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从经济学到哲学
TUhjnbcbe - 2021/5/7 15:17:00

我在最近一段时间开始学习起两门课程分别是:《经济学原理》、《社会心理学》。特别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我甚至有些痴迷,原定的计划是一年内学完微观和宏观两本书。可才开始没多久吧已经学完1/4了。

有人问我,这把年纪了整这些没用的干嘛?你又不去考研也不去考证书的,读来读去还不是不能当饭吃。

我实话实说,当初买这些书是深受以为大佬的推荐才去购买的。这是以为财经大佬,或者说是以为互联网加财经方面的创业者。年纪轻轻见解独到,有一次人们让他推荐几本书看,于是乎我就买了一部分他推荐的书。书单里就有这两本《经济学原理》和《社会心理学》。

大佬在互联网方面的流量思维和变现思维是很棒的,而他所发布的金融方面的内容也很棒通俗易懂。通过这个人我认识的那些高手的厉害之处——思维方式。

这个思维方式首先的具有强逻辑性的,第二他们善于发现万物中的不变,此不变便是道理所在。

话说回来,大佬推荐的书单涵盖:经济学、心理学、历史、传记。(以经济学和心理学居多)放在书柜上很久,年后的日子真的挺无聊的,于是我就制作了一个简易的课程表,将这两本书纳入其中。(经济学让我产生兴趣,而心理学有些枯燥)

其实工作之后的人是很容易步入碌碌无为的陷阱。因为这个年纪的我们很容易被成功的欲望带偏,我们身边有太多的香车美女和月入百万,身边的这些东西其实是虚幻的,因为他们的背后不就是加盟就是欺骗,总之大多数的他们身后拿着一把割韭菜的镰刀。成功的欲望让我们乱了内心,心乱了,入坑的风险就增加了,无情的镰刀割过来后,只会让我们本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不是吗?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静下心来,让自己一天比一天优秀。我们大可以给自己3~5年的时间,去试着放弃那些成功的想法,坚持学习。学习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学习积极的思维方式,学习做好每一份工作……

这是一件好事!易经上说:潜龙勿用。这就是二三十岁的我们。我们在自己的行业工作了三五年高不成低不就有的甚至换了好多工作,现在也一直在基层默默无闻。我们没有足够的经验,缺少必要的知识,没有亮眼的文凭,缺少关键的人脉……我们其实很弱,至少说我们并不占优势。这个时候易经告诉我们潜龙勿用,君子需要在这个时候多学习充实自己。这个时候至于我们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而不是急功近利。

其实踏上社会了,无论我们从事的什么行业。本质上和我们读书差不多。

回看我读书的时候,无非急躁二字。我往往在最初接触新鲜知识的时候有比较高的求知欲和热情,加上并不太傻的智商,使得我在学习初期能掌握不错数量的基础知识。可惜往往为了追求应试成绩,而急于求成。由基础的学习变为了浮躁的学习。最后,日积月累负面影响就越发显著。

工作亦是如此。在我们没有能力飞*腾达的时候,往往这个时候的我们需要的并不是急于求成的方法,而是潜心学习。所谓知行合一是也!如果你认为你会了,那并不一定是会了。如果你做到了那就是会了!领悟了并且实际做成了,那才是真正领悟了。所以,在我们未能成功的时候,向外寻找是无果的,我们只会找到抱怨和借口。

那么,本文第一点:如果二三十岁的我们没有做出一番成就,或是感到人生处处失意,就尝试暂且放下对金钱、享受的追求,好好静心修身,多读读书丰富自己知识储备,养成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机会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不是吗?像这种历经几年磨难而能坚持精进的人,机会怎么可能不撞到你的脸上呢?!

