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数据看中国国际粮价波动,网友疑问是否
TUhjnbcbe - 2021/2/2 5:57:00
北京哪家的白癜风比较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

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

如果你控制了粮食,

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如果你控制了货币,

你就控制住了整个世界。”

——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联合国农粮组织多次发出警告,

全球或出现粮食危机。

与此同时,

多个国家宣布“禁止粮食出口”。

3月22日起,哈萨克斯坦限制出口11种农产品。

3月28日,埃及决定在3个月内停止各种豆类产品的出口。

4月3日,俄罗斯宣布批准农业部门的粮食出口配额制提议,将小麦、黑麦等农产品出口量控制在万吨以下。

多个国家的*策跟进,让国内的消费者不禁有些紧张,各地商超的米面粮油瞬间成了紧俏物资。面对种种迹象,有人开始在网上担忧:“我们需要屯粮吗?”

国家回答稳得很:

不需要。

至于原因

你得知道这些:

01粮食产量高底气自然足

中国地处大河流域,

农业文明是我国最突出的特征。

我们和祖先一样

在耕田种粮上一直天赋异禀,

休闲娱乐也要带上“种地”的属性。

同时我们也该知道,

新中国在粮食产业发展中成果丰硕。

从年至今,

粮食年产量一直稳中带升

年收获粮食万吨,

比上年增加万吨,

在10年产量中摘得“*”。

产量丰富不代表不需要进口。

年以来,

我国粮食进口量维持在1亿吨以上,

但从年以来进口量呈下降趋势。

年我国累计

进口谷物和谷物粉.1万吨,

进口大豆.1万吨,

合计.2万吨。

在每年收获新粮的同时,

我国储备粮存量也相当充足。

年,中国小麦、玉米、

大米三大主粮库存结余2.8亿多吨。

尤其是稻谷、小麦,

够全国人民吃一年以上。

按照国际标准,

粮食的库存量占消费量的比重

在17%至18%之间就属于安全区域,

目前我国库存量远高于这一标准。

那么问题来了,

为何在口粮足够自给的

情况下仍进口粮食?

02粮食种类多样进口只为“尝鲜”

以年的数据为例,

全国谷物净进口量为万吨。

看似庞大的数字在我国

谷物消费总量面前却仅占2%左右,

而这部分进口粮食是为了

满足国内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层次。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

魏百刚做出说明:

我国进口谷物中主要为

强筋弱筋小麦以及泰国大米等,

并非供应日常食用目的,

而是为了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例如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的小麦,

一般作为面包烘焙

专用原材料进行加工,

其需求量和销售范围必然相对较小。

这一点在稻米进口上也是相同的,

越南等地进口的稻米

主要用于生产饲料、味精、

米粉等产品,而非直接供应粮食市场。

从饮食结构上来说,

面包、披萨、

汉堡、三明治这些食品

都是从小麦制成面粉再加工得来,

是西方国家的主食口粮,

在中国人的日常饭桌上并不多见。

这种依赖小麦产量的单一饮食结构,

让西方国家在面临粮食危机时

容易出现严重隐患。

而对中国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水稻是

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其实不然。

中国的粮食教育

从儿童时期就已展开,

三字经有云: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所以中国的口粮来源从不局限在一种。

甚至南方北方,

也有着完全不同的饮食习惯和文化,

北麦南稻的饮食形态,

粽子甜咸的口味热议,

都是中国饮食格局多样性的体现。

在这种“对立统一”之下,

中国的食物花样也是百家齐放。

北方能用小麦变化万千,

做出饺子、包子、烙饼、面鱼儿种种。

南方则在水稻上推陈出新,

米粉、米糕、米果、米酒等等。

更别提玉米还可磨粉做面条,

卤水还能点豆腐的化腐朽为神奇。

中国在饮食上的文化自信

源于当前粮食物产的极大丰富

即使某种粮食减产,

也有其他粮食作物互为补充。

所以中国在面对世界粮食危机时,

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03从古至今的“常平仓”"

在汉宣帝时期,大司农中丞耿寿昌把平准法着重施之于粮食的收贮,在各地区设立了粮仓,收购价格过低的粮食入仓,以“利百姓”。这种粮仓在当时被命名为常平仓。常平仓的设立目的就在于避免“谷贱伤农”,同时防止“谷贵伤民”。这也是我国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设立中储粮企业,对国家储备粮进行垂直管理的历史渊源之一。

