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文章链接:
之一:(转载)“李俊慧的经济学课(第二季)”的听课笔记(之一)(作者:奇*无比)(内容对应《经济学讲义》的第11讲《成本的概念》)
之二:(转载)“李俊慧的经济学课(第二季)”的听课笔记(之二)(作者:奇*无比)(内容对应《经济学讲义》的第12讲《租值的概念》)
之三:(转载)“李俊慧的经济学课(第二季)”的听课笔记(之三)(作者:奇*无比)(内容对应《经济学讲义》的第13讲《直接成本与上头成本》的第1-2节)
之四:(转载)“李俊慧的经济学课(第二季)”的听课笔记(之四)(作者:奇*无比)(内容对应《经济学讲义》的第13讲《直接成本与上头成本》的第3节)
之五:(转载)“李俊慧的经济学课(第二季)”的听课笔记(之五)(作者:奇*无比)(内容对应《经济学讲义》的第13讲《直接成本与上头成本》的第4节)
按:这里的“之六”是对喜马拉雅发布的“李俊慧的经济学课”从第37-43集的点评,内容对应《经济学讲义》的第13讲《直接成本与上头成本》的“扩展阅读”与第14讲《交易费用》第1-2节)
第37集:为什么一个楼盘里的好地段上盖的都是大户型?
对李师的每一章做点评不是心血来潮的突然之举,而是自我感觉对经济学的相关概念有掌握不牢靠的地方,认为需要重新回炉仔细辨识李师是怎么分解和应用的。学棋学拳,乃至唱歌画画写字,都是先从模仿他人而起,然后探寻其中要义,李师却不仅讲要义,更示范如何打,这当然是学习的最佳途径和范本。这章的银行分析一段,是自己的第一篇经济解释文章主要内容,起于在写自己为什么会爱上张五常经济学时慢慢拓展出来的,但越写越长,不知如何收尾,因而请李师鉴定,李师说,应该一分为二,于是拆开,把银行部分再单独写。平生没有写过这么深入的文章,更重要的是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和见解!文章逻辑简单,贷款是出租资金,银行有争取租户数量最大化的动力,必然要求有一个易于让客户经理们操作的合约产品,而这个产品将是信息费用和监管费用结合下的最优选择。若去验证,会发现,以上两项交易费用在报表上和实务上都将有清楚的排列。
第38集:从“租值搭配原理”看管理学的“短板理论”
无论是做生意还是从事什么工作,我们都希望收入能在直接成本以上,而不是切进来,否则将失去立足之地。丝绸之路的运输费用、商场的租金、地块的拍卖价等等,未付时都是直接成本,那么不能被切进的逻辑就要求人们在选择产出什么时,其产生的预计收入要覆盖这一成本,以电影投资而言,大制作要借助名导、大牌明星等的加盟,因为这两者的租值高,有很大的可能会带来更多观众,卖得更好,当然有可能错,但一般常用,至少宣传上有卖点。这样看,扬长避短其实是逼出来的结果,因为同样的时间投入下,扬长的产出效率更高,收入更丰厚。如同样是炒菜,所费差不多,但专业的厨师要比我做得好吃。而工作中重大的项目常交给资深玩家,也是扬长,另一个说法是人尽其用。当然不是不能改变,个人能力增加,达到资深玩家的水平,会改变老板或市场的选择,如果新人工资仍低于后者,那么新人会把老人的工作机会抢过来,香港近年来被深圳打下去多少是个原因。所以说,考虑问题有时得这么看,你配不配得上领这个活,打这份工,赚这个钱。若真是能力强,你可以把老板炒掉!
第39集:为什么一次性用品往往质量低下?
经济学学了当然要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否则学来做什么。每天花着时间,努力的阅读,这是直接成本的付出,当然希望上头成本的最大化,即辨别出真理,进而指导实践的成功。人类已经在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应用有极高的成就,汽车的制造、冰箱、登月、原子弹的爆炸……处处是例证。经济学要成就科学之名,没有理由做不到和自然科学那样,如果做不到,那么就是经济学本身有问题,它需要继续寻找更多可靠的因果定律。租值搭配定律,应是被找到的其中之一,有了它,我们可以很快地判断一些人们的行为所为何来。比如人靠盛装,美靠衣装,这是人们凭经验得出的结论,但从租值搭配的角度看,不难理解,就是对定律的反向应用。也由此可见,应用可以看作是各种科学定律的反向操作。装修得富丽堂皇,一定是为了销售高档产品或者服务的,否则在商业上会被淘汰。同样地,在餐馆吃饭,通过观察餐具是否有塑料膜包装、质地是否考究,我们也可以判断出该场所的档位。经济学可以应用的其实很多,在手机领域,对“以价判质”的应用常见,即商家以标价高低来区分商品的档次,看看iPhone就知道。
第40集:金庸小说有着深刻的经济学内涵,可彻底推翻福利经济学
