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国人民大学理论经济学学科发展简史3
TUhjnbcbe - 2021/4/2 12:12:00

02

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学科脱胎于经济思想史学科。改革开放初,高鸿业提议“西方经济学”之名,并将改革开放前的“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变更为“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学科由此作为独立学科诞生,并从经济思想史学科中分离出来。90年代后期,西方经济学二级学科在全国率先获得硕士点和博士点,并得到快速发展。“经济学说史教研室”变更为“经济学说史与西方经济学”教研室,并在21世纪初进一步变更为“西方经济学与经济思想史教研室”。年,经济思想史教研室分立出来,西方经济学教研室与经济思想史教研室并列成为了两个独立的教研室。西方经济学学科自设立以来,逐步形成了西方经济学教学和科研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该专业先后汇集了以下国内顶尖的学者:高鸿业、吴易风、方福前、吴汉洪、刘凤良、郭杰、陶然、王湘红、周业安、陈彦斌、李勇、于泽、孙文凯、陆方文、苗彬、姚明霞、徐少锋、王云、周璇、陈伟泽等。其中,高鸿业和吴易风是该学科奠基人,方福前、吴汉洪和刘凤良为现学科带头人,方福前是国家级教学名师。一半的师资在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卡耐基·梅隆大学等海外名校获得了博士学位。学科成员先后在AER、QJE、JPubE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

西方经济学是全国最早开设相关课程的学科。早在经济系成立后,便开设了“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说”课程,课程内容形成了后来的西方经济学的主干,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批判、建构与创新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体系和研究范式。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形成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三大经济学核心基础课程的原理、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的完整教学,辅之以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博弈论、信息经济学、产业组织等一系列经济学专业课程,构成了相对完整的和科学的课程体系。在教材建设方面,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上下册),以其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结构清晰、逻辑性强而广受欢迎,出版发行二十多年来累计发行量已超过一千万册,是国内学者编写的发行量最大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其他代表性教材包括:高鸿业、吴易风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上、下),吴易风、刘凤良和吴汉洪的《西方经济学》,吴易风、刘凤良、吴汉洪先后担任首席专家之一的“马工程”教材《西方经济学》,以及方福前的《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等。

-年,经中国教育部批准而委托在中国人民大学连续举办10期的著名的“福特班”经济学研究生课程班项目,是中国西方经济学教育的“*埔*校”,是美国学者在中国举办的西方经济学师资培训班,为新中国培养了名首批初步掌握西方经济学的人才,其学员至今已经成为经济学界、业界的中坚力量,包括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系终身教授洪永淼、美国乔治亚大学终身教授李海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隆国强、中国国际金融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索莉晖和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朱文晖等。以高鸿业等为代表的教师便参与了该项目的选拔以及*治经济学等课程的讲授。年教材出版之后,西方经济学专业围绕该教材进行了多批次的全国师资培训,培养了一大批教学骨干人才。

习近平同志翻看《西方经济学》教材

西方经济学学科的研究很有特色,一是将思想史研究与真实世界的研究相结合;二是突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研究。早期高鸿业关于年通货膨胀问题、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以及90年代中期出现的热点经济问题的研究;吴易风关于经济全球化、扩大内需、综合平衡以及新自由主义问题的研究都颇具代表性。目前,西方经济学学科的学者主要围绕微观经济理论与*策、宏观经济理论与*策、产业组织与*府管制、行为与实验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学术研究工作,众多研究成果发表在QJE、JPubE、JLE、MS、JDE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03

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

世界经济学科是在*治经济学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年,世界经济教研室成立,隶属经济系,由吴大琨任教研室主任。年,世界经济获批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学位授权点,为中国人民大学最早的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之一。年在原经济学系世界经济教研室的基础上成立国际经济系,由杜厚文任系主任。、年,国际贸易专业先后获批全国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学位授权点。

年世界经济教研室全体教师合影(前排左一项冲、左二吴大琨、左三郭丁、后排左一杜厚文、左二张帆、右一王章耀)

