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学习汇届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
TUhjnbcbe - 2021/6/28 19:17:00
北京中医治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届高考*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核心考点

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理论知识)

一、追求智慧的学问

1.哲学的起源

⑴本义:

①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其本义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②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

⑵产生:

①(本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②(处理的关系:)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③(起源:)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认识世界)

⑶作用:指导人们的生活和实践。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助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升华)。

②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等于真正的哲学。

③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因为它从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⑴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①哲学与世界观都是科学的;

②哲学就是世界观;

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④认为哲学是哲学家的事,与普通人无关。

⑵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

方法论

区别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联系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①世界观与方法论并非是相互影响或决定的关系

②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⑴具体科学知识

①分类:a.自然科学知识(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如:物理、化学、生物等);

b.社会科学知识(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如:经济、*治、法学、历史等)

c.思维科学知识(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如:心理学、逻辑学等)

②揭示的规律: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

⑵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全面理解哲学的概念:

①从本义上看:哲学是一门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

②从本质上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从产生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④从特点看: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⑤从作用看: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并指导具体科学,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⑴内涵: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①“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②“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能等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⑵内容:①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也可表述为: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⑶历史上不同的理论表达:天与人、名与实、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⑵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⑶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⑴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一标准(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⑵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①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②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⑶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a.基本观点: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认为金、木、水、火、土、气等具体形态是世界本原。即: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

b.合理性:否认神创论,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的。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

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

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微粒说: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德谟克利特)

②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

a.基本观点:把自然科学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结构如原子看作世界的本原,即:自然科学中的物质结构物质。原子的属性物质的属性。

b.进步性: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朴素性和直观性,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c.局限性:第一,把自然科学中的物质结构直接混同于物质概念。

第二,机械性,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受力学支配的机械运动,因而具有机械性,否认联系的多样性。

第三,形而上学性。(即否认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第四,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即不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社会历史领域去,把人的思想和意志当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从而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经典观点:

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物质=客观实在)

a.基本观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b.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它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c.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d.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二不是指某一具体物质形态,或那些不可再分的物质结构。

唯物主义并不都是正确的,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但二者都是非科学的,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⑷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

a.基本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认为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这里的人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别人,如英雄、帝王等。

如:“智子疑邻”中,丢斧子的人在思想方法上犯了从主观出发的错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b.主观唯心主义典型观点: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王阳明:“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客观唯心主义

a.基本观点: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如:在现实生活中,宗教思想认为在客观世界之外有一个万能的主宰;封建迷信思想都认为有超现实的理念或上帝、神灵等主宰世界。

b.客观唯心主义经典观点:

朱熹:“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

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

中外的神创论:上帝创造世界;盘古开天地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生活中的客观唯心主义(神秘主义)

“8”就是发,喜鹊报喜,慧星出现乃不祥之兆,指纹、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人的命运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这里一定要注意是“从根本观点上看”。

②不能认为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要一律提倡。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不能笼统地说唯物主义就都是正确的、科学的。

不能认为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要全盘否定。唯心主义在认识领域强调反思的作用,对认识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唯心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

③不能把追求物质满足看成是唯物主义,也不能把追求精神满足看成是唯心主义。

④不能认为一切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都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⑸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

①哲学上“两个对子”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是关于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范畴,是源;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是关于世界“怎么样”的问题,是流。是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世界的问题

②哲学史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二元论是不可能的,二元论的实质偏向于唯心主义)

①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而不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②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③注意区分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基本派别: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哲学的基本派别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两大派别的标准是根据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也就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

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⑴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必然产物。

②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③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世界成为可能。

④社会科学前提:英国古典*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⑵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

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实践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特征

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正确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③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⑴毛泽东思想。

①主要代表:毛泽东

②来源时代: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和概括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成果

③精髓:实事求是

④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活的灵*):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⑤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著作。

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①来源时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②作用: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②作用:为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出了原创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①邓小平理论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③科学发展观。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二课:探索世界的本质

(辩证的唯物主义或辩证唯物论)

