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书籍是薛兆丰老师的《薛兆丰经济学讲义》。本书教大家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理解现象背后的经济逻辑,做复杂世界的明白人。
第1章稀缺:为何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真实世界:经济学的视角
第讲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
战俘营里的经济活动肯定不是市场经济,但里面人们的行为、发生的事情,同样遵循经济规律。
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在战俘营里,市场行为迅速发展。哪怕物质的总量不变,只要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易,幸福就能够无中生有。
有交易就有价格,有价格就有价格波动。战俘营里,面包价格会发生周期性变化。发面包前夜,战俘们持有的面包最少,价格最高。发面包当天,战俘们拥有的面包最多,价格回落。
有交易就需要货币。战俘营里的货币是香烟。有了货币,就发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战俘们会用坏香烟代替好香烟进行交易。
有货币就会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货币(香烟)少时,通货紧缩,东西贬值。货币(香烟)流通量增加时,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第讲马粪争夺案
年4月6日,原告请帮工到马路上捡马粪,帮工在马路上堆了18堆马粪,打算第二天来运。他们没有在马粪上做任何标记。第二天早上,被告看见了马粪,见没有标记,也没有主人,就把马粪运回家,撒到田里施肥。这天中午,帮工过来发现马粪没了,随后把被告告到法庭。
如果把马粪判给原告,也就是堆积马粪的人,民众就会有这样的预期:凡是经过人类劳动的成果,都是财富;凡是财富,都有主人;有主人的财富受法律保护。这样的话,人们就用不着花大力气保护自己的财富,他们因此会更积极地去创造财富和积累财富。
如果把马粪判给被告,也就是看见马粪顺手牵羊的人,民众就会形成这样的预期:只要是没人看管的东西,就可以随便拿走。结果顺手牵羊的行为会增加,有产者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看管财富。人们不仅会丧失创造和积累财富的积极性,还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保护财富。
当年马粪案的法官,最终把马粪判给了原告。
当我们讨论公正时,背后很可能是效率的考量。付出努力去保护产权,会消耗资源,这种消耗越大,资源净值越低;社会的道德规范,越能降低这种消耗,社会积累的财富就越多。
第讲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比较和选择的学问。经济学教的是,在比较的时候不仅要看见那些看得见的东西,也要看见那些看不见的东西。
破窗理论是指,一个顽童打破了窗户,窗户主人就要买玻璃,这将刺激玻璃的生产。玻璃厂工人完成订单后,有了钱,去买面包,面包工人又可以去买衣服。这就推动了一连串的生产。破窗理论的支持者认为,有破坏才有进步,多难兴邦。
破窗理论有三个变种。一是国家发展。有人说,有些国家走了很大的弯路,做了很多错事,但回头来看,由于这些错事才有了这个国家后来的发展。比如发动了二战的德国和日本。二是工人就业。有人认为,老人不早点退休,不把职位让出来,年轻人就没有工作;如果机器太好,就会替代工人,让工人无工作可做。可见,老人工作时间太长,或者机器太先进,对社会发展不利。三是节约物资。很多环保主义者反对用大量的塑料袋包装食物,因为这会造成很多的浪费。
然而,这些理论都站不住脚。如果窗户没被打破,户主的资源可用来从事其他生产,可以产生更多的财富。这些由于弥补破坏而消失的财富,我们不容易看见。如果国家不走弯路,资本积累会更丰富,经济基础会更好。如果所有人都提前20年退休,或者人类抛弃机器生产,回归纯手工作业,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会一落千丈。如果不用塑料袋,食物保鲜时间就很短,大量食物要被扔掉。塑料袋用得越多,食物保鲜时间就越长,食物浪费就越少。因此关键问题是,该多浪费一些塑料袋,还是多浪费一些食物。
在破窗理论及其变种中,看得见的是自然灾害、人为破坏、人的衰老、工具落后等问题带来的就业机会以及花费掉的物资,而看不见的,是替代方案隐性的净损失。如果没有自然灾害、没有人为破坏、老人更健壮、机器更先进,那些没被破坏的资源和节省下来的时间与劳动力,原本可以用于生产其他更有效的东西上。
第讲区分愿望与结果
在很长时间里,人们都抱有一种“事与愿符”的淳朴想法:有什么样的愿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而要产生好的结果,就要怀有好的愿望,同时让那些怀有美好愿望的人多干事。有好的事情发生,一定是好人做的;有坏的事情发生,一定是坏人做的。让社会变好的办法很简单:让好人多做事,把坏人消灭掉。
而经济学研究的是“事与愿违”的规律。经济学家认为,美好愿望不一定带来美好结果。坏人干坏事的影响其实有限,而好人好心不一定干好事。例如,最低工资制度,本来是要保护穷人,结果穷人的境遇更糟糕;同工同酬制度,本来要保护弱势群体,最后却损害了他们的利益;福利制度,本来是给那些无依无靠的人以依靠,结果这些人的境遇却变得更惨……
每当社会上出现不公正、不如意的现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让*府立法,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然而经济学家认为,即使法律通过了,问题依然不会解决,事态的走向往往会事与愿违。
