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故事20则
1.叶挺将*宁肯饿肚子也不吃嗟来之食
皖南事变后,叶挺同志被蒋介石羁囚于第六战区长官司令部所在地——恩施。叶挺同志囚居恩施期间,国民*反动派软硬兼施。一面戒备森严,如临大敌,派特务以“勤务兵”名义进行监视;一面不断指示达官要人,前来游说劝降。叶挺同志大义凛然,予以痛斥:“三*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是时,国民*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湖北省主席陈诚为了“软化”叶挺同志,曾亲以“老同学”之名,馈送奇缺之物,叶挺同志皆拒之不受。陈诚没办法,只能来硬的,从生活上折磨叶挺同志,日给两餐,且为发霉之包谷与糙米。郊区杂草丛生,蚊虫成阵,连破旧蚊帐也不给予,迫使叶挺同志只好“赤膊抗蚊疟,睁眼等天明”(叶挺同志在恩施所赋诗句)。但叶挺同志始终不为所屈,常以“宁肯饿肚子,也不吃嗟来之食”自励。在艰苦环境中,他带领独生女开荒种地,饲养猪、兔、鸡、鸭,以己之汗水改善生活,没有为五斗米而折断自己硬朗郎的腰。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也没有趋炎附势,而是抬头挺胸做一个真正的人。
2.先行者李大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
一袭长袍,两撇黑须,目光深邃,态度从容——临刑前,他慷慨激昂:“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这是革命先驱李大钊,定格在人民心中最后的形象。漫漫长夜中,他高擎火炬,在旧中国最早播下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他将短暂的一生,全部倾注到建立“青春中国”的革命伟业中,并为之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北京香山万安公墓李大钊烈士陵园中,淡青色花岗石纪念碑上这样镌刻着:“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共产*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在为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年10月29日,李大钊生于河北乐亭县。年考入天津北洋法*专门学校,年毕业后东渡日本留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年李大钊回国后,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积极投身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彼时的中国,正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仁人志士都在思索,中华民族的路在哪里?中国人民的明天在哪里?“人生的最高理想,在于求达真理。”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苦苦探求中国未来道路的李大钊备受鼓舞和启发。位于乐亭县大黑坨村的李大钊故居中,有一把淡*色的陈旧藤椅。这把藤椅是李大钊牺牲后,他的夫人赵纫兰从北京运回故乡的。在这把藤椅上,李大钊写出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著名文章和演说,阐述十月革命的意义,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表达着他在国家危亡之际的求索与呐喊。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又在这把藤椅上,写出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成为我国第一篇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章。“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在李大钊故居管理处主任吴瑞彬看来,李大钊的这句话,可以作为他一生的注脚,“李大钊短暂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的一生。他有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他要为这个国家找出一条强国救亡之路”。