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微观经济学论述题与参考答案
TUhjnbcbe - 2020/12/6 18:52:00
世诚国际盘点 http://www.meixizq.com/smyqz/6181.html

2.利用图2—8简要说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框架。

图2—8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

解答:(1)关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框架。

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说明现代西方经济学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也可以简单地说,微观经济学是通过个体经济单位的研究来说明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的。市场机制也可以称为价格机制,其基本的要素是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以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为出发点,微观经济学通过效用论研究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并由此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进而得到市场的需求曲线。生产论、成本论和市场论主要研究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并由此推导出生产者的供给曲线,进而得到市场的供给曲线。运用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就可以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并进一步理解在所有的个体经济单位追求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一个经济社会如何在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下,实现经济资源的资源配置。其中,从经济资源配置的效果讲,完全竞争市场最优,垄断市场最差,而垄断竞争市场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市场,寡头市场比较接近垄断市场。至此,微观经济学便完成了对图2—8上半部分所涉及的关于产品市场的内容的研究。为了更完整地研究价格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市场论又将考察的范围从产品市场扩展至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的需求方面的理论,从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出发,推导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生产要素的供给方面的理论,从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推导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据此,进一步说明生产要素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及其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这样,微观经济学便完成了对图2—8下半部分所涉及关于生产要素市场的内容的研究。

在以上讨论了单个商品市场和单个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及其作用之后。一般均衡理论讨论了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的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问题,其结论是: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存在着一组价格(P1,P2,…,Pn),使得经济中所有的n个市场同时实现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这样,微观经济学便完成了对其核心思想即“看不见的手”原理的证明。.

在上面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微观经济学又进入了规范研究部分,即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的一个主要命题是: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也就是说,在帕累托最优的经济效率的意义上,进一步肯定了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的配置资源的作用。

在讨论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后,微观经济学又讨论了市场失灵的问题。市场失灵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垄断、外部经济、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导致的资源配置的无效率。经济学又讨论和提出了相应的微观经济*策。

(2)关于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主要是论证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能够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通常用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的、以后又被称为“看不见的手”原理的那一段话来表述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其原文为:“每人都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他追逐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更大。”

然后,作一条平行于预算线AB′且与原有的无差异曲线U1相切的补偿预算线FG(以虚线表示),相应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为c点,而且注意,此时b点的位置一定处于c点的右边,c点位于a点和b点之间。于是则可以得到:给定的代表原有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U1与代表P1变化前后的不同相对价格的(即斜率不同的)预算线AB、FG分别相切的a、c两点,这时替代效应为x11x13,且为增加量,故有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代表不同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U1和U2分别与两条代表相同相对价格的(即斜率相同的)预算线FG、AB′相切的c、b两点,表示的是收入效应,即收入效应为x13x12,且为增加量,故有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最后,由于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分别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所以,正常物品的总效应与价格一定成反方向变化,由此可知,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3)关于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在此略去关于这两类商品的具体的图示分析。需要指出的要点是,这两类商品的替代效应都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而收入效应都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化,其中,大多数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而低档物品中的特殊商品——吉芬物品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于是,大多数低档物品的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相应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低档物品中少数的特殊商品即吉芬物品的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化,相应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在利用图形来分析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时,在一般的低档物品的情况下,一定要使b点落在a、c两点之间,而在吉芬物品的情况下,则一定要使b点落在a点的左边。唯有如此作图,才符合中理论分析的要求。

(4)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及需求曲线相应的变动趋势。如下表:

5.我国一些城市生活和生产的用电激增,导致用电紧张,电力供给不足。请设计一种方案供*府来缓解或消除这一现象,并回答以下问题:

(1)这种措施对消费者剩余有什么影响?

(2)这种措施对生产资源的配置会产生哪些影响?

(3)这种措施对消费者收入会产生什么影响?*府又可以做些什么?

