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嵌入与乡村振兴的融合机制探索
——以天津市第六埠村“长征路”为例
一、调研缘起
乡村是以地缘关系为纽带、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要生活来源、区域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的居民生活共同体。传统乡村具有生产生活区域相对固定、村民价值观念稳定统一、村庄封闭性强的特点。我国乡村地区普遍经济发展水平、生态观念都较为落后,产业结构以单一的第一产业为主。产业兴旺虽为乡村振兴指明了一个可行发展方向,但部分地区仍面临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困境。
我国年出台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年)》中明确指出:乡村振兴需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推动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
红色文化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遗留的宝贵精神财富,在经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方面都具有极高价值,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红色文化资本,以红色文化建设带动乡村经济建设,在文化产业对经济建设推动作用愈发突出的当下,是乡村振兴重要的可行路径之一。
第六埠村“重走长征路”项目在缺失相关红色基因的情况下开创性的引入长征精神,将外地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本土红色文化资本,这一实践为红色文化经济价值的在乡村振兴中实现指出了全新的方向。通过对第六埠村“长征精神”文化体系的建立与“农业+文化特色旅游”的双驱动实践模式的总结,分析以创造性迁移红色文化资源振兴乡村文化产业、发掘经济建设全新动能的可行性,以求最大化发挥红色文化对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双重作用,从而更好指导实践。
二、调研方式
我们以访谈的形式,将组织项目建立的村干部、直接参与建设活动与后期经营活动的村民定为目标访谈群体,通过实地走访,了解项目渊源背景、考察项目运行情况、收集大量相关定性资料,以了解第六埠村将红色文化嵌入乡村振兴的后续发展情况。通过对第六埠村实践探索分析,探讨如何创造性引入红色文化、发掘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建设中所发挥的双重价值,为其他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提供借鉴经验。
三、
第六埠村“重走长征路”
项目现状及发展时间轴构建
方式
(一)第六埠村基本状况
第六埠村红色教育基地隶属于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该村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景观宜人,是天津市“市级”生态文明村、天津市菜篮子工程基地、基层*组织、国内首批农旅示范点。年8月26日,入选我国乡村重点旅游村名单。
(二)第六埠村发展阶段
图1第六埠村发展时间轴
第一阶段:年以前
那时,第六埠村村貌破旧,道路多为泥土路,未建立系统环境清洁体系,地表满是果皮纸屑,村民评价该村环境为“脏乱差”。当时,该村多数田地弃之不用,导致大片荒地出现,芦苇丛生。村内的余户人家种,有多户人家存在私家乱盖情况。村民对村里大小事兴致寥寥,年轻劳动力多萌生外出打工的想法。
在农业种植方面,第六埠村向来就有“京津蔬菜第一村”的称号,先后取得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项目、天津市无公害蔬菜产业化等经营项目。蔬菜作为村里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该村经济建设发展方面起着重要支持作用。该村农业生产大多在生态大棚内进行,一座座生态大棚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第六埠村一大特色景观(图2)。
为利用生态大棚吸引更多的产业项目投资和客户流量,该村采用部分菜园租赁模式推动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村里农业生产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村民在自家土地自种自用,从挑选种植产品、播种、土地日常管理到最后丰收全程由村民自身完成;另一部分是通过菜园承租的方式吸引城中居民前来租赁,最少租一分地,一次性预付资金,签订租赁协议后,农户结合租赁方需求对菜园进行日常管理,所租田地的产出收入全规租赁方所有。