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李大钊迅速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从此,他开始了“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人生实践。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又领导建立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组织。年7月,中国共产*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中国共产*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李大钊成为中国共产*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一直到被北洋*阀秘密逮捕直至行刑,李大钊的内心都有一种强大的动力,使他不惧死亡,安然若素。在监狱时,李大钊曾和家人见过最后一面,他的女儿李星华在回忆文章中写道:“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种“伟大的力量”,就是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信心,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年4月28日临刑前,他对其他19位革命者说:“共产主义在中国必将得到光辉的胜利”“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钊几乎没有留下什么财产。他生前每月收入银元,大多用于*组织的活动经费和资助青年学生。为了不让李家断炊,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嘱咐会计科每月从李大钊的工资中拿出50块大洋,直接交给他的夫人。在他去世后,家里的财产仅有1块大洋。但他又留给后人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拥护*的纲领,遵守*的章程……”
3.高瞻远瞩:瞿秋白起草《文件处置办法》
中央档案馆内,珍藏着中国共产*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瞿秋白年的一份手稿——《文件处置办法》。起草该文件4年后,年仅36岁的瞿秋白慷慨就义。这份中共最早的关于档案文件管理的规定,对*的历史文献的管理保存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一个共产*人的远见卓识。这份《文件处置办法》共7条,规定了档案分类整理、编目、留存、销毁的原则与方法,资料的收集、保管等内容。在起草件末尾,瞿秋白特地写了一条“总注:如可能,当然最理想的是每种二份,一份存阅(备调阅,即归还),一份入库,备交将来(我们天下)之*史委员会”。瞿秋白特别在“将来”两字旁打了着重圈点,表明他在起草文件时对革命前途充满必胜信心。年1月29日,瞿秋白出生在江苏常州,年秋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五四运动爆发后,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北京爱国学生运动。年秋,瞿秋白以记者身份赴苏俄实地采访,两年时间里,撰写了数十篇通讯和著作,以自己的亲见亲闻,客观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的真实状况。年5月,他在莫斯科经张太雷介绍,加入联共(布)*组织,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员。年1月回国后,瞿秋白担任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新青年》《前锋》主编和《向导》编辑,发表了大量*论文章,为*的思想理论建设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年6月15日,《新青年》季刊创刊号首次发表了他译配的中文版《国际歌》,法文“国际”采用音译“英德纳雄纳尔”,一直沿用到今天。同年7月,他和邓中夏等一起筹办上海大学,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这所国共合办的大学,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从书生到领袖,瞿秋白走过了短暂又辉煌的一生。