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管理学原理7战略发展历程梳理
TUhjnbcbe - 2021/2/28 0:04:00

“企业创始人也是人,很难超越环境的限制,如果创始人没有处理好与被领导者、情景条件的关系,别说超越环境,就能生存可能都存在巨大的问题。”

MBA教育相信大家也是接触比较多的,本顾问也认识一些MBA,部分高级的MBA也在高端的管理咨询公司干过,我也多次强调,咨询顾问都是骗子,虽然有调侃的成分在里面,但其实对管理咨询的批判可能也不仅仅是对MBA教育的批判,罗特曼商学院的明茨伯格教授已经写过专门的书对这个进行全方位的批判了,且明茨伯格教授在自己另外一本代表作里对战略历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并试图设立一个大一统的战略框架来统一各大学派的理论,今天这个主要是讲从明茨伯格的梳理出发,谈谈我对这个战略问题的理解。

01

说明性学派(3个)

一、设计学派:

设计学派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是计划学派和定位学派基本理论框架的基础,设计学派代表了战略形成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观点,该学派所提出的主要概念一直是大学生和MBA战略课程的基础,也是战略管理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咱们最常见的SWOT分析,就是设计学派的代表作。

设计学派的主要思想就是设计出一个高度客制化的战略模型,从而使得内部的能力和外部的环境达到比较好的匹配,匹配是这个学派的核心目标。

设计学派的这个战略制定框架看上去是非常简介且高效的,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出发,分别找出关键成功因素和内部独特的资源禀赋,然后两者一结合,就产生了各种备选战略,并且还像模像样的引入了社会责任和社会道德,结合领导者的信仰和偏好(管理价值),通过综合评估,选出最后的最有战略,选择完成后进行全面的战略执行。

二、计划学派:

计划学派把战略制定看做是更加独立和系统的正式计划过程。计划学派的核心思想与管理教育、大公司的经营活动以及*府实践活动(大量的正式流程、正规培训和正式分析等管理活动)的整个流行趋势相吻合。战略应该由受过良好教育的计划人员来制定,或者由那些和首席执行官直接接触的一些专业战略规划部门来制定。

计划学派最具影响力的书是伊戈尔?安索夫(H.IgorAnsoff)所著的《公司战略》(CorporateStrategy),安索夫认为,战略应当包括四个构成要素,分别是:产品和市场范围(确定企业所在行业中的产品和市场的地位)、增长向量(企业经营的方向和趋势)、协同效果、竞争优势(区别于竞对的特殊因素),但很遗憾的是,现在的影响力越来越小了。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的GE公司、英国的壳牌石油等流行了一个所谓的战略规划运动,用到了比较多的计划学派的思想,但随着时间的推进,战略计划本身就被战略管理给渠道了,甚至部分公司也放弃了制定战略计划,很多所谓的战略计划现在变成了部分大公司战略部自娱自乐的游戏罢了。

计划学派的战略规划的基本模式包括:目标确定阶段、外部审查阶段、内部审查阶段、战略评价阶段、战略实施阶段,下图是Steiner战略规划模型,可以反映基本思想:

不同于设计学派,计划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受控制、有意识、详细具体地正规化过程,每个步骤都要考虑大量的因素,计划人员必须拥有高超的技巧,计划人员还要承担实施的责任,需要详尽的细节描述以便在目标能够落地、预算能够准确、计划能够正常进行。全面展开的模式告诉我们:目标推动了战略的制定,又促进了程序的运作,同时为了实现对组织的控制,目标又会影响预算。绩效控制和行动规划这两大类之间似乎有着某种联系(存疑)。

三、定位学派:

先说明一下,这个定位学派不是特劳特讲的那个定位,特劳特讲的定位是指市场定位,这里说的定位是指公司的战略定位,主要是指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波特革命,对,就是我讲的那个迈克尔·波特大教授的波特革命。定位学派更注重战略的实际内容而不是战略形成过程,之所以被称为定位学派,是因为它

1
查看完整版本: 管理学原理7战略发展历程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