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韵青春,书韵校园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让我们一起阅读,悦心,约未来。
自“微读书”优秀作品参评工作开展以来,得到了广大同学的热烈响应,我们收到了许多优秀的投稿,下面就来一起分享一下同学们的读书报告吧!
我们会通过专业教师评审选出优秀读书报告,以本次投票的形式选出最佳人气报告,请大家pick出你心中的优秀作品!
1、一部基于数据的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史
——《战前中国经济的增长》读书报告
胡钧贻
(向上滑动启阅)
长期以来,人们对民国时期,特别是在-所谓的*金十年中国社会的基本情况都没有清晰的认识。在卷帙浩繁的文学作品和历史文献中,这个时期的社会特征是*阀混战、民不聊生、外国资本完全垄断了市场等等。这些特征已先入为主,深深印刻在人们的观念中,成为了权威观点。
但任何一个社会或者说经济体都有其复杂性,仅仅使用片段的历史资料和简单词汇来描述肯定是不合时宜的。而本文的作者罗斯基教授就基于详实的数据,使用计量的方法,重新对这个时期的中国经济进行了评估。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显然是对权威观点的挑战。他在书中所描绘的中国经济背离了很多人之前对其的刻板印象。他认为在抗日战争以前的数十年,中国尽管经济发展落后于同时代的日本,但也获得了巨大的进步。
除了本书所得出的详实的数据,可供后来的研究者使用。罗斯基教授作为一位经济史学者,其作品也让我们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重新认识了一个时代。一般的历史著作和文学作品,是以一种叙述性的方式展开。而本书则是基于数据和逻辑梳理了这段时期中国经济社会的特征。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向笔者徐徐展开。因此,笔者称本书为“一部基于数据的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史”。
所以本书究竟描述了一个怎样的中国呢?除了上面那些简单的词汇,如果用更“经济学”的术语,权威观点对战前中国的描述会是:*府财*占经济比重大、*阀混战导致经济萧条、实行了剥削底层人民的累退税制、外国资本和本国大地主垄断了市场、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缓慢。
还是和作者得出的最终观点挑战了权威一样,罗斯基教授对战前中国的描述也挑战了上述的特征。根据作者的测算,战前中国各级*府的财*只占生产总值的6-7%,即使是最激进的估计也不超过10%。根据常识,这是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数字,和人们一直以来认为中国是大*府体制的观念相悖。这也决定了*府不可能能在人们生活中发挥很大的作用。而至于*阀混战对经济造成的影响,作者依旧根据数据认为不如把“战争的人祸”归结到天灾。作者一一反驳了上述的传统观点,所得出中国经济的特征是:*府财*占经济比重不足10%、*阀混战对经济造成的影响远远小于自然原因、税制是广义的累进制、外国资本占比不超过25%,而且在盈利方面与国内企业并无差异、快速的工业化,与同时期的日本相当,大多数产业都有较快发展。
当然,本文的重点坐落于增长。战前中国的增长究竟达到了一个什么程度呢?作者在制造业、银行业与货币系统、交通和通讯以及投资方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战前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平均增速超过8%,虽然其在整个国民经济占比只有2%。同时,国民*府优秀的银行体系和进行的币值改革降低了生产和交易的费用并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商业化水平,对经济的贡献很大。快速发展的新型交通通讯工具与原有的设备形成了互补体系,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而在投资方面,在-年间,国民*府将各类固定投资总额在国民经济中比重提高到了10%,这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总而言之,战前中国经济社会有显著的发展,与同期日本相当。
当然,笔者认为本书仍有一些逻辑上的纰漏。主要的是作者仅仅根据财*收入来衡量*府对经济的影响力。但在中国这种长期的中央集权国家,*府*策的影响力可能要远远超出使用财*收入所衡量的。一些次要的不足如在估算*府财*收入时,作者主要是根据已有数据的平均水平来估计缺失的数据。但后文作者在阐述地区差异时的数据表明不同地区人均农业产量的差距甚至可以达到6倍。当然,这些小的逻辑上的纰漏并不能否认这本书的价值。它仍是关于战前中国的一本巨著。就像本文译者吴松弟教授所说:“一本学术著作的价值,不在于它的观点当时能否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而在于它能否在坚实的实证研究基础上,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与视角,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在笔者看来,这本《战前中国经济的增长》无疑达到了这个要求。
但笔者在读完本书后进行了反思,了解战前中国的基本情况究竟有什么意义?从学术上,这当然这有很大的意义,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这个时期丰富的数据,如工业产值、广义货币供应量等指标。但它的现实意义在哪?这让笔者想起了二战后到改革开放中日两国完全不同的发展趋势。笔者不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支持者,但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民国所留下的遗产,不那么封闭内乱,这几十年历史可能会就此改写吧。可惜历史不能被改写,不然就不能被称为历史了。但我们却可以对它进行反思,也许这就是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价值吧。
2、《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崔懿
(向上滑动启阅)
1.全文综述
通篇来看,在内容上,最先是以乡土的“土气”(传统社会的最大特点)“土”字道出了我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生活,其实引申而言我们整个民族与土地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乡土社会中,乡民们生活在一个较为封闭的环境下,人与人都生活在熟人社会中,这也使得“文字”在乡土社会中处于一种非必要状态,“语言”其实在这个社会中,更能代替“文字”的功能。接下来费老从社会的角度缩小到人与人的关系上,提出了差序格局(以个人为中心的重叠交错的人际网络)的概念。这也是在涂尔干提出的概念上更为准确地结合我国乡土情形进行的分析。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一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也即是“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在其中也反映出我国社会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私的看重以及如文中所言的“对于公,或多或少占便宜”,并且我们也讲交情,攀关系。由此过渡到中国式的小团体——家族。以父系单系传递的氏族结构功能远远超过了单纯以生育为目的的家庭,所导致的结果不仅是中国人又有强烈的氏族观念,而且中国人对待两性关系的矜持和保留性。不但在大户人家,书香门第,男女有着阃内阃外的隔离,就是在乡村里,夫妇之间感情的淡漠也是日常可见的现象。
接下来费老就开始分析如何治理这样一个乡土性的传统社会。与西方崇尚契约法治不同,传统中国采用的是礼治秩序。“礼”的观念在我国乡土社会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相比与西方的“法”,礼更有在乡土社会的适应性与价值。礼治下通过教化产生无讼社会(认为依靠法律公判是不好的),有时也因为碍于面子,毕竟大家都要长时间生活在这个乡土社会中,也不愿把事件弄僵,所以“无讼”倾向更加明显。从平民社会上升到*治,传统的中国采用专制制度,然而由于传统中国独特的运营模式,实际上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的力量都较为薄弱,横暴权力有着经济的拘束,于是在天高皇帝远的距离下,把乡土社会中人民切身的公事让给了同意权力去活动了,不过总体而言,两个权力在当时都是较为薄弱的。社会的继替被血缘所确定,从而发展成为地缘关系,这其实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折射。然而这样的继替所导致的社会变迁在稳定的乡土社会里又是极为缓慢的。最终费老总结了社会变迁的本质——从欲望到需要,这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也是一个从稳定的缓慢变迁的乡土社会转变成为一个不稳定的快速变迁的现代社会的过程。
2.费孝通的生平以及时代背景
......(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