走过这么多的路,偶尔停下来看一看想一想,原来人向外寻找只会迷路,真正的方向还需向内寻找。

这一点的启发来自于王阳明心学。

其实中华文明真正的道发于尧舜时期,兴于孔孟,之后便失传,直至王守仁的心学出现,才让道又现于神州大地。(个人之见)

所谓大道至简,世界上的道理仔细一想是相同的。阳明先生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大悟而道:众生皆具如来之相。

阳明先生认为,圣人之道,其关键即不是外界因素,同时也不因外界因素而失去。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之本体,都与圣贤的心的本体是相同的,心即道,道即天,良知即天理。人的心的本体就是天理之心。凡人的心,被一些不明私欲所遮蔽,而圣人的心,则是人欲尽去而已。而凡人去一分私欲,即复一分天理,到至诚之时,即得圣人之心。

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单纯的至圣的。只是后来的生活修行使得每个人变了,让人找不到那个内心的至圣了。就像是即便是不知羞耻的小偷也不愿别人叫他是小偷。

释迦摩尼认为,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万物再小也皆有其道。众生再普通也都具备成佛的资质,其实众生本是佛,因妄想分别而迷了,使得智慧无法显现罢了。

这也是本文第二点:吾性自足。我们无需向外学习寻找,一切大道自在吾心……

其实本文第二点,也为第一点提供了佐证。

一项之前没有接触过的学科对你的作用还是挺大的。它能让你多了一个观察世界的视角。客观的世界只有一个,每个人眼中的世界却万万千,原因就是看世界的视角不同。一个铁匠的眼中看啥都像榔头……

多一个观察世界的视角,就会窥探到这个世界上那些存在但是你却不知的秘密。窥探这个世界的秘密的感觉是很奇妙的,它像是好奇心的满足,亦像是推翻常识的无厘头,惊喜、激动又搞怪。其中的滋味无以言表。

这让我想起来一个国外的发明——特殊色盲眼镜。这是一款很特别的眼镜,它并不能在任何色盲人的身上奏效。它只针对特殊的一群色盲奏效。当患者带上这款眼镜之后,无一例外每个人都呆住然后流泪伴随着各种Ohmygod之类的话。他们也会问一句:这就是你们一直看到的世界吗?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多一个视角看世界怕就是这种感觉吧!

本文第三点:多一个视角看世界,你会看到这个世界上早已存在但不被你所知的秘密!这多一个视角的途径就是摄取知识弥补知识盲区。下面说说我在初步接触学习经济学的知识后的感想吧。我认为我与经济学相见恨晚,我认为经济学需要更多的人去学习了解。因为它是一门关乎世界的学问。感想一:我更加赞赏祖国相信国之*策一经颁布,你我必定会对其议论一番。很多人的抱怨和误解是因为他们真的不懂经济。我每每读到一些相关知识点都会联想到中国的经济*策。我们作为一个后来人去看之前的*策,不得不赞赏执*者的果敢和远见。往早了看中国的改革开放,往近了看提升消费等级,促进国内消费,形成国内国外双循环局势。真是妙哉!感想二:老子云,治大国如烹小鲜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小鲜是鱼的意思。文意思为:老子说,治理一个大国,就像在烹饪一条鱼。鱼肉鲜美易破,所以不能多加搅动,搅动容易将鱼搅烂掉。治理大国要无为而治。中国的哲学就是如此,讲究道和悟,不像西方那样有逻辑性和学术性。但是一旦你悟得透彻,便可拥有至高的智慧。经济学从事实推理等逻辑性的分析将这个道理呈现出来,一个经济体是不需要过多的干预的。若强加干预便会导致经济的崩盘,从而民不聊生。感想三:经济是建立在利己心上的,资本主义是建立在经济学上的,但最本质的原因是在文化上的。经济学上有一双看不见的手操控着市场,其实这看不见的手就是人的利己心。经济建立在人类的利己心上。这个视角和思维模式古中国是不存在的,所以中国有道,有经济学上治理国家的大道,但没有系统的经济学科。西方人眼中的人性和经济模式就必定会走资本主义道路。他们的思维中是没有圣人的,没有不逐利的领袖,故便有三权分立。这是我在从经济和文化的视角上看这一切无非因果关系罢了。所以再看我国,实行社会主义也是历史的必然。有人说未来是可以改变的,但是历史的进程是不可以变的,是必然的。历史的车辙就是沿着轨道无法阻挡的前进的。非要说这车辙是啥,我认为这可能就是道吧!

潜心修行一生

也只为窥探真实世界一斑

帅死的骆驼比马大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经济学到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