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七位经济学家
TUhjnbcbe - 2021/4/13 15:33:00
北京青春痘网上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8596220.html

我们多年在人文领域耕耘,和经济学家交往不多。盘点小群素描的人物,其中经济学家可数出七位。下面以年龄为序一一道来。

最年长的是周有光。人们说起周有光,首先想到他是一位语言学家,晚年又成为重要的思想家,我们写过《周有光的思想》。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本文把他放在经济学家的行列中讨论,因为他大学主修的是经济学,从事过多年经济和金融工作,年调到文改会设计汉语拼音方案以前,是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他经济学造诣很深。陈明远研究民国时期文化人的经济生活,想说清不同年代作家的实际收入水平,和今天相比是怎样一种关系,所用的以货币实际购买力折算的方法,就是向周有光学来的。我曾当面聆听周老对马克思和凯恩斯经济学的比较。他说马克思是哲学思维,凯恩斯是科学思维,一语破的,意味深长。

第二位是于光远。于老以经济学家名世,年代在清华大学主修的是物理学。参加革命后转向社会科学,兼顾自然科学。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时,他才40岁。年代后期到年代前期,他为改革开放寻找思想理论突破口,屡建殊勋。在中国,只有深谙体制奥秘,又处于理论要津者,才有可能发现弃旧图新的缝隙,在学界领袖群伦,开启新风。于光远正是这样的人。他也是百科全书型的学者,*治、经济、科学、教育诸多学科,均有创见。年于光远过80岁生日,各界朋友和学生为他庆贺。《华人文化世界》杂志想请他谈谈文化,派小群登门采访。于光远漫谈文化半日,留下了很多智慧的闪光,主要内容可见《于光远的隐忧》。

第三位是茅于轼。他和同代经济学家的背景大不相同,他在上海交通大学学的是铁路机械,前半生从事的也是铁道机械方面的研究,身上没有传统*治经济学的重负。他在半百之年,以理工科背景,独立推导出择优分配原理,单刀直入地用非线性规划讨论资源的最优配置,得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建立了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他对新一代经济学人的唤醒作用,无需我这样的外行置喙,曾受惠于他的杨小凯、张维迎等均有回顾和评介。至于茅老为推动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亦不逊于他的学术成就,为此,我们写过《茅于轼的道德文章》。

第四位是吴敬琏。与前几位不同的是,吴敬琏既是经济学出身,也以经济学家名世。“吴市场”的说法最初不无调侃之意,现在人们用起来,已经完全是褒义了。我和他年代中期在昔阳有过一面之缘。当时他还不出名,锋利的谈吐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年,小群在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环球企业家》杂志供职。杂志要求她采访经济学家。因为编辑部成员多为文学出身,均是经济学外行,小群也不例外,只好硬着头皮去做。年,吴敬琏和其他几位经济学家组团,首次前往台湾,进行两岸交流。归来后,小群和他电话联系,请求采访。他说,最近日程很紧,可否电话采访?于是,约定某晚9时,小群通过电话请他畅谈访问观感。吴敬琏出口成章,小群记录整理成文,寄去请他审定。他改定后,小群登门取回,文章很快在《环球企业家》发表出来。

又过了两年,我和陈敏之编《顾准日记》。我知道顾准和吴敬琏的关系亦师亦友,吴敬琏是顾准思想的重要传人。于是小群和吴敬琏联系,请他回忆和顾准的交往。他欣然应允。我们到北京师范大学家属宿舍区,登门采访了半天。整理成文后,请他订正。他实在太忙。数月后才完成订正。此文后来传播甚广。我们公号上也发过《顾准与吴敬琏》,回忆此事。

近几年,吴敬琏夫妇搬到昌平一所老年公寓,正巧钱理群住他楼上。钱理群夫人去世,我们登门向钱先生表示慰问。告辞后,想趁便看望吴敬琏先生。冒然敲门,他和夫人都在。小群和他多年不见,看他鬓发皆白,但精神很好。说起二十多年前的采访,他记忆犹新。他建议我们多写一点,还签名赠送我们新著《中国经济改革进程》。

第五位是贺阳。我们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七位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