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复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
TUhjnbcbe - 2021/1/3 1:32:00
北京白癜风医院最好的是哪家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WATCHTHETIME

导论

第一节:研究对象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治经济学的研究出发点。

二、人类社会变迁的的根本原因就根植于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和变革之中。

三、人类社会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者发生的两个方面关系:1.人与自然——生产力(自然属性);2.人与人——生产关系(社会属性)。

四、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生产关系——人——阶级与阶级(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揭示社会经济过程的内在规律,由此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五、生产关系:狭义——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关系;广义——再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

六、生产与消费具有同一性(生产要素的消费);具有相互作用(产品的消费)。

七、生产与分配具有同一性(生产要素的分配);具有相互作用(产品的分配)

八、生产与交换具有同一性(生产要素的交换);具有相互作用(产品的交换)

九、生产力代表生产的物质内容,而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十、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第二节:性质、任务、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体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高度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其坚持以科学的态度探索、认识和反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坚持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内在矛盾。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除了研究资本主义规律,揭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之外,还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的经验,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策和理论原则。

四、研究和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经济形势,经济组织和管理经验,也是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的重要任务。

五、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作为研究生产关系的科学,还揭示经济运动的普遍规律。

六、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生产关系和支配生产关系的规律也就不同。

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论,包括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以及科学抽象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等。

八、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研究*治经济学运用的根本方法。,科学抽象法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是马克思研究*治经济学的重要方法。

第三节:创立和发展

一、古典*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的重要思想来源,马克思、恩格斯确立了*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基本范畴和基本原理。开创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经济现象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创立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学说,。使劳动价值论有了科学基础,创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发现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全面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分配和交换的内在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产生并取得胜利的必然性,并预见了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

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的贡献表现在:对处于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的深刻剖析,形成了关于帝国主义的经济理论,亲自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并在革命胜利后努力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形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三、经济和*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四、列宁的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理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必须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形成;资本主义发展程度比较低或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需要通过保留商品货币关系,借以形成和发展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五、斯大林领导了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的经济建设。苏联在社会主义探索中逐步建立了以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为主要特征的苏联模式。主要是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排斥市场机制,完全采用行*手段,指令性计划指导经济运行。其弊端在于其管得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重束缚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六、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第四节:意义与方法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有助于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助于科学认识当今世界复杂的经济现象,有助于更好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助于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要注重掌握科学体系,基本概念和范畴;要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要学习比较和借鉴人类创造的经济学成果。

1、第一章:商品

第一节: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一、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要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二、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它的自然属性决定的,商品的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三、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个因素或二重属性,因此商品总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四、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可以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五、同一劳动是一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被称为具体劳动,它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

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称为抽象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

七、人类劳动的质的同一性,决定了抽象劳动在商品交换中进行量上比较的可能性,商品交换的本质是等量抽象劳动的交换。

八、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条件,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则体现劳动的社会属性。

九、只有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具体劳动才需要抽象为抽象劳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才有价值,才以价值的形式表示。

十、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十一、商品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生产商品的劳动又具有社会性质,表现为社会劳动。私人劳动要成为社会劳动,必须经过市场交换。

十二、商品经济所具有的各种矛盾,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这个基本矛盾所决定的。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表现为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

十三、在商品经济中,通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所体现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表现为商品和商品之间的物的关系。而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是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虚化为物与物的关系。

第二节:商品的价值量

一、商品的价值量就是林杰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量。劳动本身的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的计算。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二、市场需求量直接决定了这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量与实际耗费在某种商品总量上的劳动时间量往往是不相等的。即供给与需求的三种对等关系。

三、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辩证联系: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决定由第一种含义所决定的商品价值量的实现程度。简单的说第一种涉及价值决定,第二种涉及价值实现。

四、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区别,主要是由社会分工和科技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决定的。是因时因地而变化的,他们的衡量标准是相对的。

五、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是由众多因素决定的,其中主要有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技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形式,劳动对象的状况以及自然条件等。

2、第二章:货币

第一节: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一、货币作为交换价值的最后形式,是以商品以及交换价值本身不断发展的结果。