解答:(1)*府可以通过提高电价来缓解或消除用电紧张的状态。因为通过提高电价,一方面可以成少用电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可以刺激电力的供给,从而缓解甚至消除这个问题。这一措施会减少消费者剩余。如图所示,电的需求曲线为D。当电的市场价格为P1时,消费者的用电需求量为Q1,消费者剩余相当于P1CB的面积。当*府将电的市场价格提高到P2时,消费者的用电需求量减少为Q2消费者剩余相当于P2CA。显然,*府提高电价,减少了消费者剩余,图中P1P2AB面积相当于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量。

(2)*府采取可以促进电的合理配置与使用。这一措施会促使人们节约生活和生产用电,将有限的电力供给量使用在最重要或真正需要的生活和生产用途上,避兔用电浪费,提高用电效率。从长期看,提高电价还会促使更多的生产资源转移到电力生产行业,増加电力供给量。在这一过程中,*府可以扶植和鼓励企业増加研发投入,开发新工艺,促进火カ、水カ、核能和风力发电,从根本上解决电力供给的短缺问题。除比之外,由于电是各种产品的基本生产资源,而且电的替代品缺乏,所以,提高电价会普遍増加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可能造成一般物价水平上张,因此,这也是*府在提高电价时,需要考虑和协调提高电价所产生的相关问题。

(3)在居民名义收入不変的条件下,提高电价会降低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为了保持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不变,*府可以对居民实行用电补贴。

图4—1短期生产函数三条产量曲线的关系

解答:(1)方法C在技术上是无效率的,与方法B相比,它使用本与劳动的数量都要较方法A多,而产量相同;同样,与方法D相比,它使用的资本相等,但使用劳动较多且产量相同,所以厂商不会选择C这种生产方法。

(2)这种说法不对,与方法A和方法D相比,方法B耗用的资本数较高,而劳动数较少。判断技术上的效率不能以耗用资源的总数为尺度。

(3)要判断哪种生产方法在经济上是有效率的,必须知道劳动及资本的价格,根据TC=LPL+KPK分别计算其耗用总成本,成本最低者就是在经济上有效率的生产方法。

3.比较第三章消费者选择中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与本章生产函数中的等产量曲线分析法。

(1)不同点

a含义不同:无差异曲线就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程度满足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等产量曲线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b研究的对象不同:

无差异曲线主要用于分析消费者行为中不同的消费组合所带来的相同效用而等产量线主要用于分析生产者的各种不同的生产要素的投入对相同的产出。

c斜率绝对值名称不同。无差异曲线斜率绝对值称为边际替代率;等产量线斜率绝对值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

d投入品和产出品不同:无差异曲线研究投入的是消费品,产出的是效用;等产量线研究投入的是生产要素,产出的是产品与服务。

(2)相同点

a一般形状相同和特征相同

第一,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是负。第二,距离原点越远的曲线所代表的投入多,产出也多。第三,任何两条曲线不能相交。第四,曲线通常是凸向原点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

b都研究投入与产出关系。

2.有人认为,“既然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SAC曲线的包络线,它表示在长期对于所生产的每一个产量水平厂商都可以将平均成本降到最低,那么,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一定与所有的短期平均成本SAC曲线相切于各SAC曲线的最低点。”你认为这句话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解答;不正确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表示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LAC曲线与各条SAC曲线相切的切点,井不都在各SAC曲线的最低点。当LAC曲线处下降的减阶段,SAC曲线相切于各SAC曲线最低点的左边:当LAC曲线处于上升的递增阶段,与SAC由线相切于各SAC曲线最低点的右边:只有在LAC曲线处于最低点时才与SAC曲线相切于SAC曲线(图中为AC)的最低点,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LAC曲线所反映的经济规模效益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呈现出递减、不变、逆增的变化结果。(图形参照精编习题论述题2题图)

3.请说明决定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形状和位置的因素。

解答:(1)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这是由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决定的。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称之为规模经济,此时厂商产量增加的倍数大于成本増加的倍数。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这便是规模不经济,此时厂商产量增加的倍数小于成本増加的倍数。一般来说,在企业的生产规模由小到大的扩张过程中,会先后出现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规模不经济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上升。因此,正是由于长期生产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作用,决定了LAC曲线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特征。

(2)决定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位置的因素是企业的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企业外在经济是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得到改善而产生的。例如,整个行业的发展,可以使行业内的单个厂商从中受益。相反,如果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化了,则为企业的外在不经济。如图5-8所示,企业的外在经济使LAC1曲线向下移至LAC2曲线的位置。相反,企业的外在不经济使LAC2曲线向上移至LAC1曲线的位置。

5-8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移动

2.画图说明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

2.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是如何解释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现象的?

