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不但有趣,而且有用。它认为人本质上是非理性的,即使机构投资者、聪明投资者也有他们的非理性,他们通过套利修改错误股价的能力没那么强,所以股市往往持续很长期的非理性。最近的股市走势就充分展示了这种非理性,希望以下几种常见的行为经济学陷阱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1、从不整体
考虑问题
假设你在10元时买了一只股票,考虑以下两种情况:
1)股票一路上涨至20元;
2)最高涨至40元,然后跌回20元。
哪种情况会让你更开心一点?很可能是第一种。
第二种情况甚至让你很不爽,一边后悔应该早点卖掉,一边盼望着股票再涨回40,完全忽略了股票翻倍的喜悦。
在正确的投资观念中,真正值得关心的只有起点和终点。评价一次投资时,也应基于现状,而非曾经的高价,否则只会徒增烦恼。
2、解套就跑对于中国股民来说,手里的股票何时能解套可能是谈论最多的话题。一旦被套,立即趴下不动,不解套绝对不走,一解套了马上就走。
仔细一想,这种想法并没有多少道理。股票是公司价值的反映,几年之前被人看好的公司,现在可能已经衰落,而当时不被看好的公司,现在则可能蕴含着巨大的价值。一方面解套可能永远不会到来,白白损失了时间;另一方面,解套就跑,反倒错过了将来的大牛股。
3、技术分析
为何如此普遍
考虑以下两种情形,哪个继续上涨的可能性更大?
1)涨涨涨涨涨
2)涨跌涨跌涨
有没有觉得前者更可能继续上涨,而后者按照规律该跌了?实际上两种情况下,股市的走势都是随机的,接下来上涨的概率也都是二分之一,之前的走势只是偶然地呈现一种规律。
行为经济学发现,人脑是天生的图案寻找器。在分析问题时,人们非常善于找规律。在投资当中,依赖表面的规律做决策无异于抛硬币。
4、“说走就走的旅行”与放弃健身计划行为经济学发现:对于享受,人们总认为现在享受远远好过留到未来;而对于痛苦,则宁愿将其推迟承受。
比如想去一个地方旅行,你总是迫不及待,因为这个近处的快乐很直观。如果是计划着一年后再去,快乐的感觉就显得很模糊。相反,到了健身时间,想到马上就要开始的一系列折磨,你会在心里劝自己明天再说。然而在制定下个月的锻炼计划时,痛苦便不那么直观了。
与损失厌恶相对比,一旦你终于下定决心要卖掉被套的股票,这个亏损的仓位又显得如此难以忍受,以至于即使你发现情况正在变好,再等一等或许可以卖得更高,也要现在动手。另一方面,当下定决心买入一只股票时,你会如此迫切地想要拥有它,以至于忽略了它正在被炒作,再等一等可能有更合适的位置。
5、“入兜为安”与“截断亏损”损失厌恶深深根植于人性深处,是人类最难以克服的行为性之一,同时也是对投资者伤害最大的。比如,当一只股票跌了不少,你总是寄希望它能涨回来从而避免损失,但不愿面对它继续下跌的可能性。相反,当股票涨了不少,你会整天担心再跌回来,宁愿现在卖掉“入兜为安”,而忽略了它可能继续上涨。
有趣的是,我们的近亲猴子也会有一模一样的行为性:在面对奖励时,总是选择确定的香蕉数目;面临惩罚时,总是选择不确定的损失数目。这让研究者意识到,行为性可能是进化的结果。想象一下,当我们的祖先食不果腹时,面对一顿美餐肯定要先吃个痛快;而面对险境时,则会冒险以求全身而退。无奈投资世界中的法则与人的本性是如此矛盾。(来源:新财富杂志)
?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