二、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三、货币趋于普通商品的特点是:货币起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货币本身仍然是商品,货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

四、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产生的过程表明,货币作为商品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世界中游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五、货币的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第二节:货币的形式

一、货币的演化:金属货币,纸币和信用货币

二、国际货币层次:

M0:现金,本币流通中现金

M1:狭义货币,M+可转让本币存款和在国内可直接支付的外币

M2:狭义货币和准货币,M1+一定期限内的(三个月到一年之间)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外汇存款+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M3:广义货币,M2+外汇定期存款+商业票据+互助金存款+旅行支票。

三、中国目前的货币供应量分为三个层次:

M0:流通中现金

M1:狭义货币,M0+能开支票进行支付的单位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M1+准货币(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信托存款、委托存款、财*预算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等其他存款)

第三节: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

一、货币产生之后,商品交换发展为以货币为交换媒介的商品流通,流通货币的数量直接影响着商品的市场价格,并进而影响着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影响着投资和消费。

二、纸币流通规律是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的,纸币是价值符号,是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

三、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四、通货紧缩就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

五、在纸币流通和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必须以货币流通量规律为基础,根据流通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所决定的货币需要量进行投放,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以保证经济的顺利运行。

3、第三章: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第一节:市场经济

一、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经济,也就是生产直接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势。

二、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势,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统称。

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第一,企业是市场的主体,第二,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第三,法制和信用成为交换关系的基础,第四,经济的开放性,第五,国家调节的重要性。

四、市场机制:第一,供求价格机制,第二,竞争机制,第三,风险机制。

第二节: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同商品的交换按照等价原则进行。价值规律既是价值决定的规律,又是价值实现的规律及调节商品生产,又调节商品交换。

二、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两项基本作用:第一,微观作用,激励创新,优胜劣汰;第二,宏观作用,分配社会劳动,调节资源配置。

三、价值规律作用的局限:第一,市场信息不完善,第二,市场信息不完全,第三,自由竞争必然导致垄断。

四、时间节约规律:第一,合理分配用在各种产品上的劳动时间;第二,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节: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

一、市场体系的分类标准:第一,按交换的对象划分,第二,按交换的空间范围划分,第三,按商品的流通环节划分,第四,按市场交易的具体方式划分,第五,按市场交换客体的存在形态划分。

二、商品市场:商品市场分为消费资料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消费资料市场是市场体系的基础,消费资料市场的价格信号引导着社会资源的配置。

三、生产要素市场: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

四、建立和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意义:第一,促进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第二,有利于保证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第三,有助于增强企业活力,第四,是经济开放的必要条件。

五、市场规则:市场规则包括市场进出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和市场仲裁规则。六、市场管理:市场管理的组织机构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国家设置的专门从事市场管理的机构,第二类是有关的技术管理机构,第三类是群众性及社会性管理机构。

七、市场监管体系主要包括行*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4个方面。

4、第四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

第一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

一、私有制产生以后,一方面,由于劳动力的发展产生了剩余产品,从而具备了剥削他人劳动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因为社会生产的发展需要增加劳动力,于是,战俘成了最早的奴隶,用来减轻生产者本身的劳动量。

二、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和农业分离。第一次社会大分裂产生了两个阶级: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

三、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四、古代奴隶制度瓦解之后,取而代之的是封建经济制度,封建经济的基础是土地私有制。

五、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是指在15,16世纪通过暴力手段迫使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历史过程。一方面是大量社会财富迅速聚集在少数人手中并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大批直接生产者被剥夺了生产资料而变成一无所有的自由劳动者。

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代替封建生产关系,还需要相应的*治条件,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治制度。

第二节:资本主义所有制

一、资本主义所有制具有私有制的一般特征:生产资料归私人占有,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私人所有者控制着生产过程并剥削劳动者的剩余劳动。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特征是,资本对劳动的雇佣和剥削。

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合是通过建立雇佣劳动关系实现的。

四、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而无偿占有,这构成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