解答:基本假设条件是:(1)如果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都不会跟着改变自己的价格,因而提价的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减少是很多的;(2)如果一个寡头厂商降低价格,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会将价格下降到相同的水平,以避免销售份额的减少,因而该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增加是很有限的。

分析过程:在以上的假设条件下可推导出寡头厂商的弯折的需求曲线。如图7—8有某寡头厂商的一条dd需求曲线和一条DD需求曲线,dd需求曲线表示该寡头厂商变动价格而其他寡头厂商保持价格不变时的该寡头厂商的需求状况,DD需求曲线表示行业内所有寡头厂商都以相同方式改变价格时的该厂商的需求状况。假定开始时的市场价格为dd需求曲线和DD曲线的交点B所决定的P0,那么,根据该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该垄断厂商由B点出发,提价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dd需求曲线上的dB段,降价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DD需求曲线上的BD段,于是这两段共同构成的该寡头厂商的需求曲线为dBD。

显然,这是一条弯折的需求曲线,折点是B点。这条弯折的需求曲线表示该寡头厂商从B点出发,在各个价格水平所面临的市场需求量。

由弯折的需求曲线可以得到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图中与需求曲线dB段所对应的边际收益曲线为MRd,与需求曲线BD段所对应的边际收益曲线为MRD,两者结合在一起,便构成了寡头厂商的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其间断部分为垂直虚线FG。

结论:利用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便可以解释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现象。只要边际成本SMC曲线的位置变动不超出边际收益曲线的垂直间断范围,寡头厂商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不会发生变化。有的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虽然弯折需求曲线模型为寡头市场较为普遍的价格刚性现象提供了一种解释,但是该模型并没有说明具有刚性的价格本身,如图7—8中的价格水平P0是如何形成的。这是该模型的一个缺陷。

3.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后弯曲?

解答:第一,劳动者一定时期支配的时间既定,劳动供给和闲暇需求此消彼长;劳动的价格即工资也可以看做是闲暇的价格。于是,劳动供给量随工资变化的关系即劳动供给曲线可以用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变化的关系即闲暇需求曲线来说明。如:劳动供给量随工资上升而下降对应闲暇需求量随工资上升而上升。

第二,闲暇价格变化造成闲暇需求量变化有两个原因,即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由于替代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变化方向相反,劳动供给与工资同方向变动。由于收入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变化方向相同,劳动供给与工资反方向变动。

第三,当工资即闲暇价格较低时,闲暇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较小,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劳动供给与工资同方向变动。而当工资增加超过一定数量时,闲暇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上升而上升,亦即劳动供给量随工资上升而下降,劳动供给与工资反方向变动。

4.土地的供给曲线为什么垂直?

解答:有人可能理解:自然供给的土地是固定不变的,它不会随土地价格和地租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土地的供给曲线是垂直的。这里主要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

第一,土地供给曲线垂直并非因为一定时期自然赋予的土地数量为固定不变。

第二,土地供给曲线垂直是因为假定土地只有一种用途即生产性用途,而没有自用用途。或者自用用途很微小,可以忽略不计。

第三,任意一种资源,如果只能(或假定只能)用于某种用途,而无其他用处,则该资源对该种用途的供给曲线就是垂直于数量轴的垂线。

5.试述资本的供给曲线。

解答:第一,储蓄可以增加资本量,资本的数量是可变的,因此,资本供给问题,即如何确定最优的资本拥有量的问题,可以归结为确定最优储蓄量的问题。

第二,资源所有者进行储蓄的目的是为了将来能够得到更多的收入,从而有可能在将来进行更多的消费。所以,既定收入如何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问题,又可以看成是在现在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的选择。一般利率提高,资源所有者会放弃现在消费而增加未来消费(即储蓄)。从而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第三,利率对资本供给的影响也存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当利率上升,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资本供给增加,当利率上升很多,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时,资本供给减少,资本供给曲线也可能向后弯曲。

6.“劣等土地上永远不会有地租”这句话对吗?