一、世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⑴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①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②物质的属性:a.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一般属性。

要明确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

①区别:A、哲学上的物质是指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客观实在性;物质具体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它不仅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

B、哲学上的物质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则可以被创造、改变和消灭。

②联系:A、哲学上的物质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B、二者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⑵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原理

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反对把人们的主观动机或某种神秘的力量看成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反对否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英雄史观。

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起源)

⑴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产生经历的几个阶段: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

⑵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①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②从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看: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不管什么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是客观的,但它的形式是主观的。)

4.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

5.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及方法论

①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

②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因而,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我们要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持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

⑴“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

区别:①“客观实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特性。它是对宇宙一切事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②“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既可以指物质具体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⑵意识有正确的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错误意识是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根源于物质。

⑶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不依赖于意识,但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能决定物质。

二、运动的规律性

1.规律是客观的

⑴哲学的运动概念: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⑵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

⑶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①规律的概念: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正确理解规律

固有的

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

不是

臆造的

现象的

偶然的

异变的

举例:

喜鹊叫喜

苹果落地

守株待兔

价格升降

①规律是联系,但并非所有的联系都是规律,只有同时满足四个条件的联系才是规律。

②规律不等于现象,凡是能够借助感官直接感知的均为现象而非规律,上表的举例均不属于规律,如“苹果落地”属于自然现象,但其中蕴含的“万有引力”则属于规律。

③不能把哲学上讲的规律混同于具体规律,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④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则是主观的,可以制定、修改或废除。

⑤唯心主义同样承认规律的存在,但是却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⑥规律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规律可以给人带来积极的作用,也可以带来消极的作用。

⑦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并不意味着改变或创造规律。

⑧“太阳东升西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水往低处流”等是体现规律的现象

②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a.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b.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都有其固有的规律。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把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总结: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也叫自觉能动性)

⑴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能够能动的反映世界、意识能够指导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

①意识活动的特点: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也是能动的认识世界的原因)

侧重点法区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②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③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⑵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能动的反作用于物质):

①意识能动的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意识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正确的意识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错误的思想意识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往往起阻碍作用。

②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误区:①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意识来源于人脑。×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因此,意识中有什么,客观世界中就一定有什么。×

③意识的作用只表现为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⑶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a.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b.意识的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的;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片面地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无视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属于唯心主义;只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机械唯物主义。)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⑴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的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

实事求是的内涵:“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⑵哲学依据: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⑶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②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④从辩证法角度分析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认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握变化的客观实际;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一分为二地对待客观实际。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重点)

①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能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违背规律的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

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②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2.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矛盾的观点

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

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⑴联系的含义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⑵联系的特征:

特征

含义

表现

方法论

普遍性

(不存在孤立的事物)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①事物之间: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客观性(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二者都是客观的。

①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离开事物真实联系,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多样性(形式不同)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只有条件存在,才会产生某种联系。

②否定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主观臆造联系就会犯唯心主义的错误。

③联系是客观的,联系的观点是主观的。

▲三个角度全面理解“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的哲学依据

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⑴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⑵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①区别:a.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

b.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务和服从于整体。

②联系:a.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b.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c.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⑶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①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②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③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⑷方法论意义:

①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要立足整体,把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②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①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②部分优化组合形成整体时,才能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③部分以无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1.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⑴发展的普遍性: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

⑵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⑶新事物:

①含义: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

②为什么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③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

⑷为什么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①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②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③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①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②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前进和上升的。③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不是看形式的新与旧,不是看出现的时间顺序的先与后,也不是看一时力量的强与弱,其根本标志在于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⑴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量变和质变

①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生活中的统一、相持、平衡、静止、连续性、稳定性都属于量变)。

②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同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都是质变)

变化指向

变化状态

变化结果

量变

数量、程度

渐进、不显著(静止状态)

性质没变、一事物仍是该事物

质变

根本性质

根本、显著(运动状态)