五、资本主义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资本主义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都要服从于资本对劳动的雇佣和剥削。

六、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产物,体现了生产社会化不断发展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然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并没有因为所有制形式的变化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第三节: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特征的演变

一、从所有制形式的角度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经历了业主制,私人股份制,法人股份制和国家资本等不同形式。

二、从经济运行特征角度看,也就是从国家,企业和市场关系的角度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大体分为三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三、帝国主义的特征:帝国主义就是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它包括5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程度带来了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第二,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形成金融资本,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第三,与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第四,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第五,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四、垄断资本主义的新特点:第一,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进一步加强;第二,金融资本的统治地位进一步加强;第三,垄断资本对外输出资本的规模迅速扩大;第四,国际垄断同盟得到发展;第五,采用新的方法继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控制和掠夺。

五、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第一,私人垄断资本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需要的巨额投资,第二,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投资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第三,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意涉足重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第四,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第五,私人垄断资本无力调节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

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形式:第一,实施国家调节;第二,创办合营企业;第三,建立国有企业。

5、第五章:资本主义生产

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简单商品流通的公式:商品——货币——商品(WGW)

二、资本流通的公式:货币——商品——货币(GWG’)

三、商品流通是为买而卖,资本流通是为卖而买

四、资本流通,目的是要得到增值了的价值

五、劳动力是基本的生产要素,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第一,劳动者必须人身自由,有权支配自己,将自己的劳动力使用权当作商品出卖;第二,劳动者丧失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既没有发挥自己的劳动力的物质条件,也没有其他手段来维持生存。

六、作为买卖对象的劳动力商品,同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劳动力的价值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特殊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七、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它能够生产商品和创造价值,它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劳动,而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则形成价值。

八、劳动力的使用,不仅能为它的购买者创造出等同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还能够创造出超出劳动力价值的剩余价值。

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

一、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其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

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三、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具有以下两个特点:工人劳动属于资本家;劳动产品属于资本家。

四、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五、雇佣工人的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

六、根据购买生产资料和购买劳动力的垫付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或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

七、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可变资本是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划分其二者的意义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生产的源泉,揭示资本的本质。

八、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投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产生剩余价值:c+v+m。

九、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价值除以可变资本。M/v。

第三节: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形式

一、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具体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二、雇佣工人的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工作日劳动时间的最低界限不能少于,或等于必要劳动时间,总是尽量的延长工作日劳动时间,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以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三、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就是剩余价值规律,即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最大限度的追求剩余价值。

四、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增值资本的价值或者追求生产剩余价值。

五、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创造过程,资本主义的流通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流通过程,资本主义的分配过程实质上是分割剩余价值的过程,资本家的个人消费,是消费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雇佣工人的个人消费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

第四节:资本主义工资

一、劳动不是商品,劳动力是商品。

二、工资不过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三、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四、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五、工资采取货币形式,包含两个方面:第一,名义工资即货币工资,是指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到的货币数量;第二,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货币工资实际买到的各类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

六、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七、劳动力价值(即工资)和国民经济取决于三个方面:第一,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性差异,第二,劳资力量对比的国际性差异,第三,垄断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下,落后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

第五节: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新变化

一、生产社会化是指由分散的,小规模的个体生产,转变为集中的,由社会分工联系起来的大规模社会生产过程,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高度的必然体现。

二、生产力越发展,社会分工越细致越深化,协作的范围越宽广,生产就越来越具有社会化的性质。

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成熟后,劳动方式经历了三个阶段:简单协作,以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工厂。

四、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新特点:工会组织的发展;雇员参与制度和雇员持股制度的出现;管理者阶层地位产生分化。

6、第六章:资本循环和周转

第一节:资本的循环

一、产业资本是指投放在生产领域,能够产生出剩余价值的资本,只有产业资本才具有生产职能和流通职能,才能完全体现资本的运动过程。二、产业资本的运动,包括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三、购买阶段:货币购买商品,商品包括劳动力和生产资料。G——W(A,Pm)