人性观:人是理性和自私的吗
第讲不确定性、进化与经济理论
关于“人是否理性”的争论早已有之。经济学家理查德·莱斯特认为,人不是理性的,企业家做事的方式跟经济学理论说的不一样。经济学家弗里兹·马克卢普则认为,人是理性的,人在做决策时,暗中符合了经济学假设,遵循利益最大化原理。
经济学家阿曼·阿卡钦则认为,人究竟是否理性,这个问题不重要。首先,世界充满不确定,从统计学的观点看,只要存在不确定性,人们就无法算出最优解,最多只有一个最优概率区间。经济学关心的是存活的条件:一个人,一个组织,甚至一个制度,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够存活下来,而如果条件改变,存活的情况又会如何改变。这些跟人是否理性没有关系。
第讲亚当·斯密的人性观
亚当斯密的第一个观点是:人是自私的,那些完全不自私的人,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在社会上不会受尊重。
亚当斯密接着说了第二个观点:人不仅仅自私,同时还具备同情心,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亚当斯密的第三个观点是:人的同情心随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拉远而急速减弱。
在亚当斯密看来,人是自私的,但也有爱心;爱心只能适用于小圈子,无法延伸到大世界,所以我们只能依靠市场这个陌生人互助的平台,才能满足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的需求。小圈子靠爱心、讲同情,而大世界靠市场、讲规则。
第讲铅笔的故事
人类社会有许多精彩的地方。就拿最常见的铅笔来说,看似简单,只是由笔杆、笔芯、笔帽几个部件组成,但它的故事却很神奇。
首先,铅笔原料非常复杂。笔杆来自雪松木。笔杆上的油漆有六层,油漆中含有硝酸纤维素和合成树脂等复杂成分。笔芯里除了石墨,还有黏土和滑石粉。这些原料来自世界各地。其次,它的制造工艺也非常复杂。一支铅笔的生产流程,有成千上万的人参与。
一支铅笔,将成千上万的人连接在一起。神奇的是,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掌握了制造一支铅笔所需要的全部知识。每一个参与铅笔生产的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努力会导致一支铅笔的诞生。而生产铅笔的这些人,生活中世界各地,互不相识。更神奇的是,虽然一支笔凝聚着成千上万人的努力,购买它的代价却微乎其微。
什么力量让这么神奇的事情发生?是市场,那个让成千上万陌生人互相协作的平台。
第讲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国际扶贫机构的行善扶贫存在着四个缺陷。
首先,扶贫缺乏反馈机制。没有明确的标准来判断谁是最会做善事的人,也不容易确定该怎么行善才有效率。其次,扶贫存在委托代理问题。许多负责行善的人,由于花的不是自己的钱,认真程度大打折扣。再者,扶贫存在所托非人问题。很多地区的贫困由当地*府造成,而国际扶贫机构却把钱交给这些*府,结果适得其反。最后,扶贫存在养懒汉效应。持续的扶贫会造成人们的依赖和惰性,使他们不愿意努力上进。相反,为了保住贫困人口的资格,人们会力争下游。
相比之下,商业行为由于市场机制协调,鼓励人们分工合作,大幅、持续而高效地促进了民众的福利。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区别对待:选择的标准
第讲稀缺
经济学建立在“稀缺”的基础上。稀缺是一个基本事实,是人类始终面临的基本约束。稀缺不仅指矿产、森林、能源等有形资产的匮乏,还指美貌、注意力、天资等无形资产的不足。
稀缺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我们想要的东西别人也想要;二是人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不断升级,人的需求永无止境。
第讲选择和歧视
由于稀缺不可避免,选择就不可避免,区别对待就不可避免,歧视也就不可避免。
世界上很多国家有反歧视的法律。美国“平权运动”的宗旨就是让弱势群体得到平等待遇,而弱势群体不包括白人,这就产生了新的歧视。为了消除歧视,却产生了新的歧视,我们称之为逆向歧视。
由于资源稀缺,必然要区别对待,实施歧视。照顾了这个群体,就会损害另外一个群体的利益。如果不准明晃晃亏待白人,那就只能静悄悄照顾黑人。
第讲凡歧视必得付代价
歧视,即区别对待,有两个根本的起源。第一是偏好。第二是信息不对称,人们经常不得不以偏概全做判断,因为信息费用很高。
错误的歧视,有可能会付出巨大代价。例如你歧视矮个子,当马云找你拉投资时,你嫌他矮,拒绝了他,现在肠子都要悔青了。歧视造成的后果越严重,人们就越有积极性去减少歧视。在市场竞争中,实际工作能力更被看重,以貌取人之类的歧视代价高昂,歧视现象也就比较少。
第讲歧视的作用和限制歧视的恶果
马来西亚的华人,做生意时会根据血缘关系、语言、种族把人分为七等。这么做有道理。华人在马来西亚语言不通,没有*府关系,也不懂当地法律,正式的司法系统很难保护他们,就只能用远近亲疏的计算自我保护。事实上,这种方法增加了华人的效益。因为同村、同族的人,有自己的关系、声誉、道德约束,这些都是生意信用的保障。可见,歧视有时候非常有建设性。
在现实中,歧视往往事出有因,尤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下,歧视往往也有效率。如果出于*治原因,*府逼着市场改变歧视标准,有可能酿成恶果。2年的次贷危机,原因之一就是*府为了*治正确,威逼利诱银行放贷给没有还贷能力的弱势群体。
关于小书童: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