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罗雄飞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是理解
TUhjnbcbe - 2021/6/15 19:06:00

《〈*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是理解《资本论》的一把钥匙

[摘要]马克思把《〈*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看成*治经济学批判得出的总的结论。它从唯物史观及其社会发生机理出发,要求把资本主义生产这一特定研究对象置于人类社会的一般历史进程加以把握,同时要求把特定对象当作“生命有机体”,科学地展现其“生理结构”。它将唯物主义辩证法渗透在*治经济学的实证研究中,形成独特的*治经济学方法。这个方法要求将两个思维行程结合起来,将历史发展辩证法和“生理结构”分析即科学的抽象法结合起来。它把以往*治经济学基于意识形态的价值立场和形而上学方法当作首要的批判目标。《导言》是理解《资本论》及其手稿的钥匙,回到《导言》解读《资本论》,能够更好地发挥这一经典著作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唯物史观;*治经济学方法;*治经济学批判

年1月,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集中阐述了《资本论》的“三个崭新因素”,强调了思想方法方面的理论贡献。事实上,剩余价值生产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特征是客观存在着的。马克思之所以比古典经济学家阐明得更加科学透彻,不在于作为本质特征的客观存在本身,而在于认识方式对古典经济学的超越。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在《〈*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把《〈*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看成《*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正要证明的结论”([1])。应该说,这篇《导言》集中体现了《资本论》的思想方法,跟“三个崭新因素”是相互呼应的。那么,《导言》具有怎样的思想内容?它对于人们理解《资本论》具有怎样的意义?本文拟就此进行初步的探索。

一、基于唯物史观把握所研究的具体对象

在《〈*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核心思想进行了集中阐述,可见,正是唯物史观对《资本论》的写作起着指导作用。《资本论》的《第二版跋》所引《欧洲通报》的《〈资本论〉的方法》一文指出,马克思首先把社会运动看作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力求把握各种现象发生、发展的必然规律,即它们存在的必然性以及由一种联系秩序过渡到另一种联系秩序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把特定时代的经济生活看作像动植物机体一样的“社会机体”,剖析它的整个结构,揭示其特殊规律。该文作者强调,马克思正是“从这个观点出发去研究和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2]21)。对此,马克思是充分肯定的。这同样表明,理解《资本论》,必须从唯物史观出发。

《导言》正是运用唯物史观把握所研究的具体对象。在它看来,尽管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具有某些共同特征,被思维当作一般规定而确定下来的规定是存在的,然而把生产一般当作研究对象是错误的。这是因为,我们不能见到统一就忘记本质的区别,用抽象的要素不可能理解任何一个现实的历史的生产阶段。因此,科学的做法应该从现实的物质生产出发,而任何现实的物质生产都是一定社会关系下的生产,经济学家必须首先明确物质生产的社会性质。因而,“说到生产,总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社会个人的生产”([3]6);要不是对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加以研究,经济学家就必须一开始声明,他研究的是某个特定的历史时代。

应用唯物史观把握所研究的具体对象,还必须结合有机体理论把握特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就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特定社会性质来说,生产总是由一个个特殊的生产部门组成,形成总体。不过,*治经济学不是工艺学,不必具体研究各种生产工艺。需要高度重视的是,生产不仅是特殊的生产,一定的“社会体”即“社会的主体”(例如雇佣工人)始终在各个生产部门组成的总体中活动着,形成类似于动植物机体一样的“社会机体”。因而,经济学家不应该孤立地研究各个特殊的生产部门,也不应该把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割裂开来。基于有机体理论,《导言》系统地阐明:生产与消费相互决定、相互媒介、相互渗透,它们不仅是相互对立的不同环节,而且具有多方面的同一性;分配也不是单纯的产品分配,产品分配是由生产要素的分配决定的,它们是一个生产过程的两个方面,产品的分配及其分配形式决定于生产性质及其结构,因此,分配与生产同样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交换则与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的分工联系在一起,也跟社会不同区域的分工如城乡之间、乡村之间、城市之间的分工联系在一起,因此,交换通过分工这个环节,与生产也是同一的。从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看,生产关系作为首要的社会关系,尽管就其自身的“形式规定”看,可以理解为人与人的关系。就其“总和”来说,作为经济基础或社会经济结构,它又是包含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两方面关系。因此,马克思强调:“这种生产的承担者同自然的关系以及他们互相之间的关系,他们借以进行生产的各种关系的总体,就是从社会经济结构方面来看的社会。”([4])

