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卢汉是20世纪重磅传媒学者,《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是其思想集大成之作品,其思维之活跃和创新,文风之浪漫感性,研究材料之新潮前卫,与其人物两极分化的评价同样,注定名垂青史。
正如传播作为新兴学科,诞生不过百年,其包罗万象,位于交叉学科,杂糅多方知识,特别是在这个电子媒介高度发达的时代,媒介与万物互联,赛博空间兴起,一切观念都在逐步的沉淀和洗牌过程当中。这就更需要理性地耐心地扎好传播学科的根,在繁芜丛杂的交叉地带,去一点点筛选和厘清传播学的材料给养,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传播现实。
麦克卢汉的媒介研究转向是极具洞察和创新的,但不意味着其观点的完美。
事实上,正确理解麦克卢汉的贡献,既不横加打压,也不推上神坛,对我们拨开其语言修辞的迷雾,接触其独特的传媒思想并加以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将从其作者研究、核心问题及评价、内容及框架、重要问题及评价、解决之道和传播史相关角度,对本书进行梳理。
1作者研究:麦克卢汉其人
若要了解其书,必先观照其人。麦克卢汉在20世纪众多严肃的学者知识分子中,当属异类。作为炙手可热的学术明星,其人气高到纽约知识分子的顶尖代表伍迪·艾伦也邀请麦克卢汉到他的喜剧电影中客串了一把。尽管这种张扬和表演令“传统知识分子”颜面蒙羞,但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麦克卢汉迥异的人格魅力。
针对麦克卢汉,我做了一个多维度评价表格,用以综合概括和评价其人。待尘埃落定,个人功过毁誉皆由后人评说。但“多伦多学术双星”麦克卢汉及伊尼斯对传播理论独特的探索,正在互联网电子时代充满了旺盛的学术生命力。
头衔称号
对应评价
保守天主教徒
受母亲影响而成为虔诚教徒,*治态度保守,支持集权*府,反对学生运动,与自由派学者格格不入,其保守主义也贯彻到他的学术研究,对电子时代的批判正是基于传统价值的失落。
诗意癫狂学者
少时受母亲文学熏陶和辩论影响,后于剑桥大学推崇“新批评”方法,后成为其研究底色。其文风感性且诗意,旁征博引,逻辑欠缺,不符合常人眼中的学术规范。
赛博预言家
预言地球村,预言意识延伸到的赛博空间,电子时代的先驱和预言家。
沉迷文化商人
后期熟悉商业炒作,传播界的“于丹”,到处讲座捞钱。
色情杂志评价的伟大思想家
“自牛顿、达尔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和巴甫洛夫以来最重要的思想家”想不到这句话来自美国情色刊物《花花公子》刊发的对麦的采访通稿,不得不说有些讽刺。
批判学派靶子
为批判学派和严肃知识分子所不齿,“通俗文化的江湖术士”、“波普思想的高级祭司,在历史决定论的祭坛前为半拉子艺术家做黑弥撒的教士”,宣判他的文字“刻意反逻辑、巡回论证、同义反复、绝对、滥用格言、荒谬绝伦。
反理性逻辑怪
反对逻辑的科学的研究方法,认为是印刷媒介时代的思维方式,用这种带有局限性的修辞来讨论媒介的影响,必然带有印刷媒介感觉方式所固有的偏见。他摒弃了实证主义、条清缕析的表述方式,采用文学的联想的表述,把在常识上缺乏直接联系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从中归纳出被人忽视的模式和规律。
2核心问题及评价
核心问题一:如何理解“媒介即讯息”?
