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生产费用和其背后的价值规律外,下一个重要问题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条件下的经济规律:供需规律。恩格斯研究了竞争,认为它是与私有制造成的人与人的相互对立、相互排斥联系在一起的。
本来,使用价值生产需要的是三个生产要素的相互支持,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它们却相互分离、相互对立、相互斗争。首先是生产的主体条件与客体条件的分离,使主体从属于客体。其次是劳动和资本的对立,使劳动从属于资本。再次是三个要素中的每一个要素自身的内部分裂,即地主与地主的对立、资本家与资本家的对立、工人与工人的对立。后来马克思在《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指出:主客二元分立是资产阶级社会的必然现象,它只有通过资本或异化劳动的自我扬弃才能得到克服。不仅如此,马克思还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证明了近代形而上学的自我否定必须遵循历史辩证法。同马克思一样,恩格斯也认为只有通过这种对立的扬弃,建立一个公有制社会,才能解决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问题。
接下来,恩格斯研究了竞争与垄断的关系。在他看来,竞争和垄断不过是同一个问题即私有制的两个不同侧面,正如硬币的正反面一样。“竞争建立在利益基础上,而利益又引起垄断;简言之,竞争转为垄断。另一方面,垄断挡不住竞争的洪流;而且,它本身还会引起竞争,正如禁止输入或高额关税直接引起走私一样。”
竞争条件下的经济规律是需求和供给互相适应的规律。恩格斯认为,需求和供给
恩格斯之所以说“这是一个产生革命的规律”,是因为它不仅推翻了经济学家的理论,而且蕴含着自我否定。从它推翻经济学家的理论来说,经济学家由于相信供需永远相等,从而“生产永远不会过多”,“而实践却用商业危机来回答,这种危机就像彗星一样定期再现”。一方面是商品过剩,卖不出去,另一方面是穷人无钱购买必需的生活资料,大量饿死,“这些商业危机像过去的大瘟疫一样定期来临,而且它们造成的不幸和不道德比大瘟疫所造成的更大”。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克服危机。
那么,如何理解革命的必要性呢?在恩格斯看来,供需规律是“一个以当事人的无意识活动为基础的自然规律”,如果生产者自己知道消费者需要多少,如果他们
恩格斯注意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竞争关系造成的价格永恒波动,不仅使商业完全丧失了道德的最后一点痕迹,而且使价值规律无法以经济学家所设想的那种方式发挥作用。但这时候,恩格斯还没有像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那样,认识到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转形为生产价格规律。他借助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论述说明,只有未来的计划经济才能克服商业危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