(消费)居民消费支出

I:(投资)企业投资

G:(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支出

T:(税收)政府税收

TR:政府转移支付

NX:净出口

c:消费

i:投资

s:储蓄

t:税收

g:政府购买

x:出口

m:进口

y:可支配收入

APC:平均消费倾向

MPC:边际消费倾向

APS:平均储蓄倾向

MPS:边际储蓄倾向

N:就业量

U:失业量

L:劳动力总量

u:失业率

n:就业率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PPI:生产者价格指数

GDP缩减指数

1
查看完整版本: 宏观经济学mpc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