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十大经济学基础概念6损失厌恶
TUhjnbcbe - 2021/2/5 2:16:00
拼多多运营求职招聘交流微信群 http://www.globalmacrotrader.net/fengshang/xinchao/2130.html

损失厌恶(LossAversion):理查德·塞勒(RichardThaler),这位年出生的行为经济学家,在年首次提出这一概念。是指已经攥到手里的东西,即便不是自己的,也会对你的决策产生影响。

卖一个杯子和买一个杯子的价格是不一样的

通过一个例子就能说明什么是“损失厌恶”,两组人都被要求对一只咖啡杯估价,不同的是给第一组人每人先拿到一个杯子,让他们回答愿意以最低价多少去出售手中这只杯子。

而第二组人事先没有杯子,直接让他们回答愿意出多少钱去买想象中的杯子。按照一般的直觉经验,这两组人给出的价格应该没有多大区别,但实际的结果显示,第一组(卖方)给出的卖价是第二组(买方)给出的买价的两倍。理查德·塞勒认为这种非理性的行为绝非偶然,虽然人会理性思考,却往往经不起眼前的诱惑。

赚元的快乐和亏元的痛苦是不一样的

损失和收益带来的不同价值表现:当获利达到一定程度再往上时,给人带来的正面价值就相当有限,比如你用元投资,开始赚了10元感觉很好,但是赚到50元和赚到60元则感觉差不了多少。损失则不同,随着损失金额的扩大,给人带来的负面价值不断上升,并且不像获得收益时那样上升幅度衰减,越亏得多负面价值越大。

生活中还有很多例子都是在用损失厌恶的原理

比如*府部门通过各种隐形的税来不知不觉“拿”走我们的钱。例如个人所得税、消费税、增值税等,对我们来说就不会造成被剥夺感。

精明的商人更是利用人心的高手,比如优惠券。商家会向顾客发放限时促销优惠券,如果快到截止日期,不去用掉它就有种损失感觉,可惜心疼啊,最后很大可能去把它们使用掉。

还有“定金”机制也是典型且成功的商业应用。如果说优惠券的例子我们仅仅损失了商家给予的那部分好处。那一旦交了定金,我们如若违约,损失的可都是自己的毛爷爷啊,虽然相对总价肯定是不多的,但是这种损失厌恶心理绝对可以让违约的可能性降到较低水平。

网通君

1
查看完整版本: 十大经济学基础概念6损失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