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的探索:一个历史考察
程霖张申陈旭东
经济研究年第9期
内容提要:中国经济学探索延续百年,历经近代在传播与转型中孕育、上世纪90年代在选择与实践中争鸣、*的十八大以来在积累与创新中厘清这三次学术讨论高潮。本文对百年来中国经济学概念的提出过程、表述方式、具体界定、理论逻辑及特征演变等进行了全面回顾,对其间涌现的各种提法加以梳理统计,揭示了概念的演变趋势与基本要素,并给出关于中国经济学概念界定的标准与建议。研究发现:(1)中国经济学概念界定发展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西方经济学中国化、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现代化和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实践理论化这四条线索的相互交织;(2)学界对经济学二元学科特质的认知虽持续存在差异,但对中国经济学研究目的、主体、对象和方法等特有属性的共识逐步加强,促使其概念轮廓不断清晰,并在新时代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经济学为落脚点;(3)中国经济学应至少满足以下标准:中国经济学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吸收各种已有经济思想并实现创新,致力揭示中国经济规律,解释中国经济问题,指导中国经济发展,并寻求更具一般性和广泛解释力的理论提炼,最终形成一套内在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中国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经济学历史考察
一、中国经济学:百年探索与三次高潮
近年来,以中国经济学为核心的系列概念在我国社会科学领域频繁出现,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与广泛争鸣。相关概念思潮的兴起是我国在经济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并实现经济学术长期积累后的历史必然,符合我国的大国崛起地位和民族复兴诉求。然而,相关讨论主要问题有二:一是中国经济学的概念虽日渐清晰,但提法较多,且界定宽泛,不少研究所指“中国经济学”实质上更贴近“中国的经济学研究”或“经济学在中国”(江小涓,;林毅夫和胡书东,)。二是在学术探索积累已较丰硕的情况下,学界对已有成果的系统梳理阙如。很多学者对中国经济学各有表述,缺乏充分整合,导致中国经济学概念共识未能达成,影响了中国经济学构建的推进与实现。
事实上,整理中国经济学概念界定的工作不应限于当前,而须放眼历史。20世纪以来,我国至少明确产生过三次中国经济学讨论:第一次是在近代被迫打开国门而启动现代化经济转型背景下,国人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在引进和应用舶来经济学说过程中,萌生建立中国经济学的祈愿。梁启超()提出“拟著一《中国生计学史》,搜集前哲所论,以与泰西学说相比较”,可视作探索中国经济学的先驱(叶坦,)。当时更普遍的努力是以舶来经济学说为基础,尝试对中国现实经济问题展开研究,并据此进行理论创新。近代留学生在该领域做出大量贡献(邹进文,;易棉阳,),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学术中国化”思潮使得国人建立中国经济学的诉求愈加强烈,直至年王亚南出版《中国经济原论》,较具典范意义的中国经济学概念界定正式形成(谈敏,)。此外,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现代化转型中也蕴含了中国经济学的探索(熊金武,)。
第二次讨论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在邓小平年南方谈话厘清计划与市场的意识形态之争后,西方经济学的传播和应用加快。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中国改革实践中的新现象与新问题呼唤指导实践的经济理论有所革新。在理论与实践双重冲击下,中国经济学界针对传统苏联范式*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等的选择和引进展开激烈争鸣。其间,很多学者对长期以来在舶来经济学说影响下的中国经济学术进行反思,最终构成“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的世纪发问,有关建立中国经济学的主张随之生成(赵晓雷,;胡淑珍和于渝生,;柳欣和秦海英,)。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作为构建中国经济学的可能理论来源再次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