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江北考研学习/23年考研如何选专业
盲目追求热门专业
首先热门不代表着好,冷门也不等于差。是否热门,是一个报考人数的标准;而好与不好其实是一个质量标准。
混淆了兴趣和志趣
在审视自己是否真的对一个专业感兴趣时,我们可以思考三点:
1.是不是做好准备在这个专业领域中“深耕钻研”;
2.是不是对这个专业熟悉,还是仅仅凭感觉喜欢,实际上并不是真正了解这个专业及以后的就业方向;
3.是不是真正具备在这个专业领域学习的潜力和资质(其实就是看你的知识专业性)。
局限于本科专业
选专业的时候不一定要跟自己的本科专业相结合。换句话说,跨专业完全可以跨一个和本专业一点关系没有的专业。
以及热门专业是跟着整个产业结构走的,什么产业将来有饭吃,什么产业比较好,是你现在判断不了的。
建议大家最好学一个稍微宽一些的专业,以便将来在读研的过程中,根据社会产业的变化方向,去积极地调整你的研究重点。
如何选择报考专业
首先,搞懂考研专业
我国学科目录分为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三级。有13大学科门类,个一级学科,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下面还有N个研究方向。
学科门类有哲学、经济学、法学等,一级学科对应的是本科的专业名称,比如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力学等,二级学科对应的是研究生的专业名称,比如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流体力学等,研究生报考的就是二级学科。
每个二级学科都有一个6位的代码,前两位表示“学科门类”,3、4位表示一级学科,5、6位表示二级学科。比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其中03是学科门类法学,表示的是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表示的是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生报考时要选择的专业就是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然后,了解专业方向
大学科门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向:
工学、医学、经济学、法学、农学学科门类下的专业属于技术性专业;管理学、文学、教育学学科门类下的专业属于实践性专业;哲学、历史学、理学、艺术学学科门类下的专业属于交叉性专业。
技术性专业更加注重专业实力,实践性专业更加注重实践,要结合这几个方向来进行专业选择。但是这个也不是绝对的~
选择专业需考虑哪些因素
①兴趣爱好
选专业的时候尽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这样自己就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学习,未来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行业也是满满的幸福。
(这次可能是最后一次你左右自己未来工作的机会啦)
②职业规划
选专业是要充分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要想想自己将来想从事什么职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如果就是为了考上研,可以选择一些冷门或劣势专业,比如理工类院校的文科专业。
如果想容易就业一些,可以选择教育类、经管类、新闻传播类的专业,但这些专业报名人数多、竞争激烈,分数要求也要高一些。
③专业背景
根据兴趣选专业只是一个参考因素,但有时候并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专业,还要考虑自己的专业背景。如果不是对本专业特别反感,还是建议选择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考上的概率会大很多。
如果选择跨专业,一般来说,理科往工科、文科、经济、管理跨可以,工科往文科、经济、管理跨也可以,文科跨经济、管理相对难度大一点,文科跨考理科、工科难度更大(甚至有些是不允许的)。
④个人能力
要结合个人能力和个人优势来选择要报考的专业,一个比较统一的衡量标准是这个专业要不要考数学。
如果自己数学很差,那么就要避开初试科目考查数学的专业,如果自己某方面优势很突出,那就选择与这个优势有关的专业,提高自己的成功率。
以上是一些衡量自己要不要选某个专业的所谓“标准”。但是也不乏听到一些研究生学长学姐的故事,仅仅可能是“我很喜欢艺术”、“我曾经被一则深度报道深深打动过”这样简单直接的原因。
所以,标准只是参考,你需要找到的是自己内心真正指向的地方。在这个基础之上,一步步参考上面的标准去筛选出自己可以伸手触到而且不错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