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怎么找对象经济学原理与应用最佳停止理
TUhjnbcbe - 2020/12/23 17:15:00

年国庆节,目睹了太多同学和亲朋好友步入婚姻殿堂的过程,作为一个资深母胎理工男,本着周围有大量单身的背景现状,我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个疑问,对于寻找异性伴侣这样的活动,大部分剩男剩女对于找对象的态度:随缘和看缘分,比较的随性和主观性。作为一名唯物主义者,我坚信:幸福生活还是需要自我努力和奋斗的,想着有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可以遵循的最佳策略进行量化一下?

但是我稍作考虑,就会发现似乎有2个难点:1、偏好的量化:找对象是一个很主观的事情,不同的人对异性的偏好差异会非常大。2、上限的量化:每个人的自身条件差异也非常大,对其有有效意向的异性的上限也会极其不同。如果要建立一个策略或者说一个模型,必然要解决好量化的问题,要么能够引入评估机制,要么证明策略对于不同情况普遍适用。

首先,我们为偏好引入评估机制。对于某一个人A,不同的人对A的偏好显然是不可量化比较的。但就A自身而言,她对不同异性之间的偏好是可以量化比较的,虽然她可能没有自觉。我们可以给出一个简单的评估机制:第一步,选定需要考虑的方面,假设考虑感觉(眼缘)、学历、家庭;第二步,为不同的方面设定权重,比如感觉占60%、学历占20%、家庭占20%;第三步,为不同的方面打分,比如感觉70分、学历80分、家庭60分;最后加权而得出一个量化的值。实际上绝大部分人潜意识里也使用了类似的评估机制,只是选取的方面不同或者没有数字化。

其次,我们考虑上限选定的问题,上限显然不可量化,首先就不存在客观的评估自身条件的机制(自我认识不客观,异性对自己的偏好也不客观,每个人选择都有偏好,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情侣最后以分手告终,也就是投资有失败的风险),因此从自身条件出发,评估对自己有有效意向的异性的上限显然不可能。但是这个上限肯定是存在的,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己。如果有一种策略可以大概率选出靠近或者达到这个上限的异性,这个策略就是可用的。也就是说A最高只能遇到90分(虽然A以及她的妈妈不知道这个上限是90分还是70分)的异性,那么这个策略要大概率选出80-90分的异性;如果A惨了点,最高只可能遇到50分的异性,这个策略也要大概率选出40-50分的异性。

再次,有效意向是有期限的,对方不可能无限期等待,一般需要在一定时间内作出有效响应。这一点可以简单理解为错过就不可回头。现在,我们的问题可以简化为:对于生活中先后出现的对自己感兴趣的n个异性中,在不能回头选(本着一切向前看的原则,因为大部分感情错过了那个时间窗,那就是真的错过了,如果再续前缘,因为前边的感情裂痕的存在,相当于给自己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最终的结果终将以悲剧告终)的情况下,用怎么样的策略可以最大概率选出自己打分最高的那一位?

这是一个微妙的问题,虽然牛人无数,但直到年代才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并由专业数学家解决,后来发展成一个研究分支,称之为最优停止理论。这里的基本的原则是先拒绝掉前面k个,按k个的水平来估计整个序列的最佳水平,在k之后只要有任何一个达到了这个水平,则直接接受。

怎么求出这个k值是一个简单的概率+积分求值的过程:

为了更加形象的说明这个K值的选取过程,可以从最简单的情况开始。假如女神一生中只会谈1次恋爱,那么情况就非常简单了,和他结婚,否则女神将一无所获。此时女神找到真命天子的概率是%。

如果女神一生可以谈两次恋爱,那么她面临两个选择:与第一个人结婚。或者与第一个人分手,与第二个人结婚。因为这两个人谁更优秀是随机的,因此无论采用哪种策略,女神获得真命天子的概率都是50%,这种情况下只能拼运气了。

如果女神一生会恋爱三次,那么情况就变得有趣了。如果这三个恋爱者按顺序分别是A、B、C,三个人的优秀指数用1、2、3表示,其中3是最优秀的人。但是女神并不清楚三个人中谁是指数为3的人,她该怎么办呢?我们首先把三个人的优秀指数可能的情况列出来,一共有6种可能。

A

B

C

1

2

3

1

3

2

2

1

3

2

3

1

3

1

2

3

2

1

按照所说的策略,女神应该划定几个人作为样本区,考察他们,并从样本后面的备选区选择终身伴侣。如果女神的样本个数是0,就表示女神会和第一个男朋友A结婚,在全部六种可能中,第一个人最优秀(指数为3)的可能有2种,因此女神找到真命天子的概率是2/6=33%。

A

B

C

1

2

3

1

3

2

选择

2

1

3

2

3

1

3

1

2

3

2

1

如果女神的样本个数是1,就表示女神会把男朋友A作为样本,考察并拒绝他(A好可怜,)在B和C中选择自己的终身伴侣,前提是要比A优秀。在这种情况下,女神有三次会找到最优秀的(指数为3),找到最优秀的人概率为3/6=50%。注意到最后两种情况,由于最优秀的人落在了样本区间,女神被迫选择最后一个人。

A

B

C

1

2

3

样本

1

3

2

选择

2

1

3

2

3

1

3

1

2

3

2

1

如果女神的样本个数为2,就是前两个人A和B作为样本,于是女神只能选择第三个人C。此时女神有两种可能选择到最优秀的(指数为3的)人,找到最优解的概率为2/6=33%.