"

影视剧照《天下粮仓》

近代中国学者陈焕章还曾将

中国经济学管理方法整理进

《孔门理财学》一书,

从消费和生产两方面来阐述儒家经济思想。

他采用西方学术研究方法,

为西方人展现中国古代合乎

西方经济学逻辑的农业*策。

经验式的中国经济,

虽然没有专业化的领域分支,

也没有直接的经济法则,

但从经济活动的内在而言,

却与经济学规律相吻合。

常平仓制度在《孔门理财学》中介绍详实,陈焕章对制度起源、历朝历代的改进完善、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结果,都进行了详细评估。储粮备荒是古代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为了避免灾年市场波动,民无所依而进行的调控行为,常平仓制度本身也成为了经济周期流转中的稳定器。

陈焕章对中国经济理论的阐述,

在西方世界获得广泛传播,

甚至经济学巨匠凯恩斯也对其推崇有加。

这些对前人智慧的研究、记录,

时至今日仍在粮储制度中发挥着效用。

当前我国在粮食储备应对机制上,

除了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外,

也有更先进的粮储管理组织形式,

那就是年成立的对

中央储备粮进行垂直管理的

中储粮集团公司。

从小到大我们每日离不开粮食,

但很少有人知道储粮的困难。

不仅要保证容纳空间,

还要保证密闭性和防潮性,

更要及时调节温度避免粮食变质,

这对储粮设备、

技术都是相当严苛的要求。

中储粮建设的现代化“常平仓”,

提升了仓储容积上限,

也加强了机械化水平。

目前全国中储粮直属企业仓(罐)

容总量达亿斤。

同时储粮仓还要做到“秀外慧中”,

采用空调控温技术,

为仓内粮食降温、避免病虫害。

再加上氮气抑菌和紫光灯装置两把“利器”,

双重保障防止粮食变质,

经过严格食品安全检测入库的储备粮,

存放三年内都不会发生口感、质感变化,

堪称粮食界的“冻龄”魔法。

今年年初,

国内疫情状况紧张,

国家为保障粮食供应

有序开展最低价格稻谷收购工作,

延长东北地区粮食收购期至3月31日,

为农民按时备战春耕,

提供有力支持。

事实证明“北大仓”依旧给力

截至3月31日收购期结束,

仅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收购稻谷

就达万吨

较去年增长5.6%。

即使地处疫情中心的湖北省

地方库存也能满足全省

1年的粮食消耗。

有了这么稳健的储量企业,

又何愁粮食供应问题呢?

04粮食“王者”带队续写中国传奇

制度、设备

支持更多处于物质层面,

其实我们在技术层面还有很多张“王牌”。

人称“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

这个“不信邪”的老人,

一生在打破成见方面创举无数。

最早人们质疑杂交水稻的可能性,

是他从零开始,

一步步完成了中国杂交水稻

到超级水稻的进化。

在年近90时定下全新目标,

攻克中国的盐碱地,

彻底解决中国在粮食上的后顾之忧。

目前科研团队改良试验的耐盐碱水稻,

已经能够有效提升盐碱地耕种的潜能,

将盐碱地作物亩产量提升到公斤。

“中国小麦之父”茹振刚是

享誉全国的百农系列小麦的“总工程师”。

他培育的小麦品种“矮抗58”及其同系小麦

产量达到亩产1斤,

播种面积占全国小麦播种面积的1/10,

累计推广近3亿亩,

增产小麦.1亿公斤,

增产效益达亿元,

被誉为“*淮第一麦”,

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

他长期致力于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研究,

连续30年在海南搞加代育种,

研究的玉米品种7次

刷新中国夏玉米高产记录,

年创亩产.86公斤的

世界夏玉米高产记录并保持至今。

育成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

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10.9亿亩,

实现经济效益达亿元。

......

有了这些“王者”坐镇,

还怕上不了星耀吗?

05中央一号文件带来*策力量

在制度与技术的双重保障下,

我国粮食存储、科研水平持续升高,

但在粮食作物种植、仓储问题上,

*策因素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年12月23日举办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提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的问题,就从*策角度充分表现了我*及人民*府对粮食问题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数据看中国国际粮价波动,网友疑问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