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申明
一年一度的银保监会公务员招录已经开始,从历年真题来看,西方经济学在考试题目中占比不小,推荐大家读一本精简的书《经济学通识课》。本文原创作者为小涛,欢迎投稿,采用必有稿酬或换取微课堂听课券。投稿邮箱:liuchengran
banklaw.cn经济学通识课
这本书精简的概括了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历程,简洁的介绍了各个时段的最著名的经济理论和影响后世的经济学家。本文旨在更为简洁的介绍,旨在引起其它学科学习者对经济学的一丝兴趣,我无意在每位人物前面加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由很简单,除经济学奖创立前的诸位人物,之后的几乎每一位都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经济学从何正式形成体系发展起来,现在不得而知,从最开始的古希腊哲学家的讨论,到早期地中海区域的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那段历史相对简单和没有太大的理论贡献。
第一次划时代的经济理论当属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此书在经济史上的地位无需多言,凭借此书,他被后人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相信众所周知,斯密对后世影响最深的观点就是“看不见的手”原理和劳动分工理念。
每个人出于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考虑,而无需考虑对他人的贡献,如果社会上每个人都这么做,反而会使更多人受益。为了描述这种情形,斯密创造了经济学中最经典的语录:社会似乎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一个人一天最多只能制作两枚扣针,但是如果由一群人,每个人只负责一道程序,便在一天可以制作出不知多少倍的个人制造数总和,这便是劳动分工理论。简述这两个最简单最经典的理论,你便足以理解到斯密对经济学的贡献。
《国富论》世世代代不知影响了多少人,有个少年在不经意间看到了这本书,他就是大卫·李嘉图,而他最突出的贡献应该就是国际贸易中的相对优势。
想象一下你和你的朋友同时安排做一份差事:从仓库中搬运沉重的箱子和清洁地板,这两件事你比你的朋友干的都快,这是否意味着你应该同时做两件事呢?并非如此,你在清扫地板时不得不放弃在搬运箱子上取得的成绩,而你的朋友,在清扫同样的地板所放弃的搬运箱子数量肯定少于你,相比较而言,你的朋友在清扫地板工作中比你要具有优势,即使在不绝对擅长清扫的情况下,他在清扫工作中却具有“相对优势”,如果你专注于搬箱子,而你的朋友专注于清扫地板,那么你们两人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这项工作。同样的逻辑推广到两个国家间的贸易也是一样。
在欧洲市场经济慢慢发展起来的时候,贫富差距等弊端逐渐显现出来,有些人看不下去了,法国人夏尔·傅里叶,威尔士人罗伯特·欧文,法国贵族圣西门,一致相信一个完美的世界——“乌托邦”,他们创造了一个没有资本主义的社会,那里没有贫富差距,每个人按照自己想的做,没有劳动,没有思考,不过多久就宣告失败了,他们被后世称为“空想社会主义者”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这是年《共产*宣言》开篇第一句话,他的发表似乎代表着共产主义的诞生,为了更完整的阐述资本主义理论,一篇更伟大的著作《资本论》在19世纪60年代末诞生了,他的作者就是卡尔·马克思。*治经济学登上历史舞台了。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根本来源,共产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
接下来到了新古典经济学上场了,英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杰文斯创造了“边际效用”概念,想象清晨的早上你在吃包子,在吃包子的过程中你会感到一种满足,这被称为“效用”,但是,你吃的越多,得到的满足越少,你吃的第五个包子所带来的感觉肯定不如第一、二个包子,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很可惜,杰文斯还没有完成边际效用理论就过世了,艾尔弗雷德·马歇尔完善了他的理论,并创造了需求曲线和需求定律,以价格为横坐标,数量为纵坐标的坐标轴中,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价格下降,需求增加,就是需求定律最简单的描述。
市场经济的运行总是并不完美的,人们的行为总是对外部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影响,比如你在家弹钢琴,总是会影响到邻居的休息,工厂的污水会影响到生态环境,在这样的基础下,马歇尔的学生阿瑟·塞西尔·庇古成了“福利经济学”的先锋。以上所例举的情况就被称为“外部性”。而另外一个被庇古提出来的就是“公共物品”的“搭便车”问题。由于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即一个人在使用该物品使无法排除其他人使用该物品,比如路灯,国防等。因此,当人们创造了外部性或者渴望公共物品时,人人都想得到而不想付出,斯密“看不见的手”原理就不起作用,这时就需要*府来发挥作用。
19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济大萧条相信不会被美国人所忘记,更应该不会被忘记的应该是这场经济危机的救世主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凯恩斯发表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就作为宏观经济学的开世之作。其最主要的观点就是有效需求不足和国家经济干预思想。他认为国家经济萧条,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只有扩大总需求,刺激总供给,从而增加就业机会,才能使经济持续一定的增长,而国家经济干预思想就是主要利用财**策和货币*策达到这一目的。
