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月1日)凌晨2点24分,著名经济学家、毕生致力于《资本论》研究、在国内首个提出土地批租*策建议的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薰华先生,医院仙逝,享年岁。
张薰华教授
张薰华,年生,江西九江人。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系。年加入中国共产*。建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经济学系主任,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上海经济学会副会长。专于经济学基础理论,特别是《资本论》研究。著有《〈资本论〉提要》(三册)、《〈资本论〉中的再生产理论》。张薰华教授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奋战了半个多世纪,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经济规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科研成果有专著《〈资本论〉提要》3卷、《〈资本论〉脉络》、《〈资本论〉中的数量分析》、《生产力与经济规律》、《土地经济学》、《交通经济学》等10部;论文《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地租的必然性》等篇。其中三卷本《〈资本论〉提要》已发行数万册。《〈资本论〉脉络》和《生产力与经济规律》至今仍为经济学院各专业硕士生必读教材。张教授对《资本论》原著的研究有一个显著特点:自觉反对本本主义,尊重马克思主义,又不把马克思当作神。在钻研原著的过程中,他发现马克思在计算中有一些笔误,于是在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了《试校〈资本论〉中某些计算问题》。在这一点上,他是中国理论界第一人。这篇论文是*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中国理论界结出的硕果,其价值远远超过内容本身,人们公认这篇论文所体现的正是马克思本人一贯表现的科学精神。
张薰华同志于年被原国家教委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年被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和原国家教委联合授予“全国环境教育先进个人”称号。年获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贡献奖,年获第二届世界马克思经济学奖。张薰华同志于年、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委授予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和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家国情怀,大师风骨
记著名经济学家张薰华
至暗岁月,心有所信,笃志前行
年,张薰华出生于江西九江,幼年母亲早逝,只能依靠祖父艰难生活。祖父去世后,张薰华辗转到上海投靠外祖母和姨母,年淞沪战争爆发后,被迫举家逃回九江,又携弟妹重返上海避难,外祖母去世后,他不得不带着弟妹再次离开上海,坐船经温州到丽水,投靠在浙江省邮局工作的堂兄。张薰华回忆:“我的祖母、姑母都死于抗战逃难途中,一位姑父直接死在日*的刺刀下,我的家庭深受国破家亡的灾难。”抗日战争时期,他与众多热血青年一样,满怀爱国激情,怀抱着“抗日救亡”的强烈心愿。同时,他认为国弱被人欺,希望能够实业救国。于是,他在上海就读了苏州工业学校土木科专业,并参加了由地下*领导的上海学生抗日救亡协会。
年,张薰华高中毕业,适巧遇到复旦大学农学院新办的茶叶专业在丽水与衡阳两地招生,由此考入复旦大学。此时,复旦大学已迁至重庆北碚。张薰华便和其他同学一道,乘坐中国茶叶总公司的运茶车,一路颠簸西行。
多年后,张薰华仍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车是木炭车,我们就坐在烧炭的桶边,从丽水到衡阳,再换车到重庆。到了重庆后,坐木船沿嘉陵江逆流而上,7、8个纤夫拉了我们一夜,才到达复旦所在的北碚。”正是这段艰难曲折的路途,开启了他人生中的新篇章。
“在抗日救亡运动中,我深觉国无宁日,虽薄技随身亦复何用。”大学二年级,因茶业又是产业,与经济学相通,张薰华转到了经济学系,将目光投向“经世济国”的社会科学,一面积极参与学生运动,一面试图从书本中寻求救国真理。
在重庆,张薰华越加感受到国民*的昏庸腐败。年他加入“中国学生导报社”,这是中共南方局领导的一个外围组织,在国民*反动派的心脏地带坚持斗争,传播爱国青年的进步要求,打破国民*反动派的封建独裁和文化专制。直接领导他的是地下*员化学系学生陈以文(重庆解放前夕牺牲于渣滓洞看守所)。“我曾向他提出入*要求,但因当时反动派到处抓人,暂停发展新*员,嘱咐我要像*员一样做好工作。”张薰华回忆说。
虽然暂时未能如愿,但张薰华还是按照组织提出的“勤学、勤业、勤交友”的标准要求自己,刻苦学习*的知识,搞好学业,广泛结交进步青年。
年,张薰华被高票推选为复旦大学毕业同学会主席,并组织了挽留校长章益的运动,使得章益后来多次拒绝国民*“教育部”的迁台命令,避免了复旦迁台的命运。
抗战胜利后,复旦大学迁返上海。张薰华回忆:“当时经济学系经济学系主任樊弘教授,学术上是大师,*治上支持学运,育人上对学生亲切。他引进崔明奇教授开设经济数学课程,但缺助教。这届经济学系毕业班上只有我学过高等数学。于是推荐我留系任教。但校方因我积极参加过学运,不予同意。樊老师为此表示,‘留不下来就不当系主任’。”
于是,在经济学系主任樊弘的倾力支持下,张薰华毕业留校,任经济学系助教。年,张薰华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在复旦大学校史纪念馆,一张“委任状”颇为引人注目。那是年8月1日由陈毅和粟裕签署的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校务委员并兼常务委员”的“委任状”。被委任的人,正是张薰华。
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相当于校长)张志让北上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副主任委员(相当于副校长)陈望道前往华东**委员会任职,张薰华便作为常委并兼任主任秘书(相当于校办主任)代行学校行*事务。
而在百废待兴的复旦,“校办主任”的事务极为繁琐:平整土地、规划基建、人事调整等,诸多细节需要一一操办。
“复旦校门后的那块区域,就是在张老师手上从水坑变成平地的。学生宿舍的大屋顶,也是他专程跑到南京工学院,参考梁思成的设计后才决定方案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朱国宏说。
即便在繁忙的行*工作中,张薰华仍不忘坚持学习。他将书籍放在办公桌的抽屉里,利用一切空闲时间阅读。
年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张薰华选择逐步退出行*工作,返回经济学系任教。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委副书记李志青说:“在现在看来,这样的转变无疑是需要极大勇气的,但这却充分显示了张教授作为智者的长远眼光。随着和平年代的到来,战场已不再需要刀光剑影,而要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选择从教,投身于如火如荼的理论研究工作无疑开启了他人生的新阶段。”
潜心钻研《资本论》,国内首次提出“土地批租”问题,为改革开放作出巨大贡献
张薰华先生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是在*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红色理论家”、著名经济学家。他最早发表的论文,是《论国民经济发展的平均速度指标》(《复旦学报》年第2期)。那是一篇与苏联统计学家卡拉谢夫争鸣的文章,发表后受到国家统计局的重视,转发在其机关刊物《统计工作通讯》上。
那时期他最重要的一篇论文,可能还是年刊于《复旦学报》第9期的《高速度和按比例的关系》。该文缘起于当年的“中苏论战”,发表后引起有关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