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泰坦尼克号》剧照
2.“爱情”是属“人”之事,并且是一种严格的属“人”之事。在“爱情”这件事中,我们发现了现代人的秘密。因为“爱情”所涉及的,是未经任何“物”的中介的、单纯原子性的“个人”。当谈到一个简单化的“爱情”关系时,我们只需谈到一对具有纯粹的“主体性”内核的“人”。尽管在谈到“爱情”的具体展开方式时,总难免会涉及两个“人”处理诸种“物”,或者说,在诸种“物”中发生经验性关联的事体。但就其本质规定而言,“物”的方面与“爱情”本身无关。在“爱情”这件事情本身当中,或者说,关于一种真正的“爱情”,我们谈到的纯粹是两个被抽去了一切外在特质的“人”的双向关系。并且,不同于字面上的意义,“爱情”决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情感”。它的内容是丰富的,既蕴含着言说和交谈所必需的“知性”,也相关于作为行动之范导的“理性”,同时也显然涉及在各项能力之间发挥统合作用的“判断力”。通过这些能力,“爱情”中的两个“主体”得以以各种“物”为中介,展开经验性的、具体的交互关系。因此,“爱情”活动中的两个“人”,是拥有完整的、系统性的认识和行动能力的“主体”。3.当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下谈到“爱情”时,我们将谈到的是,两个可以形成自由的内在关联的“主体”,如何受到外在因素即“物”的方面的限制,导致这种作为一种可能性的“关系”同其应有的本质相偏离。因此,在“资本主义时代的爱情”这个标题下,包含着两个主要方面的内容:一是“爱情”本身以其特定的方式触及到了一种现实地获得呈现的、内含着纯粹的自由概念的“主体性”,二是这种“主体性”在经验性现实中的展开,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人-物”关系的牵制。“拜物教”以怎样的方式异化了单个“主体”的本质,也就以类似的方式异化了“主体”间性的本质所规定的那些可能关系。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讨论中,这种对“人-人”关系的异化主要形成于*治经济学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