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视频治我的傲慢与偏见,致我的光荣与
TUhjnbcbe - 2020/11/24 1:36: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总共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dfjc/141214/4536627.html

陆鑫炎

中国人民大学届毕业生,世界强阳光控股管培生,年9月17日来到致良知四合院成为志愿者,目前已在四合院工作多天。

导语:人大高才生,世界强管培生,作为一名95后,陆鑫炎可谓是众人眼中标准的“优秀青年”。然而,光环背后却有着鲜为人知的艰辛与迷惘,面临求学、就业、爱情、家庭等诸多人生重大抉择时,他也曾深陷困顿、无助求索,而如今,对在致良知四合院志愿服务了天的他来说,那些曾经困扰过自己的问题,要么有了信奉终身的答案,要么已经烟消云散。这段遇见致良知、相信致良知而全然蜕变的故事,让我们动容,更让我们敬佩——

致我的光荣与梦想

对阳明先生的了解源自初中时阅读《明朝那些事儿》。对于阳明先生的龙场悟道,作者当年明月不吝赞美之词,将其与孔子相提并论。而且环顾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自从《左传》提出“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的“真三不朽”圣人标准后,只有阳明先生一人,在短短57年的人生中,不打一分折扣地做到了这三条。孔子未立事功,曾国藩立言不够,按照《左传》的标准,其实都称不上“真三不朽”。从那时起,我心中就树立了一个难以逾越的丰碑,上面刻着三个字:王阳明。

年9月9日,我带着中国人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来到北京,开始了四年的大学生活。为了弥补高中没能读文科的遗憾,我告诉自己:大学四年我要念或者辅修一个文科专业,并且要多读书。当我走进人大图书馆,看到偌大的厅堂中整齐地矗立着一排排将近两人高的红木书架,上面密密麻麻挤满了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书时,我被深深震撼了,当时心里萌生了一个念头:要是能读完这里的书,多好啊!

这是我在18岁那一年、第一次踏进大学图书馆时的真实想法。然而不久,我就放弃了这个念头,因为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认真思考后,我找到了自己的答案:读书是为了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从而明白人生的意义和方向,成就一份事业。

但我想不明白什么才是人生的意义,在这样的苦恼中,我开始学习哲学。“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哲学入门课上老师一般会问的三个问题。我一度非常兴奋,以为很快就可以找到答案,但不久我就意识到想错了。哲学起源于对这三个问题的追问,但大学里的哲学课却并不试图去回答,相反,它教会我的,是一种批判性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面对古往今来的各种思想,我们都可以用一套批判性思考的工具来批判,通过层层解构,把各种伟大、鲜活的思想变成试验台上冰冷而乏味的小白鼠,一旦解构完成,思想也就失去了魅力。

随着阅历的增多,我又发现,现代的哲学研究几乎已经变成了对某个思想家的文本研究,透过抽象的概念和推理,我看不到它对我的生命和对现实社会究竟有何影响,似乎更多的是一种象牙塔里的自娱自乐。于是我萌生了转向经济学的念头,想用通过研究经世致用的经济问题来助推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于是我开始学习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思想史,但是由于志向不坚定,兴趣很快就随风而去,最终也没能坚持下来。

直到大三升大四的那个暑假,我依然没有想明白自己想要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我非常迷茫,也十分焦虑,每天晚上在操场上跑步时抬头仰望星空,我就会想起《夜空中最亮的星》中的歌词:夜空中最亮的星,请指引我靠近你。一次次地泪流满面,一次次地狂奔呼号,我害怕“泯然众人”,我害怕虚度了宝贵的大学时光,我更害怕就这么平庸地度过一生。我渴望抓住那颗星星,但我却不知道,到底哪颗星才是能够照亮我的。

最痛苦的那段时间,我经常一个人唱着《恰同学少年》的主题曲“衡山西,岳麓东,城南讲学峙其中。人可铸,金可熔,丽泽绍高风。多才自昔夸熊封,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走在校园里,退学、跳楼等种种念头都曾经像噩梦一样困扰过我。

现在回想,支撑着我度过那段时间的就是一个信念:我还有很重要的事情没有做,我必须要去完成!

