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世界强看中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TUhjnbcbe - 2021/6/21 17:38:00
作者:星海情报局来源:星海情报局(ID:junwu)今天,我们来聊聊“世界五百强”。我先说我的观点:虽然我们经常听到“世界五百强”这个称号,但是其实我们多多少少都低估了它的意义。“五百强”其实是一个“看世界的角度”,“五百强”榜单可能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去了解大国经济格局最简单的工具,虽然它有时候不太准,但总体上是很稳的。先提醒大家一下:现在媒体上有各种各样的“五百强”,各自的评价标准也不同,我们今天只讨论美国《财富》(Fortune)杂志的“世界五百强”。事情要从二十多年前说起——年,美国《财富》杂志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公布了“世界五百强”榜单。那一年的“世界五百强”中,有家企业来自日本,有家企业来自美国,只有3家企业来自中国。年纪大一点的朋友应该都知道那是怎样的一个年代:那时候,肯德基、麦当劳是“高档餐厅”;《意林》和《读者》上,“德国下水道”“美国老太太”和“日本夏令营”的故事广为流传;谁家孩子能在外国留学或者定居,其牛逼程度丝毫不亚于今天的“我家房子拆迁了”。希望去纽约之前没有卖掉北京的房子毕业生想进外企,大学生在学外语,高中生在追“后街男孩”,初中生在看“美国大片”,小学生要吃“麦当劳”——那是一个“外国=优秀”的年代。刚刚过去的年,尽管疫情肆虐,《财富》依旧敬业且顽强地公布了年度“世界五百强”榜单。在这个意义重大的年份里,“中国队”的规模首次超越了“美国队”:共有家中国企业和家美国企业进入世界强。这是开天辟地头一次。(PS:不晓得是不是因为年美国疫情过于严重,美国有几家连锁药房的业绩比中国银行和本田汽车还要高。)年的“世界五百强”,中美两国的企业加起来,占了一半。-,25年,我们从一个孱弱落后的经济体,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只能说:大人,时代变了。世界强的意义如果市场是一个食堂,那么企业就是食堂里拿着刀叉筷子准备大快朵颐的食客。只不过,食堂里是有竞争的。强壮的人冲在前面吃肉,瘦弱的人就只能在后面喝汤。当然,也总会有一些天赋异禀的“神仙”,他们犯不着参加这种“不体面”的争抢——他们会被请到二楼雅间,在里面慢条斯理地吃着精心烹饪的、最肥美的鱼肉。世界五百强企业,就是那些壮汉或者“神仙”,他们能吃到市场上最多最香的肉。一般的企业,就如同那些瘦弱的人,只能喝一点汤。当然他们中的一些,在某些情况下也会逐渐成长成为一个壮汉。营业收入,是《财富》世界五百强的评价指标。营业收入越高,就代表这家企业能在市场上吃到更多的肉。反过来,如果很多“五百强”公司都来自于同一个行业,也就说明这个行业是一个装满食物、能喂饱很多人的“大盘子”——典型例子就是:世界五百强里聚集了五十家银行,但只有一家油气设备制造商。产业越大,企业越多在某个行业里,如果多家“五百强”企业都来自于同一国,这个行业就是这个国家的“根据地”——中国和美国的互联网企业,德国和日本的汽车企业,美国的保险,中国的建筑承包商.......这些都是各自国家经营多年的“老牌根据地”。另外,因为世界五百强的数量是固定的,只要有一家新的企业上榜,就必定会有一家被挤出去。某种意义上来看,“世界五百强”榜单上企业的变化也反映了大国实力的此消彼长。中国企业从3家变成家,天知道被挤出来的这个座位原来属于哪些国家。我们只知道,从年到年,日本上榜企业的数量断崖式下跌,从家掉到了只有53家。-中日经济规模变化五百强企业和一个国家的经济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玄妙的相关性:庞大的经济规模养育了众多的五百强企业,而这些企业同时又撑起了更大的经济规模。我个人的看法是:通过观察一个国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数量和质量,我们能看出关于该国实力和市场地位的相关信息。从产业角度比较中美强企业通篇看完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榜单之后,我就只有一个感受:放眼全球,中国是最接近美国的国家。根据五百强的分类,家巨头企业总共涉及大大小小56个行业。在绝大多数行业里都能找到中国企业和美国企业的身影。