这种新型现代农业发展业态在满足城区居民农业参与感、获得感的同时,也促进了农业与现代融合,在农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虽然第六埠村在农业发展上下足了功夫,但限于当时村里各方面设施建设较为落后,也没有优质技术支撑,所以并未在根本上摘掉贫困的帽子,本质上还处于经济落后的情况,甚至还被*府列为天津市西青区结对帮扶困难村落。
第二阶段:年至年
在这一阶段,第六埠村各方面虽未产生明显变化,但为之后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谈到:“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次载入历史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意味着*指导方向与道路的胜利,体现了长征过程中吃苦耐劳、不畏艰难、艰苦卓绝的精神”。第六埠村在这次讲话中认识到革命文化与乡村振兴道路融合具有可行性。为大力宣传、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并以红色革命文化对村民产生积极教育作用,秉承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性、发掘和利用红色革命文化独特价值功能的理念,第六埠村初步产生了在村内建设一条模拟“长征路”的想法。
第三阶段:年
第六埠村于年7月完成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新班子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环境、农业两方面进行大改造。环境方面,未解决房屋乱盖问题,村干部从自家房屋开始,实行全村违规房屋拆卸工程,起到良好带头作用。房屋拆卸过程中,第六埠村拆一片,清理一片,将原先村里破仓库、垃圾堆、违章建筑变成了0余平方米的休闲健身广场,近平方米的绿植林荫。现今,村内泥土地翻修成水泥地,安上了路灯,修上了小花园与栈道,地面打扫得干净整洁,农作物堆放整齐,邻里和谐,劳动积极。农业方面,第六埠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该村被称为鱼米之乡,村内水系丰富,清河、独流减河与子牙河交汇于村境内(图3)。此外,村内仍存有数条河流、沟渠,村东岸莲花淀内河流沟渠总长四万余米,村西岸东淀内河流沟渠总长3.8万余米,各河流沟渠为第六埠村农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奠定了较为厚实的基础。为打造第六埠村田园综合体,村两委班子请来专家对该村农业生产提出建议。充分利用该村水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将河边上千亩芦苇地打造成第六埠景观稻田,美化了环境也丰富了农作面积(图4),同时在村内增加了职业农户这一工作,为待业村民提供岗位劳作。
第四阶段:年
在村子发展第二阶段时提出的模拟长征路建设项目,经过村内*支部多次会议讨论,由书记确定最终建设方案,于年5月份立项。长征路的建设秉持“红+绿”的思想,即依据现有经济条件与环境进行开发建设,在原有一草一木上做足文章,不动一亩地、不造成任何污染,利用各种天然条件如沟渠、河道作为依据打造村内长征路(图6)。村民、村干部、各方志愿者积极协力合作建设长征路,这样的建设方式不仅加快了建设进度,还增多了村民间日常交流及村内村外的联系。
第五阶段:年
长征路经过长时间建设于年6月18日正式开业。这时第六埠村真正开始做到了红色文化事业与农业产业发展协同并进,并建设成农业+红色文化特色旅游这一独特“双驱动”模式。两个驱动力并非互相独立、毫无关联,而是紧密联系,互为条件。农业产业发展旺盛是进行红色文化特色旅游的基础,只有农业发展可持续,经济环保,才能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红色文化特色旅游的经营中;红色文化特色旅游又进一步带动了农业产业发展,旅客在第六埠村进行旅游时可以参与下田体验农耕生活,捕捉稻田蟹,购买绿色蔬菜等活动,为村子提供可观收入来源,这份收入作为农业产业投入,使该村农业发展更加蓬勃。第六埠村通过独特的“红色文化+绿色农业”双驱动发展模式,真正实现了农村“等靠要”到自我“造血”的全面转变。
四、第六埠村红色革命文化体系建设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是该村干部与村民建设第六埠村长征路的最初理念。第六埠村村委会是先进基层*组织,考虑到第六埠村村落范围较大,村民个人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旨在通过建设长征路进行红色革命文化教育把村内人心聚拢,故提高村民个人文化素质成为一个优质的选择。在“红+绿”战略思想下,全面准确把握红色革命文化与绿色生态的基本内涵对第六埠村文化、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可为第六埠村注入更多生机活力。第六埠村红色革命文化体系是以村内模拟长征路为核心,以各类相关设施、红色文化教育建设为辅的综合体系。
