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年
跟父母生活多年,他们一直不适应我半夜起床看书写作。母亲多次劝我早睡晚起,我没怎么听劝,依旧我行我素。有次母亲急了,直接说我“读书读憨了”,我笑着说“你就当我憨了!”母亲也笑了,此后她们就由着我,我就以这种打鸡血的状态过着。父母的意思我明白,人生过得差不多就行了。我与他们的观念不同,世界上有那么多伟大的人物、优秀的人,东方的孔孟老庄,西方的耶稣佛陀、苏格拉底,而我所知甚少。如果不去了解,糊里糊涂的过,感觉人生白活了。
年也是这样度过的,3点多的闹钟,4点多起床,感觉时间没有利用好;5点起床,时间就不够用,很多事情比如看书、读书笔记、学习强国、简书发文、体会心得总有完不成的。更不用说,工作上各种繁琐的事,下班后回家带娃、哄娃的忙碌。一天是一生的缩影,今天怎么过,一生就会以这种惯性运动着。倏忽之间,一天过去;匆匆忙忙,一年就从身边溜走。没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活,今年有些收获、有些弯路,但更需要反思后修改完善。
一年中,养成的习惯就是早上读书写作、白天工作学习晚上陪娃带娃。其中记忆深刻的事也有不少,歌曲《不忘初心》中的话“生死相依只为了那一句承诺,报答你是我唯一的倾诉”,很有味道;办公室的花花草草相继死亡,水仙枯萎,百合成了标本,让人很难过。
一、工作学习
有本书名《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虽然内容写的太一般,但是观点很明确: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吗?
经济学家费雪说:收入是一连串的行为。种子埋在土里,需要精心的培养,每天的付出既是成本也是收入,既是投资也是消费。农业收入不是收获时才有的,每天努力的投入也算,不过可看见的收入是在收获时才变现的。人生的价值或收入,也是一连串的行为。我一直认为,如果知识是种子,努力一年会有收获,付出一生收获的究竟是什么?这个我也不知道,不过我知道值得一生去努力付出,价值不可估量。中国有句古话不是说:寒窗苦读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一生多长,不太清楚,不过做事情,先定个小目标,努力20年再说,要不然容易让时光闲着。
广读、泛读、乱读是常态。从面上看,只要是可读的书,感觉好,都会读。社会科学中的哲学、心理,其实跟工作不大相关,但每读一本书,都有收获。《社会学入门》《与思想家谈话》《智慧书》《晚学盲言》《佛教十三经》《未来简史》《漫画统计学》《超越原生家庭》《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十个习惯培养本》《人生的问题与选择》《超越自卑》《原生家庭》《如何听如何说》《习惯的力量》《认知天性》《洞察人性》,今年读过的书。因为书的范围广、数量多,在有限的时间下,花费的平均时间就少,每本书都在“泛”读,这是需要克服的缺点,未来的努力在于“精”读。
因为要写作,经典散文、文学小说、写作观察样样都不能少。看到与众不同的眉毛,无法用语言描述,就翻阅《文心雕龙》《楚辞汉赋》的描写;写人记事没有特色,精读红楼梦等名著,听《蒋勋细说红楼梦》有了很多启发。贾平凹的《自在独行》建议观察熙熙攘攘的人,但没有时间去体验;废都、浮躁、秦腔三部曲,也没有读出什么味道。倒是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钱钟书的《围城》、萧红的《呼兰河传》《萧红经典作品集》、学生时代读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老舍的经典散文和《骆驼祥子》等书,给了我启发。要写作,文学史和写作方法不可或缺。《闲情偶寄》《文学讲稿》、钱穆的《中国文学史》,还有《让写作成为自我精进的武器》《从零开始学写作》《你的写作教练》《大师写作班》读过之后感觉有用。即使读了很多书,如果不坚持写,用处不大。
精神食粮与生活积累是写作必需的。精神食粮来自于生活激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生命的重构》《一生只做八件事》《毅力》《成功》《黑暗圣经》《管理的实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财富自由:思维、方法和道路》,读这些简单通俗的励志书书,精神会充电。读励志书,最重要的是实践,没有去落实所学的,刚读书时有种打鸡血的感觉,过几天学到的忘记了,几乎没有什么用,所以很多人将励志书视为“*鸡汤”。我不认同这种观点,因为书的用处关键靠在人,读的书没有用,是读书的人没有用,与书无关。
