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组成的县域经济,其发展的不平衡与分化会制约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本文以人均GDP和农牧民纯收入为衡量指标,分析了青海省10个最贫困县域经济所具有的特征,并提出了这些贫困县域经济相应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县域经济;特征;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作者]尹秀娟副教授青海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青海西宁
青海师范大学青藏高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青海西宁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区划的地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以县级*府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经济[1]。目前,国内对县域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县域经济的内涵、产业结构、增长动力和发展战略等方面[2][3][4],对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研究相对较少[5][6],而对处于特殊地域下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则更少[7]。
青海省有38个县(县级市),县域总人口占青海省总人口的83%,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超过四分之三。可见,县域经济在青海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分化是必然现象,但这种发展的不平衡与分化,会制约青海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因此,对县域发展中贫困县域经济进行研究,思考其发展路径的选择是提高贫困县域经济与人民生活水平、增强青海区域竞争力、促进地区经济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青海省贫困县域经济的界定
由于各县大小不一,因此,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指标来衡量县域经济的发达程度。
图年青海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低的十个县(市)
资料来源:《青海统计年鉴》
年青海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低的10个县(市)是:久治、班玛、玉树、囊谦、达日、甘德、河南、共和、同德和泽库(图1)。从这最低的10个县(市)的行*隶属分布上,有4个属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南藏族自治州各2个。
年青海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最低的10个县(市)是:达日、囊谦、甘德、久治、班玛、称多、玛多、泽库、杂多和玉树(图2)。从行*隶属关系来说,果洛藏族自治州占据5个,*南藏族自治州1个、玉树藏族自治州4个,这其中不排除由于地震灾害导致的收入减少。
图2年青海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最低的十个县(市)
资料来源:《青海统计年鉴》
通过对人均GDP和农牧民纯收入指标的分析,可以发现贫困县域从行*隶属和地域分布上,其贫困性具有连片性。
从行*隶属来看,这10个贫困县域所属的自治州,均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州,这和我国连片特困地区一半以上是少数民族人口聚居区的特征相吻合[8]。
从地域分布看,以人均GDP指标排在最低的10个县(市)中除去海南自治州的共和县以外,其余的久治、班玛、玉树、囊谦、达日、甘德、河南、同德和泽库9个县在地域分布上均位于青海南部,海拔米以上的青藏高原腹地,具有明显的地域连片特征。而按农牧民纯收入指标排在最低的10个县(市)这种地域分布特征表现的更明显。
二、青海省贫困县域经济的特征
对于青海连片贫困的县域可以发现具有如下特征:
1.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
除去海南自治州的共和县,无论按农牧民纯收入还是人均GDP指标排在最低的10个县(市)均地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脆弱,是我国江河中下游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这符合我国贫困地区与生态环境脆弱区有较高的耦合性的特征[9]。这里海拔米以上,生产和生存条件都比较恶劣,远离具有福射带动作用的大中城市,区位优势不足。尤其是玉树藏族自治州,长江、*河、澜沧江三大河流均发源于本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覆盖自治州全境,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生态位置最重要的一个自治州。虽然这里草场资源丰富,但由于生态涵养的需要,大部分区域禁止或限制开发,难以形成经济效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这一地区的长期矛盾。
2.公共设施落后
由于贫困县域经济总量小,财*收入少,只能靠中央财*转移支付。因此,贫困县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县域的公路密度极低。以达日县为例,其公路密度仅为0.05(表1),到现在无机场、铁路和高速公路,只有县通往乡的村级公路。此外,从表1四县教育事业费、医疗卫生费支出占财*支出比重(年)中可以看出,教育事业费中最高的是玛多县,为12.8%;最低的是杂多县,为8.1%。医疗卫生费中最高的是达日县,仅为6.1%;最低的是玛多县,为3.0%。公共事业建设的滞后与产业发展、居民生活需求、招商引资的要求有着较大差距,难以引进外来资金,经济发展只能靠自身积累。为了生存,这里的牧民对自然界形成了高度依赖,导致生态恶化,而恶化的生态环境又加剧了贫困。
表年四县教育事业费、医疗卫生费支出占财*支出比重及公路密度
玛多县
达日县
称多县
杂多县
财*支出(万元)
财*收入(万元)
教育事业费支出(万元)
教育事业费支出/财*支出(%)
12.8
12.4
14.2
8.1
医疗卫生费支出(万元)
医疗卫生费支出/财*支出(%)
3.0
6.1
5.6
4.3
公路密度(km/万人)
0.1
0.05
0.01
0.01
资料来源:《青海统计年鉴》
3.产业结构层次低,且调整滞后。
以玉树的称多县为例,年三次产业结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0.5%、13.7%和35.8%(图3)。从这些不发达县域的三次产业结构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畜牧业是这些县域的支柱产业,呈绝对优势。但由于养殖业生产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和疫病的影响大,其增长波动性较大。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又偏低,且多数企业为采矿、建材及畜产品加工,加工层次低,布局分散、杂乱严重威胁到生态环境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比较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比虽高,但发展水平不高,受农业和工业发展水平的限制,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业,与现代农业和工业配套的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尚未形成。
