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缪尔森说:在人的一生中,你永远都无法回避无情的经济学真理。
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则说:学习经济学,就是为了不上经济学家的当。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昆则在他的经典经济学入门教材《经济学原理》中给出了三个学习经济学的原因:第一,它有助于你理解你所生活其中的世界;第二,它将使你更精明地参与经济;第三,它将使你更好地理解经济*策的潜力与局限性。?
无论是不是要学经济学或者要考研,我们每个人都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对于很多经济学原理,在生活中是可以慢慢体会的。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或者故事,常常能揭示生活现象背后的经济学逻辑,帮助我们认识每天都在使用的货币,时刻都在参与的商业关系;启发我们换一种思考方式,用经济学思维重新认识世界,了解社会运转的奥秘,像经济学家一样有智慧,像企业家一样有远见。
“商业”、“金融”、“经济”这样的主题,复杂的图表、艰涩的公式、让人眼花缭乱的股票数据固然是经济学的内容,但是这样的形式与大多数人的兴趣相差甚远,也脱离了经济学启蒙的初衷。就像有的人偏食,多年以后可能会发现自己并不是不喜欢某一种食物,而是当年第一次提供这种食物的人厨艺不佳,给自己留下了难吃的印象。从生活中的事入手,像讲故事一样讲案例,在案例中传递知识、金融思维、经济原理,就很容易理解这些晦涩枯燥的知识了。
“为什么企业不生产可以永久使用的产品?”
知识点“计划性淘汰”,现代企业使用的一种策略,目的就是缩短产品寿命,促进长期销售额。“为什么顶级足球运动员的薪酬比菜农高很多?”
一个人的技能的供给与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的薪资水平。“为了玩一款新的电子游戏,多熬1小时的夜值得吗?”“第二个半价划算吗?”
知识点“边际分析法”,如果睡够7小时刚好有足够的精力应对第二天的考试,多熬1小时夜玩游戏必然会造成边际效益递减;再买一个汉堡虽然半价,但如果已经吃不下,半价买来的汉堡也不能得到实惠,反而是多花了半价汉堡的钱,要提防商家这样的销售策略。“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其实很多问号都可以从经济学角度来解释。通过经济学原理来解答这些问题,可以我们理解所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并且会逐渐意识到身边的“小问题”背后竟然有“大学问”,就会乐此不疲地尝试用经济学原理解释更多现象,也会发现这些学问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疑问,有时候还能帮助他们看穿别人的动机,获得一种“掌控感”,自然会对经济学越来越感兴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有一句名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其中蕴含的经济学道理就是,即便是吃免费的午餐也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在经济学中就是机会成本。因为粮食、材料和能源等资源是稀缺的,每个人的时间也都是有限的,人们在做出一种选择的时候,就不得不放弃其他选择。人们在做选择的时候都会评估他们所能得到的好处,也就是效用,事物的效用因人而异,在同样的选项面前人们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掌握了机会成本和效用,再做选择时,我们就会更有自己的主见。会分析做一件事能给自己带来多大效用,值不值得这样做,而不是像根据喜好来做选择。“学废”了记得转发到朋友圈你还想知道什么,留言区见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