村内长征路的建设以真实长征路为模板,以系列战争为具体点安排。各个点位在建设时模拟了枪支、弹药、碉堡、坦克,并辅以战役说明板、模拟地洞、遵义会议会址建筑等设施。同时,第六埠村会在相应地点举办*事演习、抬担架、匍匐训练、红*饭等活动内容(图7-图10)。为使游客和村民深刻感受红色革命文化,再现曾经红*长征情景,在整个长征路途中举办了村干部、村民等组织的文艺节目,包括《红星照我去战斗》《腰鼓》等。长征路终点专门设立了会师后的大舞台,意在体现长征胜利的喜悦,游客可以集体去大舞台表演红色文艺节目,最后合唱一首《我和我的祖国》,将整场长征路活动氛围推向制高点(图11)。第六埠村专门建设了红*饭食堂,游览长征路的客人可以品尝红*饭、村内原生态蔬果及其他该村特色饮食,有助于游客与村民忆苦思甜,充分展现了红色革命文化的教育意义。
第六埠村为了将红色革命文化更好传承,特意创设了红色童*团,团中全是村内8到14岁不等的小孩。童*团的成员经常跟随村内村干部参加红色文化活动,包括重走长征路、向游客介绍系列战争历史、诵读长征时期诗词、模拟入*宣誓等。通过参与这一系列活动,无形中对童*团成员进行优质红色文化教育传输,使其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红色革命文化的影响。此外,为了让第六埠村从上到下真正体会*人的意志、长征的艰难,村*支部会经常组织开展走正步、站*姿等活动,并对参与活动的村民发表讲话、让其观看纪录片,从实际参与和理论层面上进行红色文化教育。
五、乡村振兴战略下第六埠村“双驱动”发展模式
第六埠村的乡村振兴建设,采取的是红色文化与绿色产业协同发展的“双驱动”发展模式。显然,红色文化可为绿色产业升级赋能,并可为乡村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注入活力,进而建立起“红色文化旅游+绿色农业发展”的双驱动实践模式。
(一)革除弊病,红色文化唤起支柱产业二次升级活力
第六埠村在发掘振兴内生动能方面曾做过多次探索。6年,第六埠村根据自身优渥的自然条件与深厚的农耕基础,对作为收入支柱的农业进行产业升级。通过实行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在生产技术方面进行改良与提升,可通过优质农产品打通与市场之间产销壁垒,进而实现村内优质农产品商品化、传统农业产业化。与此同时,村内开始发展“菜园租赁经济”,这一“代经营”的非传统承包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使第六埠村的产业结构由单一的农业转变为农业服务业结合,第三产业在村内萌生。
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与“租赁菜园”双管齐下,短时间内在一定程度上有限的改善了村中的经济状况,但由于村民的思想观念并未跟随产业的革新一并升级,村民思想和认知上落后的生态、生产观念制约了第六埠村取得进一步的实质性发展。第六埠村村委会结合“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全面实现的要求之一”与“环境友好”是“生态振兴”的重要要求,创造性的提出修建“长征路”的想法,将长征精神引入村内。长征精神作为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具体体现,其象征的“不畏艰苦”“坚忍不拔”“团结互助”符合第六埠村振兴所需的精神力量。红色文化的教化作用在第六埠村随后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体现,村内人心聚拢,村民生产观念转变,应运而生的“红+绿”理念不仅在改善村内“三生”环境方面发挥了指导性作用,也使村民原本赖以维生的农业生产与“菜园租赁”更加规范、科学。
可见,这一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使农产品与农垦过程本身作为“长征路”项目附属商品的可能性大大提升,这在促进第六埠村产业结构完善、发掘农业经济附加值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巧妙转化,红色旅游助力文化产业成为发展新能
“重走长征路”项目是第六埠村依照现有的经济条件进行开发建设、旨在提升村民思想水平的重要物质载体。该项目在借助红色文化的教化作用让村民始终牢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培育艰苦奋斗的风气的同时,为第六埠村提供了全新的振兴路径。第六埠村依托于“长征路”项目,开辟了旅游业的发展道路,使第三产业获得极大的生存发展空间,“长征路”的红红火火也反哺了村民原本赖以维生的种植业,作为旅游附属产品的“农家乐”继“无公害蔬菜产业化”“租赁菜园”之后,使农业经济又一次焕发出不同的生机。第六埠村借此机会建立了“农业+文化特色旅游”的发展模式,农业产业与红色旅游产业同时成为村内的支柱性产业,村内产业结构趋于完善。一三产业的齐头并进,为第六埠村长期可持续振兴源源不断地供能。
六、第六埠村发展经验
以往,第六埠村由于其原本落后的产业基础,村民薄弱的理想信念,匮乏的技术人才,脏乱的生态环境等因素,制约了其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而16年以后,长征精神的引入、长征路项目的建设运营,逐渐改变了第六埠村的滞后状态。因此,本部分将从组织、产业、人才、生态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探究红色文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作用,以期能够得出实践经验并加以推广。