而其他强国,比如德国和日本,尽管在某些行业内很突出,甚至能形成垄断地位,但在大多数别的行业中,根本找不到丝毫他们曾经存在过的证据——我们从来没见过韩国的矿山企业,也从来没见过俄罗斯的通信设备公司。当你在网上搜“俄罗斯电子产品”而中美两国的企业,简直是遍地开花。为了方便进行中美之间的比较,我把这56个行业里的部分行业按照各自的特性进行了分成了四类,然后我将根据中美企业在这四类产业中的表现,观察中美两国的竞争格局。这四个产业分别是:基础产业、制造业、消费产业、高新技术产业。1、基础产业:中国全面超越,美国有一个“秘密武器”根据经济学的相关定义,基础产业是为加工产业提供原材料、动力、基础条件的各产业部门的统称。简单粗暴来说,基础产业就是那些“离开之后就活不下去”的产业......电力、能源、采矿、铁路、通信、石油......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底线和保证。一个国家的基础产业越发达,就能给国民经济提供越充足的后劲,这个国家就能够生产越多的产品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根据年部分基础产业的中美入围企业数量对比,显然:中国能够给社会提供更多的资源以满足生产需要,中国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的称号实至名归。钢铁冶金类企业,总共18家,中国上榜13家,美国0家。采矿和原油生产企业,总共23家,中国上榜14家,其中石油企业2家,煤炭企业12家,美国1家石油企业上榜。钢铁和采矿对于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美国钢铁冶金和采矿企业衰落的背后,恰恰也是美国制造业和工业的整体萎缩。类似的结论也可以在工业产值、塑料产量和用电量的比较中得出。中国年发电量超7.5万亿度,世界第一中国化纤年产量万吨,世界第一,占世界总量70%以上中国塑料年产量占全球25%,也是第一......至于基建,我觉得这个几乎没有比较的必要,毕竟,我们是全球知名的“基建狂魔”嘛。不过,基础产业的发达,是一个喜忧参半的事情。强大的基础产业可以保证一个国家不至于陷入空心化,但强大的基础产业,也往往意味着整个国家仍然处于粗犷低科技生产的阶段。基础产业中,最让我个人感到担忧的是农业。这也是基础产业中美国唯一“吊打”我们的行业。粮食行业中,美国有四家企业进入了世界五百强,中国0家。世界四大粮商“ABCD”中,前三家都是美国企业。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都控制在“四大粮商”手里(四舍五入,全球一半以上的粮食交易都掌握在美国人手中)。美国ADM公司的粮仓除了规模,“四大粮商”还掌握了从上游育种到下游经销的渠道,可以说是完全控制了全球的粮食市场,还掌握着粮食的定价权——如果中国没有“耕地红线”和战略粮食储备,那之后的画面太美我不敢看。不过,虽然中国的粮食安全有充分的保障,但我们在粮食安全上依旧必须谨慎小心,希望在未来最好能有一家中国企业进入“四大粮商”的圈子之中。2、制造业:中美势均力敌,“中国制造”急需升级制造业是工业中最为核心的产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能力。在基础产业中,相比中国,美国的表现非常一般,但美国制造业的实力仍然不容小觑。比如,工程机械领域,美国上榜3家,中国0家。虽然徐州重工、三一集团、中联重科的工程机械产品越来越好,市场也越来越大,但是相比起美国的CAT(工程机械)、帕卡(重载卡车)和迪尔(农业机械),国内三家仍然没有进入强。美国两家工程机械公司占了全球20%的市场工程机械的主要客户是建筑和工程的承包商,而美国本土的建筑工程产业并不发达。显然,美国的工程机械产品主要依靠的是海外市场并且在海外市场上有非常强的竞争力。出海,对中国品牌来说不是选择,而是必须。虽然美国工业总体上在萎缩,全靠高科技在撑着,但美国企业的市场份额仍然足够让中国企业流口水了——卡特彼勒享有16.2%的市场份额,比中国厂商加起来都多。医疗器械产业也是如此:五百强名单上仅有两家医疗器械企业,一家是美国雅培,另一家是总部位于爱尔兰的美敦力。然而,后者只是注册在爱尔兰,实际的运营总部仍然在美国,骨子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美国企业。在制造业的比较中,比较让我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界强看中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