年“八七会议”后,瞿秋白担任中共中央临时*治局委员、常委,主持*中央工作。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在莫斯科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瞿秋白和周恩来等主持了大会,当选为中央*治局委员,六大结束后,瞿秋白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年8月回到上海,随后再次主持*中央工作。年1月,在被王明错误打击、解除中央领导职务后,在白色恐怖笼罩的上海参加领导文委和左联的工作,并翻译列宁著作,与鲁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鲁迅曾书赠瞿秋白联语: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随着上海地下斗争日益残酷,年4月《中共中央对秘密工作给中央各部委同志信》强调:由于环境恶劣,各机关不宜保存文件,凡是“不需要的文件,必须随时送至文件保管处保存”。年9月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后,文件保管处已经集中了20余箱文件、资料,中国共产*第一座秘密档案库就此建立(*内习惯称之为“中央文库”)。年初,周恩来到中央秘书处视察工作并查用文件。在视察中发现该处内储藏的文件、资料一包一捆未加整理,当即指出“文件材料应分条理细,进行分类整理”,并对陪同的中央秘书处负责人说:“在文件整理方面,你们可以找阿秋(瞿秋白)去谈谈,请他给写一个文件处理办法。”瞿秋白欣然同意,很快起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文件处置办法》。起草过程中,瞿秋白提出,要对所有文件“切记注明年月日,愈详愈好”。中央及地方及各团体的机关报,需全份保管者,应妥善置于“只有至多两人知道的地方,同时当然要是不甚费钱的地方”,并“把历年来的机关报上之论文,编一本分类目录(并在每篇注明写作的日期)”。见到起草件后,周恩来批示“试办下,看可否便当”。这一《文件处置办法》成为中共第一个档案文件管理制度,由中央文库最先执行。《办法》的实施使得大量珍贵的*史档案资料得以保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年2月,瞿秋白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中央红*长征后,他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逮捕。敌人得知他的身份后,采取各种手段利诱劝降,都被他凛然拒绝。6月18日,他坦然走向刑场,沿途唱着《国际歌》《红*歌》,呼“中国共产*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到达刑场后,盘膝坐在草坪上,饮弹洒血,慷慨就义。年12月31日,毛泽东为《瞿秋白文集》题词,高度赞扬他说:“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在中国共产*历史上,像瞿秋白这样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人物和事例有不少,他们表现出的高瞻远瞩、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对后来的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我们钦佩和敬仰。
4.宋庆龄入*的曲折历程
年5月15日,中共中央*治局在一次紧急会议上,讨论通过接收宋庆龄为中国共产*正式*员,并就此发出了《关于接收宋庆龄同志为中国共产*正式*员的决定》。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份《决定》中,中共中央称宋庆龄此前曾经“多次提出要求加入中国共产*”。那么,宋庆龄究竟是何时要求加入共产*,又为何长期没有解决加入组织的问题呢?新中国成立后两次提出入*宋庆龄对中国共产*的向往,来自她多年对共产*的敬仰。年3月,宋庆龄第一次给中共中央写信,谈到她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与共产国际及中国共产*人的交往,同时也表达了多年向往加入共产*的心情。这封信被视为宋庆龄首次向中共中央表达加入组织的愿望。中共中央在收到宋庆龄的信后,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研究,从当时*的最高利益考虑,暂未作明确答复。