生养小孩也是写作素材,即使生活感觉艰辛与忙碌,如果在繁忙之内,挤点时间,记记心得体会,读读育儿书,收获会很大。我购买的育儿书有《爸爸到底有啥用》《养育男孩》《养育女孩》《0-6岁育儿法》《育儿圣经》(日、美)《医学通识讲义》《窗边的小豆豆》,《跟美国幼儿园早教老师学早教》《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儿童经典教育》。读过之后,会获得很多经验。这让我明白“活到老,学到老”另外一层含义:许多知识具有阶段性、地域性,人生没有到这个阶段、不从事这个领域,这些知识几乎没什么用。就像业的知识,只在专业领域有用,不从事这一行,学习这些知识用处不大。就像育儿知识,在特定人生阶段有用,要在特定的时间学。
投入时间和精力最多的是工作。工作是为了什么?《干法》上认为:工作不就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吗?要以工作为立足点,和工作谈恋爱,全心投入工作,以工作为提升能力的杠杆,这样才能撬起地球。读与工作相关的专业书,先要树立正确工作观。读《工作是最好的修行》《将来的你,你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99%的新人,没有用心做好的50件事》《99%的员工,没有用心做好的55件事》,再结合稻田和夫的《干法》《活法》,容易形成明确的工作观。不过,经济学认为工作就是为了赚钱。
树立工作观的同时,有必要规划职业生涯。在高考选择专业时,就应该根据兴趣,规划职业、确定专业。不过,很多人缺少了这个环节,感觉可悲,我也是这个可悲的一员。规划职业与人生,从高中反思学习最有效。看了《成长自己的样子:高中生生涯规划》《生涯发展与规划:人生的问题与选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案例精编》《养老规划实用手册》《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这些书,再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和人生目标,职业人生感觉清晰了。这算今年最重要的收获。
法学专业的书,也分层次。像《我的法官之路》《法官的日记》、贺卫方、湛红果写的不少文章,属于散文、随笔,读起来感觉通俗亲切。波斯纳的著作,比如《司法的经济学》《法律的经济分析》,花费好长时间,都没怎么读懂,后来找了经济学专业书,学习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至于法学研究的方法,《法学论文写作》《社会研究方法》《法律实证研究方法》《犯罪学理论与实证》,对写法学论文很有帮忙。与工作相关的实务书,《法律适用分析(行*法案例)》、台湾的《行*法学》《民法概要》《程序正义》德国的《行*法总论》《行*法原理》《行*法与行*诉讼法》(高教版),大致看一遍,感觉没什么长进。最直适用的的还是看《裁判观点与文书指导》。
读经济学的书,一方面与工作相关,很多法律问题离不开经济学,比如权利分工、劳动关系、价格管控等等,经济学研究的更深入。读经济学的书,另一方面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因为经济学中有很传世之作,如《蜜蜂的寓言》《国富论》《资本论》、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从张五常的《经济解释》《五常学经济》《随意集》《学术上的老人与海》《凭阑集》《买柑者言》《货币战略论》开始,后来再学《国富论》《资本论》《经济学原理》,能形成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然后可以读懂科斯、费雪、弗里德曼等人的《企业、市场与法律》《利息理论》《价格理论》《资本主义与自由》。遗憾的是看不懂《货币与利息通论》,熊彼特的《经济分析史》没有时间看。不过,一些经济学入门书,如《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一课经济学》《经济学通识》《经济学讲义》通俗易懂,启发大。
因为想知道“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这句话来源,找了《儿女英雄传》《了凡四训》《四十二章经》等书,但翻看了一遍,没有找到。利用上下班时间,听了《西游局中局》,也看了一遍《西游记》,很有趣。不过今年购买的《中国在梁庄》《深入浅出的统计学》《书谱》《纲鉴易知录》没时间看。
读书不仅仅是读,还要理解、消化、应用。理解应用的最好方法是写读书笔记,写心得体会。今年读的书,整理读书笔记后,效果显著。
二、家庭生活
《废都》上描写了城市生活中的颓废,物质至上、精神缺失、灵*腐朽、人生目标缺失。如果人生没有目标,这种生活或许就要到来。充实的生活能弥补空虚的人生,带娃就是充实的生活。
