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十四
TUhjnbcbe - 2021/5/23 18:26:00

今天继续分享曼昆教授的《经济学原理》。

笔记第一部分链接:《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一)

笔记第二部分链接:《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二)

笔记第三部分链接:《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三)

笔记第四部分链接:《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四)

笔记第五部分链接:《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五)

笔记第六部分链接:《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六)

笔记第七部分链接:《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七)

笔记第八部分链接:《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八)

笔记第九部分链接:《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九)

笔记第十部分链接:《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十)

笔记第十一部分链接:《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十一)

笔记第十二部分链接:《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十二)

笔记第十三部分链接:《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十三)

第27章:金融学的基本工具

金融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在某一时期内做出关于配置资源和应对风险的决策的学科。

1.现值:衡量货币的时间价值

现值是指用现行利率产生一定量未来货币所需要的现在货币量。终值是指在现行利率既定时,现在货币量将带来的未来货币量。复利是货币量的累积,比如说银行账户上货币量的累积,即赚得的利息仍留在账户上以赚取未来更多的利息。如果利率是r,那么在N年后将得到的X量的现值是X除以(1+r)的n次方。

2.风险管理

1).风险厌恶

大多数人是风险厌恶的,不喜欢不确定性。这意味着,人们不喜欢坏事发生在他们身上。这也意味着,他们对坏事的厌恶超过对可比的好事的喜欢。

2).保险市场

应对风险的一种方法是购买保险。保险合同的一般特点是,面临风险的人向保险公司支付一笔保险费,作为回报,保险公司同意接受所有或部分风险。从整个经济的角度看,保险的作用并不是消除生活中固有的风险,而是更有效地分摊风险。

保险市场受到两类问题困扰。一是逆向选择:高风险的人比低风险的人更可能申请保险,因为高风险的人从保险的保护中获益更大。二是道德风险:人们在购买保险之后,对他们谨慎从事以规避风险的激励小了,因为保险公司将会补偿大部分损失。

3).企业特有风险的多元化

多元化是指通过用大量不相关的小风险代替一种风险来降低风险。多元化可以消除企业特有风险——与某家公司相关的不确定性,但不能消除市场风险——与整个经济相关的影响所有在股市上交易的公司的不确定性。

4).风险与收益的权衡取舍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是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与理解金融决策最相关的权衡取舍是风险和收益之间的权衡取舍。当人们增加他们投资于股票的储蓄百分比时,他们增加了预期可以赚到的平均收益,但也增加了面临的风险。

3.资产评估

1).基本面分析

基本面分析是指为决定一家公司的价值而对其会计报表和未来前景进行的研究。如果你想依靠基本面分析来挑选股票有价证券组合,有三种方法:一是自己通过阅读公司的年度报表进行所有必要的研究,二是听从华尔街分析师的建议,三是购买共同基金,它有进行基本面分析并替你做出决策的基金经理。

2).有效市场假说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资产价格反映了关于一种资产价值的所有公开的、可获得的信息。根据这一理论,股票市场表现是信息有效的:它反映了有关资产价值的所有可获得的信息。有效市场假说的一个含义是,股票价格应该是随机游走的,也就是说,股票价格的变动不可能根据可获得的信息来预期。

3).市场非理性

一些经济学家质疑有效市场假说,并相信非理性心理因素也影响资产价格,部分造成了股票价格波动。

4.结论

现值的概念提醒我们,未来的1美元不如现在的1美元值钱,而且,它给了我们比较不同时点货币量的一种方法。风险管理理论提醒我们,未来是不确定的,而且风险厌恶者能够谨慎地防止这种不确定性。资产评估研究告诉我们,任何一家公司的股票价格应该反映其被预期的未来盈利性。虽然大多数金融学工具已经创建完善,但是对于有效市场假说的正确性以及实践中股票价格是不是公司真正价值的理性估算仍然存在争论。

第28章:失业

经济的自然失业率指经济中正常情况下存在的失业量。周期性失业指失业率围绕自然失业率逐年波动,它与经济活动的短期上升与下降密切相关。

1.失业的确认

1).如何衡量失业

就业者包括作为得到报酬的员工而工作的人,在自己的企业里工作且得到报酬的人,以及在家族企业里工作但拿不到报酬的人。失业者包括能够工作且在之前四周内努力找工作但没有找到工作的人,还包括被解雇正在等待重新被招回工作岗位的人。非劳动力包括不属于前两个类别的人,如全日制学生、劳务劳动者和退休人员。

劳工统计局把劳动力定义为就业者与失业者之和:劳动力=就业者人数+失业者人数。劳工统计局把失业率定义为失业者占劳动力的百分比:失业率=(失业者人数/劳动力)×%。劳动力参工率衡量的是美国总成年人口中劳动力所占的百分比:劳动力参工率=(劳动力/成年人口)×%。

失业率围绕正常失业率波动,这一正常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失业率对自然失业率的背离称为周期性失业。