年10月,宋庆龄认为前信请求入*的意思并未表达清楚,于是决定直接给毛泽东写信,坦率地谈到了希望加入中国共产*的意愿。毛泽东对宋庆龄恳切入*的两次来信甚为感动,决定找宋庆龄谈一次。他对宋庆龄真诚地表示:“庆龄同志,你是孙中山先生的夫人。曾经是我和中国共产*敬爱的偶像。你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对中国共产*是一个光荣。因为你在*治上是完全够格的。在革命战争的时期,实际上你已经是我*优秀的领导者之一。今后还有许多工作需要你,有些事情我们*内的同志做不好,你做却很合适。我在*内已经说了:*的高级干部都要向宋庆龄同志学习,学习你的革命坚定性。对新中国的贡献,你的作用比李济深、沈老(指沈钧儒)还要大,所以还是留在*外好。”宋庆龄入*的问题就这样暂时被搁置下来。以中共代表的身份出席莫斯科国际会议年4月28日,宋庆龄向当时正在上海的刘少奇当面提出加入中国共产*的要求。刘少奇回京后就宋庆龄要求入*一事,向毛泽东和中央*治局作了汇报。*治局对此也相当重视,并就此事进行了讨论研究。中央领导同志对宋庆龄的入*要求都给予赞扬与肯定,特别是毛泽东对此事更为认真。他知道这是宋庆龄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的第三次郑重申请了。中共中央对宋庆龄靠近中国共产*的多年夙愿历来持积极欢迎的态度,虽然一时不能吸收她入*,却早就把宋庆龄视若*的一员。此次讨论宋庆龄的入*问题,多数*治局委员倾向于吸收她入*。然而在权衡宋庆龄入*对*的事业得失之后,毛泽东则更倾向于宋庆龄继续留在*外。这样更加便于宋庆龄为*工作。因此,在中央*治局就此事达成一致意见后,毛泽东委派刘少奇和周恩来一起前往上海,向宋庆龄传达中共中央的意见。刘少奇向宋庆龄通报了中央*治局讨论她入*问题的经过后说:“*中央认真讨论了你的入*要求。从现在的情况看,你暂时留在*外对革命所起的作用更大一些。你虽然没有入*,我们*的一切大事,我们都随时告诉你。你都可以参与。”宋庆龄听完刘少奇代表中央传达的意见后,对中共中央让她暂时留在*外的意见表示理解和接受。年10月底,中央决定组成一个重要代表团前往莫斯科,参加当年11月7日举行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40周年的纪念活动。毛泽东提名宋庆龄为代表团主要成员。这个代表团由毛泽东任团长,宋庆龄为副团长。宋庆龄虽然是非*人士,但毛泽东的刻意安排已经表明中国共产*始终把宋庆龄当成自己同志看待。生命最后一刻被接收为中共正式*员年春,88岁高龄的宋庆龄被确诊患上了慢性白血病。中共中央十分关心她的病情。看到宋庆龄病重,王光美专程前往中南海求见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谈到了宋庆龄多次要求入*的问题,并询问说:“如果宋副委员长现在仍然要求入*,中央是否会批准?”胡耀邦当即表示:“如果她现在还有要求,中央一定会给予考虑。”王光美在得到中央的意见后,再次探望宋庆龄。她握住宋庆龄的手说:“我记得您曾经提出过入*,不知现在是否还有这一想法?”病中的宋庆龄对王光美点了点头,表示她同意入*。王光美又问了三遍,已不能说话的宋庆龄接连点了三次头。王光美当即在宋家要通了胡耀邦的电话,把宋庆龄的意见如实向中央作了报告。5月15日,中央*治局紧急会议作出接收宋庆龄为正式*员的决议。5月29日晚8时18分,宋庆龄在京溘然长逝。宋庆龄的追悼大会上,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致悼词:“宋庆龄同志逝世前不久,被接收为中国共产*正式*员,实现了她长时期来的夙愿。这是宋庆龄同志的光荣,也是中国共产*的光荣……”
5.董必武为六角钱写检讨
年,由于受国民*顽固派发动的反共高潮的影响,重庆红岩村八路*办事处的生活条件极其艰难。办事处的财务工作重担由中共南方中央局常委、统战工作委员会书记董必武掌管。为了维持办事处机关的正常运转,董必武殚精竭虑地拨打着这把“小算盘”,亲自制定机关伙食标准,实行包干调剂。为了改善办事处的生活状况,董必武在处理千头万绪的工作的同时,对办事处机关的伙食开支严格管理和监督,他要求办伙食的同志既要想尽办法改善领导和同志们的伙食,又决不能乱花一分钱。有一个月,在月底伙食费结算时,账面上有六角钱的开支平不了。为此,董必武十分自责,坚持要做检讨,许多身边同志都安慰董老“六角钱不是大数目,没必要小题大做,也不用做检讨”。董老对身边的同志们说:“我们*的经费来得不容易,每分每厘都是同志们用血汗甚至生命换来的,我们只有精打细算的责任,没有浪费铺张的权力。”之后,董必武执意在机关大会上作了检查,并亲自向*中央写了检讨信。嫌夫人帽子买贵董必武作自我批评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住进了北京。