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这个题目在现在的我眼中,并不成其为一个问题。但前几天看了一个视频,其中虽然一些论点我是认可的,但是总体结论和我本人观点并不一致。因此觉得还是写一篇文章来讨论一下我对知识付费的看法。我本人自认为尚不能提供付费级别的优质内容,但如果我的读者中有对知识付费感兴趣或者对是否值得为知识付费感到困惑的人,也许本文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首先说一下我自己的观点。当年第一次听说知识付费的时候是比较抵触的,毕竟谁都不想多花钱。但目前我已经习惯并认可为优质内容付费了,几年下来在知识付费上的投入大概是元左右,感觉是物有所值的,获得的直接经济回报也远高于投入。下面的文字是我的具体解释。
我们拆解一下“知识付费”这四个字。先想一下知识是否靠谱,如果认为知识不靠谱,那基本上就是读书无用论的支持者了。那样的话,上小学中学大学%都是为了那张大学文凭,其他一点有用的东西都无法在学校里面学到。我想看我这篇文章的人,持这样观点的应该是极少数。那我就先默认“知识”还是靠谱的了。
那再来看看“付费”。我们如果去书店里买一本书,无论是买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还是买曹雪芹的红楼梦,还是买南派三叔的*吹灯,肯定都是要付钱的。应该也没人认为书店应该免费发放这些书给逛书店的顾客。
所以我觉得大家本身对买实体书知识是否应该付费应该是没啥争议的。只是很多人认为,互联网上的知识,就不应该收费,应该是免费的。
互联网上面主流的信息是免费的,少量知识(信息)是收费的。这是目前的现状。那么有免费的知识不拿,反而去花钱买收费的知识。是不是脑残呢?试图在互联网上面为自己提供的知识收费的人,是不是道德沦丧呢?
先看第一个问题。我父母是老年人,乘坐公交车是免费的,但是他们有时候会选择做收费的地铁,甚至花更多的钱打车或者叫车。我相信不光是我父母,还有很多老年人会考虑地铁或者打车,是脑残吗?我不同意,经济因素只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我们还需要考虑能否节约时间,乘坐是否舒适等其他因素。
如果能节约时间,或者获得更好的体验,我们为此付费就是我们个人的合理选择,而不是脑残的选择。同理,为自己更感兴趣或者我们更认可的内容付费,也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再看第二个问题。如果有人为自己的知识内容收费,无论收费高低,他都不是强买强卖,你可以选择不买,但是没有道理指责对方。前段时间一个朋友请我去新源里一家新晋米其林三星餐厅吃饭,体验甚佳。
但根据大众点评上的数据,这家餐厅的平均人均消费是我日常就餐标准的十倍。显然,对我目前的消费能力而言,这个餐厅是太贵了。但是人家日常都是顾客盈门,如果不是疫情,想订上位置都很困难。虽然我消费不起这家餐厅,但是我也不会去大骂它定价太高宰客成性,相反我更有兴趣去了解它是如何做到在高价的前提下仍然做到那么大的客量。
据此,我认为无论为知识付费的人,还是出售自己知识的人既没有出现智商问题,也没有出现道德问题。我下面结合个人体验,说一下我作为一个为互联网知识花了一些钱的人,钱花出去之后,得到了什么。
第一,平均而言,收费的知识和免费的知识相比,品质更高一些。注意是平均而言,免费的知识也有特别有价值的,收费的知识也有错误的。我打个比方吧,一万条免费知识里面,可能有条很有价值,然后条左右是平庸信息,条左右是垃圾信息。一百条知识付费的知识里面,可能40条很有价值,30条平庸信息,30条垃圾信息。具体的比例是我随便写的,肯定不严谨,但是我想大家应该能明白我的意思。
第二,付费的渠道,能节约很多搜索的时间,而且总体品质更靠谱。现在信息很爆炸,但是你是否能找得到想要的东西则不一定。如果你有稳定的渠道能够获得一些达到你标准的有效信息,我觉得是值得付费的。我举两个例子,以前追美剧《权力的游戏》的时候,每周都要找种子,有的有效,有的过期,有的没字幕,有的下了之后发现是韩文字幕,有的下了之后发现画质很渣,各种麻烦。后来腾讯引进之后,花点钱开个会员,就省的折腾了。然后再说个更关键的,魏则西在百度上搜索如何治疗自己的疾病,然后医院按照不靠谱的疗法治疗,最后花钱送命。
在这个案例中,百度提供的是免费的搜索服务,但是这种免费的代价却无比昂贵。如果有医疗界的人士,提供信息付费服务,推荐不医院科室就医,并收取合理的费用,虽然这个服务对某些人来说就是常识,不值得付费。但是确实有很多人暂时没有这个常识,我想花了这个钱的人,至少能保证自己不成为下一个魏则西。
第三,我观察到,知识付费能有效促进优质内容的产生。中国的软件业相对不那么发达,并不是中国人在资质上不适合从事软件工作。而是中国一直以来盗版现象比较严重,做软件赚不到钱。当然近些年这个现象是明显改善了。我去有的地方免费授课过,也去收费授课过。给别人做过免费咨询,也做过收费咨询。对方付费确实能让我对自己的要求更加精益求精一些。我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