于是在大四开学的时候,我想:既然在学校里想不明白自己究竟想要做什么,与其再花三年时间在学校里迷茫,不如先出去工作几年吧。于是,我开始准备简历,四处面试,最终走进了一家世界强企业,成了一名地产投资人。

作为公司的管培生,我在公司的成长路线非常明晰——只要自己足够努力,一年时间可以做到经理,两到三年可以做到高级经理或者总监,收入自然也是水涨船高,足够在上海维持一份非常体面的生活。

穿着笔挺的西装,走在上海高档的写字楼间,因为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我渐渐地不会去思考人生意义那些虚无缥缈的问题,但每当夜深人静,一个人独处时,依然会有一丝淡淡的惆怅。那些问题就像交响乐中深沉的低音部,始终回荡在我的生命中,若隐若现,但从未消失,一次不经意的共振,就会勾出一阵深入骨髓的疼痛。

对于第一份工作,我谈不上喜欢,也说不上不喜欢,每次开会看着董事长和总裁,我就会想:也许他们现在的位置就是我人生的最高目标了吧?但我一直记得离开校园时的心声:等到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后,我再回到学校来深造。我给自己的期限是3年。这在中国,已经足够拿一个硕士学位了。

我原以为22岁-25岁的这三年就会以这样可预期的方式度过。但两个月后,我的职业轨迹被打破,甚至毫不夸张说,我的整个人生道路也自此扭转。

治我的傲慢与偏见

年9月17日,在正式工作两个月后,我被公司作为志愿者派到了致良知四合院,开始筹备企业家致良知论坛。在四合院做的工作跟我原先的工作八竿子打不着,凭借大学阶段所积累的文字功底,我开始编校整理老师的录音稿、给青少年写古代英雄人物的故事,后来又开始写新闻稿……

我是带着傲慢和偏见来到四合院的。由于大学四年耳闻目睹了太多打着国学旗号圈钱的商业机构,我对四合院的第一感觉并不好。

致良知是不是大而无用的心灵鸡汤?这是我的第一个障碍。

来到四合院的第四天,年9月21日,我第一次参加了四合院的线下学习会。七百多个与会学员中,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家。在人生四五十岁的时候,他们实现了很多年轻人所奢求的财务自由,却依旧面临着很多困惑、烦恼乃至痛苦。

就是这样一群身家过亿,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在三天学习会中,像小学生一样,规规矩矩地一坐就是一整天,认真听课做笔记,到了最后的分享和立志环节,几百号人争先恐后上台,痛哭流涕地忏悔自己先前的人生,真诚地立志要把自己的后半生奉献给企业、员工、行业或者某个社会问题。

我早已冰冷的心就这样被这群人渐渐化开了。

这些人也许并没有读过多少书,他们可能谈吐粗俗,可能早早地就下海,在商海沉浮和人心勾斗中,才完成了眼下的原始积累。然而就在那一刻,我对他们肃然起敬!

就算是说大话,又如何?纵使理想不能实现,又如何?夸父逐日,渴死桃林,千载之下,仍撼动人心;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纵使功业难成,这份战天斗地的豪迈气概依旧碾压多少浑浑噩噩的灵*!

每个人年少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梦想,比如当老师,当科学家,当明星……每个孩子都认为自己会成为很了不起的人,所以敢说大话,立大志。我也不例外。然而随着年岁渐增,特别是大学四年下来,曾经的那些豪言壮语就似乎显得越来越缥缈空虚,越来越难以启齿,越来越不肯去相信理想和信仰的力量。

回顾自己的大学四年,因为没有坚定的志向,没有真正树立宏大的理想,耽误了多少光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不是立在嘴上,而是立在心里啊!这才是真知,有真知才有真行!想到这儿,惭愧懊悔一起涌上来,我连着抽了自己好几个耳光——该醒来了,该醒来了!