(一)红色文化通过鼓励民主性改良,夯实乡村振兴组织基础
红色文化作为革命实践中衍生出来的优秀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以人民为核心,为人民谋取利益的理念,其所崇尚的民主精神和服务精神至今对基层*组织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年,第六埠村村委会基层*组织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为契机,并在自身对红色文化有着充分认知与理解的前提下,决定将长征精神引入村内,借鉴其治理经验,认真探索人民参与民主的实践形式,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进而提高基层*组织进一步为人民谋取利益的能力。
在长征路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村委会曾多次召集群众大会,充分听取人民意见并积极采纳。村干部凡事亲力亲为,并带领群众一起探索项目运行模式,在全村范围内形成了良好的民主氛围。使得基层*组织与民众关系更加密切,促进了由中国共产*领导的基层*府施*、群众普遍参与、乡村协调发展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的形成。
(二)红色文化通过助力创新型发展,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这一指导思想同样可以运用于乡村振兴的实现。目前文化产业已成为现代经济结构中新的经济增长点,而红色文化作为优秀文化的代表,其独特影响力以及良好的知名度与品牌效应,使之得以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原理是通过与旅游业、餐饮业、文娱业等相结合形成新型的地方产业,进而产生经济效益,实现落后农村地区从“等靠要”到自我“造血”的转变。
第六埠村原先为传统型村落,以农业种植产业为主,农业收入是长久以来是该村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而“长征路”的引入为第六埠村打开了发展第三产业的道路,依托于“长征路”,第六埠村形成了以“农业+旅游”为主体,餐饮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为伴随的、完整的有效经济运行模式,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居民的收入,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年轻人回村建设,实现了人力资源、经济资源与文化资源的有机结合,有助于第六埠村早日实现振兴目标。
(三)红色文化通过以“志”带“智”,扩大乡村振兴人才储备
落后地区的群众由于长期贫困缺乏斗志与自信,从而丧失了与贫困作斗争的勇气与信念,脱离发展的轨道,形成不思进取、“等靠要”等消极思想状态,进而缺乏支撑其前进的精神动力。因此,落后农村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优秀文化在村民思想上的引领作用。显然,村民思想态度的转变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乡村优秀人力资源的储量。落后乡村地区村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水平普遍偏低,如果只振兴思想而不注重综合素质的发展,易造成内生动力激发不足,*策的支撑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2]因此,乡村振兴首先要思想振兴、精神振兴、态度振兴,尤其要形成紧密团结、顾全大局的思想底线,最大限度地增强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3]所谓扶贫先扶志,依靠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革命中形成的红色文化精神,改变部分群众落后的思想风貌,提高其思想觉悟和个人意志力,在全村范围内形成积极主动的社会风气,从而凝聚民心,共同致力于乡村振兴。同时,在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学习*的发展经验与历史教训,能够从中培养出自我发展意识和忧患意识,让村民产生主动提高个人综合文化素质,学会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将知识运用于实践,转化成生产力的意识。
第六埠村村委会在“长征路”引进初期的初步设想便是希望通过引进红色文化,让村民意识到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并为之努力,从中形成艰苦奋斗的精神,进而提升村民思想道德水平,加强内部凝聚力。随着长征路项目的不断运行,长征精神也在第六埠村逐步扎根,其象征的“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在第六埠村村民的日常实践中形成了积极的反作用。
