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中小学生的阅读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度重视中小学生阅读力的提高。但有一个问题值得重视,那就是,要提高中小学生的阅读力,首先要提高中小学教师的阅读力,要让中小学教师首先成为真正的“读书人”,否则效果不容乐观。
“读书人”,是我国传统社会很多地方老百姓对文化人的尊称。记得早年间,在我的家乡,广西的一个偏远县城,那里的中小学教师自然而然会得到人们这样的尊称。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某教师有了好的表现,就会有人赞誉:人家是“读书人”!倘有人粗鲁对待教师,就会有人出来劝阻:不要这样对待人家“读书人”。
可是,今年3月份,一位教育界名人在网络直播中说:有很多中小学教师,一年都不读几本书,怎么可能教得好我们的学生!好像这位名人几年前还写过文章,指责中小学老师不读书的现象,他写道:中国的中小学教师都不读书,我们又怎么希望我们的学生读书?
前不久,我参加一个中小学生阅读素养教育论坛,听到一个更为刺耳的说法:所谓校园阅读,就是一些不爱读书的老师在拼命教书。好像前两年也有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教育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的教师在拼命教书》。
说实话,因为自己很少涉足中小学教育,对上述一些指责,我是将信将疑的,甚至不太乐意别人做这样的反讽。我的看法是,虽然有一些中小学教师不爱读书,可未必所有中小学教师都不爱读书。
在多年推广阅读的过程中,我也接触过不少很爱读书的教师。有人告诉我,长沙就有一位小学老师个人藏书超过册,经常读书,还带着孩子们一起读。在我们评选出来的家全国“书香之家”中,有相当数量的“书香之家”就是中小学老师。
在我国全民阅读活动比较普遍开展之后,在我国中小学教育课程改革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开展校园阅读的当下,中小学教师的阅读状况不至于如此不堪。
不过,前些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一份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和某教育权威机构联合调查的中小学阅读状况的报告。
调查机构对长三角地区某省一个县级市的小学师生年阅读状况做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调查,综合测算出该市小学生阅读指数为82.73点,而教师阅读指数只有52.60点;学生的图书阅读率为99.8%,期刊阅读率为99.6%,教师这两项指标分别只有78.7%和53.6%;学生平均全年阅读图书9.21本,教师平均全年阅读图书只有4.54本。而调查机构同时还测算出该市的学生家长的阅读状况更为不妙,其图书阅读率仅为43.8%、期刊阅读率低到20.4%;学生家长平均全年阅读纸质图书只有2.32本。这是一个比较真实的校园阅读状况。
那么,作为读书人的教师为什么不读书呢?对此已经有过多年的讨论。
其中不少教育专家指出,出现这样的现象乃是既往的社会环境和教育制度所致。有的专家甚至总结出若干原理机制,认为老师不读书的原因,乃是出于生物学自然选择原理、物理学能量最低原理、经济学机会成本原理等,想来不无道理。
01
自然选择原理
所谓自然选择原理,无非指当今社会不爱读书并非仅限于老师,而是整个社会的通病。当“读书无用”的价值观在社会许多方面表现出来的时候,当许多教育管理者把应试教育考评办法更多地与教师自身利益紧密挂钩之后,在这样的社会风气和教育体系里,怎么能独独要求老师们青灯*卷、静心读书?
02
物理学能量最低原理
所谓物理学能量最低原理,无非指老师们不读书也能完成教育管理者所要求的考核指标,甚至有的还高光受奖。应试教育已成老师们的轻车熟路,而读书不过是深化个人的修养,于应试往往无补,大体是没有必要在古今中外名著的阅读中消耗太多能量。
03
经济学机会成本原理
所谓经济学机会成本原理,更容易成为老师们读书与否的机会选择。教育管理部门评价老师优秀与否,往往用的是师德、素养和业绩。师德无法量化,往往止于没有闪失;素养也无法评价,往往囿于某些测评和主观评价;唯有业绩,直接的评价办法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许多学校的激励机制直指考试分数。
如此一来,老师们最重要机会的成本自然要用在琢磨应试上。学生考好,一好百好;学生考砸,老师只好认输。如此一来,老师们的机会成本必定要放在带领学生苦练真题、琢磨考点、对付考试上。
更为残酷的现实还在于社会环境。倘若学生应试成绩不好,老师越是爱读书,越是满腹经纶,越不受人待见,甚至成为社会上的一个笑话。社会上有一个特别经久不衰的偏见,在世人的眼中,书呆子总是远比不读书的人可笑。这个偏见来到校园里,大体就演变成业绩不佳的老师并不可笑,反而是业绩不佳而又爱读书的老师才可笑。
关于“读书人”不读书的原因我们还可以列举若干,然而,更重要的问题是要想清楚如何改变这一窘况。
其实,这些年来,教育界一直在不断地革新图变,所谓中小学教师不读书的问题终归不断有所改变。特别是自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任务以来,关于校园阅读问题不断地被提出,直至推动了中小学的课程改革,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里,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考查分量越来越重,我们的“读书人”——中小学教师会安之若素照样不读书吗?