董老的夫人何莲芝怕他年岁大了,受不得风寒,就将自己在延安大生产中劳动所得而积攒下的钱给他买了一顶帽子。董必武问花了多少钱。何莲芝怕他嫌贵,就骗他说只花了二三十元钱。过了些时日,董老又向何莲芝问起这顶帽子的价格。何莲芝依然没有改口说:“你怎么不相信人?就是二三十元嘛!”董老摇了摇头说:“你呀,骗我还说我不相信你,你自己看看。”说完,取下帽子,指了指帽子里沿的标价。何莲芝顿时就闹了个大红脸,原来,何莲芝买帽子时,没有注意到帽子里还有标价。之后,董必武在开*员生活会的时候,还专门拿这个事作例子作了自我批评,并写了一个横幅挂在自己的书房里:“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性习于俭,俭以养廉。”不为一台照相机搞特殊年,董必武率领**代表团去东欧访问。临行时,他15岁的儿子对随行的工作人员说想要一台照相机。这位同志出国后和使馆的同事聊天时顺便提到了这件事,使馆的同事当真给买了一台。回国后,董必武见孩子摆弄照相机才知道这件事,并叫秘书立即带上照相机和相当于照相机市价的钱款到外交部去作检讨,请外交部决定留照相机还是留钱款。外交部的同志深知老董的脾气,知道他一贯公私分明,就留下了照相机。
6.李先念借马帮助老百姓娶老婆
年起,李先念率领部队挺进豫鄂边区,孤悬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李先念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从一件小事中可见到他是如何走近群众的。有一年冬天,本来是大喜的日子,但是大悟县白果树湾的一家老百姓却犯了难。这天寒风凛冽,村里的路面已被冻成“玻璃”,异常光滑,迎亲的队伍根本无法抬着花轿在上面行走,老百姓一时都犯了愁。这件事情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村里的*队士兵和老百姓聊得很热,但是大家都一筹莫展。眼看迎亲的时间就要到了,村里的人只能干焦急。“就让新娘亲自走上门咯。”士兵们和老百姓开起了玩笑。显然,这是“不合礼数”的,农民们虽然平时在衣食住行方面不讲究,但真要到了这种重要的节日他们可不敢有半点马虎,毕竟这是“面子和里子的问题”。不经意间,这个笑话传到了李先念的耳朵里,他马上脱口而出:“这有什么难,就骑我的马,风风光光多气派,就这么办!”当时村里只有李先念拥有一匹枣红马,这是组织专门配备给首长的战马,村民们和士兵们想都不敢想去碰首长的马,但是李先念一再坚持:“我们打仗不就是为了老百姓吗!”当士兵把这个消息告诉迎亲的老百姓时,大家都乐得合不拢嘴,禁不住感叹道:“这样的首长打心眼里为老百姓,不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还一心想着为老百姓解决问题,就连这样的小事也替老百姓着想。”
7.李先念下连队检查工作自称是通讯员
年的一天,新四*第五师师长李先念到43团一连去检查工作,正巧赶上连里开饭。为了不打扰战士们,他就径直走进火房,要求炊事员给点饭吃。也是凑巧,这个炊事员是个刚入伍的新兵,还没有见过李师长的面,而站在面前的这个人风尘朴朴,洗得发白的灰*装上还打着几个补钉,于是就问他是那个连的,李师长嘿嘿一笑说:“我是通讯员。”这个炊事员一听就火了:“通讯员只能到营部去吃,连这个规矩都不懂?去,去,我这里是按人派的饭。”“糟!遇上铁面包公,看来要饿肚子了。”李师长心里这么想,却并不生气,反倒笑着说:“你这个规矩自然是要遵守的,可营部的饭吃光了。哎,下不为例,少给点吃的可不可以?”炊事员见此真是感到为难,正搓着两手不知如何是好,李师长的警卫员林喜来找来了:“哎呀,师……”又是巧得很,这个炊事员与林喜来是同乡,不等他下面的话说出来就忙迎上去说;“是喜来!你来办么事?”林喜来对师长歉意地一笑说:“我来护送首长。”“首长?哪个首长?”“李师长呗!”这个炊事员一听可大吃一惊,呆呆地望着李师长。林喜来也是一惊:“怎么,你还不认识……”李师长忙打断他的话,哈哈大笑:“小林呀,你这位老乡好狠啰!硬是不给我饭吃。”李师长的说笑声惊动了连里的干部战士,大家呼喊着“师长”拥进了伙房。“好狠”的炊事员这才如梦初醒,忙擦擦头上的汗向师长赔礼道歉。李师长亲切地拍着他的肩膀说:“执行规章制度就是要‘心狠’,就是要坚决嘛。好,好!看来我这个通讯员还不如你呀!”
8.李先念无惧“降六级”
年底,李先念同志从*回到延安后,先后进入抗日**大学、中央马列学院学习。六届六中全会闭幕后,马列学院和抗大的广大学员都陆续安排了工作,走上抗日前线。一天,红*后方*治部主任谭*找李先念谈话:“先念同志,组织决定你到八路*第一二九师当营长,你有什么意见吗?”李先念的回答是“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从**治委员降至营长,连降六级,许多西路*干部战士都为他感到委屈。但李先念相信组织不抱怨,他风趣地说:“管他呢,就是一撸到底,叫我去当伙夫、马夫,也要在我们*和部队里干下去。”毛泽东知道了这件事,一定要见李先念。在延安凤凰山麓的窑洞里,两双大手紧紧握在一起,毛泽东第一句话就是“这样处理你李先念是不公平的嘛”。