2).失业率衡量了我们想要衡量的内容吗

由于人们频繁地进入和离开劳动力队伍,所以失业统计数字很难解释。一方面,一些报告自己失业的人事实上并没有努力找工作。他们称自己为失业者,可能是因为他们想使自己符合为失业者提供经济帮助的*府计划的资格。另一方面,一些报告自己是非劳动力的人实际上想工作。这些人可能已经努力地找工作,但在求职失败之后放弃了努力。这些人被称为丧失信心的工人。

3).失业者没有工作的时间有多长

大多数失业是短期的,而在任何一个既定时间段所观察到的大多数失业又是长期的。也就是说,那些成为失业者的大多数人将很快找到工作,而经济中的大部分失业问题是由少数长期没有工作的工人所造成的。

4).为什么总有些人是失业者

有四种方法可以解释为什么经济中存在失业。第一种解释是工人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需要时间。由使工人与工作相匹配的过程所引起的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另外三种解释分别是最低工资法、工会和效率工资,这三个原因导致工资高于使供求均衡的水平,从而使劳动的供给量大于需求量。这种类型的失业有时被称为结构性失业。

2.寻找工作

经济中总存在某些失业的一个原因是寻找工作。寻找工作是使工人与适当工作相匹配的过程。

1).为什么一些摩擦性失业是不可避免的

摩擦性失业不可避免,仅仅是因为经济总是处于变动之中。摩擦性失业通常是不同企业间劳动需求变动的结果。同时,由于一国的不同地区生产不同的物品,所以,当一个地区的就业增加时,另一个地区的就业可能减少。各行业或各地区之间的需求构成变动称为部门转移。由于工人在新部门找到工作需要时间,所以部门转移暂时引起失业。

2).公共*策和寻找工作

如果公共*策可以减少失业工人寻找新工作所需的时间,就可以降低经济中的自然失业率。一种方法是通过*府管理的就业机构,该机构发布有关职位空缺的信息。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公共培训计划,其目的是使处于衰落行业的工人易于转移到增长行业中,并帮助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脱贫。

3).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是当工人失业时为他们提供部分收入保障的*府计划。尽管失业保险减轻了失业的痛苦,但也增加了失业量。由于当工人找到一份新工作时失业补助才停止发放,所以失业者不会努力地找工作,而更可能拒绝缺乏吸引力的工作。此外,由于失业保险使失业不是那么难对付,所以当工人就就业条件与雇主谈判时,不大会想取得雇主关于工作保障的保证。

3.最低工资法

当最低工资法迫使工资高于供求平衡的水平时,与均衡水平相比,它就增加了劳动供给量而减少了劳动需求量,因而,存在着过剩的劳动。由于愿意工作的工人的数量多于工作岗位的数量,所以一些工人成为失业者。最低工资法说明了一个具有一般性的结论:如果工资由于任何一种原因高于均衡水平,就会导致失业。

4.工会和集体谈判

工会是一个与雇主就工资、津贴和工作条件进行谈判的工人协会。

1).工会经济学

工会与企业就就业条件达成一致的过程称为集体谈判。当工会与企业谈判时,它提出的工资、津贴和工作条件会比没有工会时高。如果工会和企业没有达成协议,工会就会组织工人从企业撤出劳动,这称为罢工。由于罢工减少了生产、销售和利润,所以面临罢工威胁的企业可能同意支付比没有工会时更高的工资。当工会把工资提高到均衡水平之上时,它就增加了劳动供给量,减少了劳动需求量,从而引起了失业。

2).工会对经济是好还是坏

经济学家关于工会对整个经济是好还是坏的看法并不一致。工会的批评者认为,工会仅仅是一种卡特尔。当工会把工资提高到竞争市场应有的水平之上时,工会就减少了劳动需求量,使一些工人失业,并降低了其他经济部门的工资。由此引起的劳动配置既无效率,又不公平。工会的支持者争辩说,工会是与雇用工人的企业的市场势力抗衡所必需的。他们还声称,工会在帮助企业有效地对工人的利益做出反应方面也是重要的,有助于帮助企业保有一支乐观而富有生产效率的劳动力队伍。

5.效率工资理论

效率工资是企业为了提高工人的生产率而支付的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效率工资理论认为,支付高工资可能对企业有利,因为高工资可以提高企业中工人的效率。

第一种效率工资理论强调工资和工人健康之间的联系。第二种效率工资理论强调工资与工人流动率之间的联系。第三种效率工资理论强调工资和工人素质的联系。第四种效率工资理论强调工资和工人努力程度之间的联系。

6.结论

尽管经济中总有某种失业,但是自然失业率一直在变动。许多事件和*策都会改变经济正常运行时所存在的失业量。随着信息革命改变寻找工作的过程,随着国会调整最低工资,随着工人组成或离开工会,以及随着企业改变对效率工资的依赖,自然失业率也在变动。

关于小书童: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