A

B

C

1

2

3

样本

1

3

2

选择

2

1

3

2

3

1

3

1

2

3

2

1

综上所述,当女神预计自己会谈三场恋爱时,选择第一个人作为样本是最好的方法,她会有50%的概率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那个最优秀的人。

如果女神会谈5场、6场或者7场恋爱,情况又是如何呢?我们可以利用类似的办法求出样本个数的最优解,以及在这样的策略下找到真命天子的概率。

预计恋爱次数

最优样本个数

最优策略找到真命天子的个数

2

0/1

50%

3

1

50%

4

1

45.83%

5

2

43.33%

6

2

42.78%

7

2

41.43%

8

3

40.98%

9

3

40.60%

10

3

39.87%

15

5

38.94%

20

7

38.42%

30

11

37.87%

40

15

37.57%

50

18

37.42%

37

37.10%

0

36.82%

我们会发现,如果女神预计恋爱十次,就应该把前面3个人当作样本,这样她有39.87%的概率找到最优秀的伴侣。如果女神恋爱次,就应该把前37个人当作样本,找到最佳伴侣的概率为37.1%。如果女神恋爱0次,就应该把前面个人当作样本,她有36.82%的概率找到最好的人。在0个人中找到最好的,居然还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概率,但在现实中也是不可能发生的。

这个规律真的有用吗?我们才能在生活中应用这个策略呢?

从女神的角度,首先应该预估自己能够谈的恋爱次数。例如从18岁上大学开始谈第一次恋爱,半年一次,再有半年的空窗期,在28岁之前结婚,那么大约可以谈10次恋爱,从死理性派的角度看,我们应该把前三次作为样本,从第四次开始,只要有人比前三个人优秀,就嫁给他。

从男生角度,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自己出现在女神身边的时机呢?最重要的就是:绝对不要出现在样本区间,而是应该出现在样本区后第一个人的位置,这样只要比样本区间的人优秀就好了,获得成功的概率是最大的(因此可以说,出场顺序相当重要)。如果很不幸被女神甩掉了,也不要难过,可能只是因为你出现在她的样本区间了。只要你坚信自己是最优秀的,那么她将孤独终老。

显然,这个模型与实际的恋爱并不完全相同,因为爱情这东西,没道理的,不太好量化,类似于股票市场,业绩好的白马股一般受到各路投资者的追捧,入场难度极高,潜力股一般可遇不可求,一般投资者一不留神买到垃圾股概念股(遇到渣男或渣女),毕竟股市1胜9输,一般来说因为垃圾概念股具有释放很多利好的概念和财务造假,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会获得大量普通投资者的参与投资(可参考康美药业,虚增亿收入),一旦东窗事发股价必将一落千丈,股价从高点27.81跌到当前的3.28元跌幅近90%,后期很可能会被退市,高位接盘的投资者必将损失惨重,最终普通投资者只能含泪止损出局。

如果最佳伴侣出现在样本区间,就会被我们放弃掉,然后再也找不到比他优秀的人,孤独终老或者勉强接受最后一个。再有,我们假设等待是没有成本的。但是实际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选择伴侣的区间可能会发生变化:优秀的人会接触到更多优秀的人,从而让自己有更大的可能找到更好的伴侣;但大部分人终归于平凡,因为圈子固化了,只能眼看着自己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小,沦为剩男和剩女而错过婚恋的*金时间。年轻的时候,谁不是容色倾城,只是红颜弹指老,匆匆不回头而已。但不得不提醒的是:毕竟爱情不是考试,没有标准答案,朝暮与年岁并往,与你共至光年,遇到一个人快乐的走一生就够了。

最后,祝大家早日脱单,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尽管如此,这个模型依然有他的意义。例如,我们在买房子的时候,经常会考虑出手的时机。一旦我们买了一栋房子,就再也没钱买其他房子(因为资金和购房*策约束,就存在机会成本),而我们放弃这个房子,又可能会被其他人买走。此时我们可以遵循这样的策略。再比如我们在二手车市场卖车,我们不知道哪个买家出价最高,也可以采用这样的策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怎么找对象经济学原理与应用最佳停止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