那一次学习会上,我在人生第一张立志卡上写下这一段话:我立志——以投资促社会进步,以教育育一代新人,以文章传圣贤心法。虽然没有上台分享,但写下这段话的时候,我感受到自己的心前所未有的安宁,温润而又有力。

致良知也改善了我和父母的关系。由于父母对我从小的教育方式大都是打骂,我渐渐地习惯了什么话都闷在心里不和他们交流。大学四年,每次回家看到父母日益增多的白发,我就会心疼不已,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学习致良知半年后,我渐渐体会到父母那隐藏在严厉之下的爱和苦心,自己的心开始变得柔软,跟他们打电话的次数也多了,说话也不那么冲了,甚至有时候还会像哄女朋友一样想办法哄妈妈开心。以前,父母跟人提起我,常常说“他很聪明,成绩很好”,但现在他们所呈现给街坊邻居的,是真正觉得自己拥有一个好儿子的骄傲和幸福。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迟来的幸福。

我一度以为原生家庭的经历会压抑我一生,但现在我发现,我的爸爸妈妈也是这么地伟大;我一度以为必须要父母先跟我低头认错,我成长过程中的阴影和苦痛才会平息,但当我放下自己的傲慢和固执,开始以一个男子汉的胸怀来温暖父母时,以前那些以为是天大的伤痛都开始黯淡、消失了。

如果我们把致良知学成了文字,那致良知就成了大而无用的心灵鸡汤;但如果我们真正听懂了圣贤的话语,开始在心上用功,就会感受到致良知让生命焕然一新的伟大力量。

我学习致良知的的第二个难关是放不下自己的才华。

作为一个90后,我身上有着这一代年轻人的共性:追求个性,追求自由,希望用自己的勤奋和才华打出一片天地。

所以我曾很多次给自己做过生涯规划:刚进大学时想着要一路读到博士,然后当一名大学老师;毕业之后第一份工作是地产投资,于是就想着先做好一个地产投资人,等到机缘成熟再出去创业……每一次选择,我思考的原点都是:第一,我对什么感兴趣?第二,我能得到怎样的回报?

来到四合院之后,我曾一度对被每天安排给我的大量文字工作很反感,就是因为觉得,这些工作跟我的职业规划完全不相干;后来等到自己对文字工作有些兴趣之后,我又开始挑三拣四,觉得文字校对是在浪费我的时间,创作才是我想去做的。

才华和兴趣,既塑造了今天的我,也让我的路越走越窄,只能装得下自己眼中的那一亩三分地。我曾用自己的才华,帮助了一些人;但也曾以兴趣的名义,拒绝和伤害了一些人。有一天,我问自己:才华和兴趣的目的是什么?

我回答:是为了拥有一个幸福和成功的人生。

我再一次追问:什么才是幸福和成功的人生?

我不知道该怎么定义,我又问了一个问题:

才华和兴趣能够给你带来幸福和成功的人生吗?

答案是否定的。我回想了自己在过往二十三年时间里最为幸福的那些时刻,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年的夏天,和朋友们去山东淄博参加支教的情景。我们给高中的师弟师妹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成长经历,当看到台下那些充满信任和温暖的目光时,心中的那种感动和喜悦是难以言表的。相比之下,作文获得了国家级奖项、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等等场景,那样的快乐都是转瞬即逝。

于是我明白了:真正的幸福,源于心与心的链接,源于被他人信任和需要。如何才能被他人信任和需要?那就要俯下身去为他人效犬马之劳。不要去想我能够展现什么,而要去想我能够奉献什么。

《道德经》上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奉献才是人生的康庄大道,奉献才能让自己的才华有浩瀚无边的舞台,利他就是在利己,成就他人就是在成就自己啊!