图3玉树州称多县三次产业结构比
4.县域主导产业单一,特色经济不明显。
受制于自然与环境的影响,很多县域依托畜牧业和畜产品初级加工业,但由于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对产品的生产和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既没有品牌优势,更谈不上竞争力,难以形成较高的经济效益。以玉树州囊谦县和果洛州久治县为例,其第二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分别为25%和23%(表2)。因此,单一的畜牧业无法支撑起县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农牧民收入的提高。而根据东部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经验,形成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青海贫困县域具有畜牧业和人文资源优势,但由于交通、信息、资金、以及技术等因素的制约,特色资源没有被很好地发掘出来,特色产品的加工和营销等都处于散、乱、小的状态,缺乏相关配套产业,也很难接受大城市的产业扩散,导致这些地区成为全省最贫困的县域。
表2囊谦县和久治县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囊谦县
久治县
国内生产总值(万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万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
25
23
资料来源:《青海统计年鉴》
5.劳动力素质低
青海最贫困的十个县(市)均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州,一方面,由于教育上的投入不足,导致县域整体教育水平落后。在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文盲人口占1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中最高的是称多,为41.81%;最低的是玛多,为9.14%。另一方面,即使受过教育的劳动力,由于缺乏专业的技能与技术培训,劳动力的就业范围也只限于传统的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以及低水平的服务业,这无形中阻碍了县域生产方式的转变、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技术的推广和观念的更新。
三、青海省贫困县域经济发展路径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认为贫困是生态及其他灾难的根源[10]。贫困会减少人们以持续的方式利用资源,并会加剧对环境的压力。因此,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是贫困县域的根本目标。
(一)调整产业结构,走以特色为核心的产业化道路。
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演进相依相伴,产业结构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下一次发展的出发点和基础。程蹊[11]从地区集中贫困的角度出发,得出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是导致该地区贫困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而新结构经济学提出,一个经济体任一特定时刻要根据它当时给定的资源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发展它的产业[12]。因此,调结构,以特色资源为依托,走特色产业道路是贫困县域发展经济的根本。
1.强化畜牧业的基础地位,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走生态畜牧业道路。
青海贫困县域经济多以畜牧业为主导。但传统畜牧业的科技含量低,畜产品的附加值不高,牧民增收缓慢的同时对生态的破坏严重。由于三江源地区是一个自然生态环境特殊的区域,随着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限制牲畜数量。因此,县域*府要充分利用草场资源优势,走*府、企业、合作社、牧民四位一体的生态畜牧业道路,对畜牧业进行深度开发,通过延长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以商品性畜牧业生产为主,以兴办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来推动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发展生态畜牧业的道路上,各县域的产业可能相同,但各县域的独特性却是普遍存在的。例如果洛藏族自治州的久治、玛多和甘德,除了拥有发展生态畜牧业的高原纯净无污染的高原草场外(例如,甘德县高寒草场面积占全县可利用草场面积65.0%),还拥有玛多藏羊、久治牦牛、甘德牦牛等各县独特的牦牛、藏羊品种资源。因此,各县要用好自身资源、挖掘独特优势,在产品和品种上实现差异化发展,使市场与产品实现很好的对接,就可以避免低水平重复竞争。
2.生态保护优先,转变工业发展模式。
对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罗添元、龙少波[13]运用EG协整检验分析发现民族地区第二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偏低,亟需加快推进地区工业化进程。由于贫困县域所处生态地理位置特殊,承担着生态涵养的重要任务,过多的强化县域工业发展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一方面,对县域中原有的传统工业企业进行改造,走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等相关*策,鼓励贫困县域农牧民转移至发达县域或城市,随着贫困县域人口的减少,人均产出的增加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都能得以实现。
3.确立生态旅游业的特色优势产业地位,以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美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的制度变迁理论的建立者,道格拉斯·诺斯,在其著作《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中指出:“内着习俗、传统和行为准则的非正式制约不仅将过去与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释历史变迁路径的线索”[14]。历史文化环境会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是区域特色经济得以形成的根源之一。
贫困县域所属的三江源地区既是一个自然生态环境特殊,又是一个人文环境特殊的区域。虽然从经济发展条件来看,整体发展程度较低,但是却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优势以及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优势,很多产品具有唯一性,是其他地方的自然生态无法提供的。据研究,我国贫困地区与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区在地理分布上存在叠加性[9]。因此,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带动第三产业成为贫困地区反贫困的重要手段[15]。