9.*克诚不怕拉下脸
年1月,主持总参工作的杨勇,为欢送调离总参的李达、张才千,欢迎调来总参工作的张震,在京西宾馆请他们吃饭共花去元。事后有人举报他们公款吃喝,当时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的*克诚知道后,并没有因为杨勇、张震是老部下且事情不大而放宽要求。他严肃批评了这一做法,指示:“要查,不管涉及天王老子都要查,不仅要查,还要处理,谁出主意谁出钱。”在旁人看来,*克诚这种做法是撕破脸皮,不顾杨勇、张震和他当年共同浴血奋战结下的深厚战斗情谊,其实不然。听说*克诚要查这件事,杨勇当时认为这是在小题大做,心生不快。但当*克诚给杨勇打“你官大了,老虎屁股摸不得了!”杨勇放下电话,立马就赶到*克诚那里,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说不用查了,是我的主意,随后杨勇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元补上饭钱。并作了检讨,了结了此事。
10.王树声大将住平房去世
60年代初,总*械部建制撤销,王树声的住房成了其他单位的属地,有关部门为了方便他的工作和生活,决定另选地点为他建造新居。他们先是为他选择了一处某自治区的驻京办事处,这里环境相当幽静,王树声看后感到也满意。但当他了解情况后摇起了头,连说:“不妥,不妥,这有违我们*的民族宗教*策!”几年以后,他们又在东城为他找到了一个旧院落,独门大院,相当理想,但当王树声得知这里原是一个民主*派的机关,只因工作人员都被红卫兵赶跑了而空着时,又摇起了头:“这是违反*的统一战线*策的!”最后,他们又在五渊潭附近为他选择了一处环境幽雅、风景如画的宅基地,王树声先很满意,可当他注意到为自己建房要迁走几户老百姓的民房,还是摇起了头:“我看这件事还是算了吧!不要因为我建房而把老百姓赶走了。”就这样,王树声大将在他进京时修建的那座平房里,一住就是18年,直到他长辞人世。
11.开国少将肖永正规定面前人人平等
年,红四方面*长征途中,一天,红四方*总指*徐向前在雪山上来回巡视正在爬雪山的部队。突然发现一位红*战士背着一只大锅,一步一喘,艰难地行进着。这位战士没有穿棉衣,身上只披条草袋。他立即发话:“快去把连长找来!”不一会儿,九连连长跑步来到徐总指挥跟前。徐向前严厉批评道:“这个同志还披着草袋子,冻成这样儿啦?你们是怎么搞的,去把司务长找来!”连长胆怯地报告道:“徐总指挥,他就是司务长,叫肖永正,他的棉衣临出发时脱给房东老乡穿了。”“什么,他就是肖永正!”徐总指挥走到这位叫肖永正的红*战士面前,从他背上接过锅,把自己的大衣脱下来,给肖永正裹在身上……部队下山后,徐总指挥在方面*全体干部会上,提起肖永正仍然是激动不已:“有个连队司务长,棉衣发下去了,战士们都穿上了,他却把自己的棉衣送给没有衣裳穿的房东,自己披个草袋子过雪山,背上还背着一口锅!他就是三十九团九连的司务长,叫肖永正!”“肖永正是个正派的粮草官。我们有这样的粮草官,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12.梁斌三次辞官的故事
梁斌从年底到年初,在襄阳工作了五个年头,领受了四个第一。即第一任宣传部长,第一任襄阳日报社长,第一任*校校长,第一任团青委书记。在这里留下了剿匪反霸、减租减息和土改运动,亲手创办襄阳建国后第一张报纸《襄阳日报》等足迹,同时也为孕育《红旗谱》、《翻身记事》等宏篇巨著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最终,梁老以其常人无法想象的执着,为人们留下了以《红旗谱》为代表的数百万字的宝贵文化财富。可是,就是这样一位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巨匠,一位功勋卓著的革命者,一位完全有资格高官有位、享受特殊的人,却三辞官。梁斌第一次辞官是年。那是湖北省委书记李先念亲自点将,调他担任新武汉日报社社长。上任不到一年,他就辞官,为写他的长篇巨著《红旗谱》。随后,他调任北京中央文学研究所,只做一个机关*支部书记。第二次辞官,是梁斌辞去中央文学研究所机关*支部书记,以便专心创作他的《红旗谱》。第三次辞官,是梁斌找到中组部的领导要求辞去职务,那位领导准备安排他到天津去当副市长,又被他辞掉了。后来梁老终于如愿,在河北省文联挂了个名,从此专心地创作《红旗谱》。别人是官越做越大,他却主动要求越做越小。
13.贺炳炎探亲“三辞刘专员”