带着这样一份体悟,我忽然发现在四合院所做的每一件工作,都是如此地有意义:编校阳明先生文集,是在跨越时空与先生对话,同时也可以让我的子孙后代能够走进先生的智慧;为留学生学习会写宣传稿,可以把良知智慧传递给多少留学生;给新华社App致良知频道撰稿,一篇文章又可以影响到几十万人……

不是工作没有意义,而是我原先的心太小。于是,我对工作不再挑三拣四,不论是写文章,做校对,还是扫地洗碗,我都在引导自己去修一颗真诚、质朴的心。四合院的老师常说:工作是修炼灵*的道场,成就他人的舞台,顺便施展自己的才华以及养家糊口。听懂了这句话,我们就能明白什么是致良知。

再致我的光荣与梦想

年5月,我跟随四合院老师第一次来到井冈山,瞻仰井冈山时期革命先烈的遗迹。山路崎岖,敌众我寡,危机四伏,就是在那种几乎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情况下,毛主席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两篇雄文,明确指出中国的革命事业必将成功。我被伟大领袖的自信和远见深深折服,也更加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必将成就,四合院所肩负的伟大使命必定能够成就。

年6月,我跟随四合院老师参加了西柏坡游学,走在革命博物馆里,看着领袖们指点江山、运筹帷幄的画面,我的眼角逐渐开始湿润,我忽然明白了一句话:“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前行。”在晚上的反省中,我问自己: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巨大的能量?就是因为他们把这个国家、民族和数亿同胞都装在了心里,所以拥有了数亿人的能量;为什么我会缺少坚持到底的勇气,以致定下的目标大都不了了之?就是因为我的心太小,只想到了自己,没有把更多人装在心里。

西柏坡游学快结束时,我坚定了自己的终身之志:提升心灵品质,弘扬圣贤文化,成就伟大组织,做中华文化的传道人。

此后的日子里,每每有纠结烦恼时,我就会闭目冥思,重温这句话,去想象当这个志向成真时,将是怎样的画面。慢慢地,我的心就开始变得踏实、厚重,能量也源源不断地涌出。

我感恩过去那个曾经傻乎乎、每天只知道读书和写作的自己,是那些年积累的才华,让我如今可以更好地去弘扬圣贤文化,把正知正见传递给更多人。我也逐渐体悟到:致良知不是让我们放下才华,而是将才华高高举起,让才华成为“成就社会,利益民众”的资粮。唯有走在这样的大道上,有限的才华才会被无限地放大,才会具有更持久的生命力。

中华文化即是心的呈现,即是“去小我,存大我”的呈现。只要能够开发心灵宝藏,去除心上的贪欲和不明,每个人都是中华文化的传道人。

前几天,午睡醒来,回顾自己从年来北京上学起至今的五年时光,从彼时的迷茫焦虑到如今心定如水,从曾经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到如今找到了值得奋斗终身的事业,以及一群志同道合的战友。吾道不孤,感慨不已,情流笔端,赋诗一首:

睡起闻鸟鸣偶成

十八求学桑榆游,千里烟云雾孤舟。

五载京华镜中客,八月东风灯前俦。

眼酣昨日闻晓钟,梦醒今朝向高楼。

伯安此去非五溺,笃行弘道九凤头。

老师说:学习致良知,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什么时候结束,都太早了。在23岁这一年,回望一路走来的年岁,展望未来将至未至的浩荡征途,我坚信,接下来的路会无限精彩。我的人生只会有一种死法,那就是倒在追求理想、走向光明的路上。

此前如若贫儿,无视良知宝藏。

我今既已觉醒,不再任由心慌。

无愧先生期盼,良知乾坤朗朗。

马克思说:哲学家总是在解释世界,但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改变世界的前提是要准确认识世界,看清时代。

我们已经知晓当今时代人类所面临的重大考验,明白了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看到了问题的本质就在于物质与精神的不平衡以及心灵品质建设的不充分,也知道了只有将生命与祖国和时代同频共振,才能充满战天斗地的勇气魄力和温暖人心的能量智慧,成就一份丰盛、舒展而庄严的生命。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以我们的绵薄之力,助推大家物质与精神日趋平衡,心灵品质建设日趋充分,这就是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领袖的呼唤,也是时代的呼唤。

可能你会问:“自己每天循规蹈矩地学习,工作,生活,感觉民族复兴这个话题离自己很遥远,也不知道该如何参与其中。”

民族复兴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文化兴盛、经济繁荣与*治昌明,更在于每个组织的健康发展,每个家庭的祥和温馨,每个人生命的舒展绽放。民族复兴不是悬在空中的概念,而是渗透在你我每一刻当下的美妙体验。提升心灵品质,踏踏实实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力所能及地去成就和利益他人。这样一颗健全而有力的心灵,就是在彰显文化的力量,去修这样一颗心,就是参与了民族复兴。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

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不必等候炬火。”

因为你我,就是点亮历史星空的那盏炬火!