性质改变、一事物变为他事物

向前的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

[特别提醒]图示法理清运动、变化、量变与质变、发展的关系。

⑵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⑶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a.事物发展的过程: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b.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通过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c.辩证否定的地位: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为什么?)

a.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

b.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

c.旧事物在开始时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③事物发展的途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a.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a.我们要对未来从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b.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c.反对两种错误倾向:既要反对把事物的发展看成是一帆风顺的盲目乐观主义;又要反对看不到光明前途的悲观失望思想。

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⑴矛盾的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⑵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

同一性(统一属性)

斗争性(对立属性)

含义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体现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特点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矛盾的斗争性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口诀法巧辨

相互依赖:“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相互贯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相互转化:“你变成我,我变成你”

相互排斥:“你离开我,我离开你”;

相互对立:“你不是我,我不是你”

联系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与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

②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③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正确理解矛盾概念要澄清的几种错误观点。

①不能将对立和统一分别理解为矛盾的双方。事物包含两个方面,是指事物的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不应称为矛盾,两个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才称为矛盾。而“对立”和“统一”则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不能认为“统一”是矛盾的一方,而“对立”就是矛盾的另一方。

②不能把具体矛盾等同于矛盾概念。矛盾概念是对万事万物所具有的对立统一关系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矛盾则是矛盾的具体表现。两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③不能把哲学上的斗争等同于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治用语中的“斗争”,这两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总结: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及方法论(或对立统一关系原理或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即对立统一)。②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即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③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④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统一是对立中的统一,是包含差别的统一;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⑤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即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使矛盾向有利方向转化(趋利避害)。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对立统一关系原理”不是“对立统一规律”

2.矛盾问题的精髓

⑴矛盾的普遍性:

①地位: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②含义(原理内容):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空间维度、横向角度);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时间维度、纵向角度)。

③方法论:a.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b.我们要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

C.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普遍性的标志词:出现问题、困难;既…又…;尽管…但是…;利弊,成就和不足;机遇和挑战;优缺;双刃剑。

理解矛盾普遍性要注意几点:

①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同周围其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才构成矛盾关系)

②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矛盾作出科学解析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③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⑵矛盾的特殊性

①含义:矛盾具有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②表现:a.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区别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

c.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③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时,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特殊性的标志词:根据当地实际,根据…的特点;优势、特色、特征;因地(因时)制宜;因人而异;针对;量身定做;因材施教;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对症下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⑶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①矛盾问题的精髓是什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方法论意义: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特殊规律的过程,它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⑴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方法论

①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办事情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②a.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b.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⑵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矛盾主要方面与矛盾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方法论

①矛盾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看问题要全面,要分清主流、支流,着重抓主流;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②a.矛盾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

b.矛盾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不能忽视次要方面、忽视支流

①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

②区别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

⑶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①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次要方面辩证关系。

②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

④两点论与重点论是密切联系的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正确把握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论

重点论

含义

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

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认识某一矛盾

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反面

一点论

均衡论

联系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理论依据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分析方法的精髓

①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②哲学依据: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③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

b.作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a.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b.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对不同事物的矛盾作具体分析;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对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的特点作具体分析;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对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作具体分析。

如何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防止片面性。(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问题)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要求我们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分析问题)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分析问题)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问题)

5.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分析)

6.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主次方面)

7.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5、6、7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的原理分析问题)

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①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只看到一个个孤立的事物,也要看到事物的现状与过去和将来之间的联系。

②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发展的形式或状态:量变和质变。既要看到事物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量变),也要看到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和发展(质变)

发展的原因:矛盾。既要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内因是根本原因)又不能忽视事物发展的外表矛盾(外因)

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

发展的方向:前进的、上升的

发展的道路:曲折的、迂回的

发展的过程: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发展的途径: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①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只看到一个个孤立的事物,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只看到事物的现状,看不到事物的过去和未来。

②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只看到事物的数量变化和场所变更,看不到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③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只看到事物某一方面,看不到事物的整体;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看不到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

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⑴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法的内容包括:①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④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①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联系、发展、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说法错误。