贺炳炎上将,祖籍湖北宜都。年11月,时任解放*青海*区司令员兼第一**长的贺炳炎携妻、子回乡探亲,途经宜昌。前来码头迎接的宜昌专署专员刘真,是他的老部下。专署招待所是栋百年老屋,陈旧简陋,食宿条件差。老首长远道而来,刘专员当然想把生活安排得好点。他精心挑选,找到桃花岭专署机关接管国民*的一幢洋楼,请贺炳炎一家去住。谁知贺炳炎一口谢绝,“招待所条件再差,总比打游击时滚泥巴睡地铺好些嘛!”*区首长回乡探亲,宜昌的父母官自然想尽下地主之谊,想请贺炳炎和其亲属吃顿便饭,略表欢迎之意。可是,刘专员几次在贺炳炎面前提起此事,都被谢绝了。虽然如此,老部下总觉得不尽地主之谊未免失礼,还是备了一席薄酒。不料却惹得贺炳炎满脸不高兴。他绷着脸说:“现在不少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我们能节省的要尽量节省。早就讲了,不要请客,怎么还要这样办!”刘专员只好作罢。贺炳炎临行前,刘专员又提出陪送老首长回乡。贺炳炎抿嘴一笑,诙谐地说:“我回家探亲,你去干什么?你去,我还要雇一顶八抬大轿抬你这个父母官!”说完,两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4.饿倒在粮食挑子旁的粮草官
一日,邓可运奉师长汤慕禹、*委陈培荫的命令,率24人的运粮队,每人挑两箩筐稻米,多斤,徒步多里路,运粮到正在松口作战的红二十四团。运粮队头一天走了多里路,上路时一人发的五个糠菜团子早已吃完,到晚上战士们都已饥饿难忍。于是,队长刘海门吩咐队员打来溪水,架锅生火,准备煮饭。“住手!”刚查看环境归来的邓可运看到一战士抱着箩筐朝锅里倒米,他大喊道:“谁让你倒这么多的米,把锅里的米捞出一多半,做成稀饭。”说罢,他又带着战士一起去山里挖野菜。这日晚饭,大伙吃了一顿野菜稀饭。吃过晚饭,邓可运将刘海门叫到一边,耐心地给他讲粮食来之不易,讲前方战士流血流汗,对粮食如何急需,讲为什么不能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道理。说得刘海门心服口服,连连点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邓可运带头以野菜充饥,不吃或少吃粮食,使得运粮队战士非常感动,也纷纷效仿。第三天午后,眼看就要到达目的地松口,只听“咚”地一声有人倒地,大伙儿循声望去,只见邓可运栽倒在地,他挑着的两箩筐米撒得满地。这时,贺龙*长正骑马经过,见状过来查看,一眼就认出了邓可运。贺龙接过警卫员手中的水壶,扶着邓可运喝了两口水后,问:“可运,你怎么啦?”还没等邓可运张口,队长刘海门抢先答道:“贺老总,邓处.长是饿的,他一路为了省粮食,自己很少吃粮食,光吃野菜。头一天上路,一人发了5个菜团子,他舍不得吃,还送给别的同志两个。第二天我们做野菜稀饭,他第一个上去先给自己盛了一碗野菜,大米粒都留给大家吃……”贺龙听罢,在邓可运肩上亲切地拍了拍,说:“同志哥哟,有你这样的好同志,我们红*何愁打不垮白狗子。”
15.胡锡奎与一个数字的故事
6月末的一天傍晚,他从河边散步回来,又象往常一样坐在八仙桌前点燃了那盏带罩子的煤油灯。他从案头拿过一摞稿件,聚精会神地审阅起来。过了不久,他忽然喊道:“通讯员,快去把小郑找来!”小郑是宣传部干事,驻地离城南庄有七八里远,郑干事奉命赶到时,已是深夜。胡锡奎请他坐下,微笑着问:“你在这稿子里写‘边区*民一年拔掉个据点’有什么根据吗?”小郑听了一愣,看看自己写的那稿子忙说,数字是从一本杂志上抄来的,有根据。胡锡奎拍着他的肩头说:“小郑呀!你只要想想边区周围有多少敌伪据点,那就会发现这个数字不大对头。我们写文章是要给人家看的,稍一不慎就会出差错。不准确,那人家就会说我们说假话,不实在,*的威信就会受到损害。你说,这不应该引起我们注意吗?”郑干事听了惭愧地说:“我…我错了。”胡锡奎又鼓励他几句,就立即打电话给聂老总询问,通过核实,“”原来是“”之误。此事传开后,在宣传部和整个区*委机关干部中引起了很大震动,带来了机关工作作风的转变,大家对待工作比以前更加严肃认真,办事更加扎实谨慎了。四十多年后的小郑,即是身为中共中央*治局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郑天翔同志,还经常以这个数字的事来教育大家。
16.中国共产*第一部*章
*的一大通过了*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但*的第一个章程是在年召开的二大通过的。二大通过的*章共有六个部分,分别为*员、组织、会议、纪律、经费、附则。二大*章将纪律单列一章,下有九款条文,占整个*章29款条文的三分之一多,可见*在成立初期即很重视以纪律约束*员行为。二大*章规定“全国大会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之议决,本**员皆须绝对服从之”,又开列了八种开除*员的情形,包括“言论行动有违背本*宣言章程及大会各执行委员会之议决案”“无故联续二次不到会”“无故联续四个星期不为本*服务”“泄露本*秘密”等。