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学科自设立以来,吸引了以下名师荟萃:吴大琨、郭丁、陈俊欧、王章耀、陈耀庭、刘幼勤、*苏、王怀宁、杜厚文、高成兴、张帆、徐俊人、沈振宏、史象春、王光复、樊素杰、潘大成、*卫平、宋立刚、朱立南、潘左红、秦志辉、王露静、王萍、雷达、王广中、刘振亚、傅梅冰、李宏毅、门淑莲、陈建、彭刚、夏庆杰、谭辉、庞中英、曹祖平、姜坤献、樊会文、樊朝辉、郭洪林、王粤、徐晓云、胡曙光、韩玉*、关权、彭丽红、程大为、关雪凌、刘元春、王晋斌、于春海、章艳红、马兹辉、董志勇、范志勇、罗来*、宋利芳、冯俊新、王孝松、赵勇、陈朴、石慧敏、胡霞、姜少敏、刘凯、乔雪等。其中,世界经济学科奠基人为吴大琨、郭丁、杜厚文,现学科带头人为刘元春、雷达、关雪凌,国际贸易学科奠基人为*卫平、高成兴,现学科带头人为程大为、王孝松。

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在国内较早开设相关课程。早在年吴大琨调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执教,便开设世界经济和美国经济等相关课程,并建议将其列入经济学系的必修课程。在教材建设方面,世界经济教研室主编的《世界经济(概论)》、郭丁的《国际经济关系学》和《对外经济管理概论》、杜厚文的《世界经济学理论·机制·格局》以及高成兴和*卫平的《国际贸易教程》一直是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教材。其他代表性教材包括:杜厚文、关雪凌先后任首席专家的“马工程”教材《世界经济概论》、*卫平和彭刚的《国际经济学简明教程》、韩玉*的《国际商务》等。

世界经济学科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年,世界经济学专业正式开始招收本科生,为国家培养了第一批世界经济专业人才,其中多位毕业生已成为海内外知名学者,包括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终身教授宋立刚、马里兰大学院长长席教授廖卉、印第安纳大学徐晓匀,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的杜厚文、高成兴和张帆等。

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学科在很多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早期如吴大琨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和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研究;郭丁关于对外经济管理的研究;王章耀关于世界经济和日本经济的研究;陈耀庭关于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研究;张帆关于美国金融的研究;杜厚文关于世界经济的相关研究,都非常有影响力。目前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学科主要在以下领域做出了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中国开放经济理论与*策研究;美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国别经济研究;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与国际商务相关理论与*策问题的研究;全球价值链研究;贸易谈判研究等。相关研究成果不仅发表在JIE、JPubE、《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而且以刘元春为代表的众多学者积极参*议*,为相关经济*策的制定献计献策。

04

经济思想史

经济思想史学科伴随着*治经济学学科发展起来。年5月,经济学说史教研室随同*治经济学教研室一同设立,与系同步建设和发展。该教研室在年与国民经济史教研室合并为一个教研室,在年复校后又恢复开来。外国经济思想史专业在年获批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在年获批全国第二批博士学位授权点。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经济学学科成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并在年,经济思想史教研室与西方经济学教研室分立成两个独立的教研室。自此,经济思想史作为独立的二级学科继续产生重要的影响。

经济思想史学科自设立以来至今,以下教师曾先后从事过该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李宗正、鲁友章、高鸿业、吴易风、陈孟熙、沈志求、成保良、姚开建、戴宏久、黎晓波、刘晓西、郭建青、范翊君、于同申、马健行、顾海良、张雷生、方竹兰、吴汉洪、方福前、杨志、邱海平、孟捷、杨德明、贾根良、*淳、李黎力等。其中,李宗正、鲁友章、高鸿业、吴易风是该学科的奠基人,其教学和研究奠定了我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基础,贾根良作为现学科带头人,在该学科一些领域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经济思想史教学同样在全国最早开展。从年秋季开始,苏联专家为*治经济学教研室的研究生班讲授经济学说史课程,之后转由经济学说史教研室教员讲授。自此至今,学校一直坚持经济学说史教学,形成了外国经济思想史、当代经济学流派、中国经济思想史、西方和马克思经济学原著选读、经济思想史专题等完整的教学体系。在教材建设方面,鲁友章、李宗正主编的《经济学说史》教材,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第一本由中国学者自己编写的经济学说史教科书,也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经济学说史教科书。其他代表性教材包括:陈孟熙和郭建青的《经济学说史教程》、姚开建的《经济学说史》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陈勇勤的《中国经济思想史》、贾根良的《演化经济学导论》等。