首先,由于地缘的相同性,贫困的各县域在发展旅游业上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要做到旅游资源的整合、加强合作;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各县域要采取分步开发、保护性和选择性开发。其次,依托各县域自身的自然生态优势,特色民族风情优势,加大市场宣传力度,扩大需求,形成各县的特色品牌。最后,提升旅游综合发展质量,以旅游业带动当地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达到提升民族经济发展和提高农牧民收入的目的。
(二)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激活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
东部发达省份的县域经济发展证明,非公有经济比重越高的地区,经济发展越有活力。青海贫困县域经济属于投资拉动型经济,融资成为各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目前仅靠国家投资来发展县域经济是不切实际的,要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产权清晰、机制灵活的特点,通过对原有国有企业体制与机制的改革激活非公有经济的活力,使民营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为此,一方面要按市场资源配置的方式推进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税收、市场融资等优惠*策,将民间资本引入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事业、县域畜产品生产和生态旅游业中,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主力*。
(三)改善经济社会环境,增强县域吸引力。
区域经济发展规律表明,洼地效应是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贫困县域要通过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创造出“洼地效应”,增强县域发展吸引力。
1.要用活用好*策优势,把*策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策制度环境对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软性环境,而民族*策优势是民族地区最大的比较优势之一。国家高度重视三江源地区经济发展,给该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多的*策优惠。各县域要充分利用中央扶持藏区发展、西部大开发、实施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试验区建设、对口支援和结对帮扶等一系列*策,争取项目,以项目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2.加快交通、能源、市*、通讯等硬件的建设。
在现代社会,交通、能源、通讯是驱动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当一个地方内在的资源优势、外部创造的*策优势与交通等硬件有效地结合起来时才能创造最大的“洼地效应”。因此,贫困县域要通过灵活运用*策优势,借助对口支援、结对帮扶等资金项目,加大县域在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方面的投资力度,提高公路密度以及通达率,改善区位优势差难以吸引投资项目的困境。
3.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高人力资本质量。
针对青海县域劳动力素质低,而外来人才难以引进和留住的现状,各县域就要以盘活当地人力资源为主阵地。一方面,要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保障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当地牧民整体素质水平;另一方面,要以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目标,面向市场,重点发展职业教育和实用技能培训,培养实用性和创新型人才,尤其是县域传统民族工艺人才的培养,这不仅可以提高牧民收入,改善生活质量,而且对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4.加快县域*府职能的转变
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在地区城镇化、市场化的建设中*府更多的是作为经济的引导者与调控者。因此,对于青海贫困县域*府来说,首先就是尽快转换角色,将自己定位为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引导者与调控者,做好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就业、社会保障以及生态保护等多目标的规划。其次,要更新观念,强化服务意识。通过制定人才、税收、教育、科技与融资等优惠*策,助推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从而构筑起县域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为公共产品建设提供财力保障。再次,在地方产业发展中要发挥*府的环保、质量监督功能,在主体功能区的规划下,保护和利用好县域资源,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赵康杰.中国县域经济研究述评[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5).
[2]王怀岳.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实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3]梁兴辉,王丽欣.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综述.经济纵横,,(02).
[4]凌耀初.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分析.上海经济研究,,(12).
[5]袁国华.突出资源整和加快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1).
[6]陆立*.区域经济发展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7]龙祖坤.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选择[J].生产力研究,,(02).
[8]*承伟等.少数民族与扶贫开发[M].北京:民族出版社,.
[9]赵跃龙,刘燕华.中国脆弱生态环境分布及其与贫困的关系[J].地球科学进展,,(03).
[10]皮海峰.小康社会与生态移民[J].农村经济,,(06).
[11]程蹊.民族地区集中贫苦与产业结构关系探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2).
[12]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3]罗添元,龙少波.我国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农垦经济,,(10).
[14]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
[15]李佳等.中国旅游扶贫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0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