四、生产阶段:工人运用原始生产资料,通过生产过程生产出含有剩余价值的新商品(W~P~W’)

五、销售阶段:资本家以商品所有者和售卖者的身份把商品卖出去(W’——G’)

六、产业资本的运动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形态,实现价值增值。——产业资本的增值。

七、第一和第三阶段属于流通过程,第二阶段是生产过程。

八、生产过程总是以流通过程为前提,而且已经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只有通过流通手段才能实现为货币。

九、货币资本循环(G~G’):资本运动的目的就是价值增值,就是赚取剩余价值。

十、生产资本循环(P~P):资本的运动是一个不断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过程。

十一、商品资本循环(W’~W’):资本的运动是商品不断被消费和不断再生产出来的过程。

十二、资本运动的目的是实现剩余价值的最大化。

十三、资本连续不断循环的两个条件:第一,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三种形态在空间上同时并存,第二,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三种形态在时间上相继转化。

十四、资本占有剩余价值的本质,就是通过这三种形态的不断循环运动实现的。(购买,生产,销售)

十五、资本运动总是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不断转化中实现,资本的循环时间就是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资本的循环时间也较资本的流通时间。

十六、劳动时间包含在生产时间之内,但生产时间并非全部都是劳动时间。

十七、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生产时间越长,资本循环也就越慢。

十八、资本循环只有通过生产过程才能生产出剩余价值,资本要经过生产过程有客观必然性。十九、狭义流通时间包括生产要素的购买时间和商品销售时间。

二十、流通过程本质上都只是商品价值形式的转换过程,并不能使资本的价值发生增值。

二十一、同一个资本不可能同时既处在生产过程,又在流通过程,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是互为排斥的。

第二节:资本的周转

一、资本家要使自己的资本不断增值,就必须使资本不断的进行循环运动。

二、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三、固定资本是指以机器,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四、流动资本是指体现为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等生产资料形式以及劳动力形式的生产资本。五、固定资本的价值是按照它的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的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且固定资本的磨损又分为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两种。

六、固定资本的有形损耗,是指由于生产性使用或自然力作用而造成的固定资本在物质上的损耗。

七、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是指固定资本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引起价值损失,又叫精神损耗。

八、生产资本既可以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又可以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九、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是根据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流通和价值周转方式上的不同特点来进行的,其意义在于揭示他们对于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进而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于预付资本量及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十、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则是根据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来进行的,其意义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并进一步分析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十一、固定资本只包括不变资本中的全部劳动资料成分,流动资本既包括不变资本中的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等,也包括可变资本部分即劳动力。

十二、资本周转速度对于预付资本量的影响,主要是由劳动期间和流通期间的长短来决定的。劳动期间和流通期间的长短,则是由产品本身的特点和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

7、第七章: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一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的价值由三部分构成:不变资本的价值,可变资本的价值和剩余价值。(c+v+m=W)

二、商品价值等于生产成本与剩余价值之和,生产成本小于商品的价值,两者之间的差额为剩余价值。

三、生产成本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影响:第一,生产成本的补偿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条件,第二,生产成本是资本家经营企业盈利或亏本的标志,第三,生产成本的高低也是决定资本家在竞争中胜利的关键。

四、剩余价值并不是由生产中所耗费的全部资本带来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

五、可变资本交换的是劳动力,劳动力的使用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六、剩余价值不但是全部所费资本的一个增加额,而且是全部垫付资本的一个增加额。

七、商品价值的公式:W=c+v+m=k+m。

八、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而利润率则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九、剩余价值率揭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利润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十、影响利润率变动的因素:第一,剩余价值率,第二,资本的有机构成,第三,资本周转速度,第四,不变资本的节约。

十一、就单个资本而言,剩余价值的数量不变时,利润率会随着资本的有机构成或周转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十二、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通过竞争而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十三、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

十四、平均利润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部门利润水平第二,社会总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十五、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之和。

