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窗外阳光明媚,春天回来了,除了晒晒太阳促进一下血清素的分泌,我们也应该趁着这不热不冷的时节多读读书,沏一壶茶,翻开一本新书,好生惬意。
之前身边有不少朋友问我读过的书哪些比较好,我只能告诉他们一部分,好书读不完,我自己也只读了很小很小一部分。
人类发展到今天,所著述的书籍毫不夸张的说有上亿册,经过历代文人筛选留下来的优秀书籍应该也有上千万册,读的完吗?
当然读不完。
但我们可以运用一定方法使我们的阅读更有效率,在有限的生命里多读书,读好书;真正读懂书。
青年毛泽东
毛泽东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了一辈子书也只读了十万多册,但是也就是对这十万多册书的活学活用,毛泽东探索出对于中国革命的方向的思考和革命的理论方法。
这篇文章我主要是想介绍一下著名财经专栏作家吴晓波先生总结自己三十多年读书经历得出的读书六法门。
这些方法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可以作为一点借鉴。
读多了书自然可以总结探索出自己的一套读书方法,当读到一定量之后,不用刻意为之,那时候你自然会拥有自己的阅读习惯。
一、当如清风乱读书,曲径通幽遇知己。
风吹书卷不分文哲数理,一并吹开。
我们读书也需要“如清风般乱读”,不要局限于一类或几类书。
哲学不懂就不读,历史有故事就只读历史。
然而历史事件背后的规律是可以用哲学理论来解释的,甚至可以通过经济学原理来分析某个历史事件的发生有何必然。
比如中国古代王朝人口达到一定数量必定引起大的骚动甚至颠覆王朝统治,这就涉及到经济学内容了。
历史书上则只是一句某年某月发生农民起义,而经济学告诉你那一年因为人多了,粮食不够吃,国内经济混乱,等等内容告诉你为什么老百姓不好好过日子了非要拿起锄头造反。
哲学解释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而当上层建筑没有跟上经济基础的时候就不要怪张三李四王五等老农民翻脸不认主子。
不同学科的联系就是如此紧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也说了“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
提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不用着急回答:中国古代一般将人口控制在五千万以下就不会出现大规模骚动,超过就必定出问题;而清朝雍正帝之后已经达到了一亿人口,为何没有出现之前的情况?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又大量增长,我们是怎么打破这个人口魔咒的?(后面我会撰文一起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什么又叫“曲径通幽遇知己”?这句话来自“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节选)。
穿过一个曲折的小路,来到一处幽静的禅院,一个僧人正在等候……
那穿过的小路就是你在博览群书的过程,而这禅院就是你最倾慕的思想家、作家等人的著述,这可以与之无所不谈的僧人就是著述的作者,他就是你的知己。
只有不断阅读,才能遇到那个你喜欢的思想家、作家、哲学家等等,他解答了你的疑惑,慰籍你孤独的时光,给你指明了未来的方向;
对他来讲,你倾慕他的思想学说,甚至给他的思想或是学说增添新内容,你也是他的知己。
二、经典书架我自有,三年一读有新知。
一本书小时候读和长大了读有不同的感受,三年前和现在也有不同的收获。
你可以把读过的经典书籍拿出来重新读读,相信你绝对有不一样的感受。
比如我幼时读少儿版《史记》长大后再读原版,都读到了飞将*李广的故事,幼时觉得李广就是大英雄,不封侯就是对他不公平;
长大后同一个人,同一个故事,我觉得他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远不如同时期的卫青和霍去病,而且汉武帝是按功封侯,他确实没有建立拿得出手的*功,劳苦但是功不高,只有叹息运气不好罢了。
我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是会随着阅历的增长不断变化发展的,隔段时间把自己读过的好书再拿出来,再细细品味。
很多好书不是一次就能完全读懂的,经典书籍都是著书者毕其一生功力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或是独到见解,不多读几遍理解不了,没有丰富的阅历也理解不了。
阅读大量书籍之后摘出自己觉得经典的书籍,隔上一些时日再拿出来读读。这就是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的道理。
三、读书必须做笔记,每季整理如衣柜。
做笔记的重要性都不想需要多说了,因为实在是太重要了,读书不做笔记,就相当于认了几十万个字而已,讲的什么,有什么可以为己所用的东西全然不知。
做笔记怎么做?
