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央行的难题,管理层的决心
TUhjnbcbe - 2020/10/11 2:02:00
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 http://m.39.net/pf/a_4454953.html
作者:花猫哥哥来源:猫哥的视界(maogeshijue)

全文字,预计阅读需8分钟。

今天给大家捋一捋宏观经济形势。

1通缩的趋势

首先贴几张比较重要的经济指标走势图。

(来源:国家统计局)

由上述图可以很清楚看到,今年1—2月因为疫情将我们经济砸了一个大坑,3月以后开始复苏,不过复苏的速度很慢,截止到5月也只是同比增速降幅收窄,还没有实现正增长。

但是,另外有些指标就不大好看了。

(来源:国家统计局)

CPI一路下跌,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也一路下跌——价格与CPI趋势与经济复苏趋势背离,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把上述5张图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经济复苏很慢,市场已经有通缩的趋势。

2央行的难言之隐

通缩是比通胀更麻烦的事情,一般在这个时候央行是要采取行动的——比如,降息就是一个常见的手段。

降息就是鼓励老百姓把钱从银行取出来消费,从而逆转通缩的趋势。

但是,一直到6月15日,我们的央行却纹丝不动,没有丝毫要降息的打算。

为什么?

因为央行也有难言之隐。

这个难言之隐就是我们央行的货币传导机制出了问题。

大家看一张图。

央行资产负债表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

这张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很能说明问题。

截止到5月底,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居然相比1月缩表了近亿!

为什么央行还在缩表?

有些自媒体人吹嘘这是央行在主动缩表,表现了超乎寻常的“定力”。

这个解释就有点胡扯了,央行缩表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主动缩表,一种是被动缩表——凭啥就能直接排除掉被动缩表的可能性,一口咬定是主动缩表呢?

恰恰相反,现在央行没有任何可能去“主动”缩表!

为什么?

因为货币*策不是央行决定的,决定货币*策的是管理层,央行只是一个执行者而已!

管理层怎么定义货币*策的?

从今年1月开始,我们的货币*策定义就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宽裕”。

在这个大基调下,央行主动缩表相当于——领导叫你往前走,你非要往后退。

这大概也就是才参加工作的小年轻人才可能会这么任性,央行也这么任性是不可能的。

所以,央行只能是被动缩表,是无奈之举。

3流动性合理宽裕

我们来看看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具体数据。

首先资产负债表上缩表对象主要是“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这个“存款性公司”主要指的是银行。

2月央行对银行债权减少亿,然后3月又增长了亿,4月减少亿,5月再增长了亿。

截止到5月底,我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对银行的债权净减少亿左右。

怎么理解这串数字的变化?

我们可以把上述的“债权”理解为央行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变化。

也就是说,截止到5月底央行从银行净回收了亿的基础货币,其中两个较大的回收时间为2月与4月。

为啥央行要从银行回收基础货币?

因为银行系统淤积的货币太多了!

过去我们就吃过这样的亏——银行系统淤积货币过多,然后就搞表外循环,资金或者只在金融系统空转,或者就拐弯抹角流到了不该去的领域——比如,房地产。

打个比方,如果我们把央行比喻成造血的心脏,银行就是向实体经济供血的血管,基础货币在银行淤积太多,就是血液在血管形成血栓。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所以,央行被迫要减少血液的供应,来防止形成血栓。

2月抽回亿货币能够理解,因为疫情导致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量大幅度下降,但是4月经济复苏期还在缩表回收货币,只能说明,我们货币传导机制出了问题!

那么,我们货币传导机制出了什么问题?

原因很简单,在经济下行不景气的时候,虽然央行可以增加货币投放量,但是银行因为风控要求却根本不敢增加贷款!

明摆着很多行业都很不景气,贷款出去很可能成为收不回来的不良贷款!

最后央行投放的货币在银行系统大量淤积,搞得央行不得不被动缩表。

但是管理层对货币*策的定义却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宽裕”!

央行缩表相当于拧紧货币的总龙头,怎么实现管理层的要求——“保持流动性合理宽裕”?

不能提供货币的增量,就只能放大货币的存量。

所以,今年我们央行先后三次降准——

1月6日全面降准0.5%,释放资金多亿;3月16日定向降准再次释放资金亿;4月再次定向降准,释放资金亿。

如果不考虑1月,今年3、4月两次降准,共释放资金亿,而我们央行资产负债表5月底相比1月缩表亿,两者加减,最后到市场的资金还要多亿。

央行就用这种非常别扭的方式——一方面缩表,一方面降准来扩大货币乘数来达成管理层“保持流动性合理宽裕”的目标。

按:这里解释一下缩表与降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缩表是央行减少基础货币的投放,降准是央行降低商业银行上交存款保证金的额度。两者的区别就是增量与存量的区别。

但是货币传导机制的问题也得要解决啊,否则央行不管怎么释放货币,一线商业银行不肯给实体经济贷款,资金还是会在银行系统淤积成“血栓”的。

4疏导货币传导机制

其实,对于疏导货币传导机制管理层也一直在想办法,今年2月15日,管理层就给了一个重磅*策。

(来源:第一财经)

这个*策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商业银行你们大胆贷款,即使不良贷款增加我们也能容忍。

为啥管理层突然开这么大一个口子?

这就涉及我们货币传导机制另一个较大的顽疾——银行风控导向与管理层支持制造业发展的目标背离的问题。

在商业银行系统,制造业贷款创造的不良贷款占比最高,银行里制造业贷款占比大致是15%,但是不良贷款占比却达到30%。

(来源:天风证券)

所以,过去十几年,虽然管理层年年在喊要支持制造业,但是银行给制造业的贷款却在一路下滑。

(来源:天风证券)

所以,管理层开一个口子,允许商业银行提高不良资产的贷款率意图很清楚,就是希望银行增加给制造业的贷款。

这个*策算是很给力了,但是作用却很有限。

为什么?

因为上面给银行开口子,银行却不敢给一线贷款审批人员开口子——银行总不能对一线贷款审批人员提出,允许你们批出XX笔不良贷款。

这个口子一开,搞不好就会被一些银行内部人员搞成利益输送。

因为一线贷款审批人员是实行贷款负责终身制,所以,不管上面*策怎么变,只要一线的口子没开,银行的资金还是会按照风控要求控制——钱还是流不出去。

央行的难题让其他部委看不下去了。

于是财*部的学者提出要搞“财*赤字货币化”——也就是财*部发行债券由央行直接买单。

这个“财*赤字货币”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因为我们有《银行法》明确规定,央行不能直接购买*府债券。

这条法律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制定的,财*部学者认为,这条法律已经不适合当下的经济形势,应该修改。

央行与财*部是*府调控经济的两个抓手,也可以理解为两根管子,央行这根管子负责放水借钱给市场花,财*部这根管子是直接负责花钱。

不管是借钱出去还是*府自己花钱都是在经济下行周期用不同的方式来制造有效需求,所以,财*部学者的理由也很充分——

你央行这根管子明显存在货币传导机制的问题,也就是钱“借不出去”,那还不如央行开个管子把钱放给财*部,让财*部多花钱来制造需求。

这场“财*赤字货币化”的争论给央行带来很大的压力,为了疏导货币传导机制,鼓励商业银行扩大对小微企业贷款,央行再放大招。

年6月1日,央行联合其他四部委,发布了《信用贷款支持通知》。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

宣布人民银行将通过创新货币*策工具使用亿元再贷款专用额度,购买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年3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新发放普惠小

1
查看完整版本: 央行的难题,管理层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