十六、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平均利润的形成为前提的。

十七、由于价值存在社会价值和个别价值之分,生产价格也就有了社会生产价格与个别生产价格之别。

十八、生产价格以价值为基础,随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动而变动。

十九、平均利润是以剩余价值为基础,它只是剩余价值在不同部门间重新分配的结果。

二十、生产价格形成以前,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是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二十一、生产价格形成以后,生产价格成为商品交换的基础,市场价格就是以不再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

二十二、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不仅受本部门资本家的剥削,而且还受整个资产阶级的剥削。二十三、在垄断主义阶段,垄断资本家不仅仅满足于追求平均利润,而是会追求垄断利润。

第二节: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

一、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职能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地在流通领域发生作用的资本。

二、商品资本职能转化为商业资本职能这两个条件:第一,是在企业资本家和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商人之间形成特殊的分工,商品的销售成为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的独立业务,它不再由产业资本家兼任;第二,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投资。

三、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商业利润来自于商品价格销售和购买之间的差额。

四、商业利润的本质是产业资本家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一部分转让给商业资本家。

五、流通领域虽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商业资本家却可以按其资本数量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例,获得相应的平均利润,使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一部分转归商业资本家所有。六、商业流通费用分为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

七、借贷资本,也是从职能资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的资本形式。

八、随着借贷资本的产生,货币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分离。

九、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而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因此,利息就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十、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实质上是剩余价值在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分割。

十一、利息的来源,归根结底是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十二、利息既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经济关系,又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

十三、货币资本的借贷主要是通过银行来进行,银行资本分为两部分: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

十四、股份公司是一种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把分散独立的单个私人资本组织起来,统一经营的企业组织形式。

十五、股息和存款利率决定股票价格。

十六、虚拟资本的存在和发展是以实体资本为基础,虚拟资本必须借助于实体资本。

十七、虚拟资本并不直接生产商品和创造价值,而只参与剩余价值的分割,所以它的过度发展经常是以牺牲和挤压现实资本的发展和获取的利润为代价。

十八、资本主义制度下,土地归私人所有者占有。

十九、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两种形式:第一,普鲁士式的道路;第二,美国式的道路。

二十、普鲁士式的道路:封建地主经济通过改良方式,采用雇佣劳动,按照资本主义经营方式改造地主庄园,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

二十一、美国式的道路:建立在自由农民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个体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式,通过小农经济的两极分化,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大农场,形成了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

二十二、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反映着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三个阶级之间的关系。

二十三、资本主义地租的基本形态: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二十四、级差地租就是与土地的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它是由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

二十五、土地的好坏等生产条件不同,只是级差地租的条件和基础,而不是产生级差地租的原因。

二十六、产生级差地租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获得超额利润。

二十七、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不取决于农业中的平均生产价格,而总是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所决定。

二十八、土地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农业可以长期稳定的获得表现为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

二十九、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是耕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三十、级差地租1的形成条件:第一,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第二,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

三十一、级差地租2的形成条件: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三十二、绝对地租: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条件下,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地租。

三十三、资本主义绝对地租就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权垄断所获取的地租。

三十四、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

三十五、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农业中土地私有权垄断所决定。

三十六、土地私有权垄断,阻碍和排斥资本自由转入农业,剩余价值转化为平均利润,所以农业中的剩余价值并不参与加全社会的利润平均化过程。

三十七、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即土地价格相当于能够取得这笔地租收入的货币资本。

三十八、土地价格是由地租数量和银行存款利息率两个因素决定。

第三节:当代资本主义分配的新变化

一、资本家支付工资的具体形式:基本工资,年功工资,绩效工资,岗位工资,奖金,保险金等二、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度是通过对国民经济收入再分配的路径建立起来的。

三、福利制度的形成原因:第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进步,第二,为了缓和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导致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深刻矛盾,第三,无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与资产阶级的斗争,第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长期的殖民统治和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从广大殖民地和发展中国家掠夺和榨取了大量财富。

四、现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掠夺和剥削的路径:第一,通过商品市场的不平等交换获取暴利,第二,通过资本市场运作获取暴利,第三,通过*治和*事的干预获取暴利。

图片

网络(侵删)

文字

静都居士

编辑

千年之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复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