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分享曼昆教授的《经济学原理》。
笔记第一部分链接:《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一)
笔记第二部分链接:《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二)
笔记第三部分链接:《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三)
笔记第四部分链接:《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四)
笔记第五部分链接:《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五)
笔记第六部分链接:《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六)
笔记第七部分链接:《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七)
笔记第八部分链接:《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八)
笔记第九部分链接:《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九)
第19章:收入与歧视
1.决定均衡工资的若干因素
1).补偿性工资差别
补偿性工资差别是指为抵消不同工作的非货币特性而产生的工资差别。
2).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对人的投资的积累,如教育和在职培训。
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工人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工人之间的工资差别可以被看作一种对受教育成本的补偿性工资差别。
3).能力、努力和机遇
当劳动经济学家研究工资时,他们把工人的工资与一些可衡量的变量,如受教育年限、工作年限、年龄和工作特性联系起来,然而这些可衡量的变量只能解释经济中不足一半的工资差别。由于无法解释的工资差别如此之大,一些被忽略的变量,包括能力、努力和机遇,应该起着重要的作用。
4).教育的另一种观点:信号
根据教育的人力资本理论,学校教育增加了工人的工资是因为教育使这些人的生产率提高了。经济学家还提出了另一种理论—信号理论。信号理论强调,企业把教育状况作为区分高能力工人与低能力工人的一种方法。根据这种理论,获得大学学历本身没有提升人们的生产率,但他们向未来雇主发出了他们高能力的信号。
5).超级明星现象
超级明星产生的市场有两个特点:市场上每位顾客都想享受最优生产者提供的物品;生产这种物品所用的技术使最优生产者以低成本向每位顾客提供物品成为可能。
6).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最低工资法、工会和效率工资
对一些工人来说,工资被设定在高于使供求平衡的水平上。出现这种情况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最低工资法。第二个原因是工会的市场势力。工会是与雇主谈判工资和工作条件的工人协会。第三个原因是效率工资理论提出的。该理论认为,高工资可以减少工人的流动性,提高工人的努力程度,并提高申请该企业工作岗位的工人素质,因此企业支付高工资是有利的。
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会对劳动市场产生影响。把工资推到均衡水平之上,增加了劳动供给量,减少了劳动需求量,结果是劳动过剩或失业。
2.歧视经济学
工资差别的另一个来源是歧视。当市场向那些仅仅是种族、民族、性别、年龄或其他个人特征不同的相似个人提供不同机会时,就出现了歧视。
1).劳动市场歧视的衡量
经济学家一致认为,由于不同群体之间平均工资的差别部分反映了人力资本和工作特性的差别,因此这些差别本身并不能说明劳动市场上到底存在多大歧视。
当然,不同工人群体之间人力资本的差异本身可能反映了歧视。例如,在历史上,向女生提供难度较小的专业课就是一种歧视。但在工人进入劳动市场之前,这种歧视早就发生了。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其表象是经济上的,但其深层原因却是*治上的。
2).雇主的歧视
表面上看,歧视性工资差别该归罪于雇主,毕竟是雇主做出了决定劳动需求与工资的雇佣决策。然而经济学家对此表示怀疑。他们相信,竞争性市场经济对雇主的歧视提供了自然的矫正方法——利润动机。在与那些既对赚钱感兴趣又关心歧视的企业的竞争中,只对赚钱感兴趣的企业处于优势地位。因此,没有歧视的企业取代了有歧视的企业。竞争市场以这种方法对雇主歧视进行了自发的矫正。
3).顾客与*府的歧视
竞争市场包含了一种自发矫正雇主歧视的方法。只关心利润的企业进入市场倾向于消除歧视性工资差别。只有在顾客愿意为维持歧视性做法进行支付或*府强制歧视时,竞争市场上的这种工资差别才能持续下去。
