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读书日。白天的时候看了几篇有关读书日的文章,思来想去决定凑个热闹也来写一篇短文,姑且来回忆一下自己的阅读生涯。有意思的是,本文的标题叫做“妙笔生花”。乍一看与读书日似乎并无直接的关系,然而当你细细品味如何才能妙笔生花的时候,读书的作用便在这样的思考过程中逐渐的体现了出来。书读得多未必能让你写出更好的东西,但不读书无论如何是写不出来东西的。目下这个时代有那么多的识字的文盲,问题就在于此。记得小学和中学的时候,一到寒暑假,老师总是会安排大家去读书,至于读什么书并不像现在那样会给你一个list去读。那个时候家里父母会让我去读一些中国的古典文学著作,以及一些外国的著作,尽管这些著作都是书店里最畅销的那些,尤其是那些明白写着“教学大纲指定”之类字样的书。记得小学的时候最喜欢看的一本书,并不是那些文学类的作品,而是一本介绍WindowsXP使用的书。到了中学的时候,经常会趁着写作业的时候翻看家里的那套适合中学生的百科全书,甚至在高中的时候开始读起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虽然那个时候对于那本书中所介绍的宏观微观经济学只是一知半解,也经常会买一些有关计算机方面的书和杂志去阅读。而在同一时期,当时班里很多学生会去看各类小说和文学类的杂志,而自己却在一边看那些看起来艰深的专业性比较强的书籍。自己也说不好这对于后来自己选择走向学术研究起了多大的作用,但有一点可以证实的是,笔者确实不太会写那些抒情类的东西,而更喜欢去写论说类的文章。中国人的感性思维一向是发达的,也正因为此,中国人最先拿到的得到官方承认的诺贝尔奖自然也是文学奖。中国的文学作品笔者很少涉猎,因此很难能够作出比较个性化的评价。最近几年也在尝试着去读一些文学类的作品,但与学术专著或学术类的通俗读物比起来,笔者更愿意去阅读后者,即使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需要去补充相关的专业知识。感性思维发达并不是错,单有理性思维是难以支持社会的正常运转的。但感性思维的过于发达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人的理性思维和理性认知的发展。理性的作用在于指导人们活得明白活得透彻活得自由,而感性则像粘合剂一样,将日常枯燥的生活串联起来。艺术品、文学作品的目的,就在于此。一定量的阅读并不能带来人的思维能力的提升。人们用感性去知晓阅读的内容,而需要理性来对读到的内容进行加工和分析。我们很多人所缺乏的正是这样一种理性的分析。妙笔固然生花,但缺少了理性精神的妙笔,生出来的花也注定是昙花一现。至于有些人认为电子阅读在不断侵蚀着人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背后的原因恐怕就不能单纯的从阅读的形式和载体上去分析和理解了。用Kindle等电子阅读器也好,用纸质本也罢,问题不在于载体,而在于你所读的内容,尤其在当下基于算法的兴趣推送大行其道的今天。南惊希露
积累运转盘缠