《理解媒介》的思想起点源于麦克卢汉对媒介本质的新界定,即“媒介即讯息”。“所谓媒介即是信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入一种新的尺度。”显然,这个定义很是绕口,综合全书来说,作者或想传达如下含义:
一则媒介以技术形态存在。二则反对把媒介理解为一种纯粹的、与其所承载的内容(信息)无关的技术形式。三则问题关键不在于媒介承载了的内容,而在于它以什么样的方式承载。
作者将作为技术的媒介理解为了一种背景性的力场或者说“环境”:虽然它不能决定由其承载的信息的生成,但却能够决定信息的存在形态及功能,自我演化,继而影响改变信息和社会的存在方式。
当他把电力媒介定位为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把之前的媒介定位为人的其他器官的延伸时,实际上暗含一种目的论,即把电力媒介规定为媒介发展的最高形态,从而把当代资本主义规定为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
在近半个世纪后的今天,重新审视麦克卢汉对媒介本质的理解,它最重要也最持久的贡献在于促使人们改变了对作为技术的媒介的理解方式,深化了对技术在传播中的作用的认识;至于麦克卢汉那种未必具有理论自觉的、把技术规定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技术决定论倾向,及与之内在相关的历史目的论和历史终结论推论,它们的非真理性则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自我显露。
核心问题二:如何理解“媒介即人的延伸”?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这个观点是为了说明传播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媒介和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的感官能力由“统和——分化——再统和的历史。
史前人的听觉文化在感觉上是具有统和性的,在这个时代,虽然感觉主要由耳朵来把握,但同时却牵动着全部感觉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因此部落人的感觉能力大体上是平衡的,他们的行为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是浑然一体的。
而文明人以文字和印刷媒介为主的视觉文化则不同,视觉文化的特点是集中于细节,并把细节从整体中分化抽象出来。眼睛孤立地起作用,观察的是一个单一的连续的世界,而每次只能偏重于一个局部。
因此,从口语转向文字和印刷,实际上扩张的是从人类感觉集束中进行某种感官的聚焦。
这种由感觉领域的分割造成的感觉分离,使人类对环境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它可以推动人们对事物抽象的、深层的认识,但与此同时,疏远其他感觉只重视视觉也会产生情感的分离,使人的总体感觉能力失衡或下降。
3内容与框架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可以概括为:“老三论”、“七原理”和“四定律”。
“老三论”即核心三论: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冷媒介和热媒介。
“七原理”即第一部的七章标题:1.媒介即是讯息;2.热媒介和冷媒介;3.媒介的逆转;4.媒介的麻木性影响;5.杂交媒介;6.媒介是转换器;7.分割化和专门化对西方文明的挑战。
“四定律”描绘媒介的四大功能:1.提升,2.过时,3.再现,4.逆转。展开表述为:(1)每一种媒介或技术都提升某种人的功能;(2)如此,它使以前的某种媒介或技术过时,那过时的媒介或技术曾被用来完成某种功能;(3)在完成其功能时,新的媒介或技术再现以前的某种旧的形式;(4)推进到足够的程度时,新的媒介或技术就逆转为一种补足的形式。
4重要问题及评价
重要问题一:如何理解“冷媒介与热媒介”?
麦克卢汉对“冷/热媒体”的区分成为人们议论纷纷的焦点。
他把手稿、电话、电视、口语等清晰度低的媒介称为“冷媒介”,把拼音文字、印刷品、广播、电视等清晰度高的媒介称为“热媒介”。
“冷媒介”之所以“冷”在于它们提供了低清晰度的信息,从而允许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主体性;而“热媒介”之所以热则在于它们提供了高清晰度的信息,从而剥夺了受众深度发挥其主体性的可能性。
这种区分一经提出即在日常生活中大获流行,但却让专业学者感到“如坠五里雾中”。为此,在该书的第二版序言中,麦克卢汉又专门进行了解说,但结果同样不能令人满意。在麦克卢汉提出的一堆后来被人广泛使用的热词中,这种情况很具代表性。
他提出的一些术语之所以能够成为流行的热词,归根结底是因其包含了文学批评出身的麦克卢汉对电力媒介时代下人们的经验结构、情感结构乃至观念结构变化的敏锐把握。
事实上,他运用纯熟甚至过度的修辞学包装出来的一些具有深刻现实基础但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象。换言之,麦的定义从根本上讲不是严格的学术概念,因而注定是诠释不清楚的。
重要问题二:如何理解“部落化-非部落化-再部落化”?