其实有个很重要的原则——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这是做笔记的核心,自己思考过的消化过的才是自己的东西。
其余的,比如说写在扉页还是写在段落旁,把自己之前在其他书上看到的与之相关的观点记录在段落旁等等都是围绕“用自己话说出来”展开的。
吴晓波的方法是将作者提出的关键核心看法整理在书的扉页,方便后面读书写文章翻阅。
我的方法是将想法直接写在书旁,借来的书可以用本子记下书名和页码等,然后将想法记在旁边,方便后面找来查阅。
每季整理如衣柜是什么意思?近几年“断舍离”的概念在国内兴起,简而言之就是对居住环境的整理,进而言之就是对陈旧物品和思想的整理,以达身心愉悦的目的。
我们做过的笔记应该时常拿出来看一看,复习复习,删除当时理解有误的地方,整理精简觉得精彩的简评。
人的记忆是最不靠谱的东西,只有重复重复再重复,达到很自然就能将它用出来的程度,那才是你真正学到了它。
四、买书未必全细读,先看序章找重点。
很多人买来一本新书,不看目录,直接从第一页开始读,读到最后一页发现不清楚作者在说些什么。
正确的阅读顺序应该是,先看目录找到重点,再去书中有侧重点的阅读。
除过一些诗词歌赋、散文等等可能没有什么主次之说,很多书作者在著述是已经先理了个轮廓的,在写书也有他想表达的主要观点。
打个不恰当的栗子:
如果你要写《母猪的产后护理》这本书,你会着重写母猪长啥样吗?
那肯定是小篇幅介绍之后着重写母猪的产后怎么护理啊。
那么如果是读书的话,母猪的产后护理才是你应该着重阅读思考的地方,不然人家问母猪产后如何护理,你回答母猪毛色分黑白花色,那不就读了个寂寞嘛。
五、学到问时方有用,七成功利三成闲。
一本书读下来是不可能没有问题,如果没有,只有一种可能,你没读懂。你可能会奇怪,我没问题不就证明我读懂了吗?
哈哈,恰恰相反,问题越多,才对这本书理解的更深,有问题证明你在思考。
特别是当你试图给别人说这本书在讲些什么的时候,你发现这个时候会冒出来很多问题,你解释不通,你需要不断解决冒出来的疑问才能说明白,讲清楚书在讲些什么。
一个好的问题往往比答案更有意义,好问题能开启你对一本书甚至一个领域全新的认识。
对于一个事物的认识是不断前进上升的。
问题带着你不断读书寻找答案,整理出一个新知识体系,
就像上面我所提的人口数量之于*权稳定的问题,是我在高中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提出的新问题,解决这个新问题的过程中查阅整理资料必定会帮助我学到更多的知识。
七分功利三分闲,读一本书需要有一点目的性,你需要通过读这本书来解决你之前没有明白的问题。
而这三分闲就是你在阅读过程中不要太过于功利,去品,沉浸在读书的纯粹乐趣之中。
六、以书会友入社群,若即若离趁年华。
这里吴晓波老师其实也是顺带宣传了一下由他发起的读书会。
读书这件事很私密,但如果将自己读过的书拿来和同样读过的朋友交流一下,去听听他们对于同一句话不同的理解是大有裨益的。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多么伟大的作家,也只是在书写他个人的片面”。
多么聪明的读者也只是在理解自己的片面啊。
对于觉得有道理的观点表达赞同,对于不同的见解表示理解,才体现了一个人的博大胸怀。
和不同的人聊聊不仅能让自己对于此书的理解更深刻,说不定也能找到知己。
若即若离则是要保持思想的独立性,君子和而不同;读书宜早不宜晚,书那么多,世界那么大,不要蹉跎岁月,好好读读书,好好去外面看看吧。
我们这个时代是幸福的时代,但是也是面临诸多挑战的时代。
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获取阅读资源的能力,但是也面临着手机互联网将我们的时间切的相当碎片化的危险。
正如吴晓波先生所言:“不读书依然可以安稳的度过这一生,但读书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有厚度”。
读书并不是生存必需,但是它可以让我们的精神享受极大的乐趣,让我们在漫漫旅途中因为一次次的共鸣而会心一笑,心满意足。
作者简介:一个不务正业的会计狗,喜欢考古,历史;篮球场老赖皮狗,足球场假摔专家,马拉松长期垫底运动员。
海海的小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