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1月1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财*金融学院、中国财*金融*策研究中心、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中信证券研究部联合承办的“金融科技创新论坛暨货币金融圆桌会议·专题研讨会”在北京顺利举行,本次闭门研讨会以“科技赋能与普惠前沿”为主题。IMI学术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出席会议并以《数字化背景下的开放金融变革》为题发表演讲。他认为数字化成为世界各国未来发展的共识,金融领域数字化变革与大趋势相称,在实践和理论层面都受到新技术的深刻影响。全球主要的金融中心城市都在拥抱金融数字化,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属于自己的金融开放模式,其核心在于以开放API为技术,以数据共享为本质,以平台合作为模式。监管在金融科技在发展过大有可为,但开放金融监管仍将面临诸多挑战,值得金融从业者深思。作者:杨涛(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整理:李艳蓉
来源:IMI财经观察(ID:imi_ruc)
本文共计字数,阅读约需要10-12分钟。
1分析起点:从数字经济开始谈及当前金融问题,首先还是要从经济层面来看,因为金融变化归根到底是与经济社会现实发展中的趋势性变化相匹配的,所以我对金融变革的分析起点是从数字经济谈起。长期来看,全球经济增长处于长债务周期顶部、创新周期萧条期,创新活动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逐渐消失,投资减少,各部门杠杆相对处于历史高位,长期增长无法依靠宽松*策刺激,需要依靠制度改革、技术创新,进一步推动全球化等产生的红利,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年初新冠疫情冲击之前,全球经济增长内在动力已经出现下滑,叠加疫情对经济的冲击,面临共同挑战的世界各国都在寻找新思路期望在长期发展中处于优势地位,如何充分发挥新技术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拥抱数字化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共识。除了全球经济下行的挑战,中国还面临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问题,我国要逐步实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以人口为例,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万人,比上年末增加万人。全年出生人口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4‰。年底,全国60岁以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整个总人口的比重是18%左右,北京是17%左右,深圳是10%左右,上海是35%左右。近几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乏力,人口老龄化持续加速,中国老龄化速率超过历史上发达经济体类似阶段的情况。从人口红利到人口老龄化的转变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深远,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升对于未来金融产品的结构风险偏好会产生复杂的影响。数字化+“巨国模型”意味着国家经济体量越大,数字化提升低效率配置和运行的空间就越大,数字经济助力内循环的作用也就越大,正如中美两国巨大经济体量为数字化助力内循环提供了广泛的腾挪空间。谈及数字化,表面上是改变了产业组织、宏观运行和社会分工,更直观表现在为经济社会运行带来了标准化、透明化、规范化。数字化变革具体包括三大层次,新“数字经济”即数字产业化、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即产业数字化以及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过去数字产业化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