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第天
导语:农业其实离我们很近,和我们的餐桌息息相关,而农业似乎又离我们很远,经济越发达,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越来越少。在现代社会中,哪怕你不是农业生产者,你也一定是农产品的消费者。然而对农业我们却可能充满了常识性的错误。中国农业大学的胡跃高老师毕生从事农学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今天让我们跟随他走进农业,认识农业。
作者|胡跃高,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态与农作学系、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中国防治荒漠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胡老师毕生从事农学方面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工作,自年开设“农业总论/农业发展原理”课程以来,花费了几十年的功夫著成《农业原理》一书,并在全球农业安全、农业区域可持续发展、有机农业理论与实践、乡村合作模式与道路等领域有所建树。
此外,胡跃高老师还曾多次主持国家级农业科技公关项目,在农牧业结合、防治荒漠化、农业系统工程、大学生村官、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技术等方面也具有积累。
引言:《农业原理》成书背景的介绍
主持人孙庆忠:今天非常荣幸请到我们农学院的胡跃高教授,他来给我们普及农业原理。我们很多人是“非农学科”班上的,但是我们都是农业大学的。农业大学的人无论是否是农学专业的,都需要知道农业的基本原理、基本常识。实际上每个人都需要知道,现代社会里的每个人哪怕你不是农业生产者,但是你一定是农产品消费者。我们经常会被误导,充满了对农业的常识性的错误。胡老师写成这本《农业原理》,其实是几十年的功力,我拿的这本是最新版,我们市面上还看不到,我们先尝鲜了。让我们热烈欢迎胡老师!
胡跃高:非常感谢孙老师给我这个机会,把我们在农学方面这些年的思考展示给搞社会学和经济学方面的老师和学生们。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探讨,这种探讨是有必要的,因为我们处在这样一个时代,因农业学科领域分工太细,割裂了完整的对象,容易使我们对工作对象产生片面的认识。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整体的认识。
年我去安徽一个著名的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三瓜公社参观。三瓜公社在安徽省名列前茅,孙君是这个村庄改造建设的设计师。他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说:你们农大毕业生里面有多少能够真正回到农村,从事农业建设?我说这个实在不敢说,1%?5%?可能;10%不敢说。可能是这个样的。这确实是尴尬的一个问题。农大99%、95%、90%的毕业生都去哪儿了?去做与农业、与乡村建设有间接关系、无直接关系的事情了。
这里我们来共同思考这个问题:农业大学的本科生毕业的时候,有多少人有能力管理好一个村庄?答案可能是很少;硕士毕业生呢?极少数。让你到村庄里面,管理一个村庄,你能做好一个支部书记吗?不敢说;然后博士毕业生呢?也不敢说,极少数,很少能;如果我们进一步问,农大教师中有多少人能够有能力管理好一个村庄呢?答案可能是很少有人有这样的能力。
古人道“建国*民,教学为先”。当我们面临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国家启动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农业教育改革问题便必然地提上了议事日程。这是农业改革者的共识。从总体来看,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还不能应对当前农业改革提出的问题。你们去村里面看看去,恐怕连拐角都找不着,进了村里面以后,基本上跟瞎子、聋子、瘸子差不多。今天这样的状态,你去改革农村,如果不造成农村新的破坏的话,那是很幸运的了。
这些情况与我们20多年前的年发起“农业原理”这门课程时,基本的想法有关联。那个时候编者有一个朴素的想法,说农业大学的学生,进了农业大学以后,能不能通过学习这么一门课程,然后就能够对农业的东西南北,四梁八柱基本搞清楚了。有没有这样的课呢?没有;既然没有这样的课,我们能不能开始搞?当时这件事还惊动了石元春校长。石校长讲,这样的课程最好由年长的老师搞。
事实上,年长的老师在忙别的事,如果年轻人有时间,为什么不去尝试做。那时我30多岁,就自告奋勇,开始搞了。年底留校,年开了这门课,上了5次课,到年就出版了第一版教材,叫《农业总论》。年第二版改名为《农业发展原理》,年第三版称《农业原理》。名称三次三变,有一个曲折的过程。第一版时就想取名“农业原理”,但大家不能接受,说教材不够水平。好,我们当时妥协了。第二版出版时,王涛在研究生院主持工作,看到我们的教材,打电话建议说,就叫农业发展原理吧,因当时强调“发展”。这第三版时,编委会共同讨论以后,觉得还是把它还原到“农业原理”为好。通过长期深入研究“农业原理”,逐步将本课程积累为一门通识课程,是编委会的愿望。
《农业原理》教材中文名字有变化,英文名称始终是AgriculturalPrinciple。课程包括了三项内容:第一、农业历史发展与现实存在的客观陈述。即客观上它是怎么回事,告诉大家,历史上农业是怎么来的;第二、人们对农业发展基本原理认识的总结与理论不断发展完善的讨论。指我们对农业整体的认识是一个过程,是不断认识、不断总结的过程;第三点、农业现实发展的总体判断。即学习研究农业原理是为了把握现实,对现实发展做出总体判断。20多年过去了,这个课程思想基本稳定。这是关于本门课程的哲学思维与定位。我们做这件事情,有了这样的哲学思维判断,思想就稳定了下来,不断向前发展积累。
本次教材修订时,我们将教材结构做了调整,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地理文明坐标系中的农业,即对农业进行定位;
第二部分:农业的原理,共阐述了十项原理;
第三部分:农业原理研究的现实意义,介绍了编者对国际国内农业形势的认识。
点击下图可直接购买
以下分别介绍其基本内容。
1.地理文明坐标系中的农业
世界农业历史如此悠久、宏大。如果把农业比作大楼,如果我们站在大楼前,离得太近的话,就会看不清这个楼究竟有多高,多么宏大。看不清它的上下左右结构怎么样,有什么特征。距离太近反而会看不清楚。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栖身此山中!现实中往往出现这种情况,搞一个现实课题研究,不同人认识不一样。原因就是各自站的位置高低远近不同。面对这种情况,要把自己看清楚的东西陈述给对方,如果他冷静下来跟你共同探讨,你再把他请到你的位置上来看一看,然后再交流。当所有人把所有论据全部掌握到手后,得出的结论一般是相近的。观察点不同,论据不同,然后会有争论。马克布·洛赫是法国哲学家,他说出过同样的道理,他说:一位猎人在进入森林之前,总要细心地环顾四周,因为一旦进入密林,他的视野就再也不会开阔了。
我们在乡村建设中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我们都知道一株植物是一个生命体,一个动物是一个生命体,一个人是一个生命体。现在的问题是一个村庄有数十种作物存在,每一个群体都是数以千万亿计,有数十种动物在那儿,每一个群体也是数以百千万计,还有更重要的是人,往往有几十户,成百户,成百上千人存在。
此外,还有其他种类你所不知道种类的动物、植物与微生物在那儿。对于这样意义的村庄,您认为它是生命体吗?多数情况下,人们进入村庄后,如果是社会学家,研究对象是人,其他东西就不太管了,对吧?如果是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