17.中国共产*第一所*校
年9月,中共领导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取得了胜利,这是*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在年9月至年8月这三年时间中,安源这个位于赣西萍乡的煤矿小镇一跃成为“中国的小莫斯科”。安源*校是中共第一所*校,它于年12月开学。开办初期由安源的*组织与团组织各派30人进入*校学习,刘少奇、汪泽楷等曾在*校授课,学习课程包括*治经济学原理、俄国共产*史、国际青年运动等,*的四大后又重点学习了四大通过的各项决议。安源*校的优秀毕业生还曾被派去苏联继续深造。安源*校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对日后*校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18.中国共产*第一部*史
年10月蔡和森赴莫斯科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年底至年初,他受邀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共旅莫支部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历史的发展”的报告,后来由向警予等根据其笔记加以整理后在*内流行,这是中共的第一部*史。按蔡和森本人的总结,这部*史“说明了*产生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及*的历史使命和*初期的工作”,“说明*的*治状况、劳动运动的发展及*内部的*治生活状况及一般的*治状况”,“说明*如何由小团体而形成大的**”。这部*史开篇指出:“我们都是马克思主义者,所以我们绝对不会把一个**的产生当作是脑筋中幻想出来的或是几个学者塑造出来的。一个**的发生,必有其阶级的、*治的、经济的背景的。”由此可见,蔡和森是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史研究的,蔡和森不是就*史说*史,而是将其放置在中国近代历史的框架中予以观察分析,体现了他的理论追求与广阔视野。
19.中国共产*第一批制式*旗
中共*旗长期没有统一样式。今天我们参观位于武汉的中共五大会址时,可以看到会堂正中悬挂着马克思、列宁、孙中山的画像,画像右方悬挂中共*旗,这面*旗以红色为底色,正中以*色写着C.C.P三个字母,这是中国共产*的英文缩写。年中共中央*治局会议决定“中共*旗式样,长宽为三与二之比,左角上有斧头镰刀,无五角星”,会议还委托中央办公厅制作一批标准的*旗分发给各主要机关悬挂,这是中共第一批制式*旗。年在延安杨家岭召开了七大,会场上悬挂的*旗左角上是锤头镰刀,与今天我们见到的*旗基本相同。*旗是*的象征和标志,十六大*章增加了对*徽*旗的规定,并单列为一章,这一做法沿用至今,十八大*章明确规定“*的各级组织和每一个*员都要维护*徽*旗的尊严。要按照规定制作和使用*徽*旗。”
20.王树声搬家
建国后,王树声就任总*械部部长,按照规定有关部门打算给他修建一套设备齐全、装修较好的住房。但王树声谢绝了。他坚持不建单独小院、楼房,只建一般平房。这样,他全家六口人,就居住在一幢狭窄低矮的平房里。总*械部撤销后,他到*事科学院工作,组织上决定为他另觅地方,建造新居。开始,找的房址在玉渊潭附近,风景宜人。老将*一眼看中,正待说定,忽然看见不远处有几处民房,即问碍不碍事。规划人员说,如果要在这里建房,就动员那几户人家搬迁。王树声思忖片刻,摆手说:“还是算了吧,凭什么要撵人家老百姓!”后来规划人员在故宫筒子河畔找到一处明清时期古建宅院,当时无人居住,就请王树声过目。王树声觉得很不错,便问“这么好的地方,为什么没有人居住呢?”陪同人员说,这原是西藏某上层人物的住所,“文革”中搬走了,如果首长选中这个地方,把老房子拆改一下就行了。王树声一听,连连摇头说:“不妥,不妥,少数民族同志的住房不能占,这是民族*策,他现在不住,以后还是会把他请回来的。再说这是古建筑,破坏不得的,麻烦你们再选一处看看吧。”又过了一阵子,规划人员在北京饭店西边找到一处无人居住的四合院。王树声一看比较满意,但一问,这原是某民主*派的办公场所。王树声断然说:“算啦,算啦,怎么好占人家民主*派的机关呢。”陪同人员说他们早被红卫兵赶跑了。“那是胡闹!”王树声眉头一锁道:“民主*派关系到我*的统一*策,我怎么能占人家的房子呢,他们迟早会回来的。”就这样,王树声一家仍住在原来简陋、低矮的平房里,一住就是十几年,直到他去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