②对立统一规律(或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不能认为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是联系的内容;矛盾是发展的动力)

4.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和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现实方法论意义)

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认识论)

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认识和实践

⑴认识

①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②形式或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a.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b.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③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a.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⑵实践

①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②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也不能缩小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

②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

③特点: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原因: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观事物)和实践的手段(工具设备)。都是客观的。制约实践活动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也具有客观性。

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原因: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将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用于指导实践。

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原因: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正确区分实践的三个特点

①实践的第一、二个特点并不矛盾,主体的客观性渗透着能动性,意识能动性以客观性为基础。

②夸大客观物质性否定主观能动性,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夸大主观能动性否定客观物质性,会导致唯心主义。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⑶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①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

②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③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⑷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否则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①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就是实践;

②获取知识的途径可以是书本、网络….等间接经验;也可以是实践中得到的直接经验。

[特别提醒]区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根本目的

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从无到有”;

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关键点“实践有新的需要”“新的认识工具出现”“人的认识能力和水平提高”。

检验标准

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没有谈到指导的结果如何。

目的

认识指导实践成果了或者失败了,谈到了指导实践的结果。

▲标志性关键词法

①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②实践是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③实践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④实践是社会性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⑤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⑥实践是人的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⑦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⑧真理永远是正确的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⑴原理内容: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

⑵方法论要求:

①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②我们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现真理(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1.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具有绝对性)(真理不能等同于客观实在)

⑴真理的含义: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⑵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⑶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具有相对性)

⑴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⑵真理都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⑶方法论: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这要求要正确对待谬误。

全面理解真理

含义

特点

解读

方法论

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客观性

①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②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内容客观,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③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应当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条件性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这要求要正确对待谬误(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具体性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意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属于唯物论。

②认识是人脑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属于认识论。

③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④真理的系统化、理论化,就是科学理论。

意识、认知、理论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真理和科学理论都是正确的

联系: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⑴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认识具有反复性。

①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②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③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⑵认识具有无限性:

①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②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③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⑶认识的发展具有上升性:

①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认识不是直线前进,也不是循环运动)

②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

⑷方法论: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①真理作为正确认识,对人们的实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是有用的。但不能说有用的认识就是真理,因为它否定了真理的判断标准。

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③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实践与理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观点是错误的。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不能认为被超越的真理中包含错误的内容。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已经确定的真理,在它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下,永远是真理。

⑤图示法解读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史观)

一、社会历史的本质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⑴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①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②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⑵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①经济领域:人类进行物质生产的实践构成的社会生活领域。

②*治领域:人类调整、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构成的社会生活领域。

③精神文化领域:人类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构成的社会生活领域。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⑴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由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部分构成。

①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②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即*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也包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⑵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⑶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的历史观。

⑷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a.性质上: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性质”决定“性质”)

b.过程上: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变化”决定“变化”)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时间上: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不完全同步)

b.性质上: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①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是不同的,并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才能实现。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不是说社会意识是不依赖于社会存在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③区别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区别

地位

哲学的基本问题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作用

对二者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对二者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联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在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

二、社会历史的发展

1.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⑴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⑵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①生产力

a.含义: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b.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②生产关系

a.含义: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

b.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态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

⑷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①经济基础:是指由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②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③二者的辩证关系: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c.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生产力)

⑸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⑹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2.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

⑴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和过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⑵社会发展的实现途径(社会基本矛盾是如何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即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中实现的。(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①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通过改革解决)

a.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c.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⑶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走向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三、社会历史的主体

1.人民群众:

⑴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⑵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⑶地位: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⑴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地位)

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⑵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作用)

①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人民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在,创造了人们必需的生活资料。

③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⑶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作用)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③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⑷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作用)

①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

②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③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

3.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⑴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并成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⑵我们*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重要性(地位):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是*制定路线、方针、*策的根本出发点。

⑶我们*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重要性(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⑷基本要求(在新时代如何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如何判断“人民群众”考查点

材料中出现“人民群众”“执*为民”“与群众相结合”“以人为本”“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习汇届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