部落化-非部落化-再部落化是麦克卢汉为人类历史发展描绘的一种过程图景。在麦克卢汉看来,劳动分工的发展和拼音文字的发明破坏了人类感知方式的原始整体性,使人从整体的部落人变成了残缺不全的非部落人,机械印刷术和工业化则把人的非部落化推向了极端。电力媒介的出现为人的感知方式的重新整体化提供了可能,人类因此将重新进入部落化时代。
虽然绝大多数评论者并不认同其中的技术决定论,但都对它表示出了某种宽容,认为它在某种意义上表达了人们对扬弃由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所导致的异化的集体渴望。
但这种图景本质上无任何新意可言,不过是伊甸园-被逐出伊甸园-重回伊甸园这种天主教意识形态的一种现代翻版。不仅如此,它的历史哲学结论还是极端保守的。因为在麦克卢汉看来,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就是一个重新部落化的阶段,也就是天主教所渴望重新回到的伊甸园或者新批评学派所期待再次降临的田园牧歌般的自然共同体状态。
至于人们现在津津乐道的地球村,人们往往以为它仅仅是对由电力媒介——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所导致的全球一体化景象的描绘或想象,而忽略了它引而未发的历史哲学和*治哲学含义,即作为重新部落化的一个结果,地球村必将是资本主义式的。
重要问题三:如何理解“媒介的麻木性影响”?“自我截除是中枢神经系统解压的直接手段。”从医学角度而言,乔纳斯和谢耶指出:身体在受到超强刺激的压力时,中枢神经系统就截除或隔离使人不舒适的器官、感觉或机能,借以保护自己。例如,当得知亲人突然去世或者猛烈摔倒的瞬间,我们通常不能立刻感受到悲伤和疼痛,超强的刺激压力被迫阻断,唯有借助麻木和堵塞感知通道,神经系统才能承受这种运动的强度。
“人的延伸”即是“中枢系统的自我截除”。电力技术到来之后,人类器官相继机械化,猛烈强刺激的社会经验使得人的中枢系统无法承受,由此在人的身体之外延伸出一个活生生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模式。
以腿脚的延伸——轮子为例,文字与货币媒介加快交换过程、形成新的负担、造成压力,这就构成腿脚需要延伸为轮子的直接原因,或者说是从人身上“截除”脚的功能的直接原因。反之,轮子作为加重负担的对抗手段,通过其分离或隔离出来的功能(转动的脚),就产生了放大的效应,引起了腿脚行走时所没有的强度。
只挑选一种感官去对付强烈的刺激,只挑选一种延伸的、分离的、“截除的”感觉去用于技术,在一定意义上,这就是技术使创造者和使用者麻木的原因。举例来说,“止痛耳机”——通过播放战场厮杀的震撼音效,从而使牙疼的病人感觉不到疼痛。即因为中枢神经系统要调动全身的麻木反应,去对付专门化的刺激。
任何发明或技术都是人体的延伸或自我截除,这样一种延伸还要求其他的器官和其他的延伸产生新的比率、谋求新的平衡。例如:电视媒介引起新的感知比率或感知关闭,且因文化不同,随现有文化现存的感官比率而定。在偏重听觉和触觉的欧洲,电视强化了视觉,驱使听觉和触觉也走向美国重外观、重装潢的风格。而在视觉文化的美国,电视使感觉通向有声语言、膳食和造型艺术的非视觉世界。
希腊神话那喀索斯与“麻木”同出一源。少年那喀索斯误将自己的水中倒影当成另一个人。他在水中的延伸使他麻木,直到他成了自己延伸(即复写)的伺服机制。回声女郎试图用片言只语的回声赢得他的爱情,终不可得,他全然麻木了。
这位少年的形象,正是刺激的压力所造成的自我截除或延伸。作为一种抗刺激机制,他的形象产生泛化的、难以察觉的麻木或震撼,从而阻断了他的一切感知,他适应了自己延伸的形象,变成了一个全然封闭的系统。
我们观看、使用或感知技术的延伸,必然会接受,如听收音机,读书看报,必然要将这些延伸纳入自己的系统,必然要经历接踵而至的感知“关闭”或感知位移。在持续不断的接受日常使用的技术,我们才进入了潜意识中直觉和麻木的喀索斯角色。
由于不断接受各种技术,我们成了技术的伺服系统。使用技术时,人就必然要为技术服务,必然把自己的延伸当作神衹或小型宗教来信奉。牛仔成为马的伺服系统,司机成为车的伺服系统。从生理上说,人在正常使用技术的情况下,总是不断受到技术的修改。
反过来,人又不断寻找新的方式去修改自己的技术。人仿佛成为了机器世界的生殖器官,正如蜜蜂是植物界的生殖器官,使其生儿育女,不断衍化出新的形式一样。机器世界促进人的意愿和欲望的实现,给人提供物质财富,以此回报人的呵护。
从社会层面来说,正因为群体压力和刺激的积累,促发了抗刺激物的发明和革新。战争和对战争的惧怕,一直被认为是人体技术延伸的主要刺激因素。入侵后的余殃时期和备战时期相比,是一个技术上更加硕果累累的时期,臣服的文化不得不调节其全部的感知和比率,以顺应入侵文化的影响。