经济思想史学科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外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拓荒性专题研究;西方主流经济思想引介和评价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研究;西方非正统经济思想引介和评价研究;外国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学方法论基础理论研究等。李宗正的《马尔萨斯主义》、鲁友章的《重商主义》、吴易风的《英国古典经济理论》等成为国内经济思想史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

05

经济史

经济史学科的发展主要是由教学的需要带动发展起来的。人民大学初建后学习苏联增开了经济史课程,为了更好地进行经济史教学和研究工作,学校在中国历史教研室成立了经济史组。年,原属于中国历史教研室的中、外国民经济史专业组(组长孙健)调整到经济系,成立国民经济史教研室,后来改为经济史教研室。年,中国经济史专业获批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年经济史专业获得全国博士学位授予点。

人民大学建国后在全国首开经济史课程。年经济类各个专业的学生教育计划中都安排了“中国国民经济史”必修课。复校后,经济史本科课程进一步固定为中国经济史和外国经济史两门,中国经济史还面向全校开课。90年代后期经济史本科课程开设面缩小,一度局限于仅仅对经济系本科生开设。年后经济史相关课程开始面向经济学院所有专业的学生。在教材建设方面,80年代孙健主持编写的《中国近代经济史》(上下册)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本经济史教科书,年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孙健《中国经济史?近代部分(-)》以及樊亢为首编写的《外国经济史》(近现代部分),被国家教委定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而广为使用。其他代表性教材包括:孙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年代初》和《中国经济通史》、陈勇勤的《中国经济史》、高德步的《中国经济简史》、贺耀敏的《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刘淑兰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近现代经济史》、高德步和王珏的《世界经济史》以及高德步的“马工程”《世界经济史》教材等。经济史学科培养了新中国首批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经济史教师队伍。

经济史学科自设立以来,汇集了以下雄厚的师资力量:孙健、徐璇、全慰天、王衍臻、魏重庆、刘文娟、刘淑兰、孙云沛、曾捷、王方中、陈振中、张耀煊、梁漱莹、樊亢、孙瑞新、王化三、*佩瑾、班宜春、贺耀敏、高德步、陈建、卢峰、宋利芳、尚晓媛、夏明方、陈勇勤、王珏、孙睿、孙圣民、杨成等。其中,学科奠基人为孙健,现学科带头人为高德步、贺耀敏。

经济学说史教研室成立以后,招收了主要以培训全国高校在职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任务的两年到三年的经济学说史研究生班。八九十年代先后招收经济思想史和西方经济学研究生。-由历史组的尚钺牵头举办全国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生班招收的很多学员,后来成为建国后经济史研究的专家,引领了当地和全国的经济史研究。例如,中南财经*法大学的赵德馨和周秀鸾、南开的郭士浩、辽宁大学的于素云和张俊华、中国人民大学的张耀煊,兰州大学的魏永理等。年开始,招收国民经济史专业本科生,年后开始招收硕士,年后开始招收博士,60年来本学科共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各层次毕业生将近人。

经济史学科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关于经济史的研究对象、方法和任务问题的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共和国经济史的研究;社会经济史的研究;中国和世界通史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等。早期孙健在多个领域的研究都有很大的影响力。目前贺耀敏、高德步等都是相关领域的代表性学者。

06

数量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学科是随着西方经济学学科的发展,经济学研究越来越注重数理分析和量化分析而成长起来的,涵盖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两个主要研究领域。该学科在、年先后获批全国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年,成立运筹学与数量经济研究所,魏权龄任所长。年数量经济学教研室负责经济学院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项目的运行和管理。

数量经济学学科自设立以来,汇聚了以下专家学者:魏权龄、胡显佑、王莲芬、成世学、严颖、龙永红、林勇、杨健、赵国庆、李勇、韩松、杨斌、章永辉、马骏、江艇、张文、王莹等。其中魏权龄为学科奠基人,李勇、韩松为现学科带头人。