不知道博弈论算不算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不管怎么样,可能是冯·诺依曼开创了博弈论,但是约翰·纳什成为了这一行最权威的人物。“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最经典的案例,每个人出于对自己最理性的决策,却造成了更糟糕的结果,最经典的现象莫过于冷战时期的苏美双方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某个夜晚,两个人坐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古老的小教堂的屋顶上,他们在那里守卫这栋由5位国王用超过一百年时间建造的教堂,以防它被德国飞机轰炸。这对勇敢的搭档是20世纪最著名的两位经济学家,有意思的是,他们都极力反对对方的经济主张,他们之中,年长的就是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开创者,而另一位,就是极力推崇市场经济的奥地利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他在最出名著作《通往奴役之路》中警示,更多的*府干预意味着更少的自由,我们应该反对*府干预,追求自由。
我们想到经济学时会很容易联想到什么货币啊,银行啊,*策啊之类的,少有人会把生活中的婚姻,家庭生孩子之类与之联系起来。但是加里·贝克尔不一样,他打通了“经济”和“社会”的界限,把生活中的种种选择和行为与经济学中的成本理论联系起来,并由此来分析和寻找人们在生活中的更好决策,开创了经济学帝国主义,正式拉开了经济学入侵其它学科的序幕。
我们都知道一样东西价格上涨,我们消费就变少,价格下降,我们的消费就增多,无数个消费者生产者竞争的结果就形成了一个均衡的价格。这就引起了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阿罗对“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的研究。“局部均衡”讲述的是单一市场或者人数很少的消费者之间的均衡,比如一个商品价格都被你我所接受,而“局部均衡”讲述的是所有市场形成均衡的状态,也就是所有资源都被充分利用,每个人效益都得到最大化的一种市场化状态。而这,也被称为“第一福利经济学定理”。
以上所出现的人物无不是影响后代的,但其中依然可以细分高低,凯恩斯就可以被分到高一点的层次上去了,至少还有个分派就叫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而这要归功于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而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府就采取了凯恩斯经济主义,那么最主要的手段就是财**策和货币*策了,为了刺激经济,肯尼迪*府采取的经济措施最简洁的描述那就是减税和多印钞票,这无疑也给肯尼迪执*时期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发展。
无论是廉洁还是腐败的*府,我们都认为*府的种种*策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人民的福祉的,有个人年轻的时候也同我们一样抱着这样的想法,但是在受到了一系列的现实思考后,他彻底的抛弃了这种观点,并开创了公共选择理论,研究*府行为的合理性,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选民、*治人物以及*府官员的行为。他就是詹姆斯·布坎南。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一个学者菲利普斯创造了菲利普斯曲线,同时也是凯恩斯主义*策的基础,描述了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高通货对应着低失业率,高失业率对应着低通货。然而20世纪70年代末席卷英国的“滞涨”现象(高通货和高失业率并存)宣告着这种理论的失效,同时被拉下神坛的就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这时,总得需要一个历史的巨人站出来,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站出来了,凯恩斯主义认为增加货币可以刺激经济,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货币不太可能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更有力的是财**策(*府的开支和税收),但是弗里德曼将货币重新带回经济学舞台的中心,因此,他的经济学被称为“货币主义”。他认为在短期内,增加货币的确会起到刺激经济的作用,但是在长期中,该举措没有任何用处,只会造成滞涨。
交易双方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对等的,这就引发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就是美国经济学界乔治·阿克洛夫的研究课题。最著名的莫过于二手车市场了,由于交易双方拥有的信息不对称,卖方对交易车辆掌握的信息总是比买方多。假设市场上有一半好车,一半差车,问题在于,购买者并不知道哪些车好哪些车差,对于这样的车,你不愿意出高价,只愿意出高价和低价的中间价,但是那些好车车主不愿以这个价格出售自己的车,而那些差车车主却愿意,结果就是那些差车把好车驱逐出了市场。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市场失灵的所在之处。
最近的经济学代表可能就是理查德·泰勒和丹尼尔卡·尼曼的经济理论了,两位教授的代表作《思考快与慢》《助推》《错误的行为》更为明显的把心理学实验、行为学分析与经济学联系在一起,其正如前文所说,经济学已经入侵了其它学科,而这两位教授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更是证明了,心理学、行为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联系日益密切。
经济学,说它门槛低,其实是比较低了,有兴趣者只要阅读一些经典著作,知道了一点基础知识,都可以算学过经济学,而且在生活中予以应用,说它门槛高,也是怪高的,现代经济学越来越依靠数学模型,数学理论,如果没有较强的数学基础,很难有所成就。
经济学入门之作希望引起我们对这个生活中的学科一丝兴趣,带我们进入经济学大门,毕竟,这里面的分支多到你总可以找一个作为兴趣,人口、区域、产业、贸易、宏观、微观、行为经济学,公共选择等等等等。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收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