解答:这句话不对。

根据西方经济学,地租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的稀少,供给不能增加;如果给定了不变的土地供给,则地租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对土地的需求曲线右移。土地需求曲线右移是因为土地的边际生产力提高或对土地产品(如粮食)的需求增加从而产品价格提高,土地的需求曲线右移。如果假定技术不变,则地租就因土地产品价格的上升而产生,且随着产品价格的上涨而不断上涨,租用劣等土地也会产生超额利润,超额利润形成地租。从另一个角度分析,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繁荣,中等、优等土地已不能满足人类需求,劣等土地也被人类争先租用,不仅存在地租而且地租还不断上升。马克思把劣等土地也要交纳的地租称为绝对地租。

7.为什么说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是庸俗的分配论?

解答:根据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要素所有者是按照要素的贡献大小得到要素的报酬的。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剥削。除此之外,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还存在如下一些具体的缺陷。

(1)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建立在边际生产力基础之上。然而,在许多情况下,边际生产力却难以成立。例如,资本代表一组形状不同、功能各异的实物,缺乏一个共同的衡量单位,从而也找不到资本的边际生产率;这样边际生产率分配论赖以成立的边际产量决定要素价格的说法就无从建立。

(2)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因为它只给出了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各种人群或阶级得到不同收入的理由,而没有说明倡导这种分配制度社会制度形成的原因。

(3)其否定劳动价值理论,按此分配会出现资本所有权对劳动所有权的剥削,造成广大劳动者越来越贫困,社会的两极分化。

(4)按照边际生产率分配论,资本家的利息是节欲或等待而承受的负效应。而事实证明节欲或等待是任何东西也创造不出来的,投资或投资的多寡根本与节欲或等待无关。

8.我们知道,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是MP·P=W。这里,P和W分别是产品和要素的价格,MP是要素的边际产品。试说明,在卖方垄断条件下,上述要素使用原则会发生哪些变化。

9.我们知道,在产品市场上,垄断卖方的产品供给曲线是不存在的。试说明,在要素市场上,垄断买方的要素需求曲线也不存在。

解答:在产品市场上,垄断卖方企业由于产量与价格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故产品供给曲线是不存在的。

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实际上又是边际产品价值曲线,故二者重合,二者重合的条件必须要求当要素价格变化时,要素需求量是沿着一条既定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而变化的。这就要求,当要素价格变化时,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不得随之改变;或者更进一步说,它的两个组成部分即要素的边际产品曲线和产品价格不得随之改变。否则,要素的需求曲线必将脱离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所以,依赖于两个潜在假定。第一,要素的边际产品曲线不受要素价格变化的影响;(即局限于讨论只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情况)。第二,产品价格不受要素价格变化的影响(局限于讨论只有一个厂商进行生产调整)。一旦扩大到考虑使用多种生产要素或者多个厂商调整行为,则不能再用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代表要素的需求曲线。

在买方垄断的情况下,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为VMP=MFC,垄断厂商根据这一原则来确定其要素使用量。如图所示。由于VMP和MFC在E点相交,要素需求量相应为L0,同时要素的价格由W(L)曲线所决定.即图中的W。,即当要素价格为W。时,垄断买方的要素需求量为L0。