女儿生病,医院,放假时,我陪她。女儿拍三岁照时,一直在我的旁边捣乱,给她读书不听,就玩自己的。白天,她不愿意走路,就说“爸爸,我不会走路,爸爸我不会打伞,我不会脱裤子,我不会剥…”带着女儿看幼儿课程视频,一起听绘本故事,一起做手工,完成幼儿园的学习任务。生娃时,赶紧学习《育儿百科》,记录孩子出生后的各种情况,而每天夜里2点、5点、7点多次起来换纸尿裤,一整天感觉精疲力尽、腰酸背痛。我抱儿子,女儿也过来“争宠”,两个人都坐在腿上、抱在怀里。周末带孩子爬山游水、逛花市鸟市,而我对孩子的期望是“健康成长为自由思考的人”。我也在反思如何尽好父母的职责、教育好子女。
等到孩子不在身边,忙里抽闲,可以写心得、整理笔记、回味游戏,偶然玩《三国志》《恐龙快打》《西游释厄传》等街机游戏,而这种时刻一转眼就过去。父亲看电视剧《士兵突击》《怒晴湘西》《空降利刃》,我陪在身边,不过算是被迫看。很久都没有看电视节目,对比现在与过去的电视剧,比如《圆月弯刀》《甘十九妹》,过去的人感觉气质好,现在的人感觉只剩漂亮了。
疫情期间,到超市购买葱姜蒜、面粉等生活用品,涨价了,于是囤积几个礼拜的食物;药店买药不方便,在网上大药房买了很多的常备药,健胃消食片、酸渣丸,小儿感冒、发烧、咳嗽等。
生活中的很多时间,没有陪伴家人,而是浪费在睡觉、玩游戏上。如果能管好自己,利用好时间,会有丰厚的回报。
三、所见所闻
每一本传世之作都是现实生活的折射。写作的素材来自生活,写作需要留心生活的细节,观察记录有特点的人、有趣味的事。
人生就是一个循环,我遇到过和高中同桌的形象几乎一样人,拿着手机,让我想到“纤纤擢素手”。地铁上人员密集,总能看到不同寻常的人。一个学生模样的女生,左手抱着考拉熊,右手推着行李箱,拖拉着进地铁;一个女的头顶着乳白色圆筒型发卡,感觉头上多了一个雷达,像未来的机器人。火车上,一个女的一边打游戏、一边聊天,虽然脏话连篇,不过押韵;如果有脏话文学,这属于大师级水平。寒冬光着腿穿着蓝裙,在刷共享单车,不知是美无处不在,还是无知者无畏?无意中看到有魅力的,眉如翠羽、眼似星辰,气质饱满。这是不是首因效应?第一眼感觉漂亮,第二眼就感觉化妆重、精气神一般呢?
生活有时候很凑巧,上班时见到的同事,中午吃饭、晚上下班时,多次遇到。生活有时候很无常,经常见到的朋友突然意外死亡,现在上下班又成了孤家寡人。生活有时候很随意,见到美景记录下来,遇到靓女也可写成文章,听到感人的事,就随着情感,无论捧腹大笑,还是痛哭一场;读到“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才明白每个人活着皆有所困。
人生没有目标,潜力就激发不出来,能力也难以提升。就像《激情飞越》中唱的,激情可以融化冰雪,但是多少人能激情活着?没有目标,没有激情,早上三、四点起不来,容易赖床;白天也无所事事,难以抵制生活中的诱惑,颓废的思想就侵入脑海,“好春光不如梦一场,梦里青草香”,人生不过梦一场,糊里糊涂就过去了,何必认真呢?偶然点开互联网的信息,看到曾经的封神榜》中的女神,因吸*而美丽容颜尽失,心中总有些悲凉之感。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人生处处都是诱惑,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什么地方都有,能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就像肚子会饿,人的精神也会饥饿,精神也需要天天充电。三天不读《论语》,就感觉人生境界掉档次了。“学而时习之”的精神,“不住相布施”的思想,每次学习都能为精神充电,就像打鸡血似的。
财富要积累,志向、朋友、气运也都要积累,今天不去投资,明天晚一步,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小区里,见到一个男孩,骑着平衡车,跑的飞快,他奶奶一个劲的在后面追;见到我拿着花,他停了下来、喊叔叔好;我要送个他一枝花,他说喜欢红色的康乃馨,花还没有送给他,他又飞快地跑了。
四、考试论文
经过多年的考试,大部分考试都结束了,大概只剩下自考没结束。活到老,学到老;学到老,考到老。我认为考试只是检验学习种手段。
受疫情影响,4月、7月的自学考试,一起放在8月。8月份考试8门倒是顺利通过,1月考试4门课却有一门课英语语言学概论未通过。2019年的税务师考试,今年1月份出成绩,原以为会轻松通过最后一门《涉税服务实务》,成绩出来时差一分未过。等到11月再考、年底公布成绩,感觉能通过,果不其然。注会考试通过后,5月份申请了注册会计师的非执业会员,倒是实现了好多年前的目标。如果考试算是弯路,刚开始注册会计师考试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但是没有通过几门;后来,拿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浑浑噩噩的考试,竟然一门门通过。人生也这么奇怪,有心插花花不开,无心插花花满园。或许是时机未到,或者知识需要积累和等待。
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