3.结论
在竞争市场上,工人工资等于他们的边际贡献值。但是有许多因素影响边际产量值。企业对那些较有才能、较勤奋、较有经验、受教育较多的工人支付的更多一些,因为这些人的生产率较高。企业对那些受到顾客歧视的工人支付的少一些,因为这些工人对收益的贡献较少。
第20章:收入不平等与贫困
1.不平等的衡量
1).美国的收入不平等
年以来,美国的收入分配似乎一直相当稳定。在过去几十年间,收入最低的五分之一家庭得到4%—5%的收入,而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家庭得到40%—50%的收入。具体来看,从年到年,分配逐渐变得较为平等。收入最低的五分之一家庭的收入份额由4.1%提高到5.5%,而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家庭的收入份额由51.7%下降到40.9%。近年来这种趋势倒了过来。从年到年,收入最低的五分之一家庭的收入份额由5.5%下降到3.8%,而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家庭的收入份额由40.9%上升到48.9%。
2).世界各国的不平等状况
当各国根据收入不平等状况排序时,美国比一般国家更不平等一些。美国的收入分配比大多数经济发达的国家,如日本和德国更不平等,但比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南非和巴西要平等。
3).贫困率
常用的收入分配的判断标准是贫困率。贫困率是家庭收入低于贫困线的绝对水平的人口百分比。贫困线是联邦*府根据每个家庭规模确定的一种收入绝对水平,低于这一水平的家庭被认为处于贫困状态。
美国的贫困率从年的22.4%下降到年的11.1%。然而,自从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贫困率却没有下降到年的水平以下。
在不同群体之间,贫困率差别很大。贫困与种族有关。黑人和西班牙裔人生活在贫困中的可能性是白人的三倍左右。贫困与年龄有关。孩子比一般人更容易贫困,而老年人比一般人更不容易贫穷。贫困与家庭结构有关。没有丈夫的以女性为家长的家庭生活在贫困中的可能性是已婚夫妇家庭的五倍多。
4).衡量不平等时的问题
至少由于三个原因,收入分配与贫困率数据所给出的生活水平不平等状况是不足的。
首先是实物转移支付。实物转移支付是指以物品和服务而不是以现金形式给予穷人的转移支付。不平等程度的标准衡量方法并没有考虑这些实物转移支付。
其次是经济生命周期。人的一生,收入总在变动。年轻人收入较低。随着工人年龄增长、经验增加,收入增加。退休后收入又大幅减少。人们能以借款和存款来平缓收入的周期变动。这种正常的生命周期形式也会引起年度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但并不一定代表生活水平的真正不平等。
最后是暂时收入与持久收入。人一生的收入不仅仅因为预期的生命周期而变动,还因为随机的和暂时的力量而变动。人们可以以借款和存款来平缓收入的暂时变动,因此收入的暂时变动并不一定影响他们的生活水平。家庭购买物品与服务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其持久收入,即正常的或平均的收入。为了衡量生活水平的不平等程度,持久收入的分配比年度收入的分配更相关。
5).经济流动性
经济流动性,即人们在各收入阶层之间的变动,在美国经济中相当常见。由于家庭收入随时间而变化,因此,暂时贫困比贫困率显示的更常见,而持久贫困则更少见。从经济成功的代际持续性来看,超过平均水平的收入会从父母延续到孩子,但这种持续性并不完全;如果父亲的收入比同辈人的平均收入高20%,他的儿子很可能比同辈人的平均收入高8%。祖父的收入与孙子的收入之间的关联性则很小。
2.收入再分配的*治哲学
1).功利主义
*治哲学中的一个主要学派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的出发点是效用——人们从环境中得到的幸福或满足程度。根据功利主义,*府应该选择使社会上所有人总效用最大化的*策。
功利主义者支持收入再分配是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的假设。随着一个人收入的增加,从增加的1美元收入中得到的额外福利是递减的。这意味着*府应该努力达到更平等的收入分配。但功利主义者并不支持收入的完全平等化,因为他们明白,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如果*府的再分配*策压低了一个人可以赚到的额外收入,人们勤奋工作的激励就变小了。当他们工作减少时,社会收入减少了,总效用也减少了。功利主义的*府必须使更大平等的好处与扭曲激励的损失保持平衡。因此,为了使效用最大化,*府不会试图使社会完全平等。
2).自由主义
思考不平等的第二种方法可以称为自由主义,由哲学家约翰·罗尔斯提出。根据自由主义,*府应该选择被认为是公正的*策,这种公正要由一位在“无知面纱”背后的无偏见观察者来评价。罗尔斯认为,这样的观察者会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