《导言》的上述思想表明,依照唯物史观的要求,必须将以下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一是通过“静态的”考察,把握“社会机体”的“生命运动”和“生理关系”,二是将特定社会性质的生产放在人类社会的一般历史进程中来理解。

从“静态的”“生命运动”来看,作为相互独立的环节,就生产的片面形式即作为“生命机体”的一个环节而言,它与分配、交换、消费是相互决定的。这种相互决定作用对于每一个有机整体都是如此。不过,消费需求、包含社会分工的交换和生产要素的配置,主要是在既有生产力水平和资源约束下决定产量的变化,而不是生产力水平本身的变化。

就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而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决定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与其他要素相对而言的生产”([3]23)及与之相联系的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总是从生产重新开始”,交换、消费和分配“不能是起支配作用的东西”([3]23)。在这里,生产力水平是由另外的机制决定的。这时,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也涉及人的需要,但这种需要不同于现实的消费需求,它是受到既有生产力水平、资源条件或生产关系限制而无法获得满足的需要。它包含人们的潜在需要、资本基于内在本性表现出来的需要和民族国家相互斗争产生的需要。正是由于这种需要受到现实环境的制约,主体与客观环境之间形成一种矛盾运动,它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创新动力和认识水平,不断形成新的知识。社会由此获得的认识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和实践活动对自然人化和改造环境具有能动意义。这种决定关系遵循存在决定思维的原则,却又不是简单的反映关系,因为决定思维的“存在”是主客体之间的客观的矛盾运动,不是抽象的“物质”,也不限于客观事物的既有的属性。从这种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机理来考察,“生产是实际的起点……消费,作为必需,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生产活动是实现的起点,因而也是实现的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是整个过程借以重新进行的行为”([3]18)。

有人说,生产过程首先需要进行生产要素的分配,就此而言,分配决定生产,而不是生产决定分配。马克思坚决否定这种说法。在他看来,这种分配属于生产本身内部的问题。并且,从一般历史进程看,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作为生产要素分配的前提。这是因为,似乎先于生产而分配的生产工具及其生产方式,归根到底是人们生产的结果。在原始时代最早的生产中,生产的条件和前提都是自然存在着的,随着历史的发展,才从自然发生的东西转化为历史的产物,即人们劳动的产物。因此,除了原始的自然条件,特定的生产条件及其生产方式首先是生产的结果,之后,它们的分配才决定新时期的生产。并且,生产要素的分配也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不断调整着的,它们在生产内部被不断地改变。总之,生产资料的任何利用方式,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生产活动的产物,是由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而生产要素的分配总是以特定的生产方式为依据。可见,马克思是把“生理结构”分析与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分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马克思为什么选择最发达的英国资本主义生产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依照《资本论》的《第一版序言》,似乎这仅仅是受到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启发。事实上,马克思决定将英国资本主义生产作为一个典型加以剖析,应该具有理论上的自觉意识。这同样可以从他的唯物史观及其社会发生机理来说明。我们应该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与马克思—年的整个思想发展联系起来,结合基于人的现实实践的社会发生机理、异化劳动理论,更加科学地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5])事实上,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仅仅是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原理,而人类社会的现实的历史的运动是复杂多样的。马克思在《导言》第四部分列出的八条提纲,正是对社会历史运动的复杂多样性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罗雄飞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