↑现场分享结束后,四合院老师与鑫炎拥抱

结语

治傲慢与偏见,致光荣与梦想,这个故事,想必能够引起很多年轻学子的共鸣。故事的主人公,因为选择了相信圣贤,所以看到了圣贤所指示的光明。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习惯了批判性思考的各位年轻朋友,可能会问:真理不是越辩越明吗,为什么我们要坚定地相信圣贤的教诲?五百年前一个古人说的话在今天还有什么价值?

真理是不是越辩越明,这个命题本身就值得好好辩论。有些问题越辩越明,有些问题却是越辩越昏。同样,我们说圣贤的话语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是因为我们见证了很多人因为牵手圣贤,生命从此焕然一新,所以我们才说:致良知于21世纪的我们,依然有无尽的价值。

这不是个人崇拜,也不是圣贤的需要,而是我们自己的需要。

社会制度随着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进而改变了很多事物——比如“一夫多妻”被彻底摒弃,裹脚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传统中国重视集体和国家的观念也被蓬勃发展的个体主义、普世主义所消解……世界变了,人们的世界观也随之改变,所以很多问题都需要去辩论,都值得去辩论,都应该辩论,唯有在辩论中才能找到最适合这个时代的答案。公司战略、工作方法、货币印发、贸易*策……都需要专家、知识分子乃至老百姓的参与和讨论。

但有一样事物没有变,那就是人生。我们悲欢离合着唐代人的悲欢离合,唐代人也喜怒哀乐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因而唐诗才具有跨越千年的生命力。不论性别、种族、职业、学历高低,人们对人生的期待没有改变——人们都希望度过一个幸福自在乃至圆满觉悟的人生,不仅仅是在口头上讨论,在纸面上去描绘,更是在自己的生活中去体验和经历。而圣贤恰恰是用自己生命的实证,为我们揭示出了一条通达幸福自在乃至圆满觉悟的人生的路径和方法,这条路,就是“致良知”。

各位年轻的朋友,大家的专业各自有别,人生规划也因人而异,但是,站在人生20岁出头的这个关口,有一点不会有区别,那就是对人生无比美好的期待——

或许你正希望,你能积极进取而非浮躁冒失;

或许你也希望,你能善良温润而非软弱犹疑;

或许你还希望,你能智慧通达而非世故圆滑。

不论你今后是经商,还是从*,还是治学,还是成为艺术家,你都会希望你的人生能够幸福自在,乃至圆满觉悟。

人生就像是一场旅途,既然终极目标非常明确,带着地图上路,会少走很多弯路。这个世界上或许有很多张地图,很多人也都宣称自己有地图,但大都经不起时间考验。五百年前,阳明先生用自己“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生绘出了致良知的地图;五百年后,在经过亲身实证后,我们也将这幅地图推荐给你。

致良知学习法的核心是“读原文,悟原理,知行合一,以生命唤醒生命”,最最重要的就是“以生命唤醒生命”。在过去的六年间,我们见证了企业家的故事,高管的故事,海外留学生的故事,大学教授的故事和*府官员的故事,每一个生命从昏沉到觉醒,从负重不堪到勇猛精进的蜕变都让人赞叹、感动而又肃然起敬。他们用他们的生命唤醒了我们,如今我们把这些故事分享出来,也希望能够带给你一些启发。

学习致良知,并不是让人放下对功名富贵的追求,而是让人分清本末,认识到一切的成就,不论是婚姻、家庭还是事业,都是心上的成就,从而将功名富贵高高举起,兼济天下。带着这颗心,我们就能从眼前的苟且中发现诗和远方,从而推开现实的木门,通达一个幸福自在、温暖光明的世界。

(友情提示:

转载请在下方留言ID,不得擅自二次修改)

企业家致良知论坛盛会开启!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企业家致良知论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视频治我的傲慢与偏见,致我的光荣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