5解决之道:技术让感官失衡,艺术让感官纠正海德格尔曾言:“现代技术最大的危险是人们仅用工具理性去展示事物和人,使世界未被技术方式展示的其他内在价值和意义受到蒙蔽;如果现代技术仍作为世界的唯一展示方式存在下去,道德对技术的控制也只能治标不治本。”这与麦克卢汉的论述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想当然地认为,统一而连续的习惯(指对理性和视觉文化的崇拜)是智慧的表征,因而淘汰了听觉和触觉发达的人。”
技术悲观主义者认为现代技术在本质上有种非人道的价值取向,导向了一种极端和偏向的社会价值,故持一种根本否定态度。海德格尔和麦克卢汉的批判,呼吁人们反思技术的本质,认清技术对人和事物的绝对控制,以寻找对现代技术的超越。
在针对问题的解决方面,艺术与艺术家被麦克卢汉看成是“救命稻草”。尤其是能够提前预见技术不良冲击、重整感官失衡的艺术家受到了他的青睐。
“无论是科学还是人文领域,能把握自己行为的含义,以及把握当代新知识含义的人,都是艺术家。艺术家是具有整体意识的人。”其意表明,面对技术冲击,艺术家所具有的天然免疫力能够打破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壁垒,模糊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原本泾渭分明的界限。由此,麦克卢汉在媒介视角的介入下,率先使得通俗文化进人艺术研究的视野。
在技术与艺术上,麦克卢汉开启了一种阐述媒介艺术观的新方式一一‘反环境”。当新环境对旧环境进行了彻底的再加工,人们无法感知身处环境中的何种位置时,就需要一种能够提供自我定位,进行自我指导的“反环境”的出现。
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点呢?麦克卢汉认为应该预测并控制环境,并解释这一行为需要一个处于清醒、理性状态下的环境作为参照系。此参照系既不臣服于“麻木”状态,也不受到感知混乱的影响。
“艺术家能够纠正文化中的无意识感知偏向,如果他们重现这种偏向而不是去对其进行调整,他们就是背叛了自己的职能。”艺术和艺术家因为对媒介变化具有异常敏锐的感觉,故而能够成为预警系统的建构者,媒介影响的检验者以及媒介环境的批评者。但至于如何纠正,及“反环境”的具体概念,麦克卢汉并未有解释。
6媒介史相关:《理解媒介》的诞生——伊尼斯与麦克卢汉
作为一名虔敬的天主教学者,麦克卢汉不关心*治,但
哈罗德·伊尼斯(-)是麦克卢汉在多伦多大学的同事,也是加拿大历史上第一个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20世纪20年代以后,他长期致力于加拿大经济史的实证研究,出版了《加拿大的皮毛贸易》()、《鳕鱼业:世界经济史》()等得到国际学术界赞誉的经典作品。作为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凡勃伦的支持者,他一向注重技术因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年代初期以后,主要是在探索价格形成机制的差异问题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传播的重要性,并在年以后全面转向传播学这个全新的战略领域,进行了长期的跨学科式的深入思考,留下了上千页未完成手稿,并在此基础上整理出版了《帝国与传播》()、《传播的偏向》()和《变化中的时间概念》()等作品。
尽管伊尼斯非常强调传播技术的重要性,但是,他决不是后来人们所理解的技术决定论者,因为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他始终主张在由经济、*治、文化和技术等构成的社会整体中来理解传播技术的形成、发展及其社会影响。
麦克卢汉和伊尼斯从年代末期开始就偶有接触,但双方的关系谈不上有多深。*治立场的差异是影响他们的关系走向深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伊尼斯是一名自由主义者,主张对“西方文明的局限性”进行批判,尽管他没有因此而走向社会主义;而麦克卢汉则是一名公开支持佛朗哥*事独裁的保守主义者。不过,《帝国与传播》出版后,麦克卢汉很快就给伊尼斯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表示该书中包含重要的思想启示,“有可能组织起整整一个学派”。于是,两个人的关系一下子就拉近了。
但俩人*治立场上、精神气质、思维方式和学术训练上迥异,这就决定麦克卢汉对伊尼斯的理解和继承必然具有强烈的主体性色彩。故而年代以后,始终有人批评麦克卢汉歪曲了伊尼斯的思想。
