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第二章世纪之交的各国
TUhjnbcbe - 2024/12/25 8:59:00

英国的经验主义自休谟之后,没有重大发展,但在19世纪,自然科学获得重大发展,与此同时,要求社会民主和平等的自由主义运动兴起。一向与科学、民主有密切关系的英国哲学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获得了发展的动力。19世纪的英国哲学与古典经验主义相比,最大的成就是功利主义的滥觞。17世纪经验主义者的社会历史观是“社会契约论”,强调理性是社会、国家的基础,在道德伦理观上则强调情感是道德的基础。这二者的理论依据不尽相同,作用也不同:“社会契约论”在政治领域取得很大成功,但情感学说在伦理学领域的影响甚微。与之不同的流行的伦理学说总计有:把道德源泉归结为超验的理念的剑桥学派,认为道德情感来自人类善的本性的道德官能学派,坚持道德原则的自然法基础的自然法派和把道德原则看做为不证自明的常识的苏格兰常识学派。这些派别与经验论都不相协调。19世纪的功利主义抛弃了社会契约论,把“情感论”的道德原则扩大到社会政治领域,建立了功利主义的政治伦理哲学。如果说,洛克的社会契约论为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开辟了道路,功利主义则包含着对自由资本主义的批判和限制,两者都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功利主义对20世纪的政治的影响极其深远,不但自由主义的政治家和理论家大都接受功利主义的原则,功利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也有实际的作用。毛泽东明确地说:“唯物主义者并不一般地反对功利主义”,“世界上没有什么超功利主义”,“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我们是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

功利主义的哲学意义在于对经验论的新贡献。罗素认为,功利主义者的全部哲学纲领都是从洛克和爱尔维修等人那里来的,“他们的重要地位与其说是哲学上的,不如说是政治上的”。这一评价是片面的,功利主义推动了经验论的进一步发展。古典经验论区分了观念的真理和事实的真理,并将研究重点放在后者,认为伦理学、逻辑和数学这些反映“观念真理”的学科不以经验为基础。19世纪的功利主义者力图把经验主义的应用范围扩大到伦理学和逻辑、数学领域,追求人类思维的统一性,知识和实践的统一性。如果说,17世纪的经验主义者关心的是对经验的心理学解释,19世纪的经验主义者则

1
查看完整版本: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第二章世纪之交的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