数量经济学专业较早开展了研究生教学。早在年就系统开设了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并采用国际通用教材。于年主办全国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微观计量经济学高级研修班、于-连续两年主办微观数据与实证方法国际研讨会。在教材建设方面,编写教材十余部,译著十余部。其中魏权龄教授主编的《数学规划引论》、《运筹学教程》、《经济与管理中的数学规划》,及赵国庆教授主编的《计量经济学》、《应用计量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等教材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数量经济学学科在-年和-年举办了两届“数量经济学研究生班”,为数量经济学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数量经济学专业自设立博士点和硕士点以来,共培养博士研究生近百人,硕士研究生余人。其中多位毕业生已成为海内外知名学者,如美国波士顿学院肖志杰教授,美国艾德菲大学*志民教授,加拿大萨省大学赵进钢教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陈秉正教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李栓明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汪浩教授等。

早期魏权龄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及应用方面做出了颇具影响的研究,是该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目前数量经济学学科主要在以下领域进行了创新研究: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等。其中众多研究成果发表在JOE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07

企业经济学、网络经济学

企业经济学、网络经济学学科,是随着西方经济学学科的发展以及中国改革实践发展的需要,而在、年先后在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之下自主设置的硕士和博士点的二级学科,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成为全国高校中最早设立这两个二级学科的学院。年,企业经济学和网络经济学合并成立了企业与网络经济学教研室。

企业经济学学科自设立以来,拥有以下核心成员:杨瑞龙、徐茂魁、李*林、李琼、杨其静、聂辉华、宋扬等。网络经济学学科自设立以来,有以下骨干成员曾从事过相关研究:韩小明、于同申、杨志、程华、刘小鲁、杨继东、张杰、李三希等。企业与网络经济学的现学科带头人为杨其静、聂辉华。企业与网络经济学学科在国内较早开展研究生教学,形成了以契约经济学、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微观计量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与*策等专业课为基础,以网络效应与企业战略、社会与经济网络、平台企业研究,互联网金融等为核心课程的完整的教学体系。在教材建设上,杨瑞龙和杨其静主编的《企业理论:现代观点》是深受欢迎的教科书。

企业与网络经济学学科通过搭建高水平学术平台,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十多年来为中国培养了不少这两个新兴学科的理论人才,如国防大学的卢周来;首都经贸大学的周明生等。

企业与网络经济学学科的相关研究在国内具有很大的学术影响力。杨瑞龙是企业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以及国企改革研究的代表性人物。中青年学者中,杨其静和聂辉华是组织经济学和*企关系研究的代表性人物;李三希是博弈论和机制设计领域研究的代表性人物。目前企业和网络经济学学科在*企关系、新*治经济学、机制设计、产业组织等领域做出了非常多的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众多研究成果发表在JET、JPubE、JDE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08

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学科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变得日益重要而建制的。年,发展经济学教研室成立,陶文达担任教研室创始主任。年,因院系机构学科调整,经济学系发展经济学教研室撤销。年,发展经济学教研室在国际经济系恢复组建成立,宋利芳担任教研室主任。年,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在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发展经济学专业硕士、博士点。

发展经济学自设立以来,教研室汇集了以下优秀教员:陶文达、吴奇、徐宽、于同申、彭刚、宋利芳、姜少敏、吕岚、胡霞、刘守英、张杰、宋扬等。其中,陶文达为学科奠基人,刘守英为现学科带头人。

人民大学是最早开设发展经济学课程的高校之一。年,陶文达教授率先在我校为研究生开设发展经济学课程。该专业研究生核心课程包括: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前沿、发展经济学主文献研读课、制度、改革与转型、土地制度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中国与国际的比较、发展微观经济学、贫困经济学等。在教材建设方面,陶文达教授年撰写的《发展经济学》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系统介绍经济发展理论的著作之一,揭开了发展经济学在中国引介、传播和发展的历史序幕,年主编的《发展经济学》作为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广为使用。其他代表性教材包括:于同申的《发展经济学—新世纪经济发展的理论与*策》、彭刚和*卫平的《发展经济学教程》、关权的《发展经济学》、彭刚和宋利芳的“马工程”教材《发展经济学》等。

发展经济学学科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包括:早期陶文达关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中青年学者中,刘守英是土地问题研究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张杰对创新与发展的研究、宋扬对收入分配的研究目前在国内都有一定的影响力。目前发展经济学学科主要研究农村发展与土地问题;创新与发展;农业经济;国际反倾销*策与实践的研究等。

负责和审定:刘守英

组织和修改:周业安

编写:李琼、李黎力、王珏、于泽、赵勇、李三希、杨继东、宋利芳、韩松

统稿:李黎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人民大学理论经济学学科发展简史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