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维方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原*委书记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1
引言中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成就与面临的发展任务
大约六十年前,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教育经济学逐步形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从诞生之日起,教育经济学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巨大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实践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高速发展、以智能化为标志的新一轮产业革命蓬勃兴起,通过教育形成的各种知识和能力,为个人和社会带来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大得多。在人类的历史上,一个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贫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更多地依赖于教育。可以预期,教育经济学研究将在世界各国未来的教育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决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现代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在中国的形成比西方发达国家晚了近20年。在经历了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大约十年时间的借鉴、探索和初创阶段后,逐步进入了较快的发展时期,形成了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多学科背景的研究队伍,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学科建设不断完善。在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教育经济学研究过程中,也同国际教育经济学界建立起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使得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从基本原理到学科方法论,直至话语体系都在逐步走向世界。四十年来,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在理论探讨与教育实践、学术研究与*策制定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深化,许多研究成果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相关重大决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为我国教育的改革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
2
中国的教育经济学的研究特点及其成就中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成就与面临的发展任务
中国的教育经济学是在一个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大国形成的,同时又是在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开始席卷世界的时代发展的,因此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显著的时代特征。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内容除了探讨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产品的性质、教育投资的内部效率和外部社会经济效益等基本理论问题,以及研究国际上的教育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外,更多的研究是针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教育与经济发展实践中面临的最迫切、最重大的现实问题。这种问题导向的研究是中国教育经济学的突出特点,其成果对这一时期我国相关教育*策的制定和教育发展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下面,本文就挂一漏万地简要介绍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若干成就。(一)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长期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教育投入欠账较多,教育经费相对短缺,支出结构不够合理,因此这一阶段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是围绕教育投资的合理水平与合理结构展开。20世纪80年代中期,取得了“到年我国财*性公共教育投资应占国民生产总值4%”等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教育投资*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这一成果被写入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推动着中国不断提高财*性教育投入长达三十多年之久。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仍然使用这一成果。与此同时,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教育财务体制已经不再适应转型中的中国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因此这一时期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对教育财务改革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
(二)进入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不断加快的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进程,中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从理论到实践都在不断拓展,研究的问题不仅包括许多重大的宏观问题,而且深化到教育和经济发展中更加具体、亟待解决的现实微观问题。例如,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同时存在着教育经费短缺与教育资源使用效率普遍偏低的问题。对反映基础教育经费使用效率的学生重读率和辍学率的研究,对反映教育公平的低收入家庭子女、特别是女童入学率和少数民族儿童的入学率问题的研究等都产生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不仅受到当时的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而且也部分地反映在世界银行年的研究报告中。中国*府相关部门与世界银行据此启动了以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和促进教育公平为目标的中国贫困省教育发展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而这些项目的实施又深刻影响了此后20年中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方式和使用效率。
(三)对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率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例如,研究发现,从年到年这十年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的总体规模翻了一番,但高等院校的平均规模却几乎无变化,这十年间我国高等院校平均在校生数始终不到两千人。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主要是通过建立大量新学校的“外延式”发展道路实现的。对一百多所不同类型、不同隶属关系的高等院校调查数据的深入分析表明,当时中国高等院校存在着严重的规模不经济现象,造成在办学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大量教育资源浪费。根据当时的状况,在一定范围内扩大学校办学规模以及学校内部院系和专业规模,有助于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节约;在同等的生均占有资源量的条件下,规模的适当扩大可以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并据此率先提出了中国高等教育应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策建议。这一研究成果被写入了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策性文件中,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长期的重要影响。“内涵式发展”这一发展模式本身的内涵也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提高。
(四)随着中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中国教育投资的个人收益率和社会经济效益都明显提高。同时市场机制导向的改革也使得教育系统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逐步提高。这一阶段进行的大量的教育经济学实证研究都印证了当时不断提高的教育收益率,使得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而为满足这种需求不断扩大的教育供给则大大增加了教育的财*负担。因此,教育财*成为教育经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