当要素市场为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则可为完全竞争或垄断)时,我们通过改变要素价格来确定不同的要素需求量这个办法在此时行不通。例如上图8-3中我们任意确定一个要素价格W,只要它不等于W0,则不存在对应于该价格下的最优要素使用量,因为在该要素价格上,厂商不可能找到某个要素量L,使要素使用原则VMP=WFC得到满足,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要素价格不可能为W(不等于W0)。因为假如一开始要素价格为W0,则垄断买主为了利润最大化仍然决定雇用要素量L0。一旦决定雇用要素量L0,则根据要素供给曲线,垄断买主总能支付正好等于W。的要素价格。因此,VMP=MFC条件只能决定一对要素价格和要素需求量,无法找到一组要素需求量与要素价格的一一对应点,所以垄断买主的要素需求曲线不存在。

10.为什么说租金或地租是经济租金的一种特例?

解答:租金供给数量固定不变的一般资源的服务价格,地租租用土地的租金,租金是一般化的地租。

经济租金是指如果厂商要让使用的生产要素留在该企业,支付的报酬必须超过它们转移到其它行业所能获得的最大报酬,即超过其机会成本的部分即经济租金。经济租金就是不影响要素供给的要素收入。经济租金的大小取决于要素供给曲线的形状,供给曲线越陡峭,经济租金部分就越大。当供给曲线垂直时,全部要素收入均变为经济租金,它恰好等于租金或地租。在另一个极端上,如果供给曲线成为水平的,则经济租金便完全消失。

所以经济租金是更为一般的概念,租金实际上是经济租金的一种特例,即当要素供给曲线垂直时的经济租金,而经济租金则是更为一般的概念,它不仅适用于供给曲线垂直的情况,也适用于不垂直的一般情况。

2.垄断是否也有可能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答:垄断有可能促进经济效率提高。这是因为:

(1)垄断有利于技术进步。另一方面,垄断厂商可以利用自己的差断地位,在长期内保持由于技术进步面带来的更高的利润。另一方面,垄断厂商利用高额利润所形成的雄厚经济实力,有条件进行各种科学研究和重大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生产过程创新。

(2)规模经济。自然差断。对于有些行业来说,企业的规模经济需要在达到一个很高的产量水平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对于这些行业来说,垄断会带来规模经济,降低成本,节省费用支出,从而可以提高经济效率。以至于整个行业的产量只有由一个企业来生产时才有可能达到这样的生产规模,而且只要一个企业大规模生产就可以满足整个市场对该种产品的需求,就形成了自然垄断。

(3)范围经济。垄断企业有条件进行多样化产品生产组合,把生产技术上相互关联的产品放在一个企业内生产经营,使投入的生产要素综合利用,多次使用以生产不同的产品,并共同享用企业声誉、社会资本、营销渠道等,从而降低生产各种产品的平均成本。

3.设某个人采取某项行动的私人利益和私人成本分别为Vp和Cp,该行动所产生的

社会利益和社会成本分别为Vs和Cs。试用这些符号说明:

(1)外部经济的情况。

(2)外部不经济的情况。

(3)帕累托最优状态不能实现的情况。

4.对污染的控制是否越严越好?

解答:对污染的控制并不是越严越好。有人认为零污染是最好的状态,对污染的控制越严越好。然面,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1)环境具有一定的净化功能,有些废水、废气、废物的合理有序排放,对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并没有害处。(2)从经济学的角度思考,要考虑到控制污染所带来的社会收益,也相应计算控制污染所产生的社会成本。

为了制定最优的污染控制*策,必须根据整个社会的目标,同时权衡控制污染的社会收益和社会成本,来确定污染控的最优水平。增加一单位污染控制所带来的社会收益被称为边际社会收益,增加一单位污染控制所产生的社会成本被称为边际社会成本。从社会效率的角度看,如果边际社会收益超过边际社会成本,则增加对污染的控制是有利的:反之,如果边际社会收益小于边际社会成本,则增加对污染的控制是不利的。只有当控制污染的边际社会收益和相应的边际社会成本恰好相等时,对污染的控制才达到了最有效率的水平,也可以说,污染本身达到了最优的水平。

毛小虫经济学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微观经济学论述题与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