当然不会。教育界历来都有“高考指挥棒”一说,那么,既然“高考指挥棒”已经非常明确地指向阅读,我们的老师们总该毫不犹豫、义无反顾地带领学生们操练阅读了吧?
然而,事情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似乎还不能以为只要高考风向一变,于是一切皆变,不读书的教师立刻就能变成爱读书、善读书的人。
大体来说,现在的老师们原本也是应试教育培养成长起来,他们对应试教育那一套已经熟稔于心,可以说是驾轻就熟。现在陡然间凸显阅读的要求,而阅读学是一门科学,指导中小学生阅读更不是张口就能说的,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读书人”怎么可能马上变成素质教育的“读书人”?
譬如,按课程标准规定,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是七年级至高三年级的必读书,那么,语文授课老师总得要读过甚至是熟读它们才行,而且还能对学术的阅读有所提示甚至指导吧?
可是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
就拿七年级学生阅读《西游记》为例。通常情况下人们会认为作品的内容不太复杂,轻而易举就能掌握正邪忠奸,老师指导阅读的难度不大。
事实上,作为小说的《西游记》已经被根据《西游记》改编的各种连环画,特别是电视连续剧的《西游记》的演绎弄得只剩下神通广大、生性调皮的孙悟空和颟顸可笑的猪八戒,容易受妖愚弄的唐僧以及兴风作浪的各种妖怪,正邪忠奸的辨认比较清晰,因此,有教师表示很难和学生进一步讨论这部作品的思想内涵。
其实,作为小说,这部作品还有许多内涵值得学生们去阅读和理解。小说中对仙家、妖怪、*魅不同层次的描写,可以让学生们理解到作者不同的价值态度。
为了让学生对《西游记》产生一定的阅读和互文的思辨能力,教师还可以把这部作品看成一部成长小说。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让他们从孙悟空成长的主线来理解这个人物成长和挫折的过程。
其中可以特别提醒学生注意《西游记》中“紧箍”这个关键物件。出于对孙悟空的热爱和不喜欢唐僧不辨正邪的愚钝,很多学生是很反感唐僧念紧箍咒的,这种阅读心理当然无可厚非。可是作为思辨性阅读,教师还是不要忘记引导学生理性地对待紧箍的作用。
何况此外还有黑熊怪、红孩儿也都带上了紧箍,从而让读者对他们改邪归正有了信心,也就是说,紧箍对于任何神通广大的人物都是必要的。如果老师能对《西游记》做这样一番导读,相信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做进一步讨论的热情。
对其他三部名著,解读起来则需要更多的实践和研究。我在刚刚出版的拙著《阅读力决定学习力——提高阅读力的11堂课》一书中尝试做了一番讨论,提出“在《水浒传》中看英雄”“在《三国演义》中长智慧”“在《红楼梦》里看悲剧”,主张学生在中学阶段阅读名著时要提倡思辨阅读,努力形成良好的思辨习惯,掌握正确的思辨方法。
诸如此类的名著阅读要求,在以往的语文教学课程中并没有对学生特别提出过,更没有对老师的教学强调过,老师们的读书和教学自然也就显得不是那么紧要。现在既然教育课程改革已经逐步提高中小学生开展阅读的要求,环境改善了,机制调整了,标准也变了,老师们有什么理由顽固地不读书呢?
只是这当中还要有一个过程,一个在阅读上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一个提高阅读力的过程。完全可以相信,我们的中小学老师一定能尽快适应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一定会更多地读起书来,因为,他们本来就是“读书人”。
文/聂震宁
全民阅读推广人
韬奋基金会理事长
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协委员
评新课程,论大教育。《新课程评论》设置「名家」「专题」「研究」「纵横」「弦歌」「环球」等栏目,刊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以理性、建设性助力教育发展,展示一线教育教学成果,加强学术交流对话。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为:42-。联络我们投稿信箱:XKCPL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