对于麦克卢汉的后半生来说,伊尼斯传播学作品的问世毫无疑问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为正是它们让麦克卢汉坚信,自己不经意间涉猎其中的媒介研究不仅方向是正确的,而且“方法”也是基本适用的。
所以,年代初以后,他将主要精力转向媒介研究,通过进行跨学科的联合研究、举办研讨班、创办专业杂志等方式,不断扩展视野、凝聚思想,最终在年代末完成了全部“探索”。
年,他出版《古登堡星汉灿烂》一书,自认为是“对伊尼斯观点的注脚”。在该书中,他以美文学的论说文形式向读者“呈现”而不是证明了自己的技术决定性思想:拼音文字的发明打破了西方世界原有的部落化状态,印刷术的发现则彻底改变了西方的心理状态,导致西方人对知识视像化的倚重,从而使得西方人后来逐渐创造出了理性主义、近代科学、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等人们所熟悉的思想文化成果、经济社会组织方式。该书的出版在学术界和大众传媒界都赢得了不错的反响。这让麦克卢汉深受鼓舞。于是,年,他出版了系统“呈现”其媒介思想的集大成之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7后记:个人感悟
在相对紧张的时间内,我完成了这篇读书笔记,对麦克卢汉的主要观点和其人其书思想渊源进行了整理和评价,申明许多观点及解读来自我阅读过的文献和文章,择录较多多的来自《文景》杂志年3月号的《张亮:学术“超男”麦克卢汉的那些事》,因此并不算一篇原创评论,但或许是一篇规整和相对全面的梳理,对于读者快速了解麦克卢汉是大有裨益的。
麦克卢汉为粉丝狂热追捧,与其预言到“赛博世界“于人体之外的延伸,不无关系。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从起初基于麦克卢汉的文笔和章节对他的狂热,渐渐冷却下来,开始认真去理解他的观点和他本人。在看似华丽精彩的文笔下,其实也充斥着一种“流行热词”式的概括,“事实上,他运用纯熟甚至过度的修辞学包装出来的一些具有深刻现实基础但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象。”
麦克卢汉,是文学批评大家,是社会的敏锐洞察者,但却不是一个非常严肃去逐字推敲做学术的学者,严格来说,这种华丽词藻和旁征博引的代价就是对概念的模糊不清。事实上,麦克卢汉的论证也是循环式的,举的例子也不甚清晰,读者很容易坠入语言的迷雾之中。
另一个一直以来的问题是,关于麦克卢汉是技术决定论的这个观点,其实是存在争议的。尽管他揭示了资本时代媒介(如《媒介新娘》的广告批评)对人的异化和感官的失衡,但他也流露出技术乐观主义的态度,认为技术发展可以带来感官再平衡。
“想要了解麦克卢汉,就不能不读伊尼斯。”我们在肯定其对媒介的洞见的同时,我们也要对他的同事及媒介环境的另一先驱伊尼斯给予足够的重视,毕竟与麦克卢汉比起来,伊尼斯长期不为学界所重视。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麦克卢汉的努力,伊尼斯的传播思想是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广为人知;但没有伊尼斯的媒介理论,也就没有麦克卢汉的媒介哲学观。
“我们成为我们所看到的东西,我们塑造工具,此后工具又塑造我们。”不管怎样,麦克卢汉都沉重的点醒了技术哲学的人类主体转向,恰如“凝视深渊,深渊将回以凝视”,是对“技术工具论”的沉重一击,也引向了更为广阔的“社会建构论”。
电影《头号玩家》曾在电影中呈现了年的再造赛博空间“绿洲”,可理解为“游戏元宇宙”,在其间可以实现完全的再造世纪的沉浸。通过搭载高速网络传输,集成化的体感设备,触觉、味觉、嗅觉全部实现阻断再造,一个完全的赛博再造世界就正式诞生,也必然是垄断性的。也许到那一天,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即身体的延伸”将成为一句更有力的证言。
参考文献
[1]米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译林出版社,:1-48.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4月第2版:-.
[3]段伟文.技术的价值负载与伦理反思[J].自然辩证法研究,(08):30-33+54.
[4]张亮.麦克卢汉:与大众传媒调情的媒介诗人[J].山东社会科学,(04):5-9.
[5]胡翼青.理解麦克卢汉:写于麦克卢汉的百年诞辰[J].国际新闻界,,33(07):13-18.
徐汀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