从直接成本、上头成本到租值搭配,算是告一段落了,期间总是不自觉地联想到于菲特的研报,因为同样是对生产的分析,不可能内在有不一致的地方。于老师要剔除工艺上太简单的生意,因为像纸张、口罩等等这些进入的门槛或者说直接成本不高,不容易形成一个企业的更高租值或者说护城河。反过来说呢,当我们在挑选股票进行下注时,就要注意到,市值更高的企业,根据租值搭配定律,其工艺要有一定的复杂程度,使之可以在排产、保质、销售等多个产出环节上做文章,既能通过直接成本的障碍来降低竞争者的冲击,也能通过各种合约安排针对不同的环节来降低直接成本或者说提升上头成本,如果没有这些产品多质,工艺繁杂等内容,很有可能企业就是被高估了。往下讲就是交易费用的概念了,这概念在科斯那里来了头,但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分析架构,像后续的诺斯等人基本上就这也交易费用,那也交易费用,全不知所指,得个讲字。我认为在这方面达到一个范式的标志应该是张五常教授的《中国会走向“资本主义”的道路么》一文所展示的。《佃农理论》应该不怎么算,因为一开始引进的是风险规避概念,而不是信息费用,有些带歪了后面的发展。至于李师说的经济学正在一个大变革大转折的时代,确实也感受到了,几次研讨会和征文活动下来,已聚集了不少干将和范文,很容幸成为见证者之一。每每想起,都不得不对李师的一系列推广工作表示钦佩,她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推出边际分析法,并以大量的文章解析和应用经济解释,教导了后续的一干人等,现在在产权、交易费用、合约分析、投资学等方面均有师友凭着各自爱好在耕耘,并继续向生产理论、管理学等领域迈进。
第41集:从汽车的生产看合作生产是不是企业的成因
街边小吃店,一般不被认为是企业,显示着人们对企业有一个大概的认定,但遗憾的是,不一定知道究竟是什么。当然可以说营业执照上写明了的,但那真就一个代称,内里的含义更多是为了解决市场监管、纳税、诉讼和签约等方面足够方便的安排。从产出的角度看,个体户和企业的性质一样,因为不管是在市场上还是企业内,每个人互相交易的本质不变,成交的产品或者服务都差不多,所不同是前者以市价来成交,后者折成工作时间来算价,当然企业的计价方式不止如此,还有分成、计件等等,但计时是主要的。有时候,不得不佩服科斯教授的脑回路,很明显是小白式的提问,却引发海啸一般的理论变革,为什么会有企业?然后引出了交易费用,而张教授继续追问,什么是企业?然后就是合约理论。科斯教授又问临近居民投诉工厂排污,到底是工厂侵害了居民,还是居民侵犯了工厂呢?然后问出了产权,问出了科斯定律。我也想问一些这样的问题呢
第42集:淘宝的伟大之处正是在于它大幅度地降低了使用市场的交易费用
人们对银行的需求历久不变,这是银行生意持续的根本。但科技进步会带来银行营销方式的变化,传统以物理网点为主要生产模具,以各种交易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数量增加来提升产出效率,争取规模效益的最大化,也因为这一点,物理网点存在一定的销售半径,从而导致周边客源情况会决定其存款等各种产品的销售规模上限,这和土地的肥沃程度一样,人力和肥料的持续增加,增长也有限。但互联网技术突破了现有的销售半径市场,使物理网点面对更大地域范围上的竞争,从等客上门转为门庭冷落不知客在哪里,那么如何处理呢?当然首先还得落在人们对银行的需求是什么上,因为这是长久生意的根基,比如人们还是需要货币来协助交易、还是需要银行账户来接收和发送资金周转指令、还是需要理财、还是缴燃气电费学费、还是需要把钱存起来、还是需要贷款来支持经营,不明白这些,不容易知道后续努力的方向,不知道可以在什么方面向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服务、价格、数量以及质量等等。买不到的东西你要加价买,但在哪里加价呢?银行的存款有固定利率,网点不能随意加减,所以要通过别的地方加价,可以是各种形式的销售返利,也可以是其它产品如线上普惠贷款的提供,也可以是投资知识的咨询服务,也可以是各种周到的上门服务,不一而足,只是你要知道客户真正需要什么
第43集:为什么秘书的服务从来不通过市场来交易?
淘宝不是虚拟经济,而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因为它大量地协助线下真实产品的交易,替代着类似下乡收鸭毛八角等货的商贩。虚拟经济更多讲的是Q币、游戏道具等这些虚拟的东西。但淘宝、京东、拼多多更像是把传统上的超市或者商场搬到了网上,提供的是信息上的服务。农民要种水果卖点钱,如果对外界的需求信息了解不畅,那么种植的量只能按村落周边的市场来估计,不会很多,多了会烂在地里卖不出去,而投资要求有回报,没有回报,会侵食个人原来拥有的资本,减少其财富。即便负债坚持,后续的利息支出也会不断地蚕食个人的其他资本收入,导致其财富增加有限。但如果能拓展向外了解信息,知道生产再多量也能销售出去,农民会增加投资,扩大产量,而如果产销均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预计保持,那么专业化的工厂化经营会是选择的结果,并带来个人财富的复利式增长。当年刘强东说,我帮你们卖货,保证你们销量大涨,其实是知道京东在信息费用上的优势,会有集单的效果。前一章说,企业内每个人的工作都可以从市场里购买,打印、保安、会计等等都可以外包,因而都可以看作是个体户,但在市场里,买根葱都是挑来挑去,成交时也可能再讨价还价一番。若在企业里也这么干,无疑浪费时间,老板也从不问你送一份文件过来要付多少钱,除非你是快递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