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李三希等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机制与证据
TUhjnbcbe - 2025/2/17 19:41:00

李三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

黄卓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助理院长、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本文转载自《经济学》(季刊)第22卷第5期。

本文字数:字

阅读时间:43分钟

摘要:本文详细梳理和论述了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机制与证据。本文认为,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数字经济本身的高质量发展,二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融合发展,三是数据要素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从这三个层面出发,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了详细综述。最后,本文介绍了本期专辑入选的五篇论文。

一、引言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数字经济单独成篇,并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在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必然由高速增长转向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的高质量增长。研究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涉及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数字经济本身的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中,平台占据着绝对重要的位置。平台是数字经济中最成功的组织模式。美国的数字经济如果去掉谷歌(Google)、亚马逊(Amazon)、脸书(Facebook)、苹果(Apple)等平台企业,中国的数字经济如果去掉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字节跳动、百度、京东等平台企业,将会黯然失色。因此,平台的高质量发展,从某个意义上来说,代表着数字经济本身的高质量发展。平台因为大大缩小了供需匹配的摩擦成本从而快速崛起,跨边的网络外部性使得平台企业形成赢者通吃的局面。因此,平台企业在对数字经济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垄断与治理的问题。平台高质量发展不可避免要对这些核心问题做出回应。

第二个层面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融合发展,数字技术促进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数字经济在需求、供给以及供需匹配的市场交易层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经济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对公平的影响则没有那么显然。数字经济对区域的协调发展、就业以及收入差距的影响,既有可能是正面的,也有可能是负面的。这也符合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市场和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可以改进经济效率,但是无法自身调节公平的问题。要使数字经济更好地与实体经济融合,更好地促进高质量发展,需要对数字经济改进经济效率的机制做细致深入的研究,更要对数字经济如何扩大或者缩小社会不平等进行深度思考。

第三个层面是数据要素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最为关键的生产要素。然而,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要素,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还不完善,且无成熟的经验可借鉴。数据确权问题、隐私保护问题、数据孤岛问题以及数据交易机制问题,即使在欧美等国也无标准答案可以借鉴。经济学家在这些问题上正在努力探索,理论与实践有望在这一领域擦出火花。

从上述三个层面对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进行学术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数字经济运行的本质规律,更好地帮助学者和实践者厘清数字经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机制,在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实现数字经济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正是鉴于这一理由,我们组织了本期专辑,与学界同仁们一起探讨这一重大命题。本文也将从这三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和提炼,总结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背后的机制与证据。

二、数字经济平台的高质量发展

(一)平台的主流经济学理论:双边市场理论

在平台经济理论中,“双边市场”(two-sidedmarkets)与“平台”是一对密不可分的概念。与简单分为买卖双方的单边市场不同,平台经济是以双边市场为载体,双边市场以平台为核心,通过实现两种或多种类型顾客之间的互动或交易获取利润。一般认为,双边市场的核心特征是具有交叉网络外部性。在双边市场中,两组参与者需要通过中间平台进行交易,并且一边用户使用平台进行交易所获得的收益或效用会随着另一边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大(Rysman,;Armstrong,)。RochetandTirole()则使用“价格结构非中性”来定义双边市场。他们认为,只有价格结构影响交易量的市场才是真正的双边市场,而如果价格结构并不影响交易量,则双边市场等价于单边市场,价格结构非中性的必要条件是平台对交易的收费无法在平台不同用户群之间自由转移。

可以看到,使用价格结构非中性的定义更为狭窄,而使用交叉网络外部性的定义更为宽泛。平台在撮合交易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内部化不同用户组之间的网络外部性。基于交叉网络外部性的平台定义,较好地抓住了平台的本质特征。需求端的规模经济使得平台市场必然会造成垄断或寡头的格局,很好地解释了现实中平台具有高度集中的市场结构这一基本事实。而基于价格结构非中性的定义则很好地解释了现实中平台的定价行为,并用来判断这样的定价行为是否具有反竞争效果。

(二)数字经济平台反垄断与治理

1、应该担忧平台领域过度集中的市场结构吗?

平台最大的特征就是需求端的规模经济,即用户之间的网络外部性。平台用户基数越大,对用户的吸引力就越大,因此平台通常会发展成大规模企业。平台高度集中的市场结构,在学界和实践界引起了不少人的担忧。

学界有两类不同的观点。一类观点认为科技巨头的兴起带来很强的反竞争效应,对科技巨头反垄断要用重拳。其代表人物是新布兰代斯学派的旗手丽娜·M.汗(LinaM.Khan)。汗因其在年发表了影响力巨大的文章《亚马逊的反垄断悖论》(Khan,)而声名鹊起,在年被拜登政府任命为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主席。在该文中,汗对美国当局在反垄断上的保守行为提出了激烈的批评,矛头直指对美国反垄断实践产生深远影响的芝加哥学派。汗认为,芝加哥学派使美国反垄断过多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三希等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机制与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