在长征路的建设过程中,村民从被动参与村委会组织的长征精神普及教育活动转变为自发学习长征精神,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秉承着向*学习的精神,在筹备运营过程中,村民自发组织培训活动,成功培养出一批能够在长征路项目中直接上岗的职业人员,真正做到了红色文化与文化教育,职业教育相结合,提高了村民的综合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水平,助力了乡村人才振兴战略。
(四)红色文化通过推动可持续发展,美化乡村振兴生态环境
红色文化对于乡村生态振兴体现的作用,一方面表现在其固有的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村民奠定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对经济的传导效应,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客观上奠定了保护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宜居乡村的经济基础。长征路建设前,第六埠村村容破旧,环境“脏乱差”,大街小巷都是泥土路,垃圾乱扔乱放,家禽四处走动,常有鸡鸣狗吠之声扰乱公共秩序。现如今,由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渗透,村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帮扶*策的实施,以及长征路运营的客观需要,村中环境已经大为改善,在修建水泥路和休闲健身广场、实施林荫绿化、进行垃圾回收处理的同时,长征路项目也在依托于村中的原始自然条件并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修建起来。引进长征精神对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至关重要,使得第六埠村渐渐成为“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七、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的提升路径
红色文化的内涵符合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红色文化作为实现乡村居民美好生活的精神源泉,鼓励了乡村振兴道路的延伸;同时乡村振兴的实现又对红色革命文化存在反作用,有效推动红色革命文化在当地的优质发展。因此探究红色革命文化与乡村振兴道路实现更好融合的路径就显得至关重要。从红色革命文化角度出发,二者融合提升路径可理解为构建多元参与的红色革命文化主体格局;从激活乡村振兴道路因子角度出发,二者融合提升路径可分为*策有效引导、乡村特色产业开发。
(一)多元参与主体格局
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是人,所以农民才是红色革命文化的参与者、建设者、创造者及主导者。
要搭建良好的红色革命文化格局,首先需要引导农民返乡以解决主体缺少的问题。乡村基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营造积极发展农民主体作用的社会氛围均离不开农民的参与,所以乡村应该施行各类村庄福利,鼓励农民返校创业,在此过程中大力宣扬农民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例子,打造创业型特色乡村名号,树立良好乡村形象。此外,乡村应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与自身优势对村内农村劳动力进行包括农业技能、红色文化、产业建设的培训,增强农民对乡村归属感、认同感。
构建优质的红色革命文化格局,还需要有效发挥德善村民的作用,以实现有效领头。德善村民指村内德高望重,充分了解村内设施、文化体系建设,品德和才学被大多数村民所推崇的人,如乡贤。要想使红色革命文化在乡村中大范围传播,增强村民对红色革命文化的了解,德善村民的存在不可缺少。德善村民在村内的声望较高,真正能够使大多数农民信服,可将红色革命文化在公众层面融入村庄,带领村民实现红色革命文化与乡村振兴道路融合,利于乡村发展。乡村应该从乡村情感、乡村建设方面下功夫,创造吸引德善村民回归条件。*府与社会也可发力给予德善村民一定的社会地位并明确其应付的责任,使德善村民能够发挥作用,达成在村内宣传红色革命文化并促成乡村振兴的目的。
红色革命文化格局的形成,最后还需要社会参与。第六埠村长征路建设历程充分体现了红色革命文化设施建设离不开社会的参与,众多志愿者、*府、产业、公民的实践参与促成了乡村红色革命文化的发展。社会参与红色革命文化可以形成对应组织来优质发挥规模效益,实现乡村红色文化层次提升。
(二)*策有效引导
为迎合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红色革命文化与乡村振兴道路的融合也应构建以乡村自身循环为主体,村内村外双循环互相促进的发展新局面。第六埠村的蔬菜承包制度实现了第六埠与外界城市的有机联动,满足了城区居民对乡村种植